导读:本文包含了问题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民公敌,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群鬼,《玩偶之家》,经典剧作,培尔,胡适,金特,个人主义
问题剧论文文献综述
张杭[1](2018)在《重识易卜生“社会问题剧”,重读《人民公敌》》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不是德国邵宾纳剧院艺术总监奥斯特玛雅执导的《人民公敌》9月初在国家大剧院与中国观众见面,很难将易卜生的这部名剧划入亟待赋予当代含义的经典之列。然而多次来华的奥斯特玛雅和邵宾纳剧院,却是以从当下切入、挖掘经典剧作的内核着称,这就不得不提醒我们,《人民公(本文来源于《文汇报》期刊2018-09-07)
黄妮娅[2](2017)在《萧伯纳早期问题剧的语用文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早期问题剧在萧伯纳戏剧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缺少系统分析萧伯纳戏剧语言技巧的现代文体学研究,以及缺少从语言学视角探讨萧伯纳早期问题剧创作特点的研究。为弥补上述不足,本研究尝试在语用文体的框架内探讨萧伯纳早期问题剧的主要创作特点。本文首先在人际关系管理理论和戏剧人物塑造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词汇、句法和话语叁层面的会话分析框架。其次,将所建立的框架用于分析萧伯纳的两部早期剧作(即《鳏夫的房产》和《华伦夫人的职业》),并以人际冲突为语境,在解读话语意义,尤其是人际意义的基础上对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做出解释,并以此为基础对两部剧作的主题以及主要创作特点进行归纳。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主要发现简述如下。在家庭关系中,父母都较为直接地实施面子威胁行为意欲控制子女的言行,但在遭遇子女的言语反抗后转而使用情感策略以表达不同的情感态度从而试图劝说对方。父母与子女的冲突表现为控制与对抗的形式,并随着话语的面子威胁程度的增加而加剧。但是,冲突在父母采用情感策略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和。比较而言,父母的话语策略比较丰富,其形象从蛮横强势转向虚假的情感示弱,而子女则从简单对抗转向妥协或继续对抗。在婚恋关系中,男性试图控制会话的发展,且话语的含义具有较大的面子威胁性,女性则较为礼貌、策略地回应或回绝男性的话语,看似处于弱势的地位。由于男性疏于考虑话语中的面子威胁信息,从而导致了冲突的产生。女性在冲突产生后反败为胜控制了话语。相比而言,两部剧中的男性都显得头脑简单,而女性则冷静而机智。这种独特的女性形象使她们成为萧伯纳戏剧“新女性”的代表。在生意伙伴关系中,冲突源自社会权势不同者对利益的追求。社会权势较高的一方赤裸裸地实施面子威胁行为,而权势较弱的一方则消极对抗。最终,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冲突双方都不顾道德廉耻地实现了和解或妥协。就人物塑造而言,两部剧本都生动地刻画了叁类人物,即理想主义者、现实主义者和世俗者。主要人物在人际冲突中都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性格特征,彻底颠覆了典型的社会角色形象。两部剧本的情节发展动力都源自于观念差异造成的人际冲突,而试图实现个人交际目标而改变话语策略却在不同程度上缓和或加剧了人际冲突,从而导致情节发生颠覆性变化。两部剧作的人际冲突结果从本质上看都是令人不愉快的,颠覆了传统的社会道德理念。基于两部剧作的人物塑造、情节发展特征以及人际冲突结果,可以发现两部剧作的主题都是以不愉快人际关系为背景的社会现实写照,而创作技巧都呈现了颠覆的特点。因此,运用“颠覆”技巧讽刺丑恶社会现实是萧伯纳早期问题剧的主要特征。本研究具有如下意义:(1)将人际语用学的相关理论用于分析戏剧会话,拓展了人际语用理论的应用范围;(2)建立了包含词汇、句式和话语叁个层面的人际意义分析框架,对充分描写和阐释戏剧会话意义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3)在文体学框架下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萧伯纳早期问题剧的语言特征,提出“颠覆”是萧伯纳早期问题剧的主要创作技巧,为进一步探讨萧伯纳问题剧的审美特征和独特的语言艺术特色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6-01)
田琳[3](2016)在《《镜与灯》文学理论在社会问题剧中的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中提出的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文学批评四大要素:作品、宇宙、作家、读者,和浪漫主义等文学理论,在19世纪中叶的欧洲社会问题剧中有着深刻的体现,虽然着作论及的主要是19世纪前四十年间英国的诗歌理论,但是将诗歌理论引申到社会问题剧这样的戏剧作品中将能发现其不同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知音励志》期刊2016年13期)
