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枯落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辽东山区,板栗园,枯落物层,土壤
枯落物论文文献综述
吕晶[1](2019)在《退化板栗园不同枯落物及封育年限对土壤持水效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板栗园枯落物层对于土壤持水效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土壤肥力和板栗果质量、产量。本文以辽东山区丹东板栗园为例,分析了不同枯落物层对土壤持水效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在培育"紫穗槐枯落物层"条件下,封育9年基本可以使土壤生态恢复到一个较好水平,且关键数据与封育12年和21年相差在10%以内,对总体影响不大,对区域内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影响也较小,可为后期生态恢复措施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水资源开发与管理》期刊2019年11期)
樊亚鹏,高迪,王晓[2](2019)在《枯落物层对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性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枯落物层对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水文性质的影响,于2017年通过设置不同密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保留/去除样地,调查了枯落物保留/去除样地林下土壤物理和水文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枯落物层能够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土壤蓄水和渗透能力,去除地表枯落物(LR)和保留枯落物(CK)两种林分在0~100 cm土层中平均容重分别为1.38 g/cm~3和1.30 g/cm~3,平均总孔隙度分别为44.88%和49.74%,毛管孔隙度分别为36.33%和42.56%,非毛管孔隙度表现为8.55%和7.19%,LR和CK土壤初渗速率变化为6.25和7.98 mm/min,土壤稳渗速率范围为3.81和5.22 mm/min,土壤平均入渗速率LR和CK分别为4.38和5.64 mm/min。以上结果说明了枯落物层会显着影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物理水文性质。(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20期)
兰亚男,孙旭,秦富仓,乌都,李亚南[3](2019)在《阴山北麓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充分了解研究区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的持水能力及对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的影响,以武川县公益林11种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测、室内浸水法对不同林分类型的枯落物蓄积量、最大持水量、最大持水率、吸水速率和有效拦蓄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林地类型总蓄积量为0.74~5.09 t/hm~2,落叶松林蓄积量最大,樟子松林最小。天然林的蓄积量大于人工林,半分解层蓄积量均大于未分解层。(2)各林分类型的持水量存在显着差异(p<0.05),呈现随时间的变化而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4 h内持水量变化较大,8 h后持水量变化相对平稳,24 h后各林地枯落物达到最大持水量,落叶松(8.5 t/hm~2)最大,樟子松林(0.99 t/hm~2)最小。(3)各林地枯落物吸水速率趋势相同,天然林吸水速率较大,其次油松人工林,灌木林吸水速率最差。(4)在各林分类型中,落叶松林蓄积量最大,最大持水量最高,对降水的有效拦蓄量也最好(9.051 t/hm~2);油松、山杏混交林(2.847 t/hm~2)次之。综合比较,落叶松等天然林的持水能力最好,油松人工林枯落物的持水能力次之,柠条、山杏灌木林持水能力较弱。(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曹云生,赵艳玲[4](2019)在《不同灌木林分枯落物层与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不同灌木林分枯落物层水源涵养能力,选择了3种灌木林分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浸泡法与双环刀法分别对3种灌木林分枯落物层与土壤层水源涵养相关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枯落物层水源涵养3个重要因子蓄积量、最大持水量与有效拦蓄量由大到小排序是一致的,荆条>胡枝子>叁裂绣线菊。(2)在0.25 h枯落物持水量与持水速率大小排序为荆条>胡枝子>叁裂绣线菊,枯落物层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具有较好的函数关系,关系式为Q=alnt+b(R~2>0.97),枯落物层持水速率与浸水时间进行函数拟合,具有较好的幂函数关系,表达式为V=Kt~n(R~2>0.99)。(3)土壤有效持水量大小排序为:荆条>叁裂绣线菊>胡枝子;林分初渗速率、稳渗速率大小排序一致,荆条>叁裂绣线菊>胡枝子;林分土壤入渗时间和入渗速率有较好的函数关系,表达式为y=a·x~b(R~2>0.94)。枯落物层与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最强的为荆条灌木林分。