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性近等基因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稻,稻瘟病抗性,近等基因系,遗传背景
抗性近等基因系论文文献综述
朱永生,何炜,连玲,谢鸿光,魏毅东[1](2018)在《粳稻云引稻瘟病抗性近等基因系构建及遗传背景恢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稻瘟病抗性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和评价,为抗稻瘟病基因的抗性分析和遗传学研究提供良好载体。分别以广谱抗稻瘟病品种云引和普感稻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为抗病基因的供体亲本和轮回亲本,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经连续4代回交和8代自交,获得7个以LTH为遗传背景的稻瘟病抗性近等基因系。选取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84对SSR标记,对所获得的近等基因系进行遗传背景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亲本云引和LTH之间具多态性的SSR引物有72对,标记多态性频率为39.1%。以在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标记对7个近等基因系与LTH间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发现其中W15、W17的遗传背景恢复率为97.61%,W18的遗传背景恢复率为97.22%,其他4个株系的遗传背景恢复率均大于98%。成功构建并获得了以LTH为背景的含有云引稻瘟病抗性基因的近等基因系,且近等位基因系的遗传背景与表型值均恢复良好。(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肖聪[2](2017)在《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的遗传定位及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和抗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Oryza sativa L.)是全球超过一半人口的主食。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BPH)是水稻最为严重的虫害之一。控制褐飞虱最为经济环保的策略是利用水稻抗性基因培育抗虫品种。目前,水稻中已经报道了30个抗性基因,其中7个已被克隆。然而,真正应用于育种的基因比较少,且大多数基因是在不同遗传背景下鉴定的,其效应和育种前景难以准确评价。因而,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发掘了新的抗性基因,并通过构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体系和回交育种,构建了前人已定位或克隆的13个抗性基因在9311背景下的近等基因系(near-isogenic line,NIL),并结合基因型和抗性表型,准确区分和评价了这些抗性基因的效应。主要结果如下:利用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分析,我们在感虫品种9311和抗虫品种AUS69杂交衍生的F2:3群体中,定位到两个主效QTL,并分别暂时命名为Bph30和Bph31。它们分别位于第4号染色体长臂标记J63和RM252之间和第11染色体短臂标记RM536和RM1355之间,加性效应分别为1.56和1.14,LOD值分别为9.46和6.18,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11.65%和5.95%。通过重组单株的筛选及其基因型和表型分析,我们最终把Bph31定位在标记11-165和In88之间(400 kb)。通过参考序列日本晴在此区段的基因注释,我们找到了两个卷曲螺旋(coiled-coil,CC),核苷酸结合位点(nucleotide-bingding site,NBS),亮氨酸重复(leucine-rich repeat,LRR)(CC-NBS-LRR)类基因,分别命名为LRR1和LRR2。我们测序并比较两个亲本9311和AUS69在这两个基因上的差异,但只测通亲本AUS69的LRR1的前部分和LRR2的全长基因。我们对比了LRR1和LRR2分别在AUS69和日本晴中的氨基酸序列,发现这两个基因在两品种间都有大量变异,结果初步表明,LRR1和LRR2可能在AUS69的抗性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还有待遗传转化的验证。