刘亚[4](2016)在《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的接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初,一批反映“文革”问题、揭露与批判由于极左路线的遗毒而滋生的种种现实问题的所谓“社会问题剧”闪亮登场,万众瞩目。观众奔走相告,不吝赞美之词;评论界也给予热烈回应,使其很快成为文化热点事件。但短暂火爆之后却又迅速沉寂,直至沉没多年才被重新记起和打造,其接受过程和现象可谓耐人寻味。本文在详实的史料基础上,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出发,全面考察和梳理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在当代中国的接受过程和接受状况,剖析观众内在的接受心理,阐释接受现象,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探寻戏剧接受的一般规律。本文由绪论、正文叁章、结语共五部分组成。绪论简要介绍选题理由、研究现状和研究目标。第一章梳理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的接受轨迹。对新时期初几部代表性的问题剧《于无声处》、《有这样一个小院》、《报春花》、《未来在召唤》、《救救她》和《假如我是真的》进行重点扫描,厘清它们的接受过程和接受状况,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的整体接受轨迹。第二章探讨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的接受心理。主要从宣泄心理、求新心理、受教心理、补偿心理、追星心理、从众及逆反心理等方面,探讨观众将欢呼声献给此类作品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动机,阐明问题剧火爆的原因,即探究问题剧是如何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而受到热烈欢迎的。第叁章分析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昙花一现”接受现象。分析造成此接受现象的原因,包括内在、外在两方面因素,关键在于问题剧本身艺术品格上的缺失,主要体现为创作公式化、人物概念化和语言宣教化,从观众审美心理变化的角度来加以探讨尤为必要。结语总结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接受的经验与教训,探寻戏剧接受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聚焦于戏剧创作、接受与时代政治的关系问题,戏剧接受心理问题,创作的经典性与接受的长期性问题。为方便读者了解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上演情况、查阅相关文献,本文在正文之后还附有《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上演剧目》和《新时期初主要“社会问题剧”资料汇编》。(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6-05-01)
杜亚尊[5](2016)在《荒诞主义者贝克特的现代主义“问题剧”》一文中研究指出荒诞剧大师塞缪尔·贝克特享誉文坛,但评论界对他于现代戏剧的诸多贡献尚未足够重视,对他以隐性方式关照的社会问题更是有所忽略。贝克特大胆探索并拓展戏剧表现方法,在戏剧内容与形式方面均呈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他探求荒诞世界及虚无人生的根源,揭示出对人类存在及其意义的真切关注和深度拷问。贝克特在其剧作,如《等待戈多》、《终局》、《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带》、《快乐的日子》等中,表达他对人性及世界的存在论思考,是现实主义问题剧在现代主义语境下的创新性艺术表现,对现代戏剧发展做出非凡贡献。(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6-04-01)
乔宗玉[6](2015)在《话剧《黑鸟》:一部剖析人性的社会问题剧》一文中研究指出外国戏,一向是海派话剧的长项,从早先的《大雷雨》《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到近年的《艺术》,都在中国文化界乃至整个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黑鸟》(编剧大卫·哈罗,导演克劳迪娅·斯达文斯凯,主演周野芒、杨子奕)像一匹“黑马”,在2015年秋天(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期刊2015-10-16)
周春晖[7](2015)在《从家庭伦理剧到社会问题剧——解读六六的电视剧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六六作为我国电视剧的杰出制作人物,其创作集中表现了包括家庭伦理道德在内的社会问题。本文对其题材选取、作品细节创作以及社会现实意义的挖掘等加以深度解析,为后期优良作品的创作提供合理的指导经验,促进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最终对社会大众产生相应的精神层面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5年20期)
