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CI)是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CIS)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占全部脑血管病的59.2 %-85 %[1],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导致局灶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在恢复阶段常缺乏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临床表现,脑梗死属于中医学的中风范畴。中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中风的认识,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了丰富的辨证论治经验。正确的辨证是论治的前提,中医辨证是根据证候辨别证素,由证素组合成证。在组成证的证素中必有起主要作用的证素,抓住主要证素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脑梗死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定有不同的病理变化,发挥中西医之长,将脑梗死临床分期分型和中医主证辨证相结合,有利于提高中医的辨证水平。故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前循环脑梗死恢复阶段分期分型与主证辨证的关系,创立前循环脑梗死恢复阶段分期分型主证辨证,为脑梗死的中医辨证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中医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指导脑梗死的中西医结合全面治疗,以期提高脑梗死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方法:前循环脑梗死病例选择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8年9月至2010年1月住院患者390例。将脑梗死恢复阶段分为三期:恢复早期、恢复中期、恢复后期。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中、重三型。在分期分型的基础上同时采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搜集资料,应用朱文锋证候辨证素量表进行辨证。设立病性证素33项,病位证素20项,根据分期分型和辨证的结果确定各期各型的证素,并选取临床意义较大的证素进行因子分析以辨主证,分析主证与各期型的相关性。结果:1前循环脑梗死恢复阶段的证素为:恢复早期轻型病位证素的出现率较高的为经络、肝、肾、大肠,病性证素出现率较高的为痰、热、阴虚、血瘀、动风、血虚、气虚、湿、阳亢。恢复早期中重型病位证素的出现率较高的为经络、肝、大肠、肾、心神,病性证素出现率较高的为痰、血瘀、热、阴虚、气虚、动风、湿、闭、血虚、阳亢。恢复中晚期轻型病位证素的出现率较高的为:经络、肝、大肠、肾,病性证素出现率较高的为:痰、血瘀、气虚、阴虚、血虚、热、湿、阳亢、动风。恢复中晚期中重型病位证素的出现率较高的为经络、肾、大肠、肝、神。病性证素出现率较高的为痰、血瘀、气虚、热、阴虚、闭、湿、动风、阳亢、血虚。2前循环脑梗死恢复阶段主证素的提取:恢复早期轻型主因子1为经络、痰、血瘀,主因子2为气虚,主因子3为阴虚,主因子4为肝,主因子5为动风。恢复早期中重型主因子1为经络、痰、血瘀、闭,主因子2为气虚,主因子3为肝、阴虚,主因子4为心神,主因子5为大肠。恢复中晚期轻型主因子1为经络、痰,主因子2为气虚、阴虚,主因子3为血瘀、肝,主因子4为肾,主因子5为大肠。恢复中晚期中重型主因子1为经络、血瘀、痰,主因子2为气虚、阴虚,主因子3为心神、闭,主因子4为肾,主因子5为大肠。3根据主证素组合证型为:恢复早期轻型主要证型为:瘀痰阻络、气阴两虚,或伴肝风内动;恢复早期中重型主要证型为:瘀痰阻络、气阴两虚,或伴神闭证;恢复中后期轻型主要证型为:瘀痰阻络、气阴两虚;恢复中后期中重型:瘀痰阻络、气阴两虚,或伴神闭证。结论:前循环脑梗死恢复阶段各期型共同的主证为瘀痰阻络,气阴两虚;体现了该病恢复阶段的共同内在规律。而伴有证则体现了不同期型对中医病理变化的影响。本研究显示,说明了脑梗死恢复阶段不同分期分型与主证有极密切的关系,主证的研究为脑梗死的中医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作为脑梗死中医治疗的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