利用MAS和回交育种技术,我们将前人报道的来源于9个供体的13个褐飞虱抗性基因如RH(Bph3和Bph17)、B5(Bph14和Bph15)、IR54751-1-2-44(QBph3和QBph4)、IR65482-4-136(Bph10)、IR71033-121(Bph20和Bph21)、IR65482-7-216(Bph18)、Swarnalata(Bph6)、Pokkali(Bph9)和BR96(Bph24)等,分别导入到9311中,通过正向选择、反向选择和RICE6K芯片的背景筛选,我们最终得到了13个9311背景的NILs。我们考查了这13个NILs的苗期抗性,褐飞虱在NILs上的蜜露分泌量和存活率。结果显示,抗性基因的导入显着地提高了褐飞虱抗性,减少了褐飞虱的蜜露分泌量和存活率。在苗期抗性方面,Bph24-NIL和Bph6-NIL这两个家系表现为高抗水平,抗性等级分别为1.31和1.96;其次是表现为抗的家系Bph3-NIL、QBph3-NIL、Bph15-NIL、Bph9-NIL和QBph4-NIL,抗性等级分别为2.34、2.09、2.38、2.42和2.49;再次是表现为中抗的家系Bph17-NIL、Bph20-NIL和Bph14-NIL,抗性等级分别为2.74、3.16和3.37;最后是表现为中感的家系Bph10-NIL、Bph21-NIL和Bph18-NIL,抗性等级分别为4.73、5.69和6.25。综合来看除Bph9外,第4号染色体上的抗性基因(QBph4、Bph17、Bph15、Bph20、Bph24和Bph6)普遍比第12号染色体上的抗性基因(Bph10、Bph18和Bph21)在9311背景下表现出更强的抗性。褐飞虱取食后蜜露的分泌量和存活率的趋势基本上与苗期抗性一致。本研究所用的13个抗性基因中存在叁个基因簇内,其中已克隆的基因有Bph14、Bph17、Bph18和Bph26。根据序列比较Bph18和Bph26是的不同等位基因。Bph10和Bph2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Bph26完全一样。Bph9和Bph26在第一个和第二个外显子上有一些氨基酸的不同。QBph3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跟Bph14的有明显的差异,它们在LRR区域有很多氨基酸的替换。Bph15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和Bph17完全一致,而QBph4、Bph20和Bph24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Bph17相比有一些氨基酸的替换。基于上述基因簇内不同基因NILs的表型和氨基酸序列比较,我们推测Bph10、Bph21和Bph26,Bph15和Bph17可能是同一个基因;QBph3和Bph14,QBph4和Bph20可能是不同的等位基因;Bph9、Bph18和Bph26可能是复等位基因;而Bph24和Bph17可能是不同的基因。(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苑广迪[3](2017)在《西花蓟马对多杀霉素抗性近等基因系的建立及抗性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可以通过其锉吸式口器取食,并且能够在植物间传播病毒造成间接危害。由于西花蓟马具有体型小、隐蔽性强、繁殖力高、孤雌生殖、生活史短等特点,使其很容易对杀虫剂产生抗性,田间防治困难。多杀霉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杀虫剂,是刺糖多孢菌有氧发酵后的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类对环境和非靶标动物友好的生物源农药。多杀霉素的主要作用靶标为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次要靶标为γ-氨基丁酸受体(GABA)。尽管多杀霉素类是目前防治蓟马类害虫最为有效的药剂之一,但已有多例田间抗性的报道,研究其对多杀霉素的抗性机制对于西花蓟马的防治和抗性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测定了6个西花蓟马田间种群对7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建立了西花蓟马对多杀霉素抗性的近等基因系,建立了nAChR a6亚基缺失型转录本比例与多杀霉素抗性水平的线性模型,并用田间种群进行了验证,研究了叶用莴苣上西花蓟马的防治指标。1.西花蓟马田间种群对不同药剂的抗药性测定2016年测定了北京海淀和延庆、河北石家庄、云南元谋和上蒜、西藏拉萨6个地区的西花蓟马对多杀霉素、乙基多杀霉素、溴虫腈、高效氯氰菊酯、噻虫嗪、阿维菌素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所有种群对多杀霉素和乙基多杀霉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北京海淀种群对乙基多杀霉素的抗性水平高达2395倍,建议停止使用该类药剂;对阿维菌素类药剂的抗性水平在不同种群之间差异大,建议减少使用;除西藏种群外,其他种群对溴虫腈较为敏感,且溴虫腈的毒力较高,推荐使用;对高效氯氰菊酯和噻虫嗪的敏感性呈上升趋势,建议合理使用。云南上蒜地区西花蓟马的抗药性问题最为严重,对甲维盐、阿维菌素、乙基多杀霉素和多杀霉素均达到极高抗水平,其中对甲维盐的抗性水平超过4000倍。建议各地根据抗性水平和药剂的毒力合理选择药剂,并集成建立综合防治措施。2.