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台竞技,中外企业亮招(一)(论文文献综述)
孙晶岩[1](2022)在《冬奥来了,中国蓄势待发——北京冬奥会参与者掠影》文中指出举世瞩目的这场冰雪盛会,将向世界展示中国风采。而其背后,是一个个参与者的奉献与付出,凝结着他们的智慧与创造,承载着他们的希望与寄托。他们当中,有冬奥场馆及配套工程的建设者、冬奥项目教练及运动员、体育科研工作人员等。在现场深度采访的作家孙晶岩带我们走近冬奥,聆听冰与雪的梦想,感受"奥运精神"……
郭立忠[2](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薛浩[3](2020)在《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文中提出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地方社会的文化标识,是窥视地方社会运行的微观窗口。它源于生产、扎根民间、相伴生活,并穿梭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但民间武术在时空维度的结构性变动中,也必然巧妙地编织成一个关系网络和意义结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民间武术长期嵌套于地方社会管理和运行中,在推进地方社会的公共事务、净化社会道德秩序、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武术界对民间武术关注颇多,但主要基于本体论视角下考察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或在体育学框架下说武议武,或对其叙事性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却未曾充分把握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前提下进行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从“民间习武所为何来?”为支点对民间武术结构与功能意义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运用“四因说”解构不同历史时期的沛县武术,以窥探民间武术是如何将个人、社会及国家勾连起来,由此进行结构生产和功能转换。这或许是对武术史学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并以此学术自觉为基础,有可能对武术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可对民间武术历史勾画出一幅新的图景。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与体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以四因说、自然秩序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历史分析、案例研究、口述史等方法,遵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研究理路,全面考察沛县武术的历史演进、结构与功能变迁,来呈现不同时空坐标下沛县武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以此来探讨民间武术在自由与秩序框架下是如何参与身体秩序和社会秩序建构的,进而对民间武术进行现代文化图景的意义建构。其得出主要结论:(1)在传统时期,民间武术扮演着村落自治与管理的非官方组织。不仅具有传承武术拳种、发扬武术精神的作用,还兼具促进社会认同、参与社会治理、调试社会秩序等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其功能选择由国家、社会与个人需求来判定,并在一个整体框架内适时调整。(2)民间习武作为世人追求自由的惯常手段,既有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自身主动选择性。习武是一种价值指向性的积极自由行为,并以此来满足自身价值预设。但价值达成之余,因人之欲的驱使而不断扩张,以掠获更大的资源与权力空间等,但必然受到武林制衡、社会控制与国家治理,从而使之走向秩序。(3)民间武术既是社会控制的目标,又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在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中起着一种精神性的情感纽带作用,其能够很好地实现一种彼此接近的互通或一种高度自觉的共同,从而产生自我与他人的无形制约。从社会控制的价值取向上来看,民间武术相较于行政干预或强权政治,则能更加根本地、更加有效地触及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从而实现基于价值达成概念下的社会控制。(4)民间武术在不同时期被国家征用是一个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过程。其根据国家主题的转换、政府性质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需求来采择其结构功能,而使之为国所用、为社会服务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民间武术自身依照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需适时调整自身角色和定位。(5)民间武术的演进与变迁是地方社会秩序建构与变动过程的缩影,也是国家意志行为向地方性社会延伸、管辖、治理的具体应现,具有鲜明的国家在场、社会治理与精英行动互为共治的特点,并由此体现出民间武术从自由到秩序的意义建构过程。(6)民间武术意义的现代建构是其依据自身的调适与更新机制,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依靠自身能动性所进行的文化创新和发展,是文化变迁的一种积极形式。
王萌[4](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电视媒介中的时尚化传播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非遗类电视节目是近年来兴起的全新电视艺术形态。非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时代缩影,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精华,非遗的口传心授要求新时代背景下非遗文化必须活态化传承。自十九大召开以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的要求使电视媒介成为非遗传承传播的主力军。本文从大众传播理论出发,研究非遗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状况,重点梳理了近十年来非遗类电视节目的传播现状,对节目内容、形式、制作技术、宣传方式等四个方面的时尚化传播进行深入综合研究。通过时尚化传播,有利于培养非遗传播的氛围,同时也能助力传统媒体的现代化转型之路。总结得出非遗类电视节目要想获得大众认可,必须从受众角度出发,尊重非遗文化性和多样性,创新电视节目形式,拓宽节目传播营销渠道,在每一个环节巧妙融入时尚化元素,让传统的非遗再批时尚流行外衣,实现传统文化与流行时尚元素的碰撞,增强受众视听享受的同时,才能保持非遗类电视节目持久的生命力。图24幅,表10个,参考文献51篇。
杨松蓓[5](2019)在《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的拳架体系梳理与研究》文中认为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拳架是陈式太极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武术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以此作为研究的主线,进行太极拳技术体系的梳理与探究,发现武术文化的研究已经具有了比较稳定的学术规模,然而武术文化的载体——技术体系的研究却相对单一。研究旨在通过对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拳架体系的梳理,一是厘清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拳架的历史渊源,实现研究对象的清晰定位;二是调查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拳架的发展现状,明确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三是探究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拳架的技术风格,形成研究对象的理论框架。以此达到丰富太极拳技术体系以及促进武术国际化传播的重要作用。