(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王常顺,王慧清[5](2019)在《植被恢复对寒旱区典型草原群落枯落物分解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地的不同利用方式和利用程度影响枯落物的分解过程,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了解寒旱区植被恢复后草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在内蒙古不同恢复年限(恢复25年、恢复12年和严重重度退化)的典型草原群落开展枯落物原位分解试验,分别于样品投放后的第15、30、45、60、75、300、330和360天回收分解袋,同时测定8个时期枯落物中氮(N)、碳(C)、磷(P)、纤维素、木质素和灰分含量并记录土壤表层温度和含水量,以确定不同恢复阶段植物群落枯落物物质损失情况。结果表明,恢复时间不同的3个群落,枯落物残留率存在显着差异(P<0.05),恢复25年群落、恢复12年群落和重度退化群落枯落物的残留率分别为31.57%、44.11%和49.63%。植被恢复对不同群落枯落物分解系数影响较小,但减少了枯落物分解时间。经过25年和12年的恢复,枯落物分解95%需要的时间分别为1 465 d和1 361 d,而重度退化群落为2 864,植被恢复使得分解时间减少大约一半。植被恢复对枯落物中TOC含量存在显着影响(P<0.05),植被恢复可以减缓枯落物中有机碳的损失速率。经过一年的分解,重度退化群落枯落物中纤维素、木质素、和灰分的含量显着高于两个恢复群落(P<0.05)。植被恢复减少了枯落物分解过程中的难分解物质的含量。植被恢复通过改变植物枯落物中物质的组成,进而改变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速率。围封恢复可以加速草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速率。气温是控制寒旱区草地全年枯落物分解的重要环境因素;在温度条件适宜时,水分条件的变化对枯落物分解速率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刘一霖,温娅檬,李巧玉,陈娟,张小晶[6](2019)在《川西高山峡谷区6种森林枯落物的持水与失水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西高山峡谷区森林较高的地表枯落物储量可能具有较好的水文生态效益,但缺乏研究关注。以川西高山峡谷区6种森林为对象,在雨季调查了不同森林地表枯落物的持水和失水特性。结果表明:(1)川西高山峡谷区林地枯落物蓄积量与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呈显着正相关,林地枯落物蓄积量为6.90~17.49 t/hm~2,最大持水量为1.64~5.42 mm,最大持水率为138.18%~330.09%,有效拦蓄量为0.53~3.33 mm,有效拦蓄率为77.57%~203.02%。(2)相对其他森林,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青麸杨(Rhus potaninii)林枯落物的持水性能最好,橿子栎(Quercus baronii)-白刺花(Sophora davidii)-黄栌(Cotinus coggygria)林枯落物的持水性能最差。(3)林地枯落物的累积持水量和累积失水量分别随浸泡时间和失水时间的增加呈对数形式变化,但枯落物吸水速率和失水速率分别与浸泡时间和失水时间呈显着的幂函数关系。川西高山峡谷区森林枯落物在雨季具有明显吸持拦蓄降雨的功能,且以亮叶桦-青麸杨林最好,研究结果为该区森林生态建设和生态效益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龚力,姚旭松[7](2019)在《绵阳市官司河流域不同人工林地枯落物及土壤的持水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在涵养水源和控制土壤侵蚀方面作用显着。本研究结合野外采样和室内实验方法对绵阳市官司河流域7种人工林地枯落物及土壤持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种林地枯落物最大持水量均表现为未分解层大于半分解层,且纯竹林最大,达2.87mm;7种林地0-30cm土壤总孔隙度变化范围为37.1%-54.3%,土壤最大持水量排序为纯竹林>松栎混交林>马尾松纯林>松柏栎混交林>麻栎纯林>柏木纯林>栎柏混交林。综上可知,纯竹林、松栎混交林水土保持效果较好,可作为川中丘陵区生态恢复模式。(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0期)
王玲,赵广亮,周红娟,杨英,耿玉清[8](2019)在《八达岭林场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枯落物水文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不同林分密度对枯落物水文效应的影响,可为增强水源涵养、提升水文生态功能和优化生态系统服务提供理论依据。以北京八达岭林场4种密度(900、1 260、1 460和1 660 plant·hm~(-2))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和室内浸泡法,分析不同密度下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枯落物蓄积量、枯落物持水特征、枯落物持水量和吸水速率及其与浸水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4种密度油松人工林枯落物蓄积量为14.94-25.74 t·hm~(-2),厚度为20.63-33.37 mm,不同密度林分枯落物蓄积量和厚度表现为1 260 plant·hm~(-2)>1 660 plant·hm~(-2)>1 460 plant·hm~(-2)>900 plant·hm~(-2)。(2)枯落物最大持水量为33.03-51.88 t·hm~(-2),最大拦蓄量为29.98-47.04 t·hm~(-2),有效拦蓄量为25.03-39.25 t·hm~(-2),其中以1 260 plant·hm~(-2)林分最大。