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版业的解构与整合(论文文献综述)
彭思超,向柳颖[1](2021)在《关于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立足供给侧结构优化,通过梳理出版与文旅的高匹配度和高关联性,提出出版为新时期文旅融合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本文以为,出版参与文旅融合发展将加速文旅产品迭代、塑造文旅融合新主体、打造文旅融合新引擎,并有针对性地就增强出版融合发展机遇意识、提升融合发展能力、重视名机构大集团带动力、争取政府相关政策支持等提出建议。
吴爽[2](2021)在《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科学交流不断获得新的工具和平台,传统的科学活动正面临更开放的环境,并可能引发整个科学系统的变革。Science 2.0让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使成果交流变成互动探索,成果刊布也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全面提升了科学交流的时效性和广泛性。科学活动因互联网的发展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传统的科学运行机制也逐步面临新的挑战,包括:科学活动过程出现新变化、科学成果发布呈现新趋势、科学成果传播面临新问题,科学评价机制迎接新挑战。进入互联网时代,科研主体走向了多元化的线上研究模式。一方面,网络时代开创了基于大数据的协同研发的新模式。大小科学的在线重构使得知识和信息实现广泛的交融,网络所搭建的共建和共享平台不仅实现了大科学项目资源和平台的共享,同时,分散在各地的小科学实验装置和数据也被系统地集成和聚合。此外,专门的数字馆藏还有云存储的出现不仅有助于解决海量数据存储的新难题,云计算管理技术与深度学习相关软件的开发也为大数据的在线并行分析和智能处理提供了新路径。这一科研模式的转变促使在线协作成为常态,有利于在海量数据中发现和挖掘新的知识和规律,有利于科学研究从部分走向整体,同时加强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另一方面,网络时代引领人类科学活动走向即时交流与全面协作的新时代。多元化的网络互动式平台将促使科学走向广泛而密集的合作,尤其是在线平台使众多学者的即时交互成为可能,这就意味着科学家可以通力合作,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从而更高效地推动科学的进步。同时,在线科研的众包模式将最大化激发公众全面参与科研创新的热情。总之,网络实现人与人、人与信息、人与仪器的相互关联使科学活动走向全面开放与合作。在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平台的多样性和发布内容的丰富性逐渐推动学术出版走向开放、高质、高效,基于网络本体的成果发布方式将成为未来科学交流的核心。首先,网络预发布平台已在一些学科渐成新规,不仅对论文成果发表的时效性有质的提升,同时解决了纸质预印本的众多技术难题,对传统首发权的确认机制发起了挑战。其次,开放获取期刊打破了传统科技期刊的垄断僵局,将在实践模式和运营机制上推动出版体系的变革和重塑。社交网络平台的盛行和盗版网站的搅局更是扰乱了现有发表规则和格局,倒逼出版商积极适应开放获取的新形势。这些都将促成所有学术成果实现免费开放与共享,从而进一步突破传统交流体系的障碍。最后,网络技术的提升会促使科学交流体系的各个功能的在线重构,网络本体发布的新模式不仅意味着科研全程的在线呈现,人人皆可随时随地发表,同时,也要时时都能得到评论和反馈,又有精准、迅速的过滤机制和个性化的推荐服务。基于网络的发表模式和传播方式仍在摸索当中,但我们已经遇到了开放获取的路径偏差、优先权的判定疑难、评审机制的频频失效等难题。第一,开放获取在实践知识共享的理念过程中更着重于免费阅读文献导致其在制度设计、服务路径和运营模式方面都面临着困难,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科学出版体系的各个功能及其价值,包括:权威的筛选机制、持续的认证过程,和对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从而在技术变迁中实现这些功能和服务的优化升级,构筑更加合理、高效、健康的学术出版体系。第二,科学活动全面开放、即时共享,由此必将引发科学发现优先权和知识产权的一系列新问题。首先是优先权的判定将由以科研成果为主转向关注整个研究过程,随着科研主体的不断变化、科研过程的全面开放,优先权归属面临新的判定难题,需要重新考虑划分标准和判定规则;其次是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由于科研成果发布方式从传统媒介向在线网络转移,传统的以纸质媒介为主要依据的优先权确认机制亟待更新。第三,科学信息的自由发布和科研的全程在线必然导致现有过滤机制遭受全面危机。一方面,网络同行评审机制依然作为评判在线科研成果价值的主要手段,但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即时性和有效性对其改造升级。另一方面,科学信息呈现多元化已经超过了传统过滤器的范围。实现信息流聚合和过滤的前提是面向整个科研流程的生态系统的构建,在此基础上,结合替代指标体系和定性化评论,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搜索引擎服务,使得科学信息得到高效地利用。基于传统出版体系所构建的科学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使科学难以实现媒体转换历史惯性的突破。传统学术评价体系依然局限在对论文的成果鉴定方面,不仅如此,正以一种扭曲的科研生态价值导向阻碍着科学朝向更开放、更多元的交流文化而发展。所以打造一个适应网络环境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替代计量学旨在多元科学度量标准的开发和应用,不仅评价对象多元化,可以识别并衡量学术成果的新形式,同时影响力的范围也被拓展了,除了全面衡量学术影响力,还包括科学成果对整个社会影响的潜力。不过作为促进开放科学的关键因素,现阶段的发展依然还集中在论文级别的影响力的架构,并未真正开启向开放科学的过渡评价指标的构建,还需要以开放科学愿景和框架进行补充。随着替代指标的开发和成熟,势必就要改变激励结构,纠正失调的激励机制。通过全面地考虑研究人员的产出,我们将走向一个更有用和更灵活的学术交流系统,这也是未来科学活动走向更加开放、进行全程协作的基础。
赵子夜[3](202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文中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积淀出无数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但在数千年的封建思想浸染下,传统的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文艺作品在其内容上均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暴力、愚昧、迷信、色情等诸多封建落后因素。这些封建落后的思想异质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中国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完全疏离的,必然要受到整饬与改造,使其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轨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随着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新的文艺机构团体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传统文艺改造运动逐渐拉开帷幕。期间,中国共产党相继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分别对传统文艺的体制、艺人、内容进行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彻底改造。虽然在改造过程中也产生一定的问题,但总的来说,通过传统文艺的改造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了传统文艺的发展繁荣,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同时也进一步明晰了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清了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坚定了“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在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文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党史学、艺术学、文学等知识,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背景、步骤、措施、作用、问题等进行综合研究,以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探索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历史规律,为当下文艺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具体来看,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学者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及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同时对论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特定名词进行具体阐释。