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罗隐诗的哲理化倾向(论文文献综述)
龙慧文[1](2019)在《罗隐七绝研究》文中提出罗隐作为唐末的诗坛巨擘,在当时极负盛名。但由于身处在唐末社会,其声名逐渐湮没,直至鲁迅和毛泽东重新发现了罗隐诗文的价值。罗隐的小品文逐渐被人发掘,但其诗歌的价值还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罗隐诗歌的分体研究太不充分。基于唐末七言绝句创作异常繁荣的大背景,而罗隐的七绝在其中脱颖而出,无论是在思想上又或在艺术上都有着极高的水准,显示出强烈的个性化魅力。本文就是从诗体角度出发,主要探讨罗隐的七言绝句,论文是从以下内容进行论述的:首先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到目前为止罗隐及其诗歌的研究情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其次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由五章构成。第一章首先梳理了唐代各个阶段的七绝发展概况,尤其对唐末七绝繁荣的状况作出分析总结。再将罗隐的诗体与唐末的七绝名家的诗体分类情况进行比照,以探讨出罗隐七绝展现的唐末诗坛创作共性。第二章论述罗隐七绝的题材分类情况,罗隐七绝的主要题材有咏史诗和咏物诗,还有即事咏怀诗、题赠酬答诗、忧国忧民诗、羁旅行役诗等其他题材。其中以咏史七绝和“贬题格”咏物七绝最有代表性的和开创性。第三章分析了罗隐七绝展现出的艺术特色,从修辞的运用、语言的特点、诗歌的提炼等几个角度展开具体论述。其尖锐入骨的讽刺和新警深刻的议论是最为突出的艺术特色,当然他七绝中显示出的浅俗晓畅、诙谐幽默等风格特征也是贯穿在他整个七绝创作中的。第四章是将罗隐七绝与前代七绝创作的集大成者,如刘禹锡、李商隐的作品进行比照,发掘出罗隐七绝在继承前人优秀经验的同时加以创新,显示出的别具一格的诗歌风貌。此外还将他的七绝与同时代的七绝名家,如皮日休、陆龟蒙、韦庄的作品加以对比,更加地突出罗隐七绝所独有的个性化魅力。第五章总结罗隐七绝在其个体的诗歌创作中所处的地位,还有在唐代乃至整个诗歌史上取得的成就和所处的地位,以及他的创作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最后是结语部分,对全文主要观点进行提炼,并总结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张骏如[2](2015)在《罗隐咏史诗研究》文中认为罗隐是晚唐文坛上的杰出人物,他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怀有强烈的治世之心,却仕途坎坷,一生困顿不得志。他着作颇丰,有大量诗文传世。其中最能体现他思想人格的咏史诗,有七十余首。他的咏史诗创作,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都有着鲜明的特色,承袭前人的现实主义风格,开宋诗先风,具有重要的文学地位。然而目前罗隐尚未引起人们的充分重视,关于罗隐的研究还很不完善,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本论文将对罗隐创作中的精华部分——咏史诗,进行具体而详细的分析研究,试图对关于罗隐的研究体系稍作完善。本论文由绪论、五个章节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明确了论题的研究动机及目的,回顾本论题的研究现状,总结其中得失,并对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第一章厘清了咏史诗的定义,并对晚唐之前的咏史诗发展作了简要分析。第二章论述了罗隐咏史诗的创作概貌,第一节探究了罗隐创作咏史诗的外部环境,第二节对罗隐的咏史诗进行了量化统计,通过数据分析更直观的看出罗隐创作咏史诗的特点。第三章从罗隐生平入手,将其一生分为三期,进一步探析罗隐一生际遇与咏史诗形成的内在关系。第四章从思想内容上解读罗隐咏史诗的精神内涵,分为四部分,不同的题材内容对应不同的主题特色:第一节君主题材类咏史诗主要体现了罗隐的批判精神,第二节文士题材类表达了罗隐的时运见解,第三节女性题材类展现了罗隐对历史兴亡理性的反思态度,第四节览古抒怀的题材集中表现了罗隐的忧患意识。第五章论述了罗隐咏史诗创作的艺术成就,从高超的写作技巧、鲜明的个性特征以及多样的诗歌风格三个方面详细而深入的探讨罗隐咏史诗的艺术魅力。结语部分是对本文的总结,对罗隐咏史诗作出客观评价,对其诗史意义进行阐述。
