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构造剖面与高原隆升

青藏高原构造剖面与高原隆升

一、青藏高原的构造轮廓及高原之隆起(论文文献综述)

耿爽[1](2021)在《基于夷平面三维形态研究活动断块新生代构造变形与运动 ——以京西北盆岭构造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京西北盆岭构造区是山西地堑系的重要部分,位于山西地堑系北端,属于山西地震带与张渤地震带的交汇区,是一个以半地堑—地堑构造为主的拉张断陷区,发育多个地堑、半地堑盆地,是一个典型的盆岭构造区。这些盆地的边缘大都受到了NE向活动断裂带的控制,将盆岭区划分形成了一系列的活动断块。上地幔软流圈熔融物质的上涌造成了盆岭区的整体拉张环境,是造成盆地断陷、断块掀斜的深部动力学原因。目前,有关该区域地震构造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就对断块新构造运动的认识情况而言,目前只是笼统地将所有断块的构造运动归为掀斜运动,缺乏对各个断块掀斜变形细节的具体认识,尚未系统而准确地获取断块掀斜方向、掀斜角度等一些主要的变形量或相关定量参数,缺乏对断块尺度累积构造变形总量的准确厘定,同时欠缺对各个断块掀斜运动差异性的辨别,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对整个断陷区构造应变空间非均一性特征的识别;其次,缺乏对盆岭区断块之间相互关系以及断块整体结构的认识,对区域尺度断层系统总体性质的把握不足,断块与断块之间是通过怎样的协调机制而衔接组合在一起的?而断块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将各条孤立的断裂联系在一起的?如何评价断块整体结构的非均一性特征?等等。而上述这两方面问题的解决能够提供关于新生代以来区域地震构造总体活动水平与格局的关键信息,为约束区域地震构造背景提供重要参数与条件。因此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研究区内普遍发育了多级夷平面,而这些不同级次夷平面的发育为解决上述这些疑难的构造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契机。所谓夷平面,一般是指在地壳运动相对稳定的时期,由于外力长期的风化、剥蚀作用,削高补低,形成的向侵蚀基准面趋近的平缓起伏的、近似平坦的地形面。在后续构造活跃期内,由于断裂活动、断块运动,往往会对先期夷平面的水平形态造成影响,使原始的夷平面发生不同形式、程度的构造变形。因此,夷平面的构造变形可以指示地下更深层次的构造运动。近些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基于夷平面的这种特性来研究活动构造的变形、运动与演化过程。前人对研究区内的夷平面进行过系统的梳理和研究,目前认为在该区域保存着北台面、甸子梁面、唐县面三期山地夷平面。本论文以区域内最高一级夷平面的构造变形为主,对盆岭区构造断块新生代以来的三维变形与运动进行分析和研究,尝试解决前面提到的研究区内仍然存在的一些构造问题。本论文基于最新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地形数据,以及GIS平台先进的空间分析功能、算法,结合野外地质调查与测量,进行夷平面详细的遥感解译、精确的地形地貌分析,针对夷平面复杂的三维地貌形态,分析夷平面的三维构造变形特征并提取能够反映这种变形的定量参数,准确获取各个断块的构造变形量及相关参数,研究盆岭区内活动断块新生代以来的三维构造变形及运动,并基于断块运动与变形的差异性来揭示盆岭区断块整体结构及构造应变的非均一性特征。通过本文的研究,取得了以下一些初步的认识:(1)流域切割侵蚀程度与断块掀斜抬升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随着断块掀斜角度的增加,前山区域横跨断块掀斜抬升前缘的流域的下切侵蚀、溯源侵蚀的程度都相应增加,相应的主分水岭的后退程度越高;(2)NEE走向的六棱山断裂东段、中段内的各个断块总体上都呈现掀斜运动,个别断块内部发育次一级的断裂。各个断块的掀斜角度各不相同,这种掀斜差异可能被断块之间的一系列NW向的断层所调节;(3)从掀斜运动程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六棱山断裂中段断块的掀斜角度及抬升量整体上高于东段,表现为中段断块前缘的掀斜速率整体上高于东段,中段的掀斜抬升速率范围约为1.22-1.55mm/a而东段的掀斜抬升速率范围约为0.45-0.71mm/a。(4)中段的两个块体之间形成了一个斜截与块体边界的近NE向构造带,斜向拉张环境可能产生了应变分配,同时形成了正断层与右旋走滑断层。1989-1999年期间,该段发生了一系列Ms≥5的中强地震,该强震序列的主要发震断层与这条右旋走滑断层密切相关。(5)盆岭区内的断块按照构造运动的形式可以分为掀斜式、地垒式、倾滑式三种。掀斜式地块属于半地堑构造断块,广泛地分布于盆岭区的西北部区域,块体之间表现为类似于多米诺骨牌式的排列组合形式,这些掀斜断块的下方很可能存在着滑脱面,总体上控制并协调了这些掀斜断块的运动与变形。地垒式断块以垂直隆升运动为主,集中地分布于盆岭区的东南部区域,往往是地形隆升相对较高的地方,分布于五台山地区、甸子梁地区以及小五台山地区等变质核杂岩出露的区域,可能反映了下方深部岩浆物质的强烈上涌。倾滑式断块集中地分布于盆岭区的东南缘,基本上沿着NE走向的太行山构造带发育和分布,它们紧邻北西侧的地垒式断块发育,往往表现为多个断块近平行地斜列式分布,构成阶梯状的样式。(6)以盆岭区所在的NE向构造条带为中心,断块掀斜角度向着盆岭区两侧外围逐渐衰减,从6°多逐渐减至不到1°。这表明断块掀斜运动程度从盆岭区中心向两侧逐渐减弱,由此推测盆岭区内部拆离构造的发育、深部岩浆物质的上涌与活跃程度要明显强于外围区域。当然,本文的结论是基于现有的数据资料、技术方法暂时得到的一些新的认识,以后还有待于其他资料与手段的进一步检验与完善。

卞爽[2](2021)在《印度板块拆离及其对青藏高原后碰撞构造变形的效应》文中研究指明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是现今地球上规模最大、最年轻的陆陆碰撞带,是研究深部过程与地表构造变形关系的理想场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质与地球物理证据指示,俯冲的印度岩石圈在~25–10 Ma期间发生了自西向东的拆离作用。印度板块拆离可导致俯冲带中应力显着变化,并引起造山带尺度上的热-力学再平衡,成为解释一系列地质现象的有效机制。然而,板块拆离作用释放的应力如何影响构造变形的研究却很少,这使得印度板块拆离在青藏高原后碰撞构造演化过程中的效应仍不清楚。作为青藏高原最为典型的后碰撞构造体系,高原北缘构造带与高原内部东西向伸展构造在时间和空间上贯穿了整个印度板块拆离过程,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绝佳的窗口。本文通过二维热-力学数值模拟和低温热年代学方法分别约束了高原北缘构造带和高原内部东西向伸展构造的发育过程,并探讨了板块拆离对这两种后碰撞构造系的控制作用,进而构建了统一的地球动力学模型,取得了以下创新性认识:(1)二维热-力学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印度板块拆离对于高原北缘构造带的隆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虽然这些构造带的隆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地体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前的性质,但更大程度上受控于板块拆离过程。在高原西北缘,构造带具有逆序隆升的特点,板块拆离作用导致边界应力向北传递,并优先集中在较热的天山岩石圈,造成天山造山带先于西昆仑构造带隆起。在高原东北缘,构造带具有两阶段隆升的特点,当祁连山造山带具有足够高的莫霍面温度时,边界应力可迅速向北传递,导致高原北缘构造带早期瞬时的隆升响应,但后期阶段的隆升主要受控于板块拆离作用,且其隆升幅度远大于前期。因此,无论构造带的莫霍面温度多高,只有在板块拆离作用启动之后才能大规模释放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汇聚力,进而导致上覆板块的应力迅速增大并向北传递,造成高原北缘构造带显着的隆升。(2)高原内部的东西向伸展构造主要表现为一系列近南北向裂谷系。其中,作为高原最东侧的裂谷系统,错那裂谷的活动历史对于揭示所有裂谷的时空分布特征至关重要。低温热年代学结果显示错那裂谷在~3.0–2.3 Ma启动,是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最年轻的裂谷系。对比前人关于裂谷启动时间的研究成果,发现近南北向裂谷系具有自西向东依次发育的趋势,这一趋势与印度板块自西向东的拆离过程相一致,从而排除了裂谷系从东西两侧向中间启动以及近同时启动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结合青藏高原后碰撞岩浆岩的分布以及地球物理观测,推断高原内部东西向伸展构造受控于印度板块拆离作用驱动的重力势能梯度以及随之产生的岩石圈向东流动。(3)综合高原北缘构造带和高原内部东西向伸展构造与印度板块拆离作用的关系,本文构建了青藏高原后碰撞构造演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1)俯冲的印度板块在~25 Ma自西侧开始横向拆离,一方面使得上覆板块中边界应力大规模向北传递,并优先集中在热的天山造山带,导致高原西北缘的南天山造山带(~26–24 Ma)先于西昆仑(~23–20 Ma)隆起;另一方面导致拆离板块之上的地形快速抬升,建立了向东传播的重力势能梯度,驱动岩石圈向东流动,从而在造山带西侧率先形成东西向伸展构造(如,Leo Pargil裂谷启动在~23 Ma);(2)随着印度板块拆离向东的扩展,高原东北缘的东昆仑-祁连山造山带(~20–10 Ma)开始大规模隆起,同时高原内部东西向伸展构造依次向东发育;(3)印度板块在~10 Ma完全拆离,导致高原北缘构造带和高原内部东西向伸展构造的持续活动。