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该部分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列宁的文艺理论和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三方面分别进行归纳分析,剖析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理论基础;随后对苏区时期和延安时期文艺改造的历史实践进行总结回溯,总结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实践经验;最后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改造的现实缘由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推进文艺现代转型、整饬伦理道德观念、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等等。第三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该部分主要对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为破旧立新,全面改造传统文艺所进行的铺垫工作进行系统地梳理与解构,包括对旧文艺机构的接管与改造、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与利用、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第四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该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对这一时期决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五五指示”及文艺整风运动这三个重要节点进行梳理分析,从宏观上描绘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路线。随后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的具体措施进行系统阐释解构,如从改革文艺管理体制、改革团体组织体制、改革团体管理体制三个层面对传统文艺体制进行彻底的变革;从思想改造、技能改造、形象改造三个层面实现传统艺人到文艺工作者的蜕变;最后从查禁反动有害的旧文艺、整理改造传统文艺和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三个方面实现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与利用。第五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该部分承接第四章,主要对“双百”方针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嬗变进行解构研究。其中,首先介绍“双百”方针的形成、出台,客观评价“双百”方针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影响。之后从传统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音乐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第六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成果及经验。该部分首先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所取得的成果,并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借此进一步明确今后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七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反思。该部分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文艺改造中的教训进行深度反思,为当下及今后中国共产党文艺发展的路线政策提供借鉴参考。
顾盼[4](2021)在《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布克奖作为英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自1969年创立至今,截止到2019年,已走过了51年的历程,并评选出了54部优秀小说。来自于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和欧洲的获奖小说,跨越了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学审美历程,不论是从个人还是集体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英国动态的、民族性的、世界性的、非单一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化时刻,而布克奖对大英帝国的传统文化遗产的继承和批判,对全球化资本流通和市场经济的适应和争议,都为其带来了广阔的世界舞台上的迥异却多元的文化形态。从早期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到殖民紧缩、去殖民化和后殖民主义,英国的民族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是对应着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的,布克奖获奖小说的选择,不仅是英国的审美趣味的选择,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历史抉择。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对布克奖进行了基本介绍,并分析了英国中心论的衰微与文学浪潮的交织,以及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其次回顾和梳理了国内外以布克奖及其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资料综述;最后提出了本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布克奖在宏大叙事的历史背景中所采取的运营策略和发展模式。布克奖在英国社会引发的“布克效应”以及一步步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的重要媒介之一,而大英帝国的历史背景,则奠定了布克奖的帝国主题。第二章至第六章通过分析布克奖获奖小说的类型和主题,来探索布克奖对时代众多焦点的选择和兼顾,其获奖小说表现的英国式的审美意趣、美学价值和艺术精神。其中第二章主要聚焦于后殖民历史重写以及小说中展现的异域文化。布克奖的后殖民小说以1981年萨曼·鲁西迪《午夜之子》的夺冠为元年,吹响了对大英帝国中心式的话语霸权的终结的号角。后殖民文学以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了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问题,曾经被殖民的人民重新获得权力以及民族身份,他们通过取代以往的帝国主义立场而将自己的话语赋予价值,进而恢复自己的声音。后殖民的主题由布克奖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成为当代英国文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第三章则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对人性的摧残,以及个体如何在创伤记忆里对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重塑。在战争这种极端语境下,人类更加渴望文明的修葺和重建。第四章论述了新历史视域下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从“元叙事”到“小叙事”的过渡让公众话语转向个人话语,对帝国历史的戏仿和重构深刻反映了文化和个体身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第五章探讨了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女性生存和意识图景,女性作为性别概念中的“他者”,在对抗父性制的中心话语的同时,对本体性和自我意识一再重申,从而逐渐获得了对个体存在的证明和回归。