为此,对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拳架技术体系的梳理主要以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以及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展开研究,其一,通过对北京志强武馆以及北京地区的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站点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冯志强先生的后人以及主要弟子进行访谈,包括:冯秀芳、冯彦博、陈项、段俊、陈慧盈、孙会文等多位弟子;其二,通过对山西省祁县戴氏心意拳的调查研究,从陈晋福、王毅等多位师傅的访谈中证实了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的历史渊源;其三,通过对以上实地调研以及收集的材料梳理,形成了论文的整体架构以及内容填充。通过调查研究以及资料梳理得出以下的结论。(1)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拳架“传承正统、吐故纳新”的发展基础,使其发展过程中弟子众多、分布广范、交流规模盛大呈现一派繁盛景象;(2)拳架体系结构方面“规避外化,回归内练”,从混元理论出发指导拳势组合的形成,从武术基础不同的人群出发编排由易到难的套路结构;(3)拳架习练的要求方面“养练结合,以养为主”,从社会大众的需求出发形成高、低、中三种中正不偏的架势要求,从实战技击的手眼身法步出发形成内外合一的拳架要求、特点;(4)拳架发展的未来趋向方面“规范适用,体用兼备”,从当下竞赛规则的要求出发规范动作标准,提高动作质量,从养生、技击的热潮出发形成内功演练体系以及推手技击体系。虽然该拳架体系尚有欠缺,但是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促进武术国际化发展以及丰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涵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助力作用,是陈式太极拳的重要拳架体系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淀。通过不断完善与发展,实现该拳架体系在社会以及文化传承中的价值与作用。
徐昭恒[6](2018)在《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参与大学国际化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内在特征,也是我国顶尖研究型大学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战略选择。对于这些高校而言,如何制定和实施行之有效的国际化策略,不仅是其适应全球化模式下发展的必要反应,也成为自身追求卓越、履行时代使命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手段。成功的大学国际化实践离不开富有使命感的教师群体的倾心参与,而作为我国高校师资队伍主力军的青年教师的作用尤其不容忽视。随着国际化日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内一个重要的政策议题,我国众多高水平大学都在不遗余力地为教师的学术工作增添各种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内容,但已有研究却较少提及,这些举措背后所强调的现实目标,与青年教师基于自身学术生涯发展的实际需求是否真正匹配——而这正是本研究重点关注和探讨的核心所在。本研究选取东部沿海地区一所知名研究型大学作为单案例展开调查(简称S大学)。研究以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重要观点为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具有高度能动性的青年教师在大学国际化进程中的参与情况、影响其参与行为的内、外部因素,以及S大学现有国际化策略之于本校青年教师国际化行为的影响。研究在实证调查阶段采用了顺序解说型混合方法研究设计,首先针对S大学中自2007年之后入职、年龄在40岁以下的708名专任青年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其中250名教师有关在校期间国际化参与情况的有效反馈。在此基础上,通过针对其中25名青年教师的深度访谈,探讨了这一群体产生不同行为选择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并对本校相关国际化策略进行整体评价与分析。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1)S大学青年教师在本土校园范畴的国际化参与主要体现在与本土教学(国际化课程建设、学生指导)和本土科研(科研探索、项目合作)相关的四个方面。个人主导的科研探索是其最主要的国际化参与形式;但并非所有青年教师都有意愿和机会参与和国际化教学相关的工作;(2)他们在跨境交流方面的主要参与形式是单次时长在6个月及以上的中长期海外访学,以及时长在2周之内的短期跨境流动。整体而言,青年教师的跨境交流选择更易受到外部政策环境影响,本土高校毕业、入职时间越长、学术职称越高(相对于中&初级职称者)的青年教师更有可能涉足中长期海外访学;(3)基于院系设置的学科背景对青年教师的国际化科研活动具有显着影响。一方面,通过对组间差异的分析发现,不同学科领域的青年教师在“本土科研”和“跨境交流”方面的参与程度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从院系子案例的对比情况来看,不同学科领域的青年教师在“学生指导”和“国际发文”的参与程度也呈现较大差异。根据访谈调查的结果显示,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加强科研成果产出、获得各类学术资源,以及建立一种广义的学术声誉,其核心是积累能够推动自身学术工作发展的各类学术资本。从研究归纳的10种具体参与动机背后可以发现,来自高校层面的某些权力影响、制度规约和平台支持,以及基于教师个体的意识、能力与资源,作为主要的外部和内部因素,不同程度地对青年教师的国际化参与产生了客观推动作用。从各种推动因素被提及的重要程度来看,青年教师在本土教学领域的国际化参与主要源自外部因素推动、在本土科研领域的国际化参与主要受到内部因素激励,而跨境交流则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仅有少数具备一定学术资本的青年教师能够较好地将个人学术工作议程,与院系的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相结合。新进普通青年教师更有可能涉足与国际化教学相关的工作,其参与行为更多呈现为一种被动模式,主要受到外部因素驱动,并因此在职级晋升中处于不利位置。此外,绝大多数青年教师主要受到内部因素推动而主动参与国际化。他们对于机构资源的依赖相对较少,同时也不完全遵循学校发展规划来决定个人的国际化参与选择。研究同时从机会成本、制度阻碍和个人代价三个方面,归纳了青年教师主观不愿或客观不能参与某些国际化活动的10个具体理由。其背后主要反映的是来自高校资源供给、考核制度、服务支持以及院系设置方面存在的某些不足,以及源自教师自身的资源紧缺和客观生活需求,对于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所产生的反向拉力。总体而言,青年教师在本土国际化教学和科研领域的参与实践主要受到外部因素阻碍,但具体阻碍因素略有差异;在跨境交流方面的参与意愿主要受到教师内部因素影响。在参与国际化的过程中,主要受到外部因素干扰的青年教师比例略高于主要受到内部因素影响的同行,但两者之间似乎并不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表明两类阻碍因素都有可能对特定个体的国际化参与决策产生关键性影响;而教师自身的反思性与能动性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部分主要受内部因素阻碍的青年教师虽然同时感知到某些外部因素阻碍,但他们仍能在实践中予以部分消解,并在此基础上定向自己的活动。总体而言,S大学中政策规划类国际化组织策略在青年教师意识层面的影响力显着高于相关激励支持举措;海外交流资助与校内平台支持的影响力整体高于其他举措。青年教师普遍认同学校在管理调控方面的相关举措,对其国际化实践的积极推动作用;但对于学校在操作实施、师资建设以及服务支持方面的部分国际化策略所产生的实际影响仍有争议。研究发现,致使当前S大学出现所谓“国际化战略漂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校战略定位中对于海外高层次学术人才的偏好,以及由此投射于制度建设方面的倾向性,压缩了在校青年教师的生存空间,阻碍了他们进一步获取有助于国际化参与的各类学术资本;二是相关政策制度的“多变”和“固化”,加剧了高校内部的学术阶层分化,致使多数尚处于学术资本累积初级阶段的青年教师承受着自上而下的挤压,在主观以及客观上都不同程度地产生“难以投身国际化实践”的疲惫感。此外,具体策略执行及其影响的滞后性也可能会使许多青年教师产生“政策支持不明显”的主观印象,一定程度上考验着他们投身国际化实践的热情和决心。总之,本研究关于S大学青年教师国际化参与问题的探讨,实质反映的是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学术场域中寻求生存与发展的职业现状。上述问题提醒高校管理者,有必要从学校发展国际化的基本立场定位、重要指导原则以及具体推动举措三个层面,思考如何从根本上增强青年教师的学术竞争力,并以此帮助他们拓展参与跨学科/跨文化交流合作的机会。