罗俊卓[3](2014)在《罗隐及其诗歌研究》文中指出晚唐五代时期着名诗人罗隐,科场“十举不第”,加上罗隐处于晚唐过渡五代颠沛流离的黑暗时期,他一系列坎坷的遭遇导致了他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从上世纪至今,已经陆陆续续的有学者研究罗隐的生平及其他的文学作品。文章涉及罗隐穷困潦倒的人生经历及其尝遍人间酸甜苦辣的心历路程。罗隐一生的悲剧性命运源于传统士大夫“学而优则仕”的人生理想与科场频频失意的残酷现实所构成的人生困局。本文以罗隐饱经沧桑的心历路程为线索。罗隐一生患得患失,前半生科场频频失意,后罢举东归,投靠钱镠发挥了自己一技之长。由于罗隐在科场“十举不第”以及颠沛流离坎坷的遭遇,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都能在他的诗作中找到印痕。罗隐的诗歌内容大体可分为三大类。咏史诗,咏史怀古,描写时事,针砭时弊,讽刺批判的对象无所不及,上至统治者下至达官贵族。民生诗,他同情底层人民,怜悯民众,关心民瘼。咏物诗,歌咏自然,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诗歌特色可分为三个层面:一、观物取象,诗酒一体;二、时令因素,多彩画面;三、用语浅近,哲理深邃。
王海鹏[4](2012)在《《两同书》儒道融合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两同书》看似一个用驳杂的儒道术语组成的文本,是一个梳理历史来构成的集合体,但它也可以说是一部有意识地连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着作。罗隐在《两同书》中引用最多的是《易经》这本书,它并不完全是儒家的思想,其中也包括对道家思想的借鉴。《易经》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智慧源头,中国历史上的各家学术流派都对《易经》进行了研究,它往往被视为每一个学派共通的出发点。罗隐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从一个共同点出发,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梳理,体现了道儒会通和修身济世的传统主流。在罗隐的众多文章中,《两同书》的儒道会通思想代表了他的政治思想。《两同书》行文分为上、下两卷,主要有十个对立的概念:贵贱、强弱、损益、敬慢、厚薄、理乱、得失、真伪、同异、爱憎,并以这些对立的概念结合历史形成十篇小政论文,上卷五篇短文以老子的道家思想为归属,并以《道德经》的章句为之总结,下卷五篇短文则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宗,并以《论语》的言语为之总结。《两同书》的主要内容就是表现罗隐的儒道会通思想和其关于君主论的政治思想。《两同书》的理论宗旨是为现实的政治服务,罗隐力图揉合道、儒两家思想,从而提炼出一套供当朝统治者采用的修身济世治国之道。罗隐作为一位生活在唐末乱世的文人,还有执大柄以定是非的政治抱负,他不仅对当时的社会黑暗和政治腐败有着切身的体验和认识,而且对天下治乱的原因有着深刻的观察与思考。在《两同书》中,罗隐分十个问题,从不同侧面对致太平之本和术进行了讨论。
李泠波[5](2009)在《罗隐落第后诗歌思想研究》文中认为罗隐(833-909)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诗文数量多、质量高,颇具研究价值,但是却一直受到后世冷落,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关注。近年来,学者们对罗隐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学术界很多人认为罗隐的小品文较其诗歌而言,思想价值更高,更富有战斗性,对罗隐的诗歌关注有限。