第六章分析了在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中自我与他者的身份认同困惑,其中的性别、种族、阶级、宗教、家庭社会、伦理道德等身份认同问题都呈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突、分裂和无序状态,自我的意志和人性的价值都需要被放置在“他者”的理论体系中被重新思考和感知。第七章论述了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问题。布克奖商业和美学理想的结合,声望经济和艺术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布克奖在文学领域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多方因素。布克奖对人性的洞察、对新历史观和多元叙述的探索,对未来的英语小说具有指导性的价值和文学发展的启发性意义。结语部分则回溯了本文的主要论点,指出了文学文本和国家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同步关系。布克奖在推动英国的非殖民化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文化领域地位,其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局势中,包容且赞赏的接纳和承认非英国中心地区与国家的文化符号,打开了一个多民族、多种族和多元文化的世界性的注视目光。
容再再[5](2020)在《我国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要素对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与日俱增,国家也不断加大对出版领域知识服务的政策引导和项目支持,并且随着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广大用户为知识服务付费的意愿持续增加,同时新的信息技术、智能硬件等催生了新的知识服务终端并进一步丰富了知识服务场景。此外,大学出版社拥有丰富的图书版权、作者编辑的智力资源、母体大学学术资源等支撑其开展知识服务工作。因此,大学出版社开展知识服务前景可期。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方法分析我国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有关知识服务发展策略助力大学出版社更好地服务用户。本文创新之处为从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案例(管理者角度)和用户知识服务体验(用户角度)两个视角进行分析,并指出大学出版社除了基于作者智力资源、版权资源、母体大学学术资源外还有社内编辑的智力资源开展知识服务。本文首先阐述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的有关概念及内涵,接着从响应社会转型升级、用户渴求专业知识服务、新技术助力发展、知识资源储备等角度论述大学出版社开展知识服务的契机。然后结合大学出版社专业类知识服务和教育综合类知识服务案例分析及用户体验调研总结出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发展特点,得出其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结论,并归纳出其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最后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案例提出大学出版社应加强五个方面的建设:从提高内容质量、丰富呈现形式、打造特色内容与风格等角度重视知识服务内容建设;通过重视用户需求、增强互动与反馈等措施深化知识服务用户管理;从跨出版社合作、跨行业合作角度开拓知识服务多元合作;通过版权创收、会员制创收、流量变现创收等方式探索知识服务可持续创收模式;从多元宣传、服务拓展角度加强知识服务推广。
周怡帆[6](2020)在《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城镇快速一体化发展带来自然村落减少,使用汉语方言的人群在迅速递减,诸多少数民族语言随着族人老龄化而迅速消亡。方言(1)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和活化石,还是语言多样性的集中体现,更是语言生态发展的持续动力和重要保障。现阶段方言面临的困境实则是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大众对待方言的态度从“不敢说”到“不愿说”到现在的“不会说”,形成当代人虽拥有乡愁却难正乡音的现状。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地将方言进行传播、保护和传承是本文的研究起点。本文立足于方言传播的现状与事实,采用跨学科研究视角将语言学与传播学相结合,从全媒体视域对方言传播图景、方言传播模式和方言传播省思及启示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全面审视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的逻辑演进,提出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理论,旨在为保护和传承方言提供新路径、建立新范式。全文共五章分三个层次进行阐述,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层次:研究问题和相关概念的确立,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理清思路,确立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指出本文的价值意义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则在此基础上,探讨全媒体与方言传播联合共生的关系,对方言传播的内涵、外延、性质、属性进行阐述,对全媒体方言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现实动因和挑战进行考察。第二层次:传播形态和传播模式的解构,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二层次是论文的重点部分,从方言节目、方言电影、方言微平台、方言短视频、方言出版五个方面进行了详尽调查和研究,探寻不同形态下方言传播的特征、规律和问题。同时,就现阶段方言传播的模式进行总结,提出语言资源保护模式和参与传播模式。第三层次:方言传播机制和范式的建构,包括第五章;基于前四章的研究和梳理,对全媒体方言传播进行省思并创新性地提出全媒体方言传播的新机制和新范式,为后人研究提供新思路。通过详尽的调查数据和分析,阐明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的缘起、现状、困境和对策。运用三个层次的逻辑递进,拓展方言学和传播学的研究视角,为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献策助力。
胡婕[7](2020)在《数字化时代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知识生产路径探究》文中提出二十一世纪初是我国进入数字化时代的开端,这二十年来由于以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学术图书出版行业受到了深刻影响。一方面,技术的进步简化了学术图书出版的内容生产流程,改善了学术知识的传播效果,并为受众市场分散的学术图书出版创造了提供个性化产品和知识服务的技术条件,且倒逼着学术图书出版从业人员的能力的提升,为其数字化转型与变革打开了豁口。但另一方面,技术的快速进步也让学术图书出版暴露了许多遗留性问题,其仍然面临着如内容生产方面的学术出版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均衡,知识传播方面的营销观念落后、渠道单一和知识服务方面的技术投入资金缺乏等困境,这便是论文主要探究的着眼点之一。立足于新的时代背景,为了争取出版市场的有利机遇,我国学术图书出版单位应积极拥抱新兴技术,解决固有问题,重视知识服务,推动自身产业转型,为学术图书出版营造健康的行业生态。论文采用案例分析法、交叉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基于知识生产理论,通过对知识生产和学术图书出版的契合性进行梳理,将学术图书出版视为知识生产活动的一种,进而探究数字化时代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发展状况、知识生产境遇以及知识生产路径优化策略。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选题依据、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概述了学术图书出版的相关概念、特征和意义。分析其与学术着作、学术专着的关系,并介绍知识生产的概念,然后根据其与知识服务的关系,构建学术图书出版的知识生产循环路径图。第三部分分析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发展概况。首先从政策、经济、技术和行业等四个方面分析学术图书出版的发展背景,并简要分析数字化给学术图书出版带来的变革,也对我国学术图书出版主体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国内学术出版单位中选择清华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发展启示。第四部分分析数字化时代中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知识生产境遇。首先从内容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服务三个方面分析数字化时代中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问题,然后分析数字化给我国学术图书出版带来的机遇。第五部分结合前四章内容,从内容生产、知识传播以及知识服务三个方面探究数字化时代中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知识生产路径优化策略。