王展[7](2017)在《中国美学形态转型视阈下的海派京剧美学研究(1867-1949)》文中提出受现代生产方式、经营理念等经济因素影响,在具有现代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推动下,随着民族资本经济的兴起,中国整体社会在20世纪初的“五四”时期完成了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质变,开启了现代性进程。同时,中国美学精神所具有的美学形态也相应发生变化,从以“和谐”为主要特征的古典美学形态向以“对立崇高”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美学形态转型。海派京剧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出了这种美学形态变化的演变轨迹,并体现了中国美学现代性进程中,在整体社会构架上按照“美的规律”建设中国现代体系,在具体审美文化领域内从侧重“人的解放”维度向侧重“民族独立”维度的逻辑转折。海派京剧是中国传统京剧艺术在古典和谐型美学形态下基本定型,南下进入上海地区后日渐发生变革创新,最终形成所谓“海派”风格的流派分支。在这一过程中尽管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基础,以及由此产生的美学形态上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过程。海派京剧的诞生其实就是这种美学形态转型大环境下具体而微的艺术表现。在海派京剧生长的特殊环境中,上海工商经济社会的孕育、中西文化思想的碰撞、都市消费群体的影响等各个方面都对海派京剧的发展、成熟产生了直接作用。海派京剧利用其不同历史时期编演的大量新剧目,表现出了对于社会现实的密切关注、现代思想和视野的不断拓展、特定历史时期时代精神的激励倡扬。它求真写实、明了通俗、追新逐异的美学意趣,形成了舞台整体表演效果的多姿多彩。海派京剧在其艺术发展的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代表人物,尤以周信芳创立的“麒派”和盖叫天创立的“盖派”为特出。他们不仅代表着海派京剧艺术上的高峰,而且以亲身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展示出昂扬奋进的品质风貌。海派京剧还在专业美育领域响应时代吁求,建立起了首座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型戏剧艺术学校,树立与实施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对传统戏剧的人才培养模式起到了积极的革新作用。这一切都显示出海派京剧努力推动着传统京剧艺术沿着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进。在宏观的中国美学形态转型视阈下对海派京剧表现出的美学特征进行考察,既能从美学理论的高度剖析海派京剧具有的独特美学价值,又能以具体文艺样式发展变化的鲜活方式生动诠释美学形态的转型过程,并能很好地解释这种变化的内在根源与动力。海派京剧体现的现代美学精神可为京剧艺术在当代重塑辉煌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李晓雪[8](2016)在《基于传统造园技艺的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研究》文中认为岭南园林作为中国园林三大地方风格之一,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与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由于岭南园林历史文献与园林实物留存都相对较少,加上自然灾害、城市化发展等原因带来的破坏,岭南园林在今天留存的数量、规模以及保护利用情况都无法与其辉煌时期相比。近些年来,在岭南园林遗产的保护修缮与当代园林建设工程中,岭南传统造园技艺地域特色缺失,好的工匠难寻,施工质量粗劣等问题日益突显,岭南园林面临非常严峻的保护与传承危机。本研究主要采用园林史学与园林设计研究方法、历史学口述历史法,结合文化遗产理论的研究方法,从活态遗产角度探讨岭南园林的保护传承问题。认清岭南园林的历史发展与传承现状,以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标准评估岭南园林遗产价值与价值承载要素,明确岭南园林在中国文化遗产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定位,理清岭南园林保护传承中存在的困难与挑战,明晰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的关键内容是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传承,并提出适合岭南园林遗产特点的保护传承思路与对策。(一)从文化遗产价值视野,对于岭南园林一类从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并未达到世界级标准的文化遗产,本研究参照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原则与价值标准,评估岭南园林的遗产价值与价值承载要素。基于遗产价值,将研究重点关注于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保护传承。(二)从造园技艺的主客体关系角度,岭南传统造园技艺是通过匠艺主体实现的一种兼具技术性、艺术性、组织性和民俗性的技艺过程,其保护传承的关键在于匠艺主体。本研究以口述历史研究方法,真实记录岭南园林传统造园特色技艺的传承现状与工匠的生存现状,理清岭南园林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传统造园技艺保护传承面临的问题,从而为岭南园林保护传承思路与对策的提出建立数据基础。(三)从活态保护视野,将岭南园林视为随时代发展的活态遗产,避免静态的、仅限于物的关注。本研究将岭南园林的保护传承放置在当下城市历史环境之中,从岭南当代造园实践之中探索基于传统造园技艺的岭南园林保护传承。本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关于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的原则性建议:首先,岭南园林的保护传承要从历史的、静态保护转变为对文化多样性的、动态保护,强调岭南园林从非物质文化层面的活态保护,关键是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保护传承,应尽快启动关于岭南园林传统造园技艺与工匠体系的系统性调查与研究,从而找到保护传承的核心问题。其次,对于岭南园林一类从真实性与完整性并未达到世界文化遗产标准的地域文化遗产,应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价值评估体系,才能摆脱地域身份和意识形态的束缚,将岭南地域文化遗产价值更为广泛地传播。再次,在营造地域城市特色的过程中,应当允许在城市整体格局的关键区域从延续文脉角度进行当代造园实践。造园实践能为岭南园林传统造园技艺与匠艺主体提供技艺展示与提升的实践机会,能在实践中探索有效的保护传承机制,能在活态发展中实现岭南园林的保护与传承。最后,树立整体性保护视野,将岭南园林的保护传承与城市文脉延续、城市格局保护、城市环境优化紧密联动,将岭南园林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与当代城市生活紧密结合,建构起岭南园林保护传承从园林本体-人-环境的联动系统。
王颖[9](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城市音乐活动的调查与研究》文中提出青岛独特的历史缘由和地理位置赋予了其绚烂多姿的城市音乐活动。改革开放的春风特别是打造“音乐之岛”城市文化品牌的战略构想为青岛的城市音乐活动带来了新的生机。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城市音乐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考证的方法,通过对青岛市城市音乐活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及市民对音乐的参与和热爱程度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在考证和研究的基础上,将青岛市城市音乐活动囊括出群众性、准专业性和专业性三大版块,并得出以下结论:青岛市兼收并蓄的土壤孕育了丰富的城市音乐活动;改革开放的春风使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带动了青岛市文化活动在其丰富性与多样性基础上的高层次发展;青岛市政府着力打造的城市音乐名片——“音乐之岛”将会成为青岛发展历程中更加耀眼夺目的标志。
