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山东森林植被恢复的生态学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生态学
作者: 王仁卿
导师: 张新时
关键词: 森林植被,恢复生态学,生态造林法
文献来源: 山东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黄河下游(N34°25′~38°23′,E114°36′~122°43′),地处暖温带地区,地带性的植被类型为以落叶栎类为代表的落叶阔叶林。山东是中国暖温带植被分布的典型区域之一,以落叶栎类为代表的落叶阔叶林是山东的地带性植被。由于长期和广泛的人类活动,原始的森林植被在山东早已荡然无存,目前占优势的森林植被是各种人工林;山东的实际森林覆盖率只有15%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极其重要,任务相当艰巨。采取积极有效的生态保护、治理与重建措施,使森林植被得到有效治理保护和恢复是长期的生态科学问题和实际任务,开展山东省森林植被恢复的生态学研究必要而迫切。本研究主要包括山东植被现状的研究,典型植被的研究和典型生境的案例分析,以及恢复方法探讨。在全面系统勘察以及对典型样地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等进行生态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植被恢复的物种搭配方案和恢复对策。 对山东植被现状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是森林植被恢复的前提。区系研究分析表明,组成山东植被的维管植物大约有183科、897属和2300余种;其中除引种栽培及外来种以外,属于自然分布的有154科、616属和1656种;在种子植物中,含60种以上的科有禾本科、菊科、莎草科、豆科和蔷薇科;分析表明,山东植被的区系组成中,各种温带成分占据了优势。山东森林植被的主要类型是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针叶林中自然分布的有赤松(Pinus densiflora)林和油松(P. tabulaeformis);落叶阔叶林中最占优势的是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和栓皮栎(Q. variabilis),还有一类没有明显建群种的落叶阔叶林通称为混交林或杂木林,多由槭(Acer)、榆(Ulmus)、椴(Tilia)、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山合欢(Albizzia kalkora)等属植物组成。 赤松林是山东分布广、面积大、作用强的森林植被类型,在山东最有代表性。山东半岛是中国赤松的集中分布区和起源地之一,尽管由于50~70年代普遍发生的松毛虫和松干蚧的严重虫灾,致使大片赤松林被毁,但由于赤松的天然更新能力极强,过10~20年后,赤松林又自然恢复,在许多
论文目录:
原创性声明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植被恢复的研究进展
1.2.1 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1.2.2 山东赤松研究
1.2.3 山东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岛屿生态学研究
1.2.4 山东石灰岩山地研究
1.3 山东植被研究历程
1.4 山东植被现状及主要问题
1.5 本研究的主要思路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2.1.1 研究内容
2.1.2 研究目标
2.2 研究方法
2.2.1 生境研究方法
2.2.2 群落研究方法
2.2.3 岛屿生态学研究方法
2.2.4 植被恢复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环境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质、地形及水文
3.1.3 气候条件
3.1.4 土壤条件
3.2 自然资源
3.3 社会经济条件
3.4 生态功能类型及划分
3.4.1 生态功能分区
3.4.2 重点保护区域
第四章 山东植被区系研究
4.1 山东植被的区系组成
4.1.1 植物种类组成
4.1.2 山东植物的分布型
4.1.3 山东植物群落的建群种
4.2 山东植被在中国植被中的地位
4.3 山东植被的分布规律
4.4 山东植被的类型
4.5 山东植被的分区
第五章 山东赤松研究
5.1 山东赤松林研究
5.1.1 赤松的分布及其生态习性
5.1.2 赤松林的生境特征
5.1.3 赤松林的种类组成
5.1.4 赤松林群落的外貌和结构
5.1.5 赤松林主要群落类型、分布及其特征
5.1.6 赤松林更新及演替
5.2 昆嵛山天然赤松种群的数量特征
5.3 影响昆嵛山天然赤松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
5.4 昆嵛山天然赤松种群的土壤种子库及幼苗分布特点
5.5 赤松林的保护与发展
第六章 山东栎林研究
6.1 山东麻栎林