程锦[8](2020)在《基于品牌价值链的传统文艺类出版企业IP运营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艺类作品因为情节曲折、场景多变、角色丰富、形塑空间大,已成为IP运营的主要源头。部分传统文艺类出版企业将IP运营视为产业升级的契机,企图从“销售内容”向“销售版权”转变。它们以投拍影视剧为主流模式,并积极投入“出版+IP文创”新业态。但由于网络文学数字出版平台冲击下的内容流失,资本实力薄弱造成负面的连锁效应,经营范围对IP衍生开发的限制以及作者对传统出版企业IP运营能力缺乏信任,再加上“IP热”的转冷,传统文艺类出版企业对IP运营的尝试已陷入困境。面对“5G”时代内容产业的新风口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使命,它们亟需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兼顾双效的IP运营路径。本文认为,出版企业的IP运营与品牌管理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热门IP的形成,本质上就是对优质内容的品牌化提炼。因此,本文以评价品牌资产的标准为指导,基于凯文·莱恩·凯勒的品牌价值链理论,试图理清传统文艺类出版企业IP运营的全流程:将创造价值阶段的前三部分,即“营销活动的投资”、“顾客心智”、“市场业绩”分别对应IP运营流程中的前、中、后期三个阶段,即“培育IP品牌”、“积累IP粉丝”和“研判与提升IP价值”,最终形成IP运营闭环。在培育IP品牌的阶段,传统文艺类出版企业应首先由编辑团队基于双效原则选取优质IP。一方面,出版企业应在文艺作品视角下,建立以满足读者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以塑造代表中国文化元素的IP为目标、以启发民智和体现主流价值为要求、以实现文化繁荣为使命的IP社会效益评估体系;另一方面,应秉持“内容为王”原则,基于畅销文艺作品来选取IP以保证经济效益。以此为基础,传统文艺类出版企业在“员工”层面,应着力引进IP运营管理人才,设立负责规划统筹的IP运营部门,以“IP经纪人”模式吸引优秀文艺作者,借助外包与众包实现文艺再创作;“产品”维度,需遵循独特性、价值性、卓越性原则,通过“书→书”、“文本→形象”、“文本→物品”、“文本→场景”模式,结合实际打造多元化IP衍生品;“传播”维度,应将IP整合传播与跨界、出海相结合;“交易活动”层面,应在IP运营中积极寻求第三方支持。在积累IP粉丝的阶段,传统文艺类出版企业要加深IP的品牌认知,支撑读者的品牌联想,捕捉IP与流行文化的匹配点;围绕单类文艺作品、单个作者、单部作品打造坚固的IP圈层文化,赢得读者良好的品牌态度和较高的品牌忠诚度;积极举办与品牌相关的活动,创新粉丝经济玩法。在研判与提升IP价值的阶段,传统文艺类出版企业要在双效原则下建立文艺作品IP的社会效益追评机制,并以溢价、价格弹性与市场份额三个维度作为研判IP经济效益的标准。在考核IP价值之后,企业可根据自身实力,利用人工智能激活文艺IP互动性,并进一步总结IP运营的成本结构和IP持续盈利的能力,发掘IP经济效益的新增长点。传统文艺类出版企业的IP运营本质上事关传统出版的未来。本研究与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不同,在出版学视域下强调社会效益导向,因此出版人在保证内容质量上的专业优势不可偏废,如此方能创造出具有持久影响力的IP,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王黎[9](2020)在《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人们提供了多元化获取信息的方式与多样化的互动交流渠道,并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全媒体传播的融合性、共享性、虚拟性、开放性等特点时刻影响和改变着高校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这不仅为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因此,要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永葆生命力,思想政治教育者们就必须深刻认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努力适应全媒体传播环境,灵活运用全媒体技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努力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科学化的发展诉求。本文依据“理论概述——机遇挑战——瓶颈制约——创新发展”的写作框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什么,如何创新”的研究思路,对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分四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在深入了解全媒体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对全媒体的概念、特征及发展趋势做了全面深刻的学理审视与理论界定。同时,结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要求与本质规定,阐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内涵、特征以及与全媒体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二部分,结合全媒体特点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应对全媒体时代的新要求,从教育的有效性、资源整合、平台拓展以及方式方法角度深入分析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并从话语权、教育效果、网络环境、教育模式角度分析其面临的挑战。第三部分,根据全媒体自身的技术难点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工作中的实际运用困境,分别从教育主客体、教育内容、教育载体以及工作机制四个角度分析了全媒体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存在的瓶颈制约及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第四部分,紧紧围绕“创新什么,如何创新”的研究思路,分析并提出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路径:提升教育主客体的媒介素养、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
王欢[10](2019)在《全媒体时代新型出版人才“知识—能力链”解构》文中研究说明一、全媒体时代出版业态转型对人才提出新要求出版业与其他传媒业共同组成现代社会信息供应链。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出版产业一方面要向公众提供具有鲜明政治方针、先进思想观念、正确价值取向的精神文化产品;另一方面要通过自身产业链和价值链运作,以商品出版物的形式实现财富的物化与增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出版业既不同于一般工业品制造企业,又不是以提供完全公益层面公共产品为最终目的,应通过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重目标。
二、出版业的解构与整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出版业的解构与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出版是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 |