李兰[3](2021)在《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独特且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青藏高原储存水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雪山绵延、冰川纵横、湖泊密布,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地,滋养着流域内几十亿人口,青藏高原是名实相符的“亚洲水塔”。青藏高原湖泊是“亚洲水塔”水资源的重要载体,在高原环境下,其收支主要受冰川、冻土中地下冰等固体水资源及地表水、地下水汇集和蒸散发的影响,湖泊面积、数量的改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气候的变化。在近几十年气候的显着变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湖泊演化、江河源径流变化等,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甚大,急需开展青藏高原湖泊演化趋势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湖泊的演化经历了从自然驱动到人和自然共同驱动的历程,为探究青藏高原湖泊的演化过程及其动态变化的驱动力,本文基于RS和GIS技术,提取了1980s-2020年青藏高原的湖泊数据,依照不同成因,将湖泊分为构造湖、冰川湖、热喀斯特湖、堰塞湖、河成湖和人工湖。重点研究了1980s-2020年青藏高原构造湖、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的数量、面积和空间变化,分析了湖泊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近40年青藏高原在整体变暖、大部分区域降水波动增加的过程中,青藏高原湖泊变化显着。湖泊数量由1980s的70005个持续增长至2020年的143582个;湖泊面积整体呈减少(1980s-1990年)-加速增长(1990-2020年)的趋势,由1980s的41347.84km2降低至1990年的40441.4km2,后增长至2020年的54634.44km2。1980s-1990年湖泊面积减少的原因是大部分区域气温降低,降雨减少;1990-2020年湖泊面积渐增主要是因为气温显着升高、降水量增多和冰川融水增多。(2)构造湖在1980s-1990年湖泊面积减少,1990-2020年面积持续扩张,总面积增加了11388.13km2;数量由1089个增加至1451个。空间分布方面,构造湖变化主要发生在内陆流域。结合区域年降水量和年均气温,发现内陆流域气温升高和降水显着增加,是构造湖数量面积增加的直接原因。(3)多年冻土区是热喀斯特湖发育的区域。1980s-2020年热喀斯特湖个数由60834个增加至120374个,面积由932.5km2增长至1713.57km2。空间上主要集中在可可西里地区和北麓河区域,区域内地势平坦,显着的气候变暖导致了多年冻土区发生了广泛的退化乃至融化,地下冰融水加上降水量增加,使得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内热喀斯特湖成倍增加。(4)热喀斯特湖是多年冻土退化过程中的典型地貌单元,也是青藏高原整个区域中湖泊演化过程中数量和面积发生变化最为显着的类型。为此,本研究选取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泊点密度、冻土稳定性类型、年均降水量、地表温度、土壤水分、积雪面积、NDVI和坡度等评价指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专家评判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评判法获得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易发程度区划图。其中高易发区占19.0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中部包括可可西里地区。(5)冰川湖形成于冰川作用过程,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1980s-2020年间冰川湖的个数由8002个增加至20329个,湖泊面积由900.1km2增长至1620.5km2。空间变化方面主要发生在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西昆仑山以及青藏高原的南缘区域。(6)采用NDVI、湖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冰川湖溃决灾害三类指标对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评价。整体上青藏高原NDVI呈增加趋势,文中以2000-2019年NDVI差值作为评判植被退化和改善指标,显示植被改善区占37.58%;湖泊作为独立的生态系统,随着湖泊面积的增加,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呈增加趋势;气温的升高和冰川的广泛退化造成冰川湖溃决日益增加,危害较大。(7)青藏高原湖泊作为一种资源兼具了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和区域生态保障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其中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经常被视为不良地质现象,其演化过程、尤其是溃湖的发生对区域重大工程、生态环境存在着潜在或直接的危害,在相关区域规划、工程建设、环境保护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所获得的成果可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工作查清青藏高原湖泊本底、厘清其与冻融环境间关系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促进对全球变化下湖泊生态系统演变的科学认识,服务于湖泊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以及为热喀斯特湖和冰川湖溃决防灾减灾提供基础性支撑。

李维东[4](2020)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文中研究表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无论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起着至为关键的战略作用。黄河源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流汇入太平洋,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大型水系,其形成演化是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关乎人类的缘起、发展和未来,长期备受地质学家重视。本文选取黄河上游作为主要研究区域,综合运用构造地貌学、沉积学及地质年代学等多种学科手段,探讨晚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及黄河发育。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详细追索黄河上游典型河段古河道遗迹(阶地、古砾石层),利用地质年代学手段进行地层定年,建立其时空格架;(2)在关键层位系统采集物源(U-Pb、重矿物)样品,获取物源特征;(3)系统收集前人发表的黄河不同区段、不同时代的沉积物物源数据,将其与本文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探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过程。主要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U-Pb锆石年龄谱的对比分析,显示河套盆地段黄河T9阶地基座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及龙羊峡段古黄河曲乃亥组砂砾层的年龄谱具有相似的特征,为分析黄河早期演化提供了证据。(2)黄河河套段T9阶地埋藏的古黄河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的重矿物组合主要以角闪石和绿帘石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电气石、榍石等,与黄河上游现代沉积物、兰州段典型阶地沉积物和古老砾石层以及银川盆地古老砾石层的重矿物组合具有相似性。(3)综合河流阶地与古黄河沉积物的野外观测、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重矿物组合等资料,认为黄河上游至少在上新世早期已初步形成,其位置和规模接近现代黄河流域。

