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有机锡化合物是迄今为止人为引入海洋环境中的毒性最大的物质之一,也是目前已知内分泌干扰物中唯一的金属化合物,其中三丁基锡和三苯基锡等可导致海洋腹足类雌性个体发生性畸变,对海洋生态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海洋环境中有机锡化合物的来源主要与用于船舶等的防污涂料有关,由于厦门和香港均是国际航运活跃的地区,由此也就造成了两地严重的有机锡污染。海产腹足类性畸变以其对有机锡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不可逆性而成为海洋有机锡污染的理想生物指示物,其中疣荔枝螺因其分布较广、易采集、性畸变现象明显等特征而被认为是海洋有机锡污染生物监测的理想指示种。本文首先通过实验室实验证明了TBT可导致疣荔枝螺发生性畸变,其次详细分析调查了香港和厦门海域周边岩相海岸带疣荔枝螺种群的性畸变程度,结合已有水体、沉积物及生物体内有机锡浓度数据,评价两海域有机锡污染状况;此外,结合实验室实验以及现场调查中疣荔枝螺雌雄性激素含量变化,初步探讨了有机锡导致腹足类性畸变的内分泌干扰机制。实验室疣荔枝螺TBT暴露实验发现,疣荔枝螺暴露一个月后所有浓度组(0.5、1、2、5μg/L)的雌性个体均出现了性畸变现象,且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性畸变程度逐渐加重,在120天后各暴露浓度组雌性个体数量明显减少,最后基本全为雄性,从而通过实验室暴露实验验证了TBT长期暴露对雌性个体可能具有的选择性致死作用以及TBT可导致疣荔枝螺发生性畸变。通过对厦门和香港海域周边疣荔枝螺种群性畸变程度现场研究发现,香港海域疣荔枝螺种群性畸变程度普遍严重于厦门海域,其所采集的6个站点的种群性畸变率均为100%,尤其是靠近深圳的两个站点最为严重,其绝育率分别达78.94%和52.17%;厦门海域所采集的17个站点中,有5个站点种群性畸变率为100%,其中处于封闭型马銮湾海域及港口内部的宝珠屿的种群性畸变程度最为严重,并且在厦门海域表现出由港内到港外逐渐减轻的趋势,与往年厦门西海域有机锡污染监测数据相比一致,体现了性畸变程度与有机锡污染程度及船运活动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对疣荔枝螺雌雄性个体中睾酮与雌二醇含量测定发现,厦门海域的性畸变程度与雌性个体睾酮含量有较显著的正相关,香港海域也体现出了这种相关趋势,这为有机锡通过增加生物体体内睾酮含量而诱发其产生性畸变的这一内分泌干扰机制提供了依据。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厦门和香港海域有机锡污染控制与海岸带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进一步研究有机锡诱导腹足类性畸变的机制及相关毒理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疣荔枝螺消化系统甲硫氨酸脑啡肽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J].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2].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 Kuster)人工繁育技术研究[J]. 海洋科学 2020(06)
- [3].性畸变疣荔枝螺体内总蛋白和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 2008(05)
- [4].蛎敌荔枝螺体内8种金属元素含量及评价[J]. 水产科学 2009(02)
- [5].养殖海域鲍螺混养技术的初步研究[J].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 [6].中国沿岸13荔枝螺的齿舌形态分析[J]. 海洋科学 2013(08)
- [7].食物相暴露下三丁基锡(TBT)在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体内的吸收和代谢动力学[J]. 生态毒理学报 2011(01)
- [8].舟山东极岛潮间带两种荔枝螺的营养成分分析[J]. 海洋学研究 2008(01)
- [9].疣荔枝螺胚胎及早期发育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S1)
- [10].厦门海域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体内有机锡化合物含量与分布特征[J]. 环境科学 2010(04)
- [11].疣荔枝螺形态性状对质量性状的影响[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12].厦门海域岩相海岸带疣荔枝螺(Thais clavigera)与甲虫螺(Cantharus cecillei)性畸变[J]. 生态学报 2009(09)
- [13].温度、盐度和pH值对疣荔枝螺耗氧率的影响[J]. 河北渔业 2009(02)
- [14].海洋疣荔枝螺体外抗肿瘤活性[J].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