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对多元价值的建构及其对女性气质理论的启示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对多元价值的建构及其对女性气质理论的启示

论文摘要

在现代和后现代语境中,价值中心化与相对主义是一对难以克服的矛盾。前者使得一种话语在试图用肯定的方式言说时就同时具有了使自己中心化而对其他话语形成霸权的危险,后者则会使得一种话语在试图反对其他话语中心化的过程中因怀疑一切既成事实而迷失了自己。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则较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一方面,交往理论以个体的自由与自律为前提,参与交往的个体是作为价值主体的存在,每一个体的价值本身建立在对其他个体价值的承认之上;交往理论建立在对日常生活进行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通过协调自我视角和他人视角,遵循交往的真实性、正当性、真诚性的原则,从而保障个体的选择自由;交往理论以交往理性作为支点,交往理性是协调的理性,它内在地要求真善美的要求得到同样的保证而交往理性自身不会被其他理性所取代。交往理论从前提、原则、和内在支点三个方面有效地解除了人类日常交往中的中心化趋向。另一方面,生活世界作为信息储存库不仅是理论反思的基础,也使交往参与者成为有意义的存在;交往理性是通过语言而表现在交往行为中的,普遍语用学要求交往参与者在交往中通过正确的言说表达主体要求并为自己作有效性辩护,语言意义的普遍性使交往参与者所表达的意义成为可通约的;交往的目标在于达成共识,共识即为(可修正的)真理,由于共识是经过有效性辩护而达成的在当下交往语境中的最优化认识,因而它既具有理论的力量,又具有指导行动的力量,是走出意义碎片化的有效途径。而赋予个体以意义、意义之间的可通约性、各种意义达成共识,三者构成了克服相对主义的完整逻辑构架。“女性气质”作为女性社会性别的外在标志,不仅指女性个体层次上的认同和个性表现,而且指结构层次上的在文化预期和模式化预期下女性群体呈现出来的“女子气”。女性气质理论作为各种现代及后现代思想较量的结果,也总是在中心化与相对主义之间左冲右突,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建构女性气质理论,使女性气质理论走出中心化和相对主义的迷阵。首先,应该坚持生理性别的不可解构性,解构了生理性别女性气质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而且女性必须作为自由、自律的主体存在,主体在交往中通过言说表现自己的气质。巴特勒认为女性的性别及气质只是通过重复性的表演性行为建构起来的,这样的主张只能使女性走向虚无之境。语言不仅具有规范力量,也具有描述的作用。其次,在当下消费语境中,女性不应该使自己迷失在权力与货币的体系中,而应该将权力与货币领域作为自我气质展现的主战场,只要权力与货币体系处在真实、正当、真诚的交往语境中,女性就完全可以自由展现自己的个人意趣而不必受到既定规范的束缚。失去了这一领域,女性的个性及女子气的自由展现便只能存在于空想之中。女性气质的自由展现是在批判性的公共领域中通过反思与批判得到保障的。最后,共识性的真理是客观的,也是可修正的,我们应该坚持在交往情境中建构客观的女性气质理论的立场;应该重视质性的研究方法、特别是访谈的作用,让女性在访谈中不仅作描述者,而且作解释者。目前,中国社会同样处于消费社会,同样存在着权力与货币体系对生活世界的入侵,这决定了我们同样需要借助交往理论的指导作用来使生活世界合理化,使女性能在理想的交往状况中自由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女子气。中国的公共领域还不成熟,但正在成长,中国的女性必须以更为积极的姿态融入公共领域的成长并在公共领域中实现自我的解放。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与价值多元化
  • 第1节 交往理论与去中心化
  • 1.1 交往的前提:个体的自由与自律
  • 1.2 在反思与批判中阐释
  • 1.3 交往理性:价值协调的理性
  • 第2节 交往理论与相对主义
  • 2.1 赋予交往参与者以意义:作为交往背景的生活世界
  • 2.2 对不可通约性的规避:普遍语用学
  • 2.3 共识与真理
  • 下篇:交往理论对女性气质理论的启示
  • 第1节 女性主体的不可解构性:对气质中心化与相对主义的双重规避
  • 1.1 女性理论的当下困境
  • 1.2 生理性别,一个必须的中止判断
  • 1.3 身体应该作为主体而存在