李冰[5](2020)在《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新生代陆内生长变形研究》文中认为祁连造山带处于青藏高原东北缘,作为特提斯构造域最北部典型的增生型造山带,在华北克拉通与柴达木地块之间经历了早古生代的俯冲和碰撞的多阶段造山过程,并于新生代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的影响形成了现今的祁连山逆冲断裂带。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的构造变形在后期的中生代的伸展作用和新生代的陆内挤压造山作用过程中被相当程度的活化或改造。为了更好地约束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过程,本文通过野外地质考察,综合地质填图,岩浆岩和碎屑沉积岩的锆石U-Pb测年,电子背散射衍射方法,锆石和磷灰石的裂变径迹低温年代学,构造物理模拟等方法来试图剖析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的造山作用和新生代陆内变形与扩展过程,以及早期构造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过程的控制与制约。综合本文及前人在祁连造山带内开展的碎屑锆石U-Pb测年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获得了祁连造山带内新元古界至白垩系沉积地层碎屑锆石的5个峰值年龄区间:2550-2350 Ma,1850-1750 Ma,1050-950 Ma,500-435 Ma和320-240 Ma,以及造山带演化过程中的3次主要的影响沉积过程的物源转变与古水系变迁。基于祁连造山带的地质概况、岩浆侵入序列和前人的地球物理资料所显示的深部结构,本文提出了祁连造山带前新生代的综合演化模型,其中包括1)新元古代晚期至寒武纪裂谷作用导致祁连洋沿着塔里木洋闭合的古缝合带开启;2)寒武纪—奥陶纪的俯冲引发了祁连洋在柴达木地块与华北克拉通之间的洋壳背向双重俯冲作用,并导致了与洋壳俯冲相关的早期岩浆作用和(超)高压变质作用;3)祁连洋的最终封闭和大陆碰撞发生在440 Ma左右,并开启了由地壳熔融导致的同碰撞和后碰撞的岩浆活动和陆陆碰撞导致的志留纪复理石沉积的中低温度(400-500°C)韧性变形过程并千枚岩化,以及沉积物物源的变化和造山带内部古水系的重构;4)泥盆纪中晚期的伸展坍塌,形成了典型的磨拉石沉积,重构了造山带内部古水系并导致沉积物源的从早古生代沉积物转变为元古代的基底;5)中生代伸展导致了侏罗—白垩纪陆内伸展盆地的广泛发育。海原断层中段增压弯曲构造部位,中祁连地块和北祁连造山带中段和柴达木盆地东段的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结果表明,祁连山逆冲断裂带经历了多期的冷却历史,主要包括:1)受构造事件远程效应影响的侏罗纪至白垩纪晚期的早期冷却过程;2)沿祁连山逆冲断裂西段和柴北缘逆冲断裂带发生的始新世—渐新世与逆冲断层活动相关的冷却过程,以及祁连山逆冲断裂带东段从白垩纪晚期到中新世的长期构造静止状态;3)中新世中晚期准同期的构造活动与快速冷却使岩石样品最终隆升至地表,并导致早期逆冲断层的活化和海原断裂在15-10 Ma间走滑活动的启动。基于本文的构造物理模拟和前人的数值模拟结果,本文认为祁连山逆冲断裂带自新生代早期以来就成为了整个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的东北部边界,并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不久后始新世便开始以无序变形的方法发育一系列逆冲断层,伴随着山脉的隆起和盆地的沉积。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新生代早期的构造变形过程是受到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及其残存构造的影响,其作为低摩擦系数的脱离层在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陆内变形过程中对上地壳变形的模式,应变分布和变形时序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

闫全超[6](2020)在《青藏高原东缘现今地壳形变特征》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东缘位于青藏高原块体、川滇块体和四川盆地的交汇处,具有明显的构造活动性。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壳形变特征可为理解该区域的构造演化运动、隆升及扩张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对于进一步解释地壳运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青藏高原东缘地壳运动为研究对象,以大地测量数据、地震数据和地质构造数据为基础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最小二乘预估、阻尼应力张量反演和块体形变分区等方法,对青藏高原区域内的地震活动性、地壳水平形变、应变分布、应力分布特征以及各子块体的效能率等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青藏高原东缘地区 2000年-2015年间2260个地震(≥ML3.0),对地震事件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进行活动性分析。结果发现集中在2008年-2013年的地震占总数目的91%,分布于龙门山断裂带区域的地震占总数目的84.2%。巴颜喀拉地块和川滇块体内地震事件的平均震源深度分别为9.5±3.5km、9.9±5.5km,主要滑动性质分别为走滑、走滑兼具逆冲,两块体内震源的平均深度基本相同且滑动性质相近。而龙门山断裂带区域地震的平均震源深度为16.2±2.1km,远远大于前两者,以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之间的地震空区为界,北段为逆冲兼具走滑,南段则以纯逆冲为主导。(2)利用GPS数据计算青藏高原地区速度场剖面、面膨胀、剪应变、区域平均应变分布等。速度剖面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壳近南北向缩短,近东西向拉张,且绕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发生顺时针旋转的运动趋势;面膨胀结果显示在青藏高原周边以挤压缩短为主,内部以拉张为主,青藏高原南缘和龙门山地区是挤压应变最强烈的区域;剪应变结果表明整个青藏高原的剪应变明显大于周边地区,且高剪应变主要沿大型活动断裂展布;区域平均应变结果中,羌塘地块、川滇块体、滇东地块的平均主应变方向分别为SWW-NEE、NW-SE、NNW-SSE,整体呈现自西向东的顺时针旋转趋势。而在龙门山断裂NWW-SEE向的压缩应变远远大于NNE-SSW向的拉张应变。(3)阻尼应力反演方法和迭代联合应力反演的结果显示,最大主压应力主要分布在断裂附近,除龙门山断裂北段西侧区域外,各子区域内主应力方向基本一致。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最大压应力的方向由玉树NW-SE转向为鲜水河中部的NWW-SEE,再转向为安宁河的NNW-SSE,整体显示出顺时针旋转特征。龙门山断裂带的最大压应力,在中部和南部则呈现出近东西向,而北部则存在局部差异性。(4)青藏内部各地块和部分主要断裂的效能率分配值分布表明以玉树-鲜水河断裂为界其南侧和北侧区域差异显着,在东北缘区域内各子块体边界断裂运动远大于块体内部对地壳形变的贡献,而东南缘的结果则正好相反。由效能率分配值分布特征推断出青藏高原顺时针旋转的上边界是在玉树-鲜水河断裂带附近,这一结果与根据应变分布、应力分布特征推断的顺时针旋转上边界轮廓基本一致,而与GPS数据推断的上边界轮廓位于昆仑断裂-汶川地震与芦山地震之间的地震空区且方向垂直龙门山断裂有所差异,体现了边界线位置在不同深度上的结果。

刘睿[7](2020)在《河西走廊西端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断裂相互作用》文中提出河西走廊西端位于祁连山造山带、阿拉善块体和塔里木块体的交汇地带,包括酒西盆地及阿尔金断裂的东端和酒西盆地北部宽滩山地区,是青藏高原向北东扩展的最前缘,发育有北西向、北西西向和近东西向等三组不同走向不同性质的活动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构造活动强烈、变形复杂。目前对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构造变形机理仍有很大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该地区构造变形主要受控于阿尔金断裂尾端由走滑向逆冲的构造转换,另一种观点认为主要受控于祁连山北东向的扩展作用。上述分歧,主要缘于对该地区不同走向构造之间的几何学、运动学关系存在不同认识。本文基于遥感测量、地质地貌调查与断代技术,比较系统地厘定了三组不同走向断裂之间的空间关系,并获得了晚第四纪定量活动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河西走廊西端构造变形的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研究进展如下:厘定了阿尔金断裂东端的尾端由红柳峡北缘断裂,长山岭逆断裂,红柳峡褶皱和五华山褶皱构成马尾状构造。运动性质由走滑转化为逆冲挤压和褶皱隆起。在红柳峡北缘断裂以西走滑速率为~1.0mm/a,往东迅速降低到~0.3mm/a,减少的量被红柳峡地区的地壳缩短所吸收,到了长山岭地区水平速率接近0。祁连山西段及其前陆区为北西西走向的逆冲构造体系,由旱峡-大黄沟断裂、老君庙背斜-玉门逆断裂带、白杨河背斜-白南逆断裂带和火烧沟褶皱构成,构造变形为从厚皮构造向薄皮构造发展,断裂扩展呈前展式和反冲式组合的形式,并发现新民堡断裂和芦草沟断裂等三条断裂为火烧沟褶皱的弯滑断层。利用白杨河河流地貌变形和年代学约束,获得了祁连山西段及其前陆区各个构造晚第四纪的活动定量参数,其总体地壳缩短速率为~2.35mm/a,逆冲前锋山前老君庙背斜-玉门逆断裂带与前陆区各占一半。宽滩山北缘断裂系是一组北西走向、右旋走滑兼具逆冲性质断裂,由近平行的宽滩山北缘断裂、豁路山-下天津卫断裂和黄土崖子褶皱-北山断裂构成,并基于断错地貌及年代学数据获得了各条断裂的活动参数。认为这组发育于祁连山中西部及其前陆区的北西走向右旋走滑断裂是高原物质向北西方向挤出的产物,与北东东向阿尔金左旋走滑断裂组成共轭变形带,共同协调祁连山NNE方向挤压作用下物质的侧向挤出。关于阿尔金断裂向北东方向扩展的构造机理。阿尔金断裂构成了整个青藏高原的西北边界,总长度达1500km,几何上几乎成线性展布,受到区域构造应力场控制,稳定与区域主压应力轴夹角~55°。但在其向北东扩展的过程中,其尾端构造偏转为与区域主压应力轴夹角增大到~71°,不利于继续发生走滑错动。随着其东北侧高原物质的北西向挤出与NW走向宽滩山北缘断裂系的右旋走滑错动,尾端构造发生逆时针旋转,当北边界断裂与区域主压应力轴方向夹角减少至~55°的最大有效力矩方向时,阿尔金断裂突破尾端构造继续向前扩展,并形成新的尾端构造。而旧的尾端构造和北西走向断裂会被新的构造体制不断改造。因此,阿尔金断裂向东扩展是在祁连山北北东挤压和北西走向断裂的右旋走滑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关于阿尔金断裂与祁连山逆冲构造带的关系。阿尔金断裂尾端在北北东方向上距祁连山逆冲断裂系的最新变形位置(宽滩山、黑山北缘)20km,因此它是跟在祁连山前陆逆冲构造后面形成的,起到构造协调作用,为协调断裂(Tansfer fault)。阿尔金断裂尾端分支逆冲断裂在向前扩展的变形过程中,最后的归属不同。北侧分支断裂与主断裂的夹角较小,在逆时针旋转过程中首先达到与主断裂一致的方向,发生走滑错动,成为主断裂的一部分,而南侧诸分支断裂将与祁连山前陆逆冲构造带相向侧向生长联合,如红柳峡北缘断裂和老君庙褶皱-玉门逆断裂带正在相向侧向生长,最终走向联合,替代旱峡-大黄沟断裂成为河西走廊南缘新的边界断裂。总之,晚第四纪期间在印度板块的北北东向楔入作用下,河西走廊西端发生了北北东向地壳缩短,而上述三组不同走向的断裂扮演了不同角色。北西西走向祁连山逆冲构造带协调物质垂向移动、促使地壳增厚与地表隆升,阿尔金断裂协调物质的北东向侧向移动,北西走向右旋走滑断裂协调物质的北西向侧向移动与阿尔金断裂继续向北东扩展。