关心[10](2014)在《民国音乐会与社会生活变迁:1912-1945 ——以学校音乐会活动为中心》文中认为音乐会,是近代社会伴随着“西方文明”传入中国的一种音乐表现方式。民国之后,音乐会成为人们从事音乐艺术和休闲娱乐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早期的音乐会主要出现在部分大城市,后来随着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社会生活变迁,才逐步在国内较多城市传播,也成为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的一项鲜明标志。音乐会的兴起与发展、功能与作用,既反映了中西音乐文化的碰撞与博弈,交流与融会,也折射出近代中国城市文化生活的演进与变化。对于民国时期音乐会发展情况的系统研究,有助于从音乐文化层面加深对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了解,揭示这一新的文化事象在近代生活方式和近代文明建构中的作用,对深刻认识音乐文化与城市社会生活变迁的关系,发展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事业,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近代中国的学校教师与青年学生,多是除旧布新的重要社会力量。也正因如此,20世纪初期,特别是民国之后学校举行的音乐会,成为了西方音乐文化进入中国社会的重要渠道之一。学校中知识分子聚集,他们对于外来文化的反应特点,以及音乐会在中国的演进轨迹,都能在学校音乐会的演变和发展中得到较为集中的反映。从目前学术界对音乐会的研究情况来看,研究成果数量还不多,很少有专文对这一事象进行系统、深入探讨,也更缺乏对音乐会历史作出跨区域、综合性的深度关注。正因为对于音乐会活动及其历史面貌,人们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存在着许多研究空白,这为本研究提供了探讨的空间。本文以音乐会在民国社会生活中的发展演变及其与社会生活的互动和影响为中心,讨论音乐会与社会生活变迁问题。在近代以来“西风东渐”的大潮中,中国社会的经济与文化发生深刻的转型,近代城市逐步形成与扩展,新的社会阶层相继出现,加之外国侨民文化生活的示范性影响,西方音乐会形式传入中国的条件已经形成。随着近代学校的兴办,音乐教育得以产生和兴起,使近代音乐发展在中国步入新的阶段。留学生群体对西乐的引进和推广,进一步为音乐会传入中国起了积极的宣传与推动作用。民国时期学校音乐会的兴起产生了多重效应。一方面音乐会作为教学活动不仅改进了教学,提升了学生艺术素养,还以新型音乐活动方式丰富了校园文化,以文明的欣赏方式陶冶了青年情操;另一方面学校音乐会还推进了音乐艺术的发展,融汇中外艺术,促进各地交流,使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有了明显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教会学校音乐教育的世俗化、本土化走向,也使其举行的音乐会从形式到内涵都有了新的变化。在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过程中,民族音乐得到了新的发展。西方音乐的猛烈冲击使民族音乐面临着严峻的道路选择问题,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在碰撞中借鉴,在抗争中嬗变,在交流中发展,走出了传承传统文化,吸纳外来营养,融汇中西艺术,不断更新发展的道路。社会民众与音乐人对西方音乐艺术的认识,也经历了“新奇—认同—借鉴”的演进过程。近代社会重新建构的社会生活方式,促使新式音乐家群体逐步形成,他们的人生经历、艺术道路及其生存状态,反映了音乐文化在当时社会的发展态势,也折射出与此相关的某些时代特征(如动荡的社会局面、民族反侵略战争等都会作用于音乐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民国音乐人群体由其独特的社会角色,在社会文化生活中产生着特有的作用,他们不懈的艺术追求与艰辛中的奋斗,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音乐会的发展和演变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着一定的关联。近代城市的形成、城市生活的出现、居民消费方式的演变等,使城市民众的文化生活出现了新的需要。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官吏阶层、工商业阶层,以及思想活跃、开放意识强烈的知识阶层,从不同的文化观、价值观、社会心理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出发,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对音乐会形式的热情,推进了音乐会在城市文化领域中地位、功能与作用的提升。音乐会是近代文明在音乐文化的诉求和发展趋向上,具有自己时代特征和社会需要的产物。人们通过音乐会活动,传播着新的社会文化意识,音乐会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发挥着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与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中,显示出其推进文明与进步的积极作用。
二、同台竞技,中外企业亮招(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台竞技,中外企业亮招(一)(论文提纲范文)
(1)冬奥来了,中国蓄势待发——北京冬奥会参与者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一、“雪飞燕”的忙碌者 |
二、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领头羊 |
三、延庆赛区的外国制冰师 |
四、双奥人的一世匠心 |
冰丝带和武晓南 |
打造“最快的冰” |
五、响箭鸣镝英如镝 |
受伤是工作的一部分 |
把一件事儿整明白了 |
雏鹰向北美飞去 |
唯有舍得,才有获取 |
人生能有几回搏? |
把冰球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田 |
国家冰球队的主心骨 |
冰场上那个蓝色的背影 |
阳光男孩的多彩人生 |
六、孙杨:一个冬天的童话 |
梅花香自苦寒来 |
呕心沥血培育冰雪蓓蕾 |
七、科研助力冬奥 |
结语 |
(2)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3)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中国武术研究述评 |
1.3.1.1 武术的起源和概念研究 |
1.3.1.2 武术的价值和定位研究 |
1.3.1.3 武术的保护和发展研究 |
1.3.2 地域武术研究述评 |
1.3.3 武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
1.3.4 民间武术研究述评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1.1 民间武术 |
1.4.1.2 自由 |
1.4.1.3 秩序 |
1.4.1.4 自由与秩序的辩证 |
1.4.2 理论基础 |
1.4.2.1 四因说 |
1.4.2.2 自然秩序理论 |
1.4.2.3 社会控制理论 |
1.4.2.4 国家治理理论 |
1.5 研究问题与创新 |
1.5.1 研究问题 |
1.5.2 研究创新 |
1.5.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5.2.2 研究思路的创新 |
1.5.2.3 学术观点的创新 |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方法 |
1.6.2.1 文献研究法 |
1.6.2.2 田野调查法 |
1.6.2.3 历史分析法 |
1.6.2.4 案例研究法 |
1.6.2.5 口述史方法 |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内容 |
1.8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8.1 研究重点 |
1.8.2 研究难点 |
2 历史与田野:江苏沛县的历史文化与区域图景 |
2.1 历史情景中的田野 |
2.2 地理场景中的田野 |
2.3 现实图景中的田野 |
2.4 沛县域景中的武术 |
3 演进与变迁:江苏沛县武术的历史考察 |
3.1 古代沛县武术(秦汉—1840年) |
3.1.1 古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1.2 古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1.2.1 兵操演练 |
3.1.2.2 隐匿民间 |
3.1.2.3 寓于舞中 |
3.1.3 古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1.3.1 战事之需 |
3.1.3.2 武举制度 |
3.1.3.3 任侠尚武 |