  • 第2节 权力与货币:去中心化与去相对主义的主要场域
  • 2.1 女性气质在权力与货币中的困境
  • 2.2 权力与货币——女性气质可以自由展现的战场
  • 2.3 重塑批判性的公共领域,让女性气质在批判中彰显
  • 第3节 关于女性气质的研究立场、方法及其他问题
  • 3.1 女性气质的研究立场
  • 3.2 女性气质的研究方法
  • 3.3 交往理论与中国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搏击技术对职业女性气质培养的作用——以跆拳道为例[J]. 当代体育科技 2015(12)
    • [2].从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探讨女性气质的传统[J]. 牡丹 2016(18)
    • [3].年轻帅气还很潮 他一针一线只做京派旗袍[J].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17(Z2)
    • [4].《咆哮女郎》与小册子关于“女性气质”的话语协商[J].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6(02)
    • [5].少数民族女性气质塑造与民族文化[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 [6].女性气质的影响因素及培养[J]. 现代商贸工业 2018(12)
    • [7].女性气质[J]. 中外文摘 2011(17)
    • [8].女人与家——五四女作家对女性气质与两性伦理的探讨[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1(03)
    • [9].外练内修提升女性气质[J]. 康颐 2018(12)
    • [10].跆拳道对培养青年女性气质的促进作用[J]. 时代人物 2008(08)
    • [11].论《思家饭店的晚餐》的女性气质[J]. 长沙大学学报 2019(01)
    • [12].诱惑:女性气质的颠覆性策略——鲍德里亚对女性主义理论的批判[J]. 学习与探索 2008(02)
    • [13].女性气质对陶瓷产品设计的影响[J]. 艺术.生活 2009(04)
    • [14].波伏娃《第二性》解读——女性气质的形成及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J]. 中国研究生 2015(11)
    • [15].“凝视”视角解读《欢乐颂》中樊胜美的女性气质构建[J]. 芒种 2017(24)
    • [16].武术教学对高校女大学生女性气质的培养[J]. 中华武术(研究) 2012(12)
    • [17].从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看女性气质的传统[J]. 电影评介 2014(09)
    • [18].近年中国都市剧女性气质类型化研究[J]. 戏剧之家 2019(04)
    • [19].粉色——时尚背后的故事[J]. 艺术与设计 2018(12)
    • [20].褪去同质化的外衣:《如何秀出完美裸身》中对女性气质的规定与自尊的转化[J]. 世界电影 2013(06)
    • [21].男人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女性气质[J]. 躬耕 2009(05)
    • [22].揭秘巴黎米兰大牌秀后台[J]. 北京服装纺织(时尚北京) 2008(06)
    • [23].秀发气质配方[J]. 潇洒 2008(08)
    • [24].服饰配色对女性气质及形象提升的影响[J]. 艺术科技 2015(11)
    • [25].秋冬发型时尚风暴[J]. 城色 2009(11)
    • [26].作为问题的女性气质:从文本世界到日常生活[J]. 华中学术 2009(01)
    • [27].花花世界话缤纷——2013/14秋冬国际男装趋势[J]. 中国服饰 2013(04)
    • [28].影楼婚纱套系新娘造型要点[J]. 人像摄影 2009(09)
    • [29].娘娘腔指数[J]. 意林(原创版) 2014(12)
    • [30].巧用丝巾搭配新娘发型[J]. 人像摄影 2010(12)

    标签:;  ;  ;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对多元价值的建构及其对女性气质理论的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