刘靖[8](2020)在《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S波速度与各向异性研究》文中提出鄂尔多斯块体位于华北克拉通西部,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北东向挤压和西太平洋板块西向俯冲的拉张应力的共同作用,在其周缘发育了一系列的断陷盆地和断裂带。作为在华北新生代和现代构造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活动块体,以及华北克拉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鄂尔多斯块体深部结构研究一直受到地球物理学家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在该地区观测获得的高质量地震数据,对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区域的壳幔S波速度结构和各向异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动力学意义,获得的主要成果及认识如下:(1)利用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在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布设的461个地震台为期2年的地震观测资料,采用背景噪声层析成像方法,研究获得了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5-46s周期、分辨率高达0.3°*0.3°的瑞利面波相速度分布图像。(2)利用获得的相速度频散数据,使用基于贝叶斯框架下的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非线性反演方法反演获得了地壳及上地幔顶部三维S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块体浅部存在明显的沉积层,且表现为西部厚,东部稍薄的特征。在上地壳,鄂尔多斯块体内部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西部的相对低速可能与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导致青藏高原东北缘对块体西部边界的挤压,进而产生地壳内部不同程度的变形和破坏有关。鄂尔多斯内部中上地壳存在明显的NE向高速异常带,推测可能与鄂尔多斯块体的基底拼合有关。鄂尔多斯中下地壳和上地幔表现为显着的高速异常,该高速异常与临汾盆地、灵石隆起地区的高速异常相连接,并一直向东延伸至太行山造山带南部,表明该区域在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中未遭到严重破坏。兴蒙造山带南缘中上地壳速度分布具有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推测与整个造山过程中,不同海陆块的拼合和物质交换,以及地壳的缩短和隆升引起中下地壳界面的剧烈起伏有关。(3)利用~710个流动地震台站的SKS资料通过剪切波分裂分析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各向异性分布图像。结果显示,在鄂尔多斯块体内部各向异性总体较弱,应与块体具有较大的力学强度不易变形有关。在鄂尔多斯块体西部地区各向异性比东部地区明显偏大,且快波方向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我们推测在青藏高原扩张和挤压的影响下,块体西缘发生了明显的变形。在鄂尔多斯东北缘和山西断陷带北部存在一个快波偏振方向为NW-SE方向的狭窄区域,它与地震层析成像揭示的低速带相一致,与青藏高原对鄂尔多斯块体的NE向挤压相垂直,推测它与上地幔低速物质受青藏高原东北缘NE向挤压的远程效应有关。在山西断陷带中部存在一个明显的弱各向异性区,它与鄂尔多斯东部的弱各向异性区相接,其分布范围与地震层析成像显示的高速区相一致性,认为山西断陷带中部的岩石圈厚度和力学强度高于其南部和北部地区。在太原盆地附近EW向的各向异性快波方向自西向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未受NE-SW走向拉张盆地影响,推测太原盆地下岩石圈地幔变形不大。兴蒙造山带区域快波偏振方向主要以NWW–SEE为主,与绝对板块的运动方向大致相同,推测各向异性可能与软流圈流动有关。然而靠近阴山造山带部分的各向异性快波偏振方向与阴山-燕山造山带走向一致,推测与兴蒙造山带南缘燕山期的构造变形残留有关。(4)利用~200个远震的SKS震相,采用切向能量最小方法,研究获得了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512个宽频带地震台站下方的壳幔各向异性。结果显示,在四川盆地内部,平均延迟时间仅约为0.35 s,与其岩石圈较厚且不易变形有关。在四川盆地东北部,快波偏振方向与周围地区明显不同,推测原因是青藏高原地幔物质向东逃逸过程中产生的近E-W向压应力,作用在岩石圈强度相对较软的四川盆地东北部,沿右旋最大剪切方向发生了强烈变形。四川盆地西南部区域具有很强的SKS各向异性,表明该地区的岩石圈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形。在川滇菱形块体内部,存在近E-W向的各向异性,其快波偏振方向几乎与其北部和南部区域的各向异性方向相垂直。我们推测该区域的岩石圈拆沉作用可能导致地幔物质的上涌和部分熔融,在近N-S向的挤压应力作用下产生近E-W方向的变形。松潘-甘孜块体南部的延迟时间明显小于北部,且快波偏振方向也与北部不同,不以NW-SE方向为主导。地震层析成像显示这里的岩石圈表现为明显的低速异常,上地幔热物质的上涌和该区域复杂的构造应力致使上地幔各向异性矿物很难沿某一特定的主导方向排列。

孙翔宇[9](2020)在《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和九寨沟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自印度-欧亚新生代碰撞以来不断隆升,对整个东亚地区的构造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中青藏高原东缘、东北缘地区在青藏高原的崛起过程中构造变形强烈,在其内部产生了复杂的断裂系统。东昆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一条重要的大型走滑断裂,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自西向东滑动速率急剧减小,并在尾端发育一系列“马尾状”分支断裂。青藏高原东缘地区也是中强地震频发区域,特别是在东昆仑断裂带尾端区域曾发生过如1973年黄龙Mw6.5地震和1976年松潘Mw7.2、Mw6.5和Mw7.2地震群等中强地震,2017年九寨沟M7.0地震也发生在该区域。本论文选取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及2017年九寨沟地震区为研究区,以2017年九寨沟地震的隐伏发震构造问题、东昆仑断裂带尾端中强地震的深部孕震环境、东昆仑断裂东段延展特征和走滑速率锐减的深部成因、松潘-甘孜地块东北部、西秦岭造山带和碧口地块等的深部接触关系为探测研究目标。随着大地电磁三维反演技术的成熟,使用面状分布的密集大地电磁数据进行三维反演能在复杂构造环境下有效的恢复真实的深部三维电性结构特征,从而可以揭示地下结构的延展特征、深部接触关系等信息。本论文使用了在研究区新测的273个大地电磁测点数据,形成覆盖2017年九寨沟地震区及其附近区域的面状分布的数据集和跨过东昆仑断裂带东段4个重要地段的数据集。采用相位张量分解技术、磁感应矢量分析技术等对测区的维性和电性结构进行定性分析;使用Mod EM电磁反演成像系统进行了三维反演,开展了不同数据、不同参数、不同坐标系下的三维反演结果对比研究,对最后的电阻率结构模型采用合成数据反演测试和模型灵敏度正演测试进行了可靠性验证;在地质构造解译和分析中紧密结合区内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形变资料。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2017年九寨沟M7.0地震震源区位于高、低阻交界区域,处于松潘-甘孜地块壳内低阻层(HCL)向北东方向涌动的端点附近,虎牙断裂向北延伸段在深部为明显的电性边界带,与北侧塔藏断裂组成单侧的“花状”结构归并于壳内低阻层中。结合其他资料认定隐伏的虎牙断裂北段为九寨沟地震发震构造。(2)1973年黄龙地震和1976年松潘地震群等中强地震的震源位置都聚集在松潘-甘孜地块的中下地壳低阻层向北东方向运移变浅的端部,与九寨沟地震具有相似的孕震环境与震源机制。这种震源机制与电性结构的组合表明该地区的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形受到了松潘-甘孜地块中下地壳低阻层支配,区域内中强地震的动力源自软弱的中下地壳。由于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虎牙断裂北段-虎牙断裂一线的电阻率结构高低不均,导致不同位置的应力积累能力不同,最终表现为中强地震在沿线不同位置上串珠状发生。(3)东昆仑-西秦岭“马尾状”断裂系统不同段落的深部延展具有明显差异,在北西收紧的玛曲段断裂延展表现为略向西南倾斜的单一电性边界带,在东南撒开的“马尾状”断裂系统中的塔藏、迭部-白龙江和光盖山-迭山断裂的深部延展都表现为电性差异带,展示出由西南向北东推挤的单侧“花状”样式,并统一归并于中下地壳低阻层(HCL)中。大地电磁结果揭示的深部高、低阻混杂的介质电阻率分布状态是东昆仑断裂带走滑速率向东锐减且成弥散分布的深部成因。(4)东昆仑断裂带东段西南侧的松潘-甘孜地块中下地壳广泛赋存具有较低粘滞度的低阻层(HCL),为青藏高原东缘物质向东南、东北流动提供了物性基础。该低阻层的赋存深度具有向东南和东北变浅的趋势,表明向东南和东北的运动受到了具有高阻特征的龙门山构造带(东北段)、西秦岭造山带和碧口地块阻挡并在接触区向上涌动,这是东昆仑断裂带尾端中强地震频发和地表隆起的动力来源。本文研究结果进一步厘定了壳内低阻层的东边界和北东边界,但对于其南边界以及与龙门山构造带的接触关系,需进一步深入探测研究。