王彬[8](2015)在《五四时期社会问题剧编译传播中的现代性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五四时期社会问题剧的编译传播为对象,探究了其现代性建构的缘起,从内容的现代性、形式的现代性和传播方式的现代性等方面归纳了其现代性建构的路径,简要评述了五四时期社会问题剧的社会及文化影响,以期对社会转型期戏剧编译传播中社会价值的彰显有所启示。(本文来源于《编辑之友》期刊2015年05期)
李迎亚[9](2015)在《萧伯纳社会问题剧中的女性人物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英国现代社会卓越的现实主义剧作家,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荣获192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作为现实主义剧作家,他谴责那些为了迎合中产阶级低级趣味的“佳构剧”,主张剧作家应该在戏剧中积极反映当时尖锐的社会问题,引发观众的思考,达到教诲观众的目的。同时,作为西方女权运动的倡导者,他在戏剧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自立、自强、自尊的新女性形象,改变了人们对男女传统地位与作用的看法,启蒙了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并对20世纪英国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本论文分为叁章,第一章具体从女性与爱情、女性与婚姻、女性与工作这叁个层面来阐述萧伯纳女权主义思想,并分析其女权主义思想所形成的主观和客观原因。第二章通过文本细读具体分析萧伯纳五部比较典型的社会问题剧(《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康蒂妲》、《巴巴拉少校》、《匹克梅梁》)中女性人物形象的特点,她们有的自尊自强,有的极具母性情怀,但她们的共同点是不擅长处理与父母的关系。第叁章按经济程度将这五部作品中的女性具体划分为叁类,富家小姐、中产阶级妇女、底层少女,并具体分析这叁种类型的女性在婚姻和工作之间能否进行自由地选择来探讨萧伯纳的女性观。通过以上叁章的论述,本文得出这样的结论:萧伯纳极其敏锐地捕捉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女性地位提高的事实,他在戏剧作品中不断积极反映这一事实,而且还表现出对女性更多的期待——女性强于男性,女性最终可以和男性在社会上进行自由地竞争。但现实主义剧作家萧伯纳标榜的女性绝无仅有的地位,超越了女性当时的生存现实,具有一定的虚构性。(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张春燕[10](2015)在《萧伯纳社会问题剧中的权力谱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萧伯纳(1856—1950),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爱尔兰的一位剧作家,他的创作生涯主要是在Ayot圣劳伦斯的一个小村庄里。作为一个现实主义的剧作家,萧伯纳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而不受时代的影响,并能从现实生活中找寻第一手的戏剧素材。在他的剧作中,萧伯纳以现实主义手法激烈地抨击了社会、伦理道德及政治方面的问题。可以说,萧伯纳的剧作是对其所处时代与社会的真实写照。在本论文所涉及到的五部剧作中,萧伯纳采取了一种更复杂的方式,从更广泛的意义出发,剖析了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然而,他并没有对社会动荡或权力冲突加以直接描述,而是更侧重于表现个人在社会权力面前一种被动的选择及个体自我调整的心路历程。这样读者就能从其作品中人物的艰辛的自我寻求足迹中,看到权力在微观层面上的运作,并能探索出个体对这种权利的反抗。本论文将布尔迪厄的“符号资本”理论与萧伯纳的五部剧作结合,旨在从剧作文本中挖掘现代人在无处不在的权力中是怎样被迷失,又该如何在与权力的对抗中找寻自我。本文共五章:第一章是引言,主要介绍萧伯纳、五部剧作及其研究现状和本文的主要研究重点和文章结构。第二章介绍布尔迪厄的“符号权力”理论,并对萧伯纳五部剧作中被赋予了“看不见的权力”的几个人物进行了分析。受社会等级结构的影响,在追逐阶级符号的垄断(如日常生活及文化领域的奢侈品、标识个人身分与文化意识的被合法化的行为准则)中个人极易陷入困境。权力的占有者同时也拥有合法化的生活方式,尽管他们有时并未试图把自己与其他阶层的人区分开来。第叁章较为详细地、系统地、全面地分析了文化层面的不平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形式的文化实践,包括口音、服饰、语言以及文化品味,都是个人的社会位置与等级的间接表达。对那些低俗文化鉴赏的予以否认,充分说明了上层阶级成员在文化角度层面的优越性,因为一件艺术品只有在那些有文化底蕴和文化能力的人的眼里才是有意义的。同时,上层社会的文化作为一种隐形权力,使得其他阶级的人们开始追求上流社会所谓的高雅文化。上层社会的文化对非上层阶级的人的影响体现在:他们不但不能形成一种健康的人格,反而容易引起人格异化或造成看不见的迷失。