叶用莴苣上西花蓟马的防治指标研究采用人工接虫的方法,分别于春、秋季进行2次试验,研究西花蓟马虫口密度与叶用莴苣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西花蓟马虫口密度与叶用莴苣产量损失率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大棚种植叶用莴苣,西花蓟马的防治指标为5-6头·株~(-1),即当每株叶用莴苣上西花蓟马虫口数达到5-6头时,叶用莴苣产量显着降低,应及时进行防治。3.西花蓟马抗多杀霉素的近等基因系建立通过8代回交,获得了西花蓟马对多杀霉素抗性的近等基因系种群NIL-R。对遗传相似度的检测结果表明,敏感亲本Ivf03与抗性亲本Spin-R的遗传相似度为0.6395,此后随着回交次数的增加而不断增大,最终的近等基因系抗性种群NIL-R与敏感亲本Ivf03的遗传相似度达到了0.9890,且生物测定结果表明NIL-R对多杀霉素的抗性倍数为36,000倍,与抗性亲本Spin-R的抗性水平相当。此外还筛选出了8条在西花蓟马中具有稳定的多态性扩增的ISSR引物,并设计正交试验,对西花蓟马ISSR-PCR的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体系优化的结果表明,体系各因素对扩增结果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酶含量>DNA含量>Mg~(2+)浓度;最佳反应体系为1.0 mmol·L~(-1) Mg~(2+),0.25 mmol·L~(-1) d NTPs,2μmol·L~(-1)引物,0.5 U的Taq DNA聚合酶以及30 ng模板DNA。4.西花蓟马多杀霉素抗性机理研究在室内建立了5个西花蓟马对多杀霉素不同抗性水平的品系,利用RT-PCR和大量测序获得5个种群的nAChR a6亚基的转录本,建立了缺失型转录本比例与对多杀霉素抗性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a6亚基缺失型转录本的比例与抗性倍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5.4392x-1.2038,相关系数R~2=0.9765。说明西花蓟马对多杀霉素的抗性水平越高,缺失型转录本所占的比例越多,因此推测nAChR a6亚基的功能性缺失突变是西花蓟马多杀霉素抗性形成的分子机制。用5个不同地区的西花蓟马田间种群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所得卡方值为0.2914(χ~2=0.2914<χ~2_(3,0.05)=7.815),说明田间种群数据与模型预测数据之间无显着差异,该模型同样适用于田间情况,可作为田间多杀霉素抗性监测的分子诊断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7-05-01)
张雪莹[4](2015)在《小麦近等基因系白粉病抗性反应的转录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白粉病是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引起的气传性病害。在我国,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两次白粉病大流行后,小麦白粉病的发病面积与发病程度均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严重影响我国小麦的籽粒品质与产量,已成为我国小麦高产、稳产、高效、优质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由于在较短时间内小麦白粉病菌就能突变成新的生理小种并且含单一抗性基因品种会在短期内抗性减弱甚至丧失,因此了解小麦在感染病菌后的信号传导及响应对于科学家揭露抗病分子机制以及作物育种有巨大的帮助。本研究以高感白粉病菌生理小种E09小麦品种Chancellor及其近等基因系(NIL)L031(高抗)与两者杂交后代F1(高抗)为研究对象,采用RNA-seq技术对小麦白粉病菌E09分别诱导16 h和96 h后的Chancellor、L031与F1幼苗进行转录组分析,通过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注释,从转录组水平上分析抗感病小麦材料对白粉病菌不同的防御反应以及早期病程相关基因的表达。主要结果如下:(1)RNA-seq转录组测序与从头组装及注释对白粉菌侵染16h和96h后叁个小麦材料L031,F1以及Chancellor各自的混合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得到六个转录组,包括T1,T2和T3(分别代表L031-16h,F1-16h以及Chancellor-16h);以及T4,T5和T6(分别代表L031-96h,F1-96h以及Chancellor-96h)。六个转录组原始数据经过过滤后各得到4G左右的clean data,Q30%均大于91%。采用Trinity软件对clean data进行从头组装,得到316,787个转录本以及112,033功能基因,其中有63,210个功能基因可被注释。将clean data与指定的参考基因组进行序列比对,各样品测序数据与所选参考基因组的序列比对效率从79.68%到83.01%不等。