3.1.4 古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1.4.1 统一天下 |
3.1.4.2 治国理政 |
3.1.4.3 竞逐自由 |
3.2 近代沛县武术(1840年—1949年) |
3.2.1 近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2.2 近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2.2.1 流转授拳 |
3.2.2.2 民间结社 |
3.2.2.3 湖团组织 |
3.2.3 近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2.3.1 自然环境 |
3.2.3.2 政权迭变 |
3.2.3.3 社会变迁 |
3.2.4 近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2.4.1 驱除鞑虏 |
3.2.4.2 强国强种 |
3.2.4.3 自由放任 |
3.3 现代沛县武术(1949年—2000年) |
3.3.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 |
3.3.1.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1.2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1.3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1.4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3.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 |
3.3.2.1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3.2.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3.2.3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3.2.4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 当代沛县武术(21世纪—至今) |
3.4.1 当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
3.4.2 当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
3.4.2.1 竞技武术 |
3.4.2.2 群众武术 |
3.4.2.3 学校武术 |
3.4.3 当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
3.4.3.1 国家战略 |
3.4.3.2 政策利好 |
3.4.3.3 续写传统 |
3.4.4 当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
3.4.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3.4.4.2 搞活沛县武术产业 |
3.4.4.3 提升全民健身健康 |
3.4.4.4 助力地域品牌建设 |
3.4.4.5 参与现代社会治理 |
4 记忆与表达:江苏沛县武术的门派纷呈 |
4.1 沛县武术门派的历史形成 |
4.2 沛县武术门派的纷呈图景 |
4.2.1 纷呈图景 |
4.2.2 地理分布 |
4.2.3 传承谱系 |
4.3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械套路 |
4.3.1 沛县武术内容存量丰厚 |
4.3.2 沛县武术器械五花八门 |
4.4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种特点 |
4.5 民间武术门派的纷呈根源 |
4.5.1 家国同构的政治思维是武术门派纷呈的重要因素 |
4.5.2 血缘宗法的传承脉络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制度根源 |
4.5.3 宋明理学的文化内核是武术门派纷呈的思想源泉 |
4.5.4 门户空间的社会建构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动力机制 |
4.5.5 偏于一偶的武学追求是武术门派纷呈的直接动因 |
5 追问与悬搁:民间习武所为何来? |
5.1 始末缘起:自由的嵌入 |
5.2 反本溯源:自由的追问 |
5.3 实证考察:自由的达成 |
6 扩张与制约:民间武术的社会控制 |
6.1 民间武术中的自由扩张 |
6.1.1 自利则生 |
6.1.2 以正求反 |
6.1.3 自由扩张 |
6.2 社会控制中的民间武术 |
6.2.1 利他方能利己 |
6.2.2 制衡利益格局 |
6.2.3 正义穿插其中 |
7 平衡与秩序:民间武术的国家征用 |
7.1 国家强权与军事征用 |
7.2 国家形象与政治征用 |
7.3 立德树人与育人征用 |
7.4 全民健康与身体征用 |
8 从自由到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机制 |
8.1 精英行动 |
8.1.1 武术精英在社会秩序构建中的行动策略 |
8.1.1.1 日常生活交往积累了良好的乡性 |
8.1.1.2 原发性人力资本增加了社会威望 |
8.1.1.3 介入村落公私事务树立公共威望 |
8.1.2 武术精英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行动策略 |
8.1.3 武术精英在村落纠纷调解中的行动策略 |
8.2 地方社会 |
8.2.1 湖田之争与地方社会 |
8.2.1.1 建国前湖田之争 |
8.2.1.2 建国后湖田之争 |
8.2.1.3 事件之何以形成 |
8.2.2 门派林立与地方社会 |
8.2.2.1 门派林立彰显社会伦理规训 |
8.2.2.2 武术门派参与村落社会治理 |
8.2.2.3 武术门派协同调试社会秩序 |
8.3 国家在场 |
8.3.1 国家权力机构与民间武术 |
8.3.2 国家权力代理人与民间武术 |
8.3.3 国家权力符号与民间武术 |
8.4 相互在场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访谈提纲Ⅰ |
附录2 :访谈提纲Ⅱ |
附录3 :访谈提纲Ⅲ |
附录4 :碑文选录Ⅰ |
附录5 :碑文选录Ⅱ |
附录6 :碑文选录Ⅲ |
附录7 :碑文选录Ⅳ |
附录8 :文件Ⅰ |
附录9 :文件Ⅱ |
附录10 :民事纠纷案例Ⅰ |
附录11 :民事纠纷案例Ⅱ |
附录12 :口述访谈选录 |
学习简历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电视媒介中的时尚化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现实意义 |
1.3.2 理论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非遗与电视媒介概述 |
2.1 非遗的发展特性与现状 |
2.2 电视的产生与发展 |
2.3 中国电视媒介的现状 |
第3章 非遗类电视节目概况 |
3.1 非遗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 |
3.1.1 萌芽阶段(1958-1976) |
3.1.2 起步阶段(1977-1999) |
3.1.3 发展阶段(2000-2011) |
3.1.4 成熟阶段(2011-至今) |
3.2 非遗类节目的类别和特征 |
3.2.1 非遗类电视节目的类别 |
3.2.2 非遗电视节目的特征 |
第4章 非遗类电视节目时尚化传播必要性和动力 |
4.1 时尚化概念 |
4.2 创新推动非遗传承与传播 |
4.3 行业竞争的需求 |
4.4 电视受众的“使用与满足”需求 |
第5章 非遗类电视节目时尚化传播策略 |
5.1 内容时尚化 |
5.1.1 选题内容丰富多样 |
5.1.2 时尚元素的巧妙融合 |
5.2 形式时尚化 |
5.2.1 非遗+真人秀 |
5.2.2 非遗+纪录片 |
5.2.3 非遗+演绎 |
5.2.4 非遗+竞技 |
5.3 制作技术时尚化 |
5.4 宣传方式时尚化 |
5.4.1 跨媒体推广节目 |
5.4.2 短视频平台宣传 |
5.4.3 非遗衍生品 |
第6章 毕业作品《匠心承》创作阐述 |
6.1 创作背景 |
6.2 创作思路 |
6.2.1 主题 |
6.2.2 风格 |
6.3 作品《匠心承》的时尚化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的拳架体系梳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概述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太极拳文化的传承为研究提供了文化基础 |
2.2 太极拳技术的传播为研究提供了价值基础 |
2.3 陈式太极拳的积淀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调查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3.2.4 实地考察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传承技艺,吐故纳新”:拳架体系的演变 |