莘海亮[10](2020)在《中国大陆岩石圈地震体波三维走时速度成像与地震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大陆及邻区处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位于印度、太平洋和菲律宾板块之间。各个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中国大陆成为地球上构造背景最复杂、构造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建立高分辨率的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与获取准确的地震空间位置信息,对于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理解大陆强震机理,开展大陆动力学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中国大陆岩石圈速度结构与波速比结构进行了成像研究,对中国大陆固定台网记录的地震事件进行了重新定位工作。本文所获得的结果为进一步认识中国大陆孕震环境,深入理解岩石圈壳幔结构提供了重要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开展了中国大陆岩石圈三维P波、S波速度结构成像工作我们利用中国大陆数字地震台网2013.01-2015.01两年期间记录的地震到时数据,采用区域尺度的双差地震层析成像算法基于多重网格反演策略构建了中国大陆下方岩石圈高分辨率(横向分辨可达0.5°网格)的三维Vp和Vs模型(USTClitho1.0)。整体而言,相比中国大陆已有的岩石圈速度模型,本文结果具有相对较高的分辨率,刻画了中国大陆岩石圈较为精细的三维速度结构特征。对于结果模型,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评价。首先棋盘分辨率测试方法显示本文的Vp和Vs模型在水平方向上可达1°的较高分辨率,在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甚至达到0.5°的分辨。另外,地震射线密度分布显示中国大陆除四周边缘地区外,整体具有较密的射线覆盖。其次,使用未用于反演的主动源的理论和观测走时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反演的Vp和Vs模型;接着,通过计算显示了反演的Vp和Vs模型同样也可以较好地拟合瑞利面波相速度频散数据;最后分别将Vp模型与深地震测深剖面结果、Vs模型垂直切片与前人Vs结果(Shenet al.,2016)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2)进行了中国大陆岩石圈波速比结构成像研究利用直接求取波速比的方法(Fang etal.,2019),使用相同的地震与台站数据,基于水平间距为2°的速度网格模型,获得了中国大陆岩石圈波速比结构三维图像。采用棋盘检测板测试了结果的分辨率,表明对于研究区大部分区域在深度5-100km范围能够得到较好的分辨率。成像结果显示在地壳浅层中东部的松辽盆地、华北盆地以及四川盆地等均呈现为明显的高Vp/Vs,西北部的准噶尔盆地也呈现局部的高Vp/Vs,与之相反的是塔里木盆地与柴达木盆地均表现为低Vp/Vs,反映了以上盆地具有不同的沉积时代与岩性物质。青藏高原下方整体显示地壳浅部具有较低的Vp/Vs结构,羌塘地块中北部与松潘-甘孜地块东南部中下地壳均显示存在着高Vp/Vs异常,反映了物质高温、部分熔融存在。中国大陆东部中下地壳普遍存在高Vp/Vs层,与低速、高导层位置相比大致一致或略深。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认为主要成因是中下地壳含水矿物发生脱水作用产生流体-水所导致,但是也存在局部部分熔融的可能。华北克拉通中东部与华南块体下方上地幔整体呈现高的Vp/Vs结构,表明为热的、软的软流圈物质的存在。另外,结果还显示了大同、腾冲、长白山等火山下方地壳中部具有局部高Vp/Vs异常,同时显示上地幔部分同样存在大面积的高Vp/Vs分布,表明这些火山下方存在着来自地幔上涌的热物质,可能与周缘的板块俯冲有一定关系。中国大陆40km以上地壳平均Vp/Vs接近于1.73(泊松比σ=0.249),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78(σ=0.27)的大陆地壳,可能表明中国大陆地壳最下层普遍缺乏镁铁质地壳。(3)中国大陆地震重新定位工作基于三维速度模型(USTClitho1.0)使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对中国大陆数字地震台网2013.01-2016.12四年观测的91,583个地震事件进行了重新定位。相比重新定位前垂直剖面显示的具有水平方向层状排列的假象,定位后地震的深度位置有了较大的改进。整体显示中国大陆震源分布具有西深东浅的特征,M1≥2.0的地震的平均震源深度为(11.2±6.6)km,相比初始的地震平均深度(9.3±5.4)km略深。比较不同地块内的地震重新定位前后震源深度的分布,结果显示西域地块震源平均深度最深,为(13.6±8.2)km,华北地块次之,华南地块震源平均深度最浅,为(7.7±3.8)km。选取四川龙门山地震带作为典型地震带进行分析,重新定位结果显示地震主要沿着龙门山断裂带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分布宽度约20~40km,地震主要分布在0~20km以浅的上地壳。根据地震的分布特征刻画了断裂的深部展布轮廓,反映了龙门山构造带自新生代以来受到青藏高原深部物质东移,整体处于逆冲推覆的挤压状态。为了验证定位结果的相对可靠性,首先选取了 11个6级以上强震的重新定位结果与已有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与前人的结果较为一致,只有其中的2016年10月17日青海杂多地震Ms6.2地震定位结果相差较大。其次,选取华北盆地下地壳27个地震事件与已有定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整体较为一致,差别较小。第三,重新定位后显示存在震源深度位于30km以下的地震,多分布于南北重力梯度带以西的中国大陆西部地区,特别是主要集中在天山地震带与塔里木地块西缘以及南北地震带三个地区,青藏高原南部喜马拉雅地块与拉萨地块交界带、东北兴蒙造山带下方也有零星存在。选取南北地震带进行了分析,发现南北地震带“震源较深地震”所对应波速比主要分布范围为1.68-1.82,其中84%的波速比大于1.73,6%的波速比大于1.80。将南北地震带54个“震源较深地震”与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公布的重新定位目录进行比较。这些比较表明本文重新定位结果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对下地壳存在的震源较深的地震成因进行了分析,推测成因可能分属于两个方面:对于中国大陆西部天山与藏南地区的震源较深地震而言,主要是由于下地壳干燥的无水麻粒岩相变质组合的存在,保持着亚稳态和机械强度;对于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震源较深地震成因可能主要是与下地壳含有高温流体的存在有关。

二、青藏高原的构造轮廓及高原之隆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藏高原的构造轮廓及高原之隆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夷平面三维形态研究活动断块新生代构造变形与运动 ——以京西北盆岭构造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夷平面的概念
        1.2.2 夷平面的构造变形
        1.2.3 国内外夷平面研究概况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1 区域构造概况
        2.1.1 大地构造演化
        2.1.2 大地构造分区
        2.1.3 区域新构造分区
    2.2 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
        2.2.1 六棱山北麓断裂
        2.2.2 口泉断裂
        2.2.3 恒山北麓断裂
        2.2.4 五台山北麓断裂
        2.2.5 天镇—阳高盆地北缘断裂
        2.2.6 太白—维山山前断裂
        2.2.7 阳原盆地北缘断裂
        2.2.8 怀安盆地南缘断裂
        2.2.9 张家口断裂
    2.3 研究区夷平面概况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数据处理
        3.2.1 流域与水系的提取
        3.2.2 流域单元的分区
        3.2.3 构造地貌剖面的获取
第四章 六棱山断裂带断块变形与运动分析
    4.1 流域地貌单元划分
    4.2 断块三维形态分析
    4.3 断块三维运动特征
    4.4 断块累计变形量、运动学参数估算
    4.5 历史强震解剖
第五章 盆岭区构造断块新生代构造变形与运动
    5.1 流域地貌单元划分
    5.2 断块变形的提取与分析
    5.3 盆岭区断块三维模型的建立