(2)白粉菌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以基因表达水平差异超过2倍、检验P-value值<0.005且FDR(错误发生率)≤0.01作为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筛选的标准。无参考基因组时在16h处理下,L031与chancellor共有2,932个基因存在表达差异,F1和Chancellor存在1,419个差异表达基因;在96h处理时,L031与Chancellor共有4,697个差异表达基因,F1和Chancellor存在4,583个差异表达基因,后期有更多下游基因表达被引发;有参考基因组时,在16h处理下,T1比T3共有5,052个基因存在表达差异,F1和Chancellor存在1,832个差异表达基因;在96h处理时,L031与chancellor共有4,710个差异表达基因,F1和Chancellor存在4,507个差异表达基因。F1与Chancellor的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小于L031与Chancellor的差异表达基因,说明在试验设计中添加F1可减少假阳性差异表达基因数目,更加准确识别抗性反应中的重要基因。结果显示侵染后期有更多的下游基因被激发,证实了早期侵染是研究小麦在病菌侵染后对生理小种特异的抗性基因表达与响应的关键时期。本研究对比了在16h和96h侵染条件下L031、F1、Chancellor的共调控基因,在无参和有参两种条件下均发现T1比T3与T2比T3共有的重迭基因主要参与翻译,转录,复制,信号传导等过程;T4比T6与T5比T6共有的重迭基因,与翻译,转录后修饰,能量产生与转化,氨基酸代谢等过程有关,这些重迭的DEGs可能是抗病防御机制中必不可少的基因。(3)不同侵染时间基因表达差异在不同处理时间叁种基因型内比对发现,无参考基因组时T1与T4有2,699个差异表达基因,T2与T5有1,952个差异表达基因,T3与T6有4,697个差异表达基因。96h处理下与植物次生代谢通路有关的基因富集。有参考基因组时T1与T4有1,958个差异表达基因,T2与T5有3,456个差异表达基因,T3与T6有1,499个差异表达基因。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结果发现许多通路是侵染后期特有的,包括一些次生代谢途径,如生物碱合成,类固醇生物合成,ABC转运子等。(4)涉及抗白粉病反应的抗病基因选取两个时间点在感病材料中表达水平为0或接近与0,而抗病材料L031以及F1表达量极高的差异表达基因发现,许多差异表达基因是抗性相关基因。本研究中设置无参考基因组时,共发现8个编码LRR家族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的功能基因在抗病材料中均表达上调,其中5个功能基因在感病材料中表达极低,这5个基因可能参与基因介导的抗性,与识别侵染激活下游信号级联反应有关。另外,47个重迭基因在两个处理的抗感病材料差异表达基因中发现,主要编码抗病蛋白RGA,RPM以及RPP,受体类似物蛋白激酶,以及一些假设蛋白。在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后,共得到76个具有相同表达模式的共调控新基因,注释结果发现其中有19个共调控抗病相关新基因,基因功能主要涉及抗病蛋白RPP、RGA、RPM,LRR受体类似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FLS2,WRKY转录因子,半胱氨酸受体类蛋白激酶,脯氨酸富集受体类似蛋白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受体等方面。(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5-05-10)
于艳杰,史振声,胡海军,李云,王健[5](2015)在《不同抗性糯玉米近等基因系水培幼苗对烟嘧磺隆的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抗和不抗烟嘧磺隆的沈糯509R和沈糯509S为试材,通过向水培液添加烟嘧磺隆的方法,研究抗系与不抗系的幼苗外观表现和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处理后两个近等基因系均比对照发生明显变化;各项指标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反应加剧;抗系0.02 m L·L-1烟嘧磺隆培养液中甚至无明显反应,而不抗系反应强烈直至死亡;抗系与不抗系对烟嘧磺隆反应的快慢和变化趋势存在明显差异。试验证明,采用0.02 m L·L-1烟嘧磺隆水培液对自交系进行烟嘧磺隆抗性鉴定,无论以形态指标还是以生理指标都可得到准确的鉴定结果。(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夏先全,姚革,陈松,叶慧丽[6](2014)在《小麦条锈病近等基因系材料抗性跟踪监测及抗性变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跟踪鉴定监测小麦条锈病近等基因系材料年度间抗条锈性变化,对小麦抗病育种有预警和指导作用。