4.1.1 “汇宗师得,汲两家法”形成了拳架的内容基奠 |
4.1.2 “弟子众多,技艺精湛”形成了拳架的传承活力 |
4.1.3 “以点涉面,顺势而为”形成了拳架的分布情况 |
4.1.4 “引流归宗,以赛促研”形成了拳架的交流形式 |
4.2 “规避外化,回归内练”:拳架体系的结构 |
4.2.1 “传承精髓,追求混元”构建了拳架的理论体系 |
4.2.2 “动动混元,势势和合”融汇了拳架的拳势组合 |
4.2.3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汇编了拳架的套路结构 |
4.3 “养练结合,以养为主”:拳架体系的习练 |
4.3.1 “六方中正,因人而异”阐明了拳架的姿势要求 |
4.3.2 “缠绕灵活,蓄势传神”揭示了拳架的身法要求 |
4.3.3 “以养为主,以内为主”凸显了拳架的练法特点 |
4.4 “规范适用,体用兼备”:拳架体系的走向 |
4.4.1 “注重竞赛,强调规范”与竞赛接轨的规范化发展 |
4.4.2 “面向大众,强调养生”与大众契合的养生化发展 |
4.4.3 “敢于搏击,强调技击”与搏击互通的技击化发展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件 |
附录 |
(6)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参与大学国际化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化是我国顶尖研究型大学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战略选择 |
1.1.2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建设亟需青年教师群体的积极参与 |
1.1.3 大学国际化策略对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机遇还是挑战? |
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 |
1.3.1 大学国际化 |
1.3.2 国际化参与 |
1.3.3 研究型大学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有关大学国际化的研究情况 |
2.1.1 基于历史视角的大学国际化内涵研究 |
2.1.2 基于理论视角的大学国际化内涵研究 |
2.1.3 大学国际化与教师参与的关系研究 |
2.1.4 有关大学国际化策略的批判性反思 |
2.2 有关教师参与国际化的研究情况 |
2.2.1 教师参与国际化的意义与形式 |
2.2.2 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分类与变量 |
2.2.3 影响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因素 |
2.2.4 推动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建议 |
2.3 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现状 |
2.3.1 有关教师国际化研究的主题分类 |
2.3.2 有关青年教师国际化的研究现状 |
2.3.3 国内外实证研究情况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构建 |
3.1 研究的本质探讨 |
3.1.1 国际化、研究型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内在联系 |
3.1.2 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化战略实施需要教师参与 |
3.1.3 教师的国际化参与不必然等同于大学的国际化 |
3.2 理论概述与应用 |
3.2.1 结构化理论概述与反思 |
3.2.2 结构化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
3.3 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范式与方法论 |
4.2 研究策略:案例研究 |
4.2.1 案例选择 |
4.2.2 研究对象和抽样策略 |
4.3 问卷调查 |
4.3.1 问卷设计与修订 |
4.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3.3 问卷数据的统计 |
4.3.4 问卷质量的评估 |
4.4 深度访谈 |
4.4.1 访谈提纲的设计 |
4.4.2 访谈资料的收集 |
4.4.3 访谈资料的分析 |
4.4.4 访谈质量的评估 |
4.5 伦理问题 |
第五章 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形式与特征 |
5.1 青年教师对大学国际化策略的认知 |
5.1.1 青年教师对大学国际化组织策略的认知 |
5.1.2 青年教师对大学国际化活动策略的认知 |
5.2 青年教师在本土范围的国际化参与 |
5.2.1 教师国际化参与的行为表现 |
5.2.2 教师国际化参与的维度构成 |
5.3 青年教师在跨境方面的国际化参与 |
5.3.1 基于参与类型的统计分析 |
5.3.2 基于参与频次的统计分析 |
5.4 针对不同类别教师的差异性分析 |
5.4.1 不同个人背景教师的本土国际化参与 |
5.4.2 不同专业背景教师的本土国际化参与 |
5.4.3 不同类别教师群体的跨境国际化参与 |
5.5 基于学科院系差异的子案例分析 |
5.5.1 以学生指导为例的参与情况 |
5.5.2 以国际发文为例的参与情况 |
5.6 本章结论 |
5.6.1 已有研究发现小结 |
5.6.2 基于研究发现的结论 |
第六章 推动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因素分析 |
6.1 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原因分析 |
6.1.1 科研产出:推动科研工作进展与成果产出 |
6.1.2 资源获取:吸纳学术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源 |
6.1.3 声誉建立:获得来自外界的专业/学术认可 |
6.1.4 分析与讨论:与已有研究发现的比较 |
6.2 推动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外部因素 |
6.2.1 高校工作和任务分配 |
6.2.2 高校晋升和考评政策 |
6.2.3 高校搭建的学术平台 |
6.2.4 国内外相关机构支持 |
6.3 推动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内部因素 |
6.3.1 积极的国际化态度、信念和兴趣 |
6.3.2 适应国际化活动的丰富知识与技能 |
6.3.3 有益于国际交流的多元化学术网络 |
6.4 针对不同参与变量的推动因素分析 |
6.4.1 针对不同参与类型的推动因素分析 |
6.4.2 针对不同参与主体的推动因素分析 |
6.5 本章结论 |
6.5.1 已有研究发现小结 |
6.5.2 基于研究发现的结论 |
第七章 阻碍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因素分析 |
7.1 青年教师“不”参与国际化的理由 |
7.1.1 机会成本:对国际化参与收益和成本的考量 |
7.1.2 制度阻碍:来自高校及其外部的制约或干扰 |
7.1.3 个人代价:对个人学术工作以外生活的影响 |
7.1.4 分析与讨论:与已有研究发现的比较 |
7.2 阻碍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外部因素 |
7.2.1 可用于国际化活动的资源供给不足 |
7.2.2 严苛考核要求不鼓励国际化参与 |
7.2.3 推动国际化参与的服务支持不足 |
7.2.4 基于院系设置的学科壁垒阻碍 |
7.2.5 作为留学目的地的吸引力不足 |
7.3 阻碍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内部因素 |
7.3.1 缺乏支撑国际化参与的充裕经费 |
7.3.2 缺乏支撑国际化参与的充足时间 |
7.3.3 来自家庭建设需求所产生的限制 |
7.4 针对不同参与变量的阻碍因素分析 |
7.4.1 针对不同参与类型的阻碍因素分析 |
7.4.2 针对不同参与主体的阻碍因素分析 |
7.5 本章结论 |
7.5.1 已有研究发现小结 |
7.5.2 基于研究发现的结论 |
第八章 大学国际化策略对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影响 |
8.1 对S大学国际化策略的整体评价 |
8.1.1 针对管理调控方面策略的评价 |
8.1.2 针对操作实施方面策略的评价 |
8.1.3 针对人力资源方面策略的评价 |
8.1.4 针对服务支持方面策略的评价 |
8.2 对有争议的策略影响的原因分析 |
8.2.1 战略定位中对优势人才的偏好 |
8.2.2 政策制度的“多变”与“固化” |
8.2.3 策略执行及其成效的滞后影响 |