6.1.1 麻栎的分布及其生态习性
6.1.2 麻栎林区系组成
6.1.3 麻栎林群落外貌和结构
6.1.4 麻栎林主要群落类型及其特征
6.1.5 山东麻栎林的发展
6.2 山东栓皮栎林
6.2.1 山东栓皮栎林的分布
6.2.2 山东栓皮栎林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
6.2.3 山东栓皮栎林主要群落类型和特征
6.2.4 山东栓皮栎林的发展
6.3 山东其它栎林
6.4 小结
第七章 山东杂木林研究
7.1 山东落叶阔叶杂木林的性质及其分布
7.2 山东落叶阔叶杂木林生境特征
7.3 山东杂木林植被的基本特征
7.3.1 植物区系组成
7.3.2 外貌与生活型组成
7.3.3 群落的结构
7.4 山东落叶杂木林主要群落类型
7.5 山东杂木林的分布规律
7.6 讨论
7.6.1 杂木林在山东植被中的地位
7.6.2 山东杂木林的分类
7.6.3 杂木林的保护和发展
第八章 山东灌草丛研究
8.1 山东灌草丛的基本特征
8.2 山东灌草丛的分类
8.3 主要类型及特征
8.3.1 黄背草灌草丛(Form. Themeda triandra var. japonica)
8.3.2 白羊草灌草丛(Form. Bothrichloa ischaeumu)
8.3.3 其它禾草灌草丛
8.4 小结
第九章 山东石灰岩山地植被恢复研究
9.1 山东石灰岩山地物种组成
9.2 山东石灰岩山地植被恢复的物种搭配模式研究
9.3 环境因素对山东省石灰岩山地植被结构的影响评价
9.4 讨论
9.5 小结
第十章 山东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岛屿生态学研究
10.1 研究岛屿概况
10.2 面积与物种数关系
10.3 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
10.4 通径分析结果
10.5 讨论
10.5.1 面积与物种数的关系
10.5.2 生境效应与物种丰富度
10.6 小结与建议
10.6.1 山东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0.6.2 对山东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建议
第十一章 山东植被恢复方法
11.1 山东植被恢复面临的主要问题
11.2 造林恢复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11.2.1 宫胁造林法简介
11.2.2 宫胁造林法与传统造林的比较
11.2.3 宫胁造林法的特点
11.2.4 宫胁法造林应用事例
11.2 植被恢复的技术方法与途径
11.2.1 植被调查和植被制图
11.2.2 确定优势和建群树种种类
11.2.3 采集种子和育苗
11.2.4 栽植技术
11.2.5 管理措施
11.3 植被恢复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11.4 山东植被恢复适宜种类选择
11.5 植被恢复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
12.1 结论
12.1.1 山东植被特征
12.1.2 山东赤松林及其特征
12.1.3 山东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岛屿生态学特征
12.1.4 山东石灰岩山地植被恢复生态学
12.1.5 山东森林植被恢复展望
12.2 建议
12.2.1 对山东植被恢复实践的建议
12.2.1 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发布时间: 2006-05-30
参考文献
- [1].川西南山地生态脆弱区森林植被恢复机理研究[D]. 费世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4
- [2].燕山山地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和技术研究[D]. 赵良平.南京林业大学2007
相关论文
- [1].常绿阔叶林恢复生态学研究初报[D]. 杜晓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3
- [2].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机理与构建模式[D]. 张明如.北京林业大学2005
- [3].森林生物多样性理论与方法研究及应用[D]. 陈梦.南京林业大学2005
- [4].广元市严重退化生态系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生态效益研究[D]. 宫渊波.四川农业大学2006
- [5].武陵山区小流域退化土地植被恢复生态学特性研究[D]. 漆良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7
- [6].燕山山地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和技术研究[D]. 赵良平.南京林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