2007—2014年连续8年,按照国家农业行业标准NT/T1443.1-2007小麦抗条锈病评价技术规范等技术措施要求,在四川省成都、绵阳和雅安叁地设置抗病性鉴定圃,采用多点异地,人工接种优势混合菌系和田间自然诱发条锈菌相结合的方式,对27个小麦条锈近等基因系材料进行抗条锈病跟踪鉴定评价。结果显示:8年当中对条锈病菌优势小种一直表现抗病的基因有Tatara、Yr10、Yr15、Seri、Opata、Superkau2、PBW343等,为有效抗病基因,在抗病选育中可以加以利用;8年中一直表现感病的基因有AOC-YRA、AOC+YRA、Yr1、Yr2、Yr6、Yr7、Yr8、Yr9、Yr17、YrSP、YrCV、Yr28、Yr9、Yr31等,在抗病选育中应注意避免;另有Yr5、Yr18、Yr27、Pavon等基因的抗病性表现年度间存在差异,不太稳定。值得注意的是,Yr24、Yr26在2007—2012年6年间一直稳定抗条锈病,而自2013年起至2014年,试验表现连续两年感条锈病,表明小麦条锈菌中可能出现了能够克服Yr24和Yr26基因的变异菌株,小麦育种上要警惕含有上述两类基因的小麦材料因抗性"丧失"带来的潜在风险。(本文来源于《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4-11-05)
褚晋,何鹏飞,赵正龙,吴毅歆,何朋杰[7](2014)在《3套水稻近等基因系对两个病圃稻瘟病菌的抗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苗期喷雾法,评价了丽江新团黑谷、CO39和IRBL系列等3套近等基因系水稻品种对云南省腾冲县和罗平县两个病圃稻瘟病菌的抗性水平及利用价值。结果表明:C101A51(Pi-2(t))、IRBL-22(Pi-9(t))和IRBL-23(Pi-12(t))等3个品系的抗性最强,抗病频率分别为:94.22%、93.50%、90.61%。对2个抗瘟基因的联合抗病性分析表明,Pi-2+Pi-9基因、Pi-2+Pi-12基因搭配的联合抗病性系数达0.88和0.86,在抗病育种中适于聚合应用。(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4年07期)
杨艳菊,朱勋,向文胜,王少丽,吴青君[8](2014)在《近等基因系Cry1Ac抗性和敏感小菜蛾中肠蛋白酶的测量及部分生物学参数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了近等基因系Cry1Ac抗性(NIL-R)和敏感(DBM1Ac-S)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中肠蛋白酶的活性,测量了NIL-R和DBM1Ac-S的卵宽、卵长和蛹重,并对其卵的孵化率、化蛹率、雌雄比等参数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抗、敏种群中肠类胰凝乳蛋白酶的活力差异不显着,而敏感种群中肠的总蛋白酶、类胰蛋白酶的活力显着高于抗性品系。这两个种群卵的大小和孵化率、蛹重和化蛹率、雌雄比在统计上没有显着性差异,说明就以上生物学参数来看,NIL-R对Cry1Ac的抗性并没有引起抗性的适合度代价。(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11期)
杨艳菊[9](2014)在《近等基因系Cry1Ac抗性小菜蛾的生物学特点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因其对环境无污染,是目前防治害虫工作中使用最广泛地微生物源杀虫剂,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也是第一个在田间发现已对Bt产生抗性种群的害虫。小菜蛾年发生代数多,繁殖速度快,世代重迭严重,据估计目前全世界每年对该虫的防治费用高达40-50亿美元。本论文应用生物学方法对实验室近等基因系Cry1Ac抗性(NIL-R)、敏感小菜蛾(DBM1Ac-S)两种群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生命表结果显示:NIL-R与DBM1Ac-S两种群的卵大小一致,且卵宽、卵长、雌蛹重、雄蛹重无显着差异;卵期和幼虫期的存活率、雌、雄成虫寿命、产卵前期(APOP)、总产卵前期(TPOP)及每头雌虫的产卵量也均无显着差异,表明抗、敏两品系小菜蛾对CrylAc的抗性并没有导致发育历期的差异。(2)生命表参数结果显示:NIL-R与DBMlAc-S两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粗繁殖率(Ro)、挣生殖力(GRR)无显着差异,表明NIL-R种群很稳定。叁次生命表的抗性适合度代价分别为1.016、0.940、0.932,表明NIL-R种群没有适合度缺失,Cry1Ac毒素对小菜蛾的生活力和繁殖力无影响。(3)以敏感种群DBM1Ac-S为对照,5种Bt毒素蛋白Cry1Ab、Cry1Ac、Cry1Ah、Cry1Ca和Cry1le对DBM1Ac-S和NIL-R品系的2龄幼虫进行了毒力生测。抗性种君NIL-R对毒素Cry1Ac产生4850倍的抗性,对Cry1Ab产生超过2000倍的抗性,对Cry1Ah产生达到63倍的抗性,对Cry1Ca和Cry1Ie产生1.82和0.74倍的抗性,结果表明以Cry1Ac毒素蛋白汰选得到的NIL-R品系与Cry1Ab毒素蛋白具有很高的交互抗性,与Cry1Ah存在中度的交互抗性,与Cry1Ca有很小的交互抗性,与Cry1Ie没有交互抗性。