第四章着重分析了主人公们怎样摒除了自己不当的“误识”并最终找到了真实的自我。第五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即指出了下层阶级对社会权力结构的自愿服从导致了文化角度的不平等性以更多的形式存在于他们的生活中,文化也越来越成功地充当着社会统治的卫道士角色,并使得社会上的不平等被隐藏起来,而社会成员则更加牢固地误认社会秩序及等级分类的“天然性”。(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问题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早期问题剧在萧伯纳戏剧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缺少系统分析萧伯纳戏剧语言技巧的现代文体学研究,以及缺少从语言学视角探讨萧伯纳早期问题剧创作特点的研究。为弥补上述不足,本研究尝试在语用文体的框架内探讨萧伯纳早期问题剧的主要创作特点。本文首先在人际关系管理理论和戏剧人物塑造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词汇、句法和话语叁层面的会话分析框架。其次,将所建立的框架用于分析萧伯纳的两部早期剧作(即《鳏夫的房产》和《华伦夫人的职业》),并以人际冲突为语境,在解读话语意义,尤其是人际意义的基础上对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做出解释,并以此为基础对两部剧作的主题以及主要创作特点进行归纳。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主要发现简述如下。在家庭关系中,父母都较为直接地实施面子威胁行为意欲控制子女的言行,但在遭遇子女的言语反抗后转而使用情感策略以表达不同的情感态度从而试图劝说对方。父母与子女的冲突表现为控制与对抗的形式,并随着话语的面子威胁程度的增加而加剧。但是,冲突在父母采用情感策略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和。比较而言,父母的话语策略比较丰富,其形象从蛮横强势转向虚假的情感示弱,而子女则从简单对抗转向妥协或继续对抗。在婚恋关系中,男性试图控制会话的发展,且话语的含义具有较大的面子威胁性,女性则较为礼貌、策略地回应或回绝男性的话语,看似处于弱势的地位。由于男性疏于考虑话语中的面子威胁信息,从而导致了冲突的产生。女性在冲突产生后反败为胜控制了话语。相比而言,两部剧中的男性都显得头脑简单,而女性则冷静而机智。这种独特的女性形象使她们成为萧伯纳戏剧“新女性”的代表。在生意伙伴关系中,冲突源自社会权势不同者对利益的追求。社会权势较高的一方赤裸裸地实施面子威胁行为,而权势较弱的一方则消极对抗。最终,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冲突双方都不顾道德廉耻地实现了和解或妥协。就人物塑造而言,两部剧本都生动地刻画了叁类人物,即理想主义者、现实主义者和世俗者。主要人物在人际冲突中都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性格特征,彻底颠覆了典型的社会角色形象。两部剧本的情节发展动力都源自于观念差异造成的人际冲突,而试图实现个人交际目标而改变话语策略却在不同程度上缓和或加剧了人际冲突,从而导致情节发生颠覆性变化。两部剧作的人际冲突结果从本质上看都是令人不愉快的,颠覆了传统的社会道德理念。基于两部剧作的人物塑造、情节发展特征以及人际冲突结果,可以发现两部剧作的主题都是以不愉快人际关系为背景的社会现实写照,而创作技巧都呈现了颠覆的特点。因此,运用“颠覆”技巧讽刺丑恶社会现实是萧伯纳早期问题剧的主要特征。本研究具有如下意义:(1)将人际语用学的相关理论用于分析戏剧会话,拓展了人际语用理论的应用范围;(2)建立了包含词汇、句式和话语叁个层面的人际意义分析框架,对充分描写和阐释戏剧会话意义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3)在文体学框架下较为系统地分析了萧伯纳早期问题剧的语言特征,提出“颠覆”是萧伯纳早期问题剧的主要创作技巧,为进一步探讨萧伯纳问题剧的审美特征和独特的语言艺术特色提供了新的视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问题剧论文参考文献
[1].张杭.重识易卜生“社会问题剧”,重读《人民公敌》[N].文汇报.2018
[2].黄妮娅.萧伯纳早期问题剧的语用文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
[3].田琳.《镜与灯》文学理论在社会问题剧中的体现[J].知音励志.2016
[4].刘亚.新时期初“社会问题剧”的接受研究[D].扬州大学.2016
[5].杜亚尊.荒诞主义者贝克特的现代主义“问题剧”[D].兰州大学.2016
[6].乔宗玉.话剧《黑鸟》:一部剖析人性的社会问题剧[N].中国艺术报.2015
[7].周春晖.从家庭伦理剧到社会问题剧——解读六六的电视剧作[J].名作欣赏.2015
[8].王彬.五四时期社会问题剧编译传播中的现代性建构[J].编辑之友.2015
[9].李迎亚.萧伯纳社会问题剧中的女性人物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5
[10].张春燕.萧伯纳社会问题剧中的权力谱系[D].上海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