8.3 对S大学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需求分析 |
8.4 对S大学推动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化的建议 |
8.5 本章结论 |
第九章 结语 |
9.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与局限性 |
9.3 后续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案例大学的国际化战略、政策、师资策略 |
附Ⅰ-1 案例大学国际化战略规划与目标分解 |
附Ⅰ-2 案例大学国际化的政策措施 |
附Ⅰ-3 案例大学中针对教师群体的国际化策略 |
附录 Ⅱ 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参与学校国际化问卷调查 |
附Ⅱ-1 问卷调查邀请函 |
附Ⅱ-2 调查问卷 |
附录 Ⅲ 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参与学校国际化访谈提纲 |
附Ⅲ-1 访谈邀请函 |
附Ⅲ-2 知情同意书 |
附Ⅲ-3 访谈提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中国美学形态转型视阈下的海派京剧美学研究(186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概念界说 |
二、相关学术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构架 |
第一章 海派京剧发展的历史进程 |
第一节 古典美学形态的承续与革新(1867-19 世纪末) |
一、古典形态的全盘商业移植 |
二、表演形式的局部革新初现 |
第二节 “五四”时期的量变到质变(20 世纪初-10 年代末) |
一、戏剧改良运动触发的思想变革 |
二、新文化运动确立的现代美学追求 |
第三节 现代美学形态的弘扬与坚守(20 世纪20 年代-1949) |
一、表演艺术的全面发展 |
二、民族独立的时代呐喊 |
三、恶性海派的畸形生长 |
第二章 海派京剧生长的社会环境 |
第一节 工商经济社会的孕育 |
一、现代物质基础的建设与推动 |
二、先进商业观念的吸收与运用 |
第二节 中西文化思想的碰撞 |
一、西方文化的输入与影响 |
二、海派京剧的消化与融合 |
第三节 都市消费群体的影响 |
一、消费群体构成的多元化 |
二、观演两端沟通的多样化 |
第三章 海派京剧体现的美学意蕴 |
第一节 剧目题材之美学观念 |
一、创编时事剧:关注社会现实 |
二、改编西方剧:拓展现代视野 |
三、新编历史剧:熔铸时代精神 |
第二节 表现形式之美学意趣 |
一、连台本戏的情节性 |
二、机关布景的奇巧性 |
三、多种样式的综合性 |
四、舞台效果的整体性 |
第四章 海派京剧代表人物及主要美学风格 |
第一节 王鸿寿、汪笑侬等代表人物 |
一、“红生鼻祖”王鸿寿 |
二、“文榜状元”汪笑侬 |
三、新舞台的时代群英 |
第二节 “戏剧通才”欧阳予倩 |
第三节 周信芳和“麒派”艺术 |
一、“麒麟童”的戏剧人生 |
二、“麒派”艺术的美学风格:崇高 |
第四节 盖叫天和“盖派”艺术 |
一、“活武松”的粉墨春秋 |
二、“盖派”艺术的美学风格:真而至美 |
第五章 海派京剧践行的专业美育 |
第一节 传统科班培养模式的引入 |
一、两种常规:“附园”制与“走演”制 |
二、两处新意:京剧“髦儿班”与“榛苓学堂” |
第二节 新型戏剧学校的美育创举 |
一、转型期的时代吁求 |
二、先进理念与科学举措 |
三、展现的现代美学意义 |
第三节 现代美育体系的时空拓展 |
一、新型戏剧学校的推广 |
二、传统旧式科班的革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传统造园技艺的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回顾 |
1.3.1 关于岭南园林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文化遗产与园林保护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传统技艺保护与传承的相关研究 |
1.3.4 研究缺憾 |
1.4 拟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范畴 |
1.5.1 地理范畴 |
1.5.2 时间范畴 |
1.5.3 研究对象 |
1.6 研究方法 |
1.6.1 园林史学与园林设计研究方法 |
1.6.2 历史学的口述历史法 |
1.6.3 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应理论与方法 |
1.7 研究数据 |
1.7.1 口述历史访谈调研数据 |
1.7.2 当代岭南园林营造实践数据 |
1.7.3 历史文献与历史图像 |
1.8 技术路线 |
1.9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岭南园林的遗产价值 |
2.1 岭南园林遗产价值评估的意义 |
2.1.1 岭南园林遗产的保护现状 |
2.1.2 岭南园林遗产价值评估的必要性 |
2.2 岭南园林的历史发展与造园特色 |
2.2.1 岭南园林的历史发展阶段特征 |
2.2.2 岭南园林一脉相承的地域特色 |
2.3 岭南园林遗产价值与承载要素 |
2.3.1 岭南园林的遗产价值 |
2.3.2 岭南园林遗产价值承载要素 |
2.4 岭南园林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及其特色 |
3.1 概述 |
3.2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传承意义 |
3.2.1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传承提升技艺发展水平 |
3.2.2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传承保育地域文化传统 |
3.2.3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传承保护文化多样性 |
3.3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地域文化特征 |
3.3.1 材质选择的自然适应性 |
3.3.2 技艺门类的地域文化特色 |
3.3.3 风格特色的地域文化精神 |
3.4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特色的主客体 |
3.4.1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匠艺主体 |
3.4.2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客体 |
3.4.3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主客体关系 |
3.5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传承现状 |
3.5.1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传承的关键 |
3.5.2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理论总结现状 |
3.5.3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实用现状 |
3.5.4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与现代工程制度 |
3.6 岭南传统造园特色技艺价值与传承现状 |
3.6.1 叠山技艺价值与传承现状 |
3.6.2 砖雕技艺价值与传承现状 |
3.6.3 陶塑瓦脊技艺价值与传承现状 |
3.6.4 木雕技艺价值与传承现状 |
3.6.5 嵌瓷技艺价值与传承现状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岭南园林保护传承 |
4.1 概述 |
4.2 岭南园林匠艺主体构成 |
4.2.1 组织形式 |
4.2.2 构成关系 |
4.3 岭南园林匠艺主体特征 |
4.3.1 技术层次 |
4.3.2 人格心理 |
4.3.3 能力水平 |
4.3.4 审美素养 |
4.3.5 思维方式 |
4.4 岭南园林匠艺主体与传统造园技艺的关系 |
4.4.1 匠艺主体与匠派体系 |
4.4.2 匠艺主体与技术体系 |
4.4.3 匠艺主体与美学体系 |
4.5 岭南园林匠艺主体的生存现状与传承困境 |
4.5.1 匠艺主体的角色转换 |
4.5.2 匠艺主体的个体发展 |
4.5.3 匠艺主体的行业生态 |
4.5.4 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技艺传承困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的思路与对策 |
5.1 国内外相关保护经验 |
5.1.1 《佛罗伦萨宪章》与《冈山宣言》 |
5.1.2 日本传统技艺保护的相关经验 |
5.1.3 北方皇家园林保护的相关经验 |
5.1.4 苏州园林保护的相关经验 |