(一)出版已经具备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的能力与实力 |
(二)文旅融合迫切需要出版独特的资源禀赋与外溢效应 |
(三)文旅融合必将为出版提供拓展新空间与价值新平台 |
二、出版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内容加持:加速文旅产品迭代 |
1.激活:出版存量资源转化为旅游新产品 |
2.铸魂:赋予传统旅游产品文化新内核 |
3.创新:催生文旅融合新业态 |
(二)实业助力:塑造文旅融合新主体 |
(三)资本推动:打造文旅融合新引擎 |
三、出版助推文旅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
(一)把握机遇,积极分享文旅融合蛋糕 |
(二)吐故纳新,提升出版参与文旅融合发展的能力 |
(三)提高集中度,重视名机构大集团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带动力 |
(四)政策支持,确保出版在文旅融合发展中行稳致远 |
(2)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问题 |
1.2.1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整体的变革 |
1.2.2 网络时代科研模式的变革 |
1.2.3 网络时代基于大数据科研方式的变革 |
1.2.4 网络时代出版模式趋势分析 |
1.2.5 开放共享背景下科学活动面临系列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从Science 1.0到Science 2.0 |
2.1 小科学与大科学 |
2.1.1 从小科学时代到大科学时代 |
2.1.2 科学发展对信息载体需求的变化 |
2.2 信息载体变革与Science 2.0的提出 |
2.2.1 纸媒到Web 2.0: 载体发展过程存在阶段性质变 |
2.2.2 载体的质变对科学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
2.2.3 网络逐渐已经成为科学活动的主流载体 |
2.3 Science 2.0时代科学活动新特征 |
2.3.1 使个体研究走向在线协作 |
2.3.2 使成果交流走向全程探索 |
2.3.3 由纸媒传播走向即时在线 |
2.4 小结 |
第3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过程的新变化 |
3.1 网络时代科研主体的新变化 |
3.1.1 独立主体内涵的丰富 |
3.1.2 不同主体联系的增强 |
3.1.3 协作主体交流的拓展 |
3.1.4 创造主体格局的突破 |
3.2 网络时代数据处理的新演化 |
3.2.1 数据采集走向自动化 |
3.2.2 数据存取实现即时化 |
3.2.3 数据分析呈现协同化 |
3.2.4 数据处理尝试智能化 |
3.3 小结 |
第4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趋向 |
4.1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舞台: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与推广 |
4.1.1 纸媒预发表的瓶颈 |
4.1.2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建立——以物理学arXiv为例 |
4.1.3 网络预发布平台的推广——以PeerJ Preprints和bioRxiv为例 |
4.1.4 网络预发布平台与期刊共存 |
4.2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途径: 开放获取期刊的出现和发展 |
4.2.1 开放获取期刊旨在打破访问权限 |
4.2.2 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步履维艰 |
4.2.3 开放获取期刊是新希望还是乌托邦? |
4.2.4 开放获取期刊的未来: 资本和价值的共生 |
4.3 科学成果发布的新模式: 基于网络本体成果发布的探索 |
4.3.1 去中心化: 人人皆可随时发表 |
4.3.2 去期刊化: 随时随地皆可发表 |
4.3.3 未来: 一条微博可能就是你的学术成果 |
4.3.4 科学评价和认可机制的再造 |
4.4 小结 |
第5章 网络时代科学成果传播的新问题 |
5.1 开放获取的功与过 |
5.1.1 需与传统商业期刊出版体系相抗衡 |
5.1.2 在与资本不断斡旋中出现偏差 |
5.1.3 在对传统功能地解构中不断重构 |
5.2 传播方式的“是”与“非” |
5.2.1 在网上分享自己的论文也算侵权? |
5.2.2 Sci-Hub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
5.2.3 出版商的权利比分享研究的利益更重要? |
5.3 谁来确认优先权 |
5.3.1 科研主体多元化所导致的优先权归属难题 |
5.3.2 科研过程开放化所造成的优先权判定疑难 |
5.3.3 信息载体的升级导致科学创意及成果发布方式的变化 |
5.3.4 成果发布渠道的多样化导致优先权确认机制的变化 |
5.4 在线科学信息价值的判定疑难 |
5.4.1 传统同行评审机制频繁失效导致判定失真 |
5.4.2 传播方式多样化导致依据出版的评判标准失效 |
5.4.3 传播内容多样性亟待建立新的过滤机制 |
5.4.4 网络时代的过滤机制由谁重构: 从同行评审走向全面过滤 |
5.5 小结 |
第6章 网络时代科学评价机制的新挑战 |
6.1 默顿理想的背离 |
6.1.1 “普遍主义”遭破坏 |
6.1.2 “公有性”被侵犯 |
6.1.3 “无私利性”的缺失 |
6.2 科学计量评价的新机遇: 替代计量学 |
6.2.1 矫正传统评价机制带来的“马太效应” |
6.2.2 推动论文评价指标走向“多元即时透明” |
6.2.3 构建面向科研全程的个人学术影响力评价体系 |
6.3 科学奖励机制的新内容: 基于科研产品的全面认定 |
6.3.1 从科研成果走向科研产品 |
6.3.2 最大限度地激发集体在科研全程地全面合作 |
6.3.3 从个体成果认定到产品认证集成 |
6.4 小结 |
第7章 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与应对 |
7.1 科学活动在线化与科学协作创新的演变 |
7.2 成果发布网络化与在线交流系统的构建 |
7.3 信息动态交互与优先权和过滤机制的再造 |
7.4 评价方式变化与科学社会运行机制的调整 |
7.5 在危机与变革中走向科学活动新常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1.5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 |
2.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 |
2.1.2 列宁的文艺理论 |
2.1.3 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 |
2.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实践经验 |
2.2.1 苏区时期的文艺改造 |
2.2.2 延安时期的文艺改造 |
2.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现实缘由 |
2.3.1 协调继承发展,推进文艺现代转型 |
2.3.2 培育文化认同,整饬伦理道德观念 |
2.3.3 建立人民主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 |
2.3.4 强化宣传机制,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 |
3.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及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
3.1.1 中国共产党对旧文艺机构的改造 |
3.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 |
3.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及影响 |
3.2.1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 |
3.2.2 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影响 |
3.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3.3.1 中央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3.3.2 地方性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 |
4.1 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 |
4.1.1 改造的基本方向: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 |
4.1.2 改造的根本方针:“五五”指示 |
4.1.3 改造的思想纠偏:文艺整风 |
4.2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体制的改造 |
4.2.1 改革文艺管理体制 |