    5.4 断块变形与运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印度板块拆离及其对青藏高原后碰撞构造变形的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板块拆离研究历史
        1.2.2 板块拆离在构造变形中的作用
        1.2.3 高原北缘构造带隆升的端元模式
        1.2.4 高原内部东西向伸展的动力学模型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5 论文工作量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青藏高原后碰撞构造变形
    2.2 高原北缘构造带新生代变形
    2.3 高原内部东西向伸展构造
        2.3.1 近南北向裂谷形成时间
        2.3.2 后碰撞岩浆岩作用
3 印度板块拆离与高原北缘构造带隆升关系分析
    3.1 数值模拟方法
        3.1.1 控制方程
        3.1.2 粘-塑性流变
        3.1.3 部分熔融
        3.1.4 地形
    3.2 模型建立与初始设置
    3.3 模拟结果
        3.3.1 参考模型结果
        3.3.2 热结构对比结果
        3.3.3 汇聚速率对比结果
        3.3.4 与实际观测结果的对比
    3.4 陆内造山带发育模式
    3.5 印度板块拆离对高原北缘构造带隆升的影响
4 印度板块拆离与东西向伸展构造发育关系分析
    4.1 错那裂谷热年代学剖面的构建与采样
    4.2 低温热年代学研究
        4.2.1 ~(40)Ar/~(39)Ar热年代学测试及结果
        4.2.2 (U-Th)/He热年代学测试及结果
    4.3 错那裂谷活动历史的约束
    4.4 近南北向裂谷系的时空分布特征
    4.5 印度板块拆离对东西向伸展构造发育的控制作用
5 印度板块拆离在青藏高原后碰撞构造演化过程中的效应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3)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湖泊演化与生态环境变化息息相关
        1.1.2 遥感技术已成为资源环境调查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遥感技术在水体提取中的进展
        1.2.2 青藏高原湖泊动态变化及原因研究
        1.2.3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青藏高原自然地质环境背景
    2.1 自然地理
    2.2 气象水文
    2.3 地形地貌
    2.4 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
    2.5 地下水
    2.6 植被及土壤概况
    2.7 土地利用
    2.8 生态环境
第三章 青藏高原湖泊类型及发育特征
    3.1 遥感数据的选取与预处理
    3.2 遥感水体提取机理及方法
        3.2.1 水体提取机理
        3.2.2 水体提取方法
    3.3 青藏高原湖泊水体自动提取
    3.4 青藏高原湖泊类型划分
    3.5 青藏高原湖泊发育特征
        3.5.1 青藏高原湖泊规模及数量
        3.5.2 青藏高原湖泊几何形态特征
    3.6 青藏高原湖泊分布规律
        3.6.1 湖泊分布与海拔关系
        3.6.2 湖泊分布与坡度关系
        3.6.3 湖泊分布与构造关系
        3.6.4 湖泊分布与土壤类型关系
        3.6.5 湖泊分布与植被类型关系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规律
    4.1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分析
    4.2 青藏高原构造湖演化驱动力因素分析
    4.3 格尔木盆地典型构造湖演化分析
    4.4 典型构造湖演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演化规律
    5.1 热喀斯特湖演化分析
    5.2 热喀斯特湖演化驱动力因素
    5.3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热喀斯特湖易发程度分区
        5.3.1 易发程度评价模型
        5.3.2 易发程度评价指标体系
        5.3.3 评价指标权重
        5.3.4 评价指标量化
        5.3.5 基于ArcGIS的综合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青藏高原冰川湖演化规律
    6.1 冰川湖演化分析
    6.2 冰川湖演化驱动力因素
    6.3 典型区域冰川湖演化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环境效应
    7.1 青藏高原NDVI变化
    7.2 青藏高原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7.3 冰川湖灾害效应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黄河形成发育的研究历史
        1.2.2 黄河不同河段主要研究概况
        1.2.3 黄河形成的几种观点及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势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植被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样品
    3.1 研究理论
        3.1.1 物源分析
        3.1.2 电子自选共振(ESR)定年
    3.2 测试方法
        3.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3.2.2 重矿物分析
        3.2.3 电子自旋共振(ESR)
    3.3 实验样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上游晚新生代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 青海龙羊峡段古黄河河道的发现及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1.2 古黄河河道的发现
    4.2 宁夏中宁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2.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2.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3.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青海龙羊峡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1.1 古黄河砾石层及相关地层的形成时代
        5.1.2 古黄河砾石层有关物源的讨论
    5.2 宁夏中宁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2.1 干河沟组的形成时代
        5.2.2 宁夏中宁段干河沟组的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1 采样阶地的形成时代
        5.3.2 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的探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黄河及其他主要水系形成演化的启示
    6.1 对黄河形成演化的启示
    6.2 与长江形成发育有关研究的相互启发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本文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附表2 河套盆地段黄河T3阶地和T9阶地砾石层古流向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5)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新生代陆内生长变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科学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科学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1.5 工作量统计
第二章 区域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大地构造
        2.1.2 区域地层
        2.1.3 断裂构造的几何图像和基本格架
    2.2 区域地球物理场对断裂分布的反映
        2.2.1 区域重力场特征
        2.2.2 区域磁异常特征
第三章 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造山过程及其构造演化
    3.1 工作方法与实验流程
        3.1.1 锆石U-Pb年代学
        3.1.2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3.2 岩浆岩样品采集与锆石U-Pb测试结果
        3.2.1 岩浆岩样品采集及岩相学特征
        3.2.2 岩浆岩样品锆石U-Pb测试结果
    3.3 碎屑锆石样品采集与测试结果
        3.3.1 碎屑锆石样品采集
        3.3.2 碎屑锆石U-Pb定年测试结果