(3)枯落物及其各分解层的持水量均随浸水时间呈对数增加,其半分解层枯落物持水量均高于未分解层。(4)枯落物持水速率与浸水时间之间存在明显的幂函数关系,半分解层相对未分解层具有更强的持水能力。综合比较八达岭林场4种密度油松人工林枯落物的持水性能,认为1 260 plant·hm~(-2)的持水能力较好,可较好地涵养水源。(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房春果[9](2019)在《辽东山区两种水源涵养林枯落物持水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辽东山区主要水源涵养林枯落物的持水特性,以辽东山区苏子河上游赵家林场的红松人工纯林、落叶松人工纯林两种人工水源涵养林为对象,研究其枯落物的厚度、现存量、持水量和持水率等特性。结果表明:红松人工纯林枯落物总厚度为6.8 cm,大于落叶松人工纯林枯落物的总厚度;红松人工纯林枯落物现存量为49.21 t·hm-2,大于落叶松人工纯林枯落物现存量;但红松人工纯林和落叶松人工纯林的枯落物总持水量无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辽宁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张亚庆,胡慧蓉[10](2019)在《滇中磨盘山几种典型林分枯落物及土壤的持水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室内浸水法和环刀法分析滇中磨盘山4种典型林分枯落物及土壤持水特性,为研究该地区水土保育提供依据。4种林分枯落物层的总蓄积量为3.22~8.98 t/hm~2,大小依次为华山松针叶林>云南松+木荷混交林>高山栲常绿阔叶林>高山矮栎林。各林分枯落物持水量、吸水速率随浸水时间分别呈Q=a+blnt、v=kt~n的方程关系。4种林分枯落物的最大持水量为7.92~20.77 t/hm~2,有效拦蓄量为4.46~12.85 t/hm~2,均呈现出华山松针叶林>云南松+木荷混交林>高山栲常绿阔叶林>高山矮栎林,表明4种林分枯落物层华山松针叶林持水性能最强。在0~40 cm的土层,土壤容重均值最大为华山松针叶林(0.84 g/cm~3),最小的是高山栲常绿阔叶林(0.51 g/cm~3)。非毛管孔隙度均值最大的是高山栲常绿阔叶林(16.97%),最小的是云南松+木荷混交林(8.69%)。土壤最大持水量均值为586.60~777.13 t/hm~2,有效持水量均值为109.33~207.25 t/hm~2,4种林分土壤层持水性能表现为高山栲常绿阔叶林>高山矮栎林>华山松针叶林>云南松+木荷混交林。比较了滇中磨盘山4种林地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持水特征,发现枯落物层的持水量远低于土壤层。因此,高山栲常绿阔叶林持水性能最好。(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5期)
枯落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究枯落物层对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物理、水文性质的影响,于2017年通过设置不同密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枯落物保留/去除样地,调查了枯落物保留/去除样地林下土壤物理和水文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枯落物层能够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土壤蓄水和渗透能力,去除地表枯落物(LR)和保留枯落物(CK)两种林分在0~100 cm土层中平均容重分别为1.38 g/cm~3和1.30 g/cm~3,平均总孔隙度分别为44.88%和49.74%,毛管孔隙度分别为36.33%和42.56%,非毛管孔隙度表现为8.55%和7.19%,LR和CK土壤初渗速率变化为6.25和7.98 mm/min,土壤稳渗速率范围为3.81和5.22 mm/min,土壤平均入渗速率LR和CK分别为4.38和5.64 mm/min。以上结果说明了枯落物层会显着影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物理水文性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枯落物论文参考文献
[1].吕晶.退化板栗园不同枯落物及封育年限对土壤持水效能的影响[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9
[2].樊亚鹏,高迪,王晓.枯落物层对六盘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性质的影响[J].绿色科技.2019
[3].兰亚男,孙旭,秦富仓,乌都,李亚南.阴山北麓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9
[4].曹云生,赵艳玲.不同灌木林分枯落物层与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9
[5].王常顺,王慧清.植被恢复对寒旱区典型草原群落枯落物分解的影响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9
[6].刘一霖,温娅檬,李巧玉,陈娟,张小晶.川西高山峡谷区6种森林枯落物的持水与失水特性[J].水土保持学报.2019
[7].龚力,姚旭松.绵阳市官司河流域不同人工林地枯落物及土壤的持水特性[J].四川农业科技.2019
[8].王玲,赵广亮,周红娟,杨英,耿玉清.八达岭林场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枯落物水文效应[J].生态环境学报.2019
[9].房春果.辽东山区两种水源涵养林枯落物持水特性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2019
[10].张亚庆,胡慧蓉.滇中磨盘山几种典型林分枯落物及土壤的持水特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