4.2.2 改革团体组织体制 |
4.2.3 改革团体管理体制 |
4.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艺人的改造 |
4.3.1 思想改造 |
4.3.2 技能改造 |
4.3.3 形象改造 |
4.4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 |
4.4.1 查禁反动有害旧文艺 |
4.4.2 整理改造传统文艺 |
4.4.3 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
5.1 “双百方针”的提出 |
5.1.1 “双百”方针的提出 |
5.1.2 “双百”方针的影响 |
5.2 “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 |
5.2.1 改造传统文学的推进 |
5.2.2 改造传统戏剧的推进 |
5.2.3 改造传统美术的推进 |
5.2.4 改造传统音乐的推进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及经验 |
6.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作用 |
6.1.1 确立社会主义的文艺体制 |
6.1.2 推动传统文艺的繁荣发展 |
6.1.3 建立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
6.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经验 |
6.2.1 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
6.2.2 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6.2.3 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 |
6.2.4 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启示 |
7.1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 |
7.1.1 文艺改造教条化 |
7.1.2 文艺论争政治化 |
7.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启示 |
7.2.1 尊重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 |
7.2.2 正确处理政治与文艺的关系 |
7.2.3 坚持“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一)何谓布克奖 |
(二)英国中心论的衰微和文学浪潮的交织 |
(三)帝国变迁中的人性反思 |
(四)选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一)以布克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二)以布克奖获奖小说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综述 |
三、选题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布克奖的设立及其经营模式 |
一、二战后的英国文坛与布克奖 |
二、布克奖的设立与运营策略 |
(一)布克奖的设立 |
(二)“布克效应”与运营策略 |
三、布克奖的发展模式 |
(一)英国出版业的转变 |
(二)当代英国文学的媒介 |
(三)评选模式的“钟摆运动” |
(四)布克的帝国主题 |
第二章 异域文化与后殖民历史重写 |
一、帝国审视和后殖民意象的重写 |
二、英国式的思乡病 |
三、轮回与重构 |
四、后殖民的话语革命 |
(一)异国情调和不可靠的历史叙述 |
(二)被打破的二元范式关系 |
(三)叙述形式和内容之间的矛盾对立 |
(四)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
第三章 在人性深处透视战争罪恶 |
一、战争扩张与非人世界 |
二、苦难的英国记忆 |
(一)献祭文化的永续 |
(二)与创伤记忆的对话:一个愿景 |
三、西方文明的塌陷 |
(一)中心与边缘的失衡 |
(二)“距离背后的哀伤” |
(三)权力转换的隐喻 |
(四)对帝国中心的批判与篡权 |
四、帝国建构的精神失落 |
第四章 新历史视域下的洞察与反思 |
一、元叙事的终结 |
二、历史的戏仿与浸入 |
(一)反讽时代与自觉的文化反思 |
(二)“罗曼蒂克”与后现代叙事的平衡 |
三、时间和空间的消解与重构 |
(一)对后现代历史叙事的反思性关注 |
(二)不被定义的小说家 |
(三)作者之死 |
(四)历史和现实的调解与谈判 |
(五)“小叙事”对元叙事的拆除 |
第五章 女性的生存与意识图景 |
一、“他者”的再商榷和布克奖女性文学 |
(一)“他者”的性别投射 |
(二)女性作家的文学声音 |
二、疏离的孤独流亡者 |
(一 ) “乌龟”姑娘与流亡者 |
(二)自我边缘化 |
三、女性主体性的僭越与透视 |
(一)“欲望中的暴力” |
(二)“他者”身份的漂移与回归 |
第六章 在自我与他者中身份认同困惑 |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人性危机和文化矛盾 |
(一)人性的危机 |
(二)文化聚合力的断裂 |
(三)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人性图解 |
(四)布克奖获奖小说中的文化话语 |
二、裂隙中的自我身份认同 |
(一)创伤性崇高下的身份认同重塑 |
(二)性别身份中的裂痕与平衡 |
(三)种族身份中的错位与和解 |
(四)介入他者的叙述方式 |
三、美的哀悼 |
(一)阶级身份的桎梏 |
(二)主体身份的追寻 |
四、身份符号的隐匿与错置 |
(一)文化身份的分歧与同化 |
(二)宗教与信仰息争的可能性 |
(三)从“他者”中读取新身份 |
第七章 布克奖获奖小说的文化反思 |
一、布克奖的声望经济 |
(一)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是对立且共存的 |
(二)声望经济是象征性的文化资本 |
(三)英国中心的文学场域 |
二、文学领域的资格竞争 |
三、语种守望与世界性文学意图之间 |
四、小说与语言的权力 |
(一)小说的权力和语言的力量 |
(二)小说的文化身份 |
五、窄意图与宽冲击的当代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1969-2019 年布克奖获奖小说名单 |
附录2:1969-2019 年布克奖入围小说短名单 |
附录3:1969-2019 年布克奖评委名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我国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内涵与契机 |
2.1 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内涵 |
2.1.1 出版与出版社 |
2.1.2 知识服务 |
2.1.3 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 |
2.2 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契机 |
2.2.1 知识服务响应社会转型升级 |
2.2.2 用户渴求专业知识服务 |
2.2.3 新技术助力知识服务 |
2.2.4 丰富知识资源支撑知识服务 |
第3章 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现状分析与例析 |
3.1 大学出版社专业类知识服务案例 |
3.1.1 中国警察智识数据库 |
3.1.2 中国审判案例与思想文化名家数据库 |
3.1.3 丝绸之路历史地理信息开放平台 |
3.1.4 “建筑邦”服务平台 |
3.2 大学出版社教育综合类知识服务案例 |
3.2.1 京师英语听说训练系统 |
3.2.2 文泉学堂服务平台 |
3.2.3 U校园智慧教学云平台 |
3.2.4 “智慧树”融出版平台 |
3.3 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用户体验调研 |
3.3.1 用户基本情况 |
3.3.2 用户知识服务体验情况 |
3.3.3 用户知识服务体验总结 |
3.4 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现状 |
3.4.1 知识服务主体向合作体转变 |
3.4.2 知识服务客体向群体聚集 |
3.4.3 知识服务场景多层次具象化 |
3.4.4 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尚处于初级阶段 |
3.5 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发展中的不足 |
3.5.1 内容建设不充分 |
3.5.2 用户管理松散 |
3.5.3 跨界合作不足 |
3.5.4 创收能力薄弱 |
3.5.5 营销推广单一 |
第4章 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发展策略探讨 |
4.1 重视知识服务内容建设 |
4.1.1 提高内容质量 |
4.1.2 丰富呈现形式 |
4.1.3 打造特色内容与风格 |
4.2 深化知识服务用户管理 |
4.2.1 重视用户需求 |