        3.3.3 碎屑锆石年龄解释
        3.3.4 沉积物物源及构造环境分析
    3.4 电子背散射衍射样品采集与测试结果
        3.4.1 电子背散射衍射测试结果
        3.4.2 石英动态重结晶的地质意义
    3.5 祁连造山带造山过程及前新生代构造演化
第四章 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新生代构造变形与低温热年代学
    4.1 基本原理、方法和实验流程
        4.1.1 基本原理
        4.1.2 实验方法
        4.1.3 热历史模拟原理及方法
    4.2 新生代主要断裂构造变形特征
        4.2.1 新生代早期的构造变形
        4.2.2 新生代中晚期构造变形
    4.3 裂变径迹样品采集与测试结果
        4.3.1 北祁连造山带东段
        4.3.2 中-北祁连造山带中段
        4.3.3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
    4.4 裂变径迹数据分析与地质意义
        4.4.1 祁连逆冲断裂带的隆升过程
        4.4.2 海原断裂中段走滑活动起始时间
        4.4.3 柴达木盆地北缘逆冲断裂带多期活动
    4.5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变形样式与扩展方式
第五章 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构造变形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5.1 基本原理与实验装备
        5.1.1 基本原理
        5.1.2 实验装备与材料
    5.2 研究思路与实验方案
        5.2.1 构造模型建立
        5.2.2 边界条件分析
        5.2.3 实验参数设置
    5.3 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分析
    5.4 祁连造山带早期先存构造与新生代变形与扩展的制约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6)青藏高原东缘现今地壳形变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域构造分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
    2.1 引言
    2.2 区域构造分布
        2.2.1 川滇菱形块体
        2.2.2 巴颜喀拉地块
        2.2.3 龙门山断裂带
    2.3 区域地震活动性分析
        2.3.1 震源机制解
        2.3.2 青藏高原东缘地震活动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青藏高原地区地壳水平形变场及应变场
    3.1 引言
    3.2 数据处理模型
        3.2.1 插值模型与方法
        3.2.2 最小二乘预估法
    3.3 青藏高原地区现今地壳水平形变分析
        3.3.1 数据
        3.3.2 GPS速度场特征分析
        3.3.3 青藏高原内部形变特征
        3.3.4 区域应变场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青藏高原东缘及其邻近区域地壳应力场反演计算
    4.1 引言
    4.2 基于震源机制解数据反演主应力模型
        4.2.1 基本原理
        4.2.2 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4.3 青藏高原东缘及其邻近区域地壳应力场空间分布
    4.4 本章小结
5 青藏地区块体形变特征分析
    5.1 区域块体形变分区原理
    5.2 青藏高原内主要断层滑动速率
        5.2.1 断裂位错模型
        5.2.2 反演方法
        5.2.3 断层滑动速率
    5.3 青藏高原内各子块体的效能率分配值
    5.4 顺时针旋转特征的上边界位置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中的不足和进一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河西走廊西端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断裂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2 论文选题、主要内容及创新
        1.2.1 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
        1.2.2 关键科学问题
        1.2.4 论文创新点
        1.2.5 研究方法
    1.3 论文技术路线
    1.4 论文工作量及结构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新构造背景
    2.3 新生代沉积地层
    2.4 区域地貌
        2.4.1 阿尔金断裂东端构造地貌特征
        2.4.2 白杨河河流地貌特征
        2.4.3 宽滩山北缘地貌特征
3 阿尔金断裂东端构造转换效应
    3.1 断裂走滑活动特征
        3.1.1 构造地貌特征
        3.1.2 活动速率估算
    3.2 尾端压性构造
        3.2.1 红柳峡褶皱
        3.2.2 红柳峡北缘断裂
        3.2.3 五华山褶皱
        3.2.4 长山岭逆断裂
    3.3 阿尔金断裂尾端构造变形特征
        3.3.1 阿尔金断裂尾端应变分配
        3.3.2 阿尔金断裂尾端构造样式
    3.4 小结
4 祁连山西段前陆逆冲褶皱作用
    4.1 昌马断裂
        4.1.1 地貌面变形特征
        4.1.2 活动速率
    4.2 旱峡-大黄沟断裂
        4.2.1 地貌面变形特征
        4.2.2 旱峡-大黄沟断裂活动性鉴定
    4.3 老君庙背斜-玉门逆断裂带
        4.3.1 地貌面变形特征
        4.3.2 变形量及变形速率
    4.4 白杨河褶皱-白南逆断裂带
        4.4.1 地貌面变形特征
        4.4.2 地层变形特征
        4.4.3 变形量及变形速率
    4.5 火烧沟褶皱带
        4.5.1 地貌面变形特征
        4.5.2 地层变形特征
        4.5.3 变形量及变形速率
    4.6 祁连山西段及其前陆区构造变形特征
        4.6.1 祁连山西段及其前陆区地壳缩短速率
        4.6.2 祁连山西段及其前陆区构造变形样式
    4.7 小结
5 宽滩山北缘断裂带逆冲走滑活动
    5.1 宽滩山北缘断裂活动特征
        5.1.1 断裂几何学特征
        5.1.2 断错地貌特征
        5.1.3 断裂活动速率研究
    5.2 豁路山-下天津卫断裂活动特征
        5.2.1 断裂几何学特征
        5.2.2 断错地貌特征
        5.2.3 断裂活动速率研究
    5.3 黄土崖子褶皱-北山断裂带活动特征
        5.3.1 褶皱逆断裂带几何学特征
        5.3.2 构造地貌特征
        5.3.3 活动速率估计
    5.4 宽滩山北部构造变形特征
        5.4.1 宽滩山北部构造应变分配
        5.4.2 宽滩山北部构造变形样式
    5.5 小结
6 河西走廊西端断裂组合关系
    6.1 阿尔金断裂东端尾端构造
    6.2 北西走向右旋走滑断裂的构造机理
    6.3 阿尔金断裂与祁连山逆冲构造的演化模式
7 结论及问题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S波速度与各向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边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1.2.1 银川盆地
        1.2.2 河套盆地
        1.2.3 山西盆地
        1.2.4 渭河盆地
    1.3 研究现状
        1.3.1 体波走时层析成像
        1.3.2 地震各向异性研究
        1.3.3 地震面波和背景噪声层析成像
        1.3.4 人工地震、GPS及其他方法研究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1.5 论文的创新点
    1.6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背景噪声层析成像
    2.1 数据和方法
        2.1.1 数据及数据处理流程
        2.1.2 方法
    2.2 检测板测试
    2.3 相速度结果及与地震面波相速度结果对比
        2.3.1 相速度结果
        2.3.2 与基于程函方程的地震面波成像结果的对比
    2.4 讨论
        2.4.1 鄂尔多斯块体
        2.4.2 河套盆地及大同火山区
        2.4.3 山西断陷带
    2.5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区域相速度小结
第三章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S波速度结构
    3.1 方法及数据处理
        3.1.1 方法原理
        3.1.2 数据及处理方法
    3.2 不同构造区的平均1-DS波速度结构
    3.3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边区域S波速度结果