(4)通过生物测定和不同的杂交试验,测定了小菜蛾对Cry1Ac的抗性遗传方式。对DBM1Ac-S和NIL-R的正反交后代进行生测,F1和F1子代的LCso值接近,且抗性显性度D值分别为-0.74和-0.71,表明NIL-R对Cry1Ac的抗性为不完全隐性遗传。F1和F1’子代的LCso值接近,logdose-probit曲线基本重合,表明NIL-R对CrylAc的抗性为常染色体遗传。回交后代BC的logdose-probit曲线在死亡率为50%处出现明显平坡,表明NIL-R对CrylAc的抗性为单基因遗传。经观察死亡率与期望死亡率适合度检验,sum χ2i (10.425)<0.05(12.592),表明观察死亡率与期望死亡率无显着性差异而接受假设,表明NIL-R对Cry1Ac的抗性为单基因遗传。(5)比较了NIL-R和I)BM1Ac-S幼虫中肠蛋白酶的活性大小,结果表明,抗、敏种群中肠类胰凝乳蛋白酶的活力差异并不显着,而敏感种群中肠的总蛋白酶、类胰蛋白酶的活力显着高于抗性品系。推断类胰蛋白酶可能与小菜蛾对Cry1Ac产生抗性的机理有关。总结:抗性的适合度代价和遗传方式对抗性的管理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小菜NIL-R对Cry1Ac的抗性不存在适合度代价缺失,对Cry1Ac的抗性为常染色体单基因不完全隐性遗传。NIL-R对Cry1Ac的抗性非常稳定,在Cry1Ac不存在的情况下抗性也不会降低。此种群若是在田间发现,用Cry1Ac毒素控制将不会起到杀虫效果。(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吕超,姚琴,周荣华,许如根,贾继增[10](2012)在《小麦Am3/莱州953近等基因导入系赤霉病抗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58份用四倍体小麦PS5与粗山羊草Ae38人工合成的六倍体小麦Am3为供体亲本,普通小麦品种莱州953为轮回亲本构建的BC4F3和BC4F5近等基因导入系群体为材料,对其小麦赤霉病抗性进行鉴定与评价,为普通小麦近缘野生种质资源在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参试的146个BC4F3材料中,大部分表现为中感到感,共116份,37份材料抗性好于或接近Am3,参试材料的病穗率、感病指数与株高呈极显着负相关;112个BC4F5材料中,31份材料抗性好于或接近Am3,参试材料的病穗率、感病指数与小穗密度呈负相关,达极显着水平。BC4F3和BC4F5导入系对赤霉病的抗性平均表现好于莱州953,其平均感病指数分别比莱州953降低41.3%、38.7%,可能是由于供体亲本Am3中抗性基因的导入提高了导入系的抗性。(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12期)
抗性近等基因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稻(Oryza sativa L.)是全球超过一半人口的主食。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BPH)是水稻最为严重的虫害之一。控制褐飞虱最为经济环保的策略是利用水稻抗性基因培育抗虫品种。目前,水稻中已经报道了30个抗性基因,其中7个已被克隆。然而,真正应用于育种的基因比较少,且大多数基因是在不同遗传背景下鉴定的,其效应和育种前景难以准确评价。因而,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发掘了新的抗性基因,并通过构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体系和回交育种,构建了前人已定位或克隆的13个抗性基因在9311背景下的近等基因系(near-isogenic line,NIL),并结合基因型和抗性表型,准确区分和评价了这些抗性基因的效应。主要结果如下:利用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分析,我们在感虫品种9311和抗虫品种AUS69杂交衍生的F2:3群体中,定位到两个主效QTL,并分别暂时命名为Bph30和Bph31。它们分别位于第4号染色体长臂标记J63和RM252之间和第11染色体短臂标记RM536和RM1355之间,加性效应分别为1.56和1.14,LOD值分别为9.46和6.18,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11.65%和5.95%。通过重组单株的筛选及其基因型和表型分析,我们最终把Bph31定位在标记11-165和In88之间(400 kb)。通过参考序列日本晴在此区段的基因注释,我们找到了两个卷曲螺旋(coiled-coil,CC),核苷酸结合位点(nucleotide-bingding site,NBS),亮氨酸重复(leucine-rich repeat,LRR)(CC-NBS-LRR)类基因,分别命名为LRR1和LRR2。我们测序并比较两个亲本9311和AUS69在这两个基因上的差异,但只测通亲本AUS69的LRR1的前部分和LRR2的全长基因。