4.2.2 增强互动与反馈 |
4.3 开拓知识服务多元合作 |
4.3.1 跨出版社合作 |
4.3.2 跨行业合作 |
4.4 探索知识服务可持续创收模式 |
4.4.1 版权创收 |
4.4.2 会员制创收 |
4.4.3 流量变现创收 |
4.5 加强知识服务推广 |
4.5.1 多元宣传 |
4.5.2 服务拓展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用户体验调研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思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方言现状 |
1.1.3 研究思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及方法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价值及创新 |
1.4.1 研究学术价值 |
1.4.2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全媒体与方言传播的联合共生 |
2.1 方言传播的历史与逻辑演进 |
2.1.1 方言传播的内涵和外延 |
2.1.2 方言传播的性质与功能 |
2.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理论建构 |
2.2.1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界定 |
2.2.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动因考察 |
2.2.3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现实挑战 |
第三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图景解构 |
3.1 方言节目的多元与统一 |
3.1.1 方言节目的演化脉络 |
3.1.2 方言节目背后的价值演进规律 |
3.1.3 方言节目的文化本质与多元思考 |
3.2 方言电影的固守与转变 |
3.2.1 何谓“方言电影”与“方言元素” |
3.2.2 方言电影的创作流变 |
3.2.3 方言电影的价值意义 |
3.2.4 方言电影的文化透视 |
3.3 方言微平台的融合与创新 |
3.3.1 方言微平台全网数据呈现 |
3.3.2 微博中方言传播的裂变和激增 |
3.3.3 微信中方言传播的依存和互动 |
3.3.4 客户端中方言传播的分享和叙事 |
3.4 方言短视频的崛起与繁荣 |
3.4.1 短视频中方言传播的延伸与突破 |
3.4.2 短视频中方言传播的集中和力量 |
3.5 方言出版的嬗变与革新 |
3.5.1 EP同步构建纸电融合新平台 |
3.5.2 大数据与AR建立跨域沉浸新互动 |
第四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模式 |
4.1 方言传播的决策力量:语言资源保护模式 |
4.1.1 方言保护路径之单一的纸本记录 |
4.1.2 方言保护路径之多角度的调查保存 |
4.1.3 方言保护路径之全方位联动保护 |
4.2 方言传播的推动力量:参与传播模式 |
4.2.1 媒体近用:参与传播的切入口 |
4.2.2 媒介参与:建构公众的主体性 |
4.2.3 精英扩散:参与传播的突破点 |
4.2.4 大众赋权:实现参与的关键点 |
第五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省思与启示 |
5.1 方言媒介化传播的文化省思 |
5.1.1 传播主体价值偏离 |
5.1.2 传播源始精准缺乏 |
5.1.3 传播内容娱乐过度 |
5.1.4 传播过程监管困难 |
5.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多维启示 |
5.2.1 树立方言传播新观念,奠定语言资源根基 |
5.2.2 打造方言传播新内容,弘扬传统文化内涵 |
5.2.3 建构方言传播新机制,凸显语言多元魅力 |
5.2.4 创建方言传播新范式,提供语言发展动力 |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方言节目一览表 |
附录二 :方言电影一览表 |
附录三 :方言表情包一览表 |
附录四 :方言短视频一览表 |
附录五 :乡音情怀公众号内容统计一览表 |
附录六 :山西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成果 |
附录七 :口述史(一) |
附录八 :口述史(二) |
附录九 :国际音标的动漫设计 |
附录十 :言途网APP设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数字化时代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知识生产路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学术图书出版的重要性 |
1.1.2 数字化时代中的学术图书出版 |
1.1.3 知识生产下的学术图书出版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2 学术图书出版相关概念概述 |
2.1 学术图书出版的相关概念 |
2.1.1 学术图书出版 |
2.1.2 学术图书和学术着作、学术专着 |
2.2 学术图书出版特征与意义 |
2.2.1 学术图书出版的特征 |
2.2.2 学术图书出版的意义 |
2.3 知识生产的概念 |
2.4 学术图书出版与知识生产 |
3 数字化时代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发展状况 |
3.1 数字化时代我国学术图书出版背景分析 |
3.1.1 政策环境:政策支持带来时代红利 |
3.1.2 经济环境:付费阅读市场需求勃发 |
3.1.3 技术环境:技术迭代升级的两面性 |
3.1.4 行业环境:学术出版竞品博弈激烈 |
3.2 数字化时代学术图书出版的变革 |
3.3 我国学术图书出版主体 |
3.3.1 部委出版社 |
3.3.2 地方出版社 |
3.3.3 大学出版社 |
3.4 学术图书出版主体案例分析 |
3.4.1 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3.4.2 部委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3.4.3 地方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4 数字化时代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知识生产境遇 |
4.1 数字化时代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知识生产困境 |
4.1.1 内容生产:学术图书出版的核心竞争力尚弱 |
4.1.2 知识传播:学术图书出版的传播影响力不强 |
4.1.3 知识服务:学术图书出版的全新生命力不足 |
4.2 数字化时代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知识生产机遇 |
4.2.1 数据技术变革知识生产流程 |
4.2.2 数字出版丰富图书出版形式 |
4.2.3 精准营销优化知识传播效果 |
4.2.4 新兴技术助力知识服务建设 |
5 数字化时代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知识生产路径优化策略 |
5.1 内容生产:诞生“社会性质上的新知识” |
5.1.1 生产精品学术图书 |
5.1.2 建设一流编辑队伍 |
5.1.3 推行专家评审制度 |
5.1.4 图书生产流程数字化 |
5.2 知识传播:促成“主观性质上的新知识” |
5.2.1 加强出版单位品牌建设 |
5.2.2 推动学术知识二级传播 |
5.2.3 推动优秀学术图书走出去 |
5.3 知识服务:关注到“用户需要什么信息” |
5.3.1 以专业技术为依托,搭建知识服务平台 |
5.3.2 以专业内容为核心,加强知识服务管理 |
5.3.3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激发用户潜在需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基于品牌价值链的传统文艺类出版企业IP运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IP |
2.传统文艺类出版企业 |
(三)理论基础:品牌价值链 |
1.出版企业IP运营与品牌管理的内在联系 |
2.品牌价值链的主要内涵 |
3.品牌价值链在本研究中的应用:IP运营闭环 |
(四)研究方法 |
(五)相关研究综述 |
1.传统出版业面对IP影响的策略研究 |
2.以出版企业为主体的IP运营策略研究 |
3.关于IP运营策略的个案研究 |
(六)创新点 |
二、传统文艺类出版企业的出版特点及其IP运营的现状与困境 |
(一)传统文艺类出版企业的出版特点 |
1.文艺作品作者的特点 |
2.文艺作品的特点 |
3.文艺作品读者的特点 |
(二)传统文艺类出版企业IP运营现状 |
1.以改编、投拍影视剧为主流模式 |
2.积极投入“出版+IP文创”新业态 |
(三)传统文艺类出版企业IP运营困境 |
1.网络文学数字出版平台带来的内容流失 |
2.资本实力薄弱造成负面的连锁效应 |
3.出版社经营范围对IP衍生开发的限制 |
4.作者对传统出版企业IP运营能力缺乏信任 |
三、传统文艺类出版企业培育IP品牌的策略 |
