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脐血食欲素、瘦素、脂联素含量的测定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新生儿脐血食欲素、瘦素、脂联素含量的测定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食欲素(Orexin)是一种由下丘脑分泌的,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起作用的神经肽,在调节摄食、能量代谢平衡、睡醒周期、血压等方面有广泛作用,特别是在增加摄食量及糖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食欲素作为调节摄食、能量代谢的一个重要因子,对胎儿的宫内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进而影响到新生儿及儿童期、青春期的生长发育水平。国外曾有报道,新生儿期血清食欲素水平较儿童期及青春期要高。瘦素(Leptin)是一种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与食欲素作用相反,抑制机体摄入,增加机体总耗能。有学者发现下丘脑外侧部及穹窿部食欲素神经元大部分含有瘦素的受体,提示两者之间可能相互作用。脂联素(Adiponectin)是近十年来发现的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广泛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尤其是脂类代谢及糖代谢,与肥胖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发生有密切关系。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有关新生儿脐动脉血食欲素水平与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体质量指数、胎龄、头围等的关系,以及食欲素与瘦素、食欲素与脂联素在新生儿生长发育中的关系,本研究旨在测定不同胎龄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清食欲素、瘦素及脂联素水平,研究其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身长、头围等之间的关系,以及食欲素与瘦素、食欲素与脂联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09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分娩的新生儿(除外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感染、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母儿等)90名,分为2组:足月儿组和早产儿组,足月儿组80例,男37例,女43例,胎龄为3741(平均39.52±0.84)周,出生体重23804000(平均3420±350)g,身长45.254.5(平均51.45±1.41)cm,头围32.536(平均32.5±2)cm;早产儿组10例,男6例,女4例,胎龄为34+136+6(平均35.61±0.9)周,出生体重19783800(平均2640±620)g,身长46.552(平均49.05±2.25)cm,头围2935(平均32.2±1.46)cm。在胎儿娩出而胎盘尚未娩出时抽取脐动脉血7ml,注入洁净试管,待自然凝固后,常温离心10分钟,转速3000r/分,取血清2ml分别注入两个洁净试管中各1ml,置-80℃冰箱保存待测。记录新生儿性别,严格测量新生儿出生净体重,精确至1g,身长、头围均精确至0.1cm,计算体质量指数(BMI)[BMI=体重(kg) /身长(m)2],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食欲素、瘦素以及脂联素。结果:一食欲素测定1足月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清食欲素水平测定足月儿脐动脉血血清食欲素水平为(7.40±1.29)ng/ml,足月儿(女)血清食欲素水平为(7.26±1.11)ng/ml,足月儿(男)血清食欲素水平为7.58±1.49ng/ml,经统计学处理,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食欲素水平与体重呈负相关(r=-0.384, P<0.05),与头围呈负相关(r=-0.345,P<0.05),与身长呈负相关(r=-0.294,P<0.05),与体质量指数呈显著负相关(r=-0.309,P<0.05)。2早产儿脐动脉血清食欲素水平测定:早产儿脐动脉血清食欲素水平为(10.61±2.32)ng/ml;体重为(2.64±0.62)kg,早产儿脐血清食欲素水平与体重呈显著负相关(r=-0.294,P<0.05),与头围呈显著负相关(r=-0.863,P<0.05),与身长呈负相关(r=-0.801,P<0.05),与体质量指数呈负相关(r=-0.772,P<0.01)。3足月儿与早产儿脐动脉血清食欲素水平比较:足月儿血清食欲素水平为(7.40±1.28)ng/ml,早产儿血清食欲素水平为10.6±2.31ng/ml,两者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二瘦素测定1足月儿脐动脉血清瘦素水平测定足月儿脐动脉血清瘦素水平为(6.56±1.38)ng/ml,足月儿脐动脉血清瘦素与体重呈正相关(r=0.436,P<0.05),与头围呈正相关(r=0.438,P<0.05),与身长呈正相关(r=0.568,P<0.05),与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439,P<0.05)。2早产儿脐动脉血清瘦素水平测定早产儿脐动脉血清瘦素水平为(6.46±1.21)ng/ml。早产儿血清瘦素与体重呈正相关(r=0.65,P<0.05),与头围呈正相关(r =0.69,P<0.05),与身长呈显著正相关(r=0.83, P<0.05),与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547,P<0.05)。3足月儿与早产儿血清瘦素水平比较足月儿脐动脉血清瘦素水平为(6.56±1.38)ng/ml,早产儿为(6.46±1.21)ng/ml,两者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脂联素测定1足月儿脐动脉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足月儿脐动脉血清脂联素水平为(14.03±1.18)μg/ml,足月儿脐血脂联素水平与体重呈正相关(r=0.484, P<0.05),与头围呈正相关(r=0.531,P<0.05),与身长呈正相关(r=0.294, P<0.05),与体质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482, P<0.05)。2早产儿脐动脉血血清脂联素水平测定早产儿脐动脉血血清脂联素水平为(11.84±1.86)μg/ml,早产儿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体重呈正相关(r=0.378,P<0.05),与头围呈显著正相关(r=0.471,P<0.05),与身长呈正相关(r=0.572,P<0.05),与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286,P<0.05)。3足月儿与早产儿脐动脉血血清脂联素水平比较足月儿脐动脉血血清脂联素水平为(14.03±1.18)μg/ml,早产儿脐动脉血血清脂联素水平为(11.84±1.86)μg/ml,两者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四新生儿脐动脉血清食欲素与瘦素两者之间相关性足月儿脐动脉血清食欲素为(7.40±1.29ng/ml),瘦素为(6.56±1.38)ng/ml,经统计学处理,两者间无明显相关性(r=-0.157,P=0.083),早产儿脐动脉血血清食欲素(10.6±2.31)ng/ml,瘦素为(6.46±1.21)ng/ml,经统计学处理,两者间无明显相关性(r=-0.5,P=0.07)。