我们对比了LRR1和LRR2分别在AUS69和日本晴中的氨基酸序列,发现这两个基因在两品种间都有大量变异,结果初步表明,LRR1和LRR2可能在AUS69的抗性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还有待遗传转化的验证。利用MAS和回交育种技术,我们将前人报道的来源于9个供体的13个褐飞虱抗性基因如RH(Bph3和Bph17)、B5(Bph14和Bph15)、IR54751-1-2-44(QBph3和QBph4)、IR65482-4-136(Bph10)、IR71033-121(Bph20和Bph21)、IR65482-7-216(Bph18)、Swarnalata(Bph6)、Pokkali(Bph9)和BR96(Bph24)等,分别导入到9311中,通过正向选择、反向选择和RICE6K芯片的背景筛选,我们最终得到了13个9311背景的NILs。我们考查了这13个NILs的苗期抗性,褐飞虱在NILs上的蜜露分泌量和存活率。结果显示,抗性基因的导入显着地提高了褐飞虱抗性,减少了褐飞虱的蜜露分泌量和存活率。在苗期抗性方面,Bph24-NIL和Bph6-NIL这两个家系表现为高抗水平,抗性等级分别为1.31和1.96;其次是表现为抗的家系Bph3-NIL、QBph3-NIL、Bph15-NIL、Bph9-NIL和QBph4-NIL,抗性等级分别为2.34、2.09、2.38、2.42和2.49;再次是表现为中抗的家系Bph17-NIL、Bph20-NIL和Bph14-NIL,抗性等级分别为2.74、3.16和3.37;最后是表现为中感的家系Bph10-NIL、Bph21-NIL和Bph18-NIL,抗性等级分别为4.73、5.69和6.25。综合来看除Bph9外,第4号染色体上的抗性基因(QBph4、Bph17、Bph15、Bph20、Bph24和Bph6)普遍比第12号染色体上的抗性基因(Bph10、Bph18和Bph21)在9311背景下表现出更强的抗性。褐飞虱取食后蜜露的分泌量和存活率的趋势基本上与苗期抗性一致。本研究所用的13个抗性基因中存在叁个基因簇内,其中已克隆的基因有Bph14、Bph17、Bph18和Bph26。根据序列比较Bph18和Bph26是的不同等位基因。Bph10和Bph2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Bph26完全一样。Bph9和Bph26在第一个和第二个外显子上有一些氨基酸的不同。QBph3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跟Bph14的有明显的差异,它们在LRR区域有很多氨基酸的替换。Bph15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和Bph17完全一致,而QBph4、Bph20和Bph24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Bph17相比有一些氨基酸的替换。基于上述基因簇内不同基因NILs的表型和氨基酸序列比较,我们推测Bph10、Bph21和Bph26,Bph15和Bph17可能是同一个基因;QBph3和Bph14,QBph4和Bph20可能是不同的等位基因;Bph9、Bph18和Bph26可能是复等位基因;而Bph24和Bph17可能是不同的基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性近等基因系论文参考文献
[1].朱永生,何炜,连玲,谢鸿光,魏毅东.粳稻云引稻瘟病抗性近等基因系构建及遗传背景恢复分析[J].福建农业学报.2018
[2].肖聪.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的遗传定位及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和抗性评价[D].华中农业大学.2017
[3].苑广迪.西花蓟马对多杀霉素抗性近等基因系的建立及抗性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4].张雪莹.小麦近等基因系白粉病抗性反应的转录组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5
[5].于艳杰,史振声,胡海军,李云,王健.不同抗性糯玉米近等基因系水培幼苗对烟嘧磺隆的反应[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
[6].夏先全,姚革,陈松,叶慧丽.小麦条锈病近等基因系材料抗性跟踪监测及抗性变异分析[C].2014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7].褚晋,何鹏飞,赵正龙,吴毅歆,何朋杰.3套水稻近等基因系对两个病圃稻瘟病菌的抗性评价[J].江西农业学报.2014
[8].杨艳菊,朱勋,向文胜,王少丽,吴青君.近等基因系Cry1Ac抗性和敏感小菜蛾中肠蛋白酶的测量及部分生物学参数比较[J].广东农业科学.2014
[9].杨艳菊.近等基因系Cry1Ac抗性小菜蛾的生物学特点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
[10].吕超,姚琴,周荣华,许如根,贾继增.小麦Am3/莱州953近等基因导入系赤霉病抗性鉴定[J].江苏农业科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