(一)编辑团队基于双效原则选取优质IP的策略 |
1.建立文艺作品视角下的IP社会效益评估体系 |
2.基于经济效益的文艺作品IP选取策略 |
(二)员工——着力建设IP运营管理团队 |
1.设立负责规划统筹的IP运营部门 |
2.以“IP经纪人”模式吸引优秀文艺作者 |
3.借助外包和众包实现文艺再创作 |
(三)产品——结合实际打造多元化IP衍生品 |
1.传统文艺类出版企业提炼IP的三大原则 |
2.传统文艺类出版企业适宜的IP衍生模式 |
(四)传播——IP整合传播与跨界、出海相结合 |
1.以IP整合传播为主要模式 |
2.发挥文艺想象,实现跨界传播 |
3.挖掘普世价值,推动IP出海 |
(五)交易活动——在IP运营中寻求第三方支持 |
四、传统文艺类出版企业积累IP粉丝的策略 |
(一)品牌认知与联想——捕捉IP与流行文化的匹配点 |
(二)品牌态度与忠诚——打造坚固的IP圈层文化 |
1.单类文艺作品的IP圈层文化 |
2.单个作者的IP圈层文化 |
3.单部作品的IP圈层文化 |
(三)与品牌相关的活动——创新粉丝经济玩法 |
五、传统文艺类出版企业研判与提升IP价值的策略 |
(一)建立双效原则下的IP价值考核机制 |
1.建立文艺作品视角下的IP社会效益追评机制 |
2.制定IP经济效益的研判标准 |
(二)利用人工智能激活文艺IP互动性 |
(三)总结并发掘IP经济效益的新增长点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参与科研项目 |
(9)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思路 |
六、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全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概述 |
一、全媒体及其发展趋势 |
(一)全媒体概念与基本特征 |
(二)全媒体的发展趋势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内涵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特征 |
三、全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关系 |
(一)全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理念相一致 |
(二)全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内容相契合 |
(三)全媒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 |
第二章 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 |
(一)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性 |
(二)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资源的整合 |
(三)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育人方式 |
(四)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教育平台 |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受到影响 |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受到挑战 |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更加复杂 |
(四)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模式吸引力降低 |
第三章 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瓶颈制约 |
一、主客体媒介素养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制约 |
(一)教育主体缺乏一定的媒介素养能力 |
(二)教育客体缺乏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 |
二、传统教育载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制约 |
(一)教育工作者的思维理念缺乏创新性 |
(二)传统教育载体缺乏与全媒体的融合 |
三、非主流信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制约 |
(一)非主流信息不利于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 |
(二)非主流信息冲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
四、传统工作机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制约 |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念落后 |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缺乏协同性 |
第四章 推进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
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媒介素养 |
(一)强化教育客体对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
(二)积极增设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与平台 |
(三)针对性的构建教育者媒介素养的内容体系 |
(四)建立科学完备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工作机制 |
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发展 |
(一)加强教育工作者对互联网思维重要性的认识 |
(二)利用全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载体 |
(三)利用全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 |
(四)利用全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 |
三、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发展 |
(一)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
(二)强化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内容 |
(三)提升以文化教育为中心的内容 |
(四)夯实以道德与法治为基础的内容 |
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的创新发展 |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与“三全育人”的工作理念 |
(二)建立并完善线上与线下教育主体的协同机制 |
(三)构建“关键环节”的全过程育人协同机制 |
(四)建立“两大平台”的全方位协同育人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出版业的解构与整合(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考[J]. 彭思超,向柳颖. 出版参考, 2021(08)
- [2]网络时代科学活动的变革研究[D]. 吴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D]. 赵子夜. 吉林大学, 2021(01)
- [4]现实的视域与人性的聚焦 ——布克奖获奖小说研究[D]. 顾盼.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我国大学出版社知识服务研究[D]. 容再再. 湘潭大学, 2020(02)
- [6]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D]. 周怡帆. 山西大学, 2020(02)
- [7]数字化时代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知识生产路径探究[D]. 胡婕.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8]基于品牌价值链的传统文艺类出版企业IP运营策略研究[D]. 程锦. 南京大学, 2020(02)
- [9]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D]. 王黎.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10]全媒体时代新型出版人才“知识—能力链”解构[A]. 王欢. 分享七十年出版业荣光 共创新时代编辑界辉煌——中国编辑学会第20届年会获奖论文(2019),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