五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清食欲素与脂联素两者之间相关性足月儿脐动脉血血清食欲素为(7.40±1.29)ng/ml,脂联素为(14.03±1.18)μg/ml,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277,P<0.05),早产儿脐动脉血血清食欲素为(10.61±2.32)ng/ml,脂联素为(11.84±1.8)μg/ml,两者间呈显著负相关(r=-0.785,P<0.05)结论:1随着胎龄的增加,食欲素水平逐渐降低,瘦素、脂联素水平逐渐增加。2足月儿和早产儿脐血食欲素与瘦素含量无相关性,食欲素与脂联素含量有负相关性。。3足月儿、早产儿血清食欲素水平与体重、头围、身长及体质量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瘦素、脂联素水平与体重、头围、身长及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新生儿脐血食欲素、瘦素、脂联素含量测定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食欲素及其在儿科的研究进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脐动脉血气及凝血指标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评估中的应用[J]. 血栓与止血学 2018(04)
    • [2].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08)
    • [3].脐动脉血气异常相关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7(07)
    • [4].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意义[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6(02)
    • [5].孕周、胎儿娩出方式与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异常的相关性分析[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9(04)
    • [6].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9(19)
    • [7].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1)
    • [8].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诊断价值的探讨[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1(01)
    • [9].妊娠期血脂水平对脐动脉血线粒体DNA拷贝数的影响[J]. 现代预防医学 2019(06)
    • [10].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J]. 云南医药 2014(01)
    • [11].两种镇痛分娩方法对脐动脉血气和乳酸的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14)
    • [12].应用脐动脉血气评价新生儿窒息临床研究[J].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5(05)
    • [13].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对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的探讨[J]. 重庆医学 2009(04)
    • [14].新产程标准对新生儿脐动脉血气的影响[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8(09)
    • [15].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应用的临床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11(23)
    • [16].不同分娩方式对脐动脉血心房钠尿肽一氧化氮 血管内皮素-1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10)
    • [17].剖宫产取胎时限对脐动脉血气和Apgar评分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8(08)
    • [18].脐动脉血pH值、脑电图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关系[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08)
    • [19].不同分娩方式对脐动脉血血气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18)
    • [20].镇痛分娩结合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结局及脐动脉血气值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22)
    • [21].西宁地区脐动脉血pH值评价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24)
    • [22].不同助产方式对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 2012(27)
    • [23].脐动脉血血气分析、Apgar评分评价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疗前沿 2010(10)
    • [24].脐动脉血pH值评价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临床军医杂志 2009(04)
    • [25].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时脐动脉血气特征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10)
    • [26].潍坊地区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及乳酸参考区间建立[J]. 临床检验杂志 2020(05)
    • [27].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娩时的脐动脉血气特征和其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 2019(24)
    • [28].2379例新生儿脐动脉血气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3(31)
    • [29].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与乳酸测定的临床价值[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8(03)
    • [30].脐动脉血酸中毒预测早期早产儿常见新生儿疾病患病率的价值分析[J]. 浙江医学 2019(07)

    标签:;  ;  ;  ;  ;  ;  

    新生儿脐血食欲素、瘦素、脂联素含量的测定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