    3.4 基于S波速度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区域的各向异性
    4.1 方法和数据
        4.1.1 方法
        4.1.2 数据
    4.2 地震各向异性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东缘的各向异性研究
    5.1 数据与方法
    5.2 青藏高原东缘各向异性结果分布图
    5.3 讨论
        5.3.1 四川盆地地震各向异性与形变研究
        5.3.2 西南地区内部分熔融对各向异性的影响
        5.3.3 松潘甘孜块体和西秦岭造山带的壳幔变形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和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和九寨沟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区确定和科学问题
        1.1.1 东昆仑断裂带尾端构造的重要地位
        1.1.2 东昆仑断裂带尾端的地震构造
        1.1.3 2017年九寨沟地震
    1.2 研究区地球物理研究现状
        1.2.1 地震学探测研究
        1.2.2 大地电磁探测研究
        1.2.3 大地测量研究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主要内容简介
第2章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和反演技术的应用
    2.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基本原理
        2.1.1 基本方程
        2.1.2 数据采集和处理
    2.2 大地电磁测深定性分析方法
        2.2.1 相位张量分解
        2.2.2 磁感应矢量
    2.3 大地电磁测深反演方法
        2.3.1 大地电磁二维反演
        2.3.2 大地电磁三维反演
    2.4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深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2.4.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地震孕震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2.4.2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活动断裂带分段深部结构的探测应用
        2.4.3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2.4.4 大地电磁方法在其他研究中的应用
第3章 研究区区域构造和大地电磁数据分布
    3.1 研究区断裂和区域构造
        3.1.1 主要断裂分布
        3.1.2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3.2 大地电磁数据来源和分布
        3.2.1 九寨沟地震区数据集
        3.2.2 东昆仑断裂带玛曲-塔藏段数据集
第4章 大地电磁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三维反演
    4.1 九寨沟地震区数据集
        4.1.1 数据采集和处理
        4.1.2 数据分析
        4.1.3 三维反演
    4.2 东昆仑断裂带玛曲-塔藏段数据集
        4.2.1 数据采集和处理
        4.2.2 数据分析
        4.2.3 三维反演
第5章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分析
    5.1 九寨沟地震区及其附近区域的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5.1.1 九寨沟地震区马尾状断裂体系的延展特征
        5.1.2 构造单元深部电性结构横向特征
    5.2 东昆仑断裂带玛曲-塔藏段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第6章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的构造意义
    6.1 九寨沟地震的发震构造和震源深度
    6.2 岷山地区几个中强地震构造和孕育环境
    6.3 东昆仑断裂东段分段结构和走滑速率衰减深部原因
    6.4 东昆仑断裂东端应变分配模式
    6.5 2017九寨沟地震以及2008汶川、2013芦山地震深部孕震环境
    6.6 松潘-甘孜地块壳内低阻层分布与流变结构研究
第7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7.1 主要研究工作
    7.2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7.2.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7.2.2 论文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中国大陆岩石圈地震体波三维走时速度成像与地震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中国大陆岩石圈结构总体特征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地震体波成像与地震定位
    2.1 地震体波成像
    2.2 地震定位
    2.3 双差地震定位和成像方法
        2.3.1 双差地震定位法
        2.3.2 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2.3.3 波速比求解方法
第三章 中国大陆岩石圈体波层析成像研究
    3.1 引言
    3.2 地震数据
    3.3 数据处理及计算
    3.4 体波层析成像结果
        3.4.1 不同深度水平切片速度分布
        3.4.2 不同位置垂直切片速度分布
    3.5 模型分辨率分析
        3.5.1 棋盘格检测板测试分析
        3.5.2 不同深度层射线分布
    3.6 结果模型验证
        3.6.1 与深地震测深剖面相比较
        3.6.2 与S波速度剖面相比较
        3.6.3 与主动源走时数据相比较
        3.6.4 与面波相速度频散数据相比较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大陆岩石圈波速比结构研究
    4.1 引言
    4.2 地震数据与处理
    4.3 反演结果评价
    4.4 结果及分析
        4.4.1 不同深度Vp/Vs水平切片
        4.4.2 沿着不同纬度和经度方向的Vp/Vs垂直剖面
        4.4.3 结果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大陆地震重新定位分析及讨论
    5.1 引言
    5.2 数据
    5.3 基于三维速度模型重新定位
    5.4 结果分析与讨论
        5.4.1 误差分析
        5.4.2 震源分布特征
        5.4.3 震源较深地震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四、青藏高原的构造轮廓及高原之隆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夷平面三维形态研究活动断块新生代构造变形与运动 ——以京西北盆岭构造区为例[D]. 耿爽.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2]印度板块拆离及其对青藏高原后碰撞构造变形的效应[D]. 卞爽. 浙江大学, 2021
  • [3]青藏高原湖泊演化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李兰. 长安大学, 2021
  • [4]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D]. 李维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5]祁连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与新生代陆内生长变形研究[D]. 李冰.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6]青藏高原东缘现今地壳形变特征[D]. 闫全超.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7]河西走廊西端晚第四纪构造变形与断裂相互作用[D]. 刘睿.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
  • [8]鄂尔多斯块体及周缘S波速度与各向异性研究[D]. 刘靖.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9]东昆仑断裂带东段和九寨沟地震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动力学意义研究[D]. 孙翔宇.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
  • [10]中国大陆岩石圈地震体波三维走时速度成像与地震定位研究[D]. 莘海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标签:;  ;  ;  ;  ;  

青藏高原构造剖面与高原隆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