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国文经典阅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阅读,民国经典国文课,兴趣,课内向课外延伸
国文经典阅读论文文献综述
马晓虹,张琴[1](2017)在《探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与途径——以《民国经典国文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作为城郊结合部的一所薄弱学校,我们以《民国经典国文课》为例,在激发中学生阅读传统经典课文的方法与途径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本文来源于《学语文》期刊2017年06期)
冉小华[2](2012)在《国文经典阅读对提升高中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大了国文经典阅读的力度,并对其作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所选经典篇目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增加学生知识积累等方面有很强的实效。作为具有一定领悟能力的高中生在阅读中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学会思考,积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语文素养和人生境界。(本文来源于《语文学刊》期刊2012年12期)
卜德伟[3](2007)在《初中生国文经典阅读及其语文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文化延续至今,中外文化在多元化的时代更深入地“亲密接触”,这是不可避免的,但越是国际化,越要民族化。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文化建设,势在必然。唯有为本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才始终能对人们起到激励和提倡的作用。语文教学对于传统文化的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语文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但国文阅读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来加强阅读指导,在文学作品的风骨、情操自然渗入学生心灵的同时,应由教师加以引导和点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国文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的实效,将之与课内教学相结合,形成教学合力是值得探究的一条新路。而研究的最终必将丰富教师的实践与操作经验,为今后开展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在方法上得到感性认识。本课题以阅读课模式探究、阅读方法指导、语文素养培养为主要内容,侧重实际经验的总结。此选题是教育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工作的范畴点,有生命力有研究的价值优势,有利于促进学生、学校、教师的发展。弘扬民族文化,防止民族文化流失,本课题研究主要就是想探索一条可行之路,让学生们在阅读学习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民族文化更好的继承和发扬光大。(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国文经典阅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大了国文经典阅读的力度,并对其作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所选经典篇目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增加学生知识积累等方面有很强的实效。作为具有一定领悟能力的高中生在阅读中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学会思考,积极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语文素养和人生境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文经典阅读论文参考文献
[1].马晓虹,张琴.探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与途径——以《民国经典国文课》为例[J].学语文.2017
[2].冉小华.国文经典阅读对提升高中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J].语文学刊.2012
[3].卜德伟.初中生国文经典阅读及其语文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