5.2 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的总体思路 |
5.2.1 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的思路 |
5.2.2 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的原则与目标 |
5.2.3 岭南园林保护传承涉及的主体类型 |
5.3 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的具体对策 |
5.3.1 保护为先,构建岭南园林与技艺的数据系统 |
5.3.2 全面调动,构建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传承体系 |
5.3.3 活态保护,构建岭南园林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环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传统造园技艺的岭南当代造园实践——以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为例 |
6.1 粤剧艺术博物馆造园实践的价值与意义 |
6.1.1 岭南传统园林的方案形式 |
6.1.2 案例选择的典型性与代表性 |
6.2 粤剧艺术博物馆对岭南园林技艺特色的保护传承 |
6.2.1 粤博造园集中保护岭南传统造园特色技艺 |
6.2.2 粤博造园探索岭南传统造园技艺的时代发展 |
6.2.3 粤博造园实现岭南传统技艺与现代工程的有效协调 |
6.3 粤剧艺术博物馆以匠艺主体为核心的岭南园林保护传承 |
6.3.1 粤博造园尊重匠艺主体的核心地位 |
6.3.2 粤博造园为匠艺主体提供同台竞技的平台 |
6.4 粤剧艺术博物馆当代造园的传承实践经验 |
6.4.1 各美其美,重新审视岭南园林遗产价值 |
6.4.2 内融传统,探索岭南园林时代发展之路 |
6.4.3 匠艺主体为核心,重构岭南当代匠派系统 |
6.4.4 造园历程,重唤岭南地域文化传统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岭南传统造园技艺调研地点 |
附录二 口述历史访谈名录 |
附录三 传承人访谈录 |
附录四 传承人亲属访谈录 |
附录五 普通工匠访谈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Ⅳ-2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9)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城市音乐活动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城市音乐活动综述) |
第一节 闻香寻幽径 |
第二节 乐海花意浓 |
一、音乐活动异彩纷呈 |
二、音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
第二章 众芳枝头齐暄妍百花争艳踏春来(青岛城市音乐活动现状) |
第一节 群众性音乐活动 |
一、“海云庵”广场 |
二、“五四”广场 |
第二节 准专业性音乐活动 |
一、二中校友合唱团 |
二、青岛市中小学教师合唱团 |
三、青岛三十九中合唱团 |
第三节 专业性音乐活动 |
一、青岛大剧院 |
二、青岛市人民会堂 |
三、国际音乐活动 |
第三章 岁月如歌花纷飞硕果满载奔远径(对岛城音乐文化建设之思考) |
第一节 宏观把握微观引领 |
一、大型音乐场馆建设 |
二、再造民俗活动品牌 |
第二节 自我完善积极参与 |
一、音乐家协会与学校组织 |
二、有识之士的积极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民国音乐会与社会生活变迁:1912-1945 ——以学校音乐会活动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重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五、文献说明 |
第一章 传入与引进——音乐会在中国的出现 |
第一节 西风东渐: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文化 |
一、近代城市孕育新音乐文化萌生 |
二、外侨文化传导西方人生活方式 |
第二节 激情传播:留学生对西乐的引进 |
一、介绍西洋音乐艺术 |
二、推广音乐教学活动 |
三、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
四、探索音乐发展新路 |
第三节 兴教办学:音乐教育的产生与兴起 |
一、近代音乐教育逐步兴起 |
二、教会学校最早开设音乐教育 |
三、游艺活动调节学生课余生活 |
小结 |
第二章 驻足与推开——学校音乐会的多彩效应 |
第一节 育人铸材:音乐会提高办学成效 |
一、学练结合提升学生才艺 |
二、新型艺术丰富校园文化 |
三、文明观赏陶冶青年情操 |
第二节 文化兼容:艺术荟萃推进学校教育 |
一、中西音乐各领风骚 |
二、南北艺术平分秋色 |
三、他山之石借以攻玉 |
第三节 革新教学:教会学校音乐教育在发展 |
一、音乐课遍及教会学校 |
二、世俗化走向提升了教育效果 |
三、“本土化”推动音乐活动发展 |
小结 |
第三章 碰撞与融合——音乐会折射出的文化博弈 |
第一节 新奇中的认同:悄然变化的文化生活 |
一、青年学生对西洋艺术的钟爱 |
二、中产阶级对西方音乐的欣赏 |
三、富裕阶层对西方文化的吸纳 |
第二节 抗争中的嬗变:民族音乐的继续发展 |
一、对传统音乐的坚守与反思 |
二、中西艺术的交融与互补 |
三、学习西洋技法改进民族乐器 |
第三节 探索中的推进:融汇中西的道路选择 |
一、吸纳西乐发展音乐艺术 |
二、唱响校歌彰示学校文化 |
三、走出国门传播民族音乐 |
第四章 呐喊与践行——音乐人的艺术追求与人生 |
第一节 “兴我音乐”:音乐教育家的艺术志向 |
一、借鉴中发展的作品音乐会 |
二、赈灾扶困的慈善音乐会 |
三、创建民族乐派的思考与实践 |
第二节 与时代同行:音乐教育家的社会角色 |
一、艺术道路与目标选择 |
二、生活经历与成败得失 |
三、社会地位与功过是非 |
第三节 亦苦亦甜:音乐人的生存状态 |
一、收入水平与酬劳差别 |
二、工作内容与价值体现 |
小结 |
第五章 音乐与社会——音乐会与社会生活变迁 |
第一节 动因与趋向:城市文化生活的效应 |
一、居民休闲方式的演变 |
二、政府的倡导与管理 |
三、音乐会向更多城市扩展 |
第二节 音乐与风尚:不同阶层的文化追求 |
一、市民眼中的高雅娱乐 |
二、青年学子的精神家园 |
三、新型音乐群体与社会责任 |
第三节 进步与文明:音乐会社会功用的彰显 |
一、制度层面的除旧布新 |
二、生活方式的步步改变 |
三、民族解放的时代强音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史料与史料集 |
二、民国报刊及各类学校校刊 |
三、着作 |
四、译着与外文资料 |
五、文集与传记 |
六、史志及校史资料 |
七、相关论文 |
八、学位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同台竞技,中外企业亮招(一)(论文参考文献)
- [1]冬奥来了,中国蓄势待发——北京冬奥会参与者掠影[J]. 孙晶岩.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22(01)
- [2]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3]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D]. 薛浩.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4]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电视媒介中的时尚化传播策略研究[D]. 王萌. 西安工程大学, 2020(01)
- [5]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的拳架体系梳理与研究[D]. 杨松蓓. 成都体育学院, 2019(01)
- [6]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参与大学国际化的案例研究[D]. 徐昭恒.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7]中国美学形态转型视阈下的海派京剧美学研究(1867-1949)[D]. 王展.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8]基于传统造园技艺的岭南园林保护传承研究[D]. 李晓雪.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9]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城市音乐活动的调查与研究[D]. 王颖. 青岛大学, 2015(06)
- [10]民国音乐会与社会生活变迁:1912-1945 ——以学校音乐会活动为中心[D]. 关心. 南开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