罗隐近五百首诗歌,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罗隐的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作家的创作心态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特征,也是应该给予更多关注的。罗隐专攻近体,尤擅七律,议论风发,语言浅切,但难免流于粗疏。《唐音癸签》评论道:“罗昭谏酣情饱墨,出之几不可了,未少佳篇,奈为浮渲所掩。然论笔才,自在伪国诸吟流上”。因此,本文将专论罗隐落第后诗歌的思想。从二十七岁至五十五岁这段期间,罗隐都在为科举求仕奔忙,由于他性格孤傲狂放,诗文锋芒毕露,很不被统治阶级看好,是导致他十举不第的重要原因。而屡遭黜落,又使他对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更强烈的批判与抗争。科举成了他的心结,影响着诗人的生命历程,他没有像晚唐末期一些诗人一样继承温、李以来的艳情诗创作,而是继承了中唐新乐府运动精神又区别于元白“直录”式的记载,将自身遭遇和残酷的社会背景联系,通过宣泄怀才不遇的愤世之情,以近体诗为载体来批判现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通读罗诗可以发现:罗隐自二十七岁首举进士不第至三十六岁八举进士不第后东归故里的十年间,他困居在长安参加科考八次。这期间罗隐创作了大量落第诗,批判科举制度的弊端以及人才不得重用的现实,并抒发自己困居长安屡试不第后的失意羞愧之情。从三十六岁至五十五岁入钱缪幕的二十年间,罗隐曾参加过两次科举考试均遭等第罢举,大部分时间到处游走奔竞,以求赐予官职或讨得生活之资,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度过了漫长的依托无主的游宦和漂泊生活。罗隐诗中更多地反映了投献无门的苦闷、漂泊失意之感和羁旅之愁。随着年龄的增长,罗隐的心态也渐渐成熟,对科举的热情也渐渐消退,心态也趋于达观。这期间罗隐的思想较前十年差异很大,因此本文以罗隐落第后的心态变化将其诗歌分为前后两期来研究罗隐落第后的诗歌思想。诗人的视野比较广泛,将诗笔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其诗歌思想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高宏涛[6](2007)在《罗隐诗歌研究》文中认为罗隐是晚唐后期文坛上的重要诗人。他一生坎坷,虽生在末世,仍胸怀济世之志。由于诸多原因,他十举不第,落拓江湖求食,饱受艰难辛酸,因而对唐末社会的黑暗和腐朽有极深刻地感受和清醒地认识。因性格狂放,诗文锋芒毕露得罪不少权贵;再加上相貌丑陋,因而屡考不中,仕进机会一次次与之擦肩而过,五十五岁东归钱缪,命运才有所改观。罗隐存诗四百八十多首,基本上是近体,古诗只有十首左右。其诗题材内容广泛,大致可以分为五类:科举诗,咏使诗,咏物诗,送别和酬赠诗,登临和咏怀诗。这些诗歌大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是全面、真实地反映那个病态社会的一面镜子;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折射出晚唐社会下层文人的生存状态。他们或积极参加科举,希望走进仕途,实现匡世救民的雄心壮志;或怀才不遇便归隐山林,放情山水,逃避现实;或走向藩镇幕府,寻求内心的平衡,消解心中的仕宦情结。罗隐诗歌主要是通过愤激之情的直接宣泄,对黑暗现实进行揭露和批判。他的诗歌以讽刺为主,讽刺辛辣、犀利、明快。在诗歌艺术上,尤擅七律,语言浅切,议论风发,开宋人先声。考察罗隐的诗歌,可见其创作的整体风貌,即警世鞭恶的创作思想,拯时救世的用世精神,旁敲侧击的讽刺艺术,洞察百态的哲理意味。因此,罗隐是晚唐一位不容忽视的作家,其诗明显地带有由唐入宋的过渡痕迹。
王永波[7](2006)在《晚唐皮陆诗人群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皮陆诗人群体在晚唐诗坛是一个重要的创作群体,与以李商隐、杜牧、温庭筠为主的绮艳诗派相比,他们在诗歌的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代表了晚唐诗歌的另外一种创作风貌。皮陆诗人群体的成员有皮日休、陆龟蒙、罗隐、杜荀鹤、聂夷中等人,虽然他们大多数是唐代的进士,但几乎都没有踏入仕途,属于寒士诗人群。长期的在外漂泊与干谒,接触到了广泛的社会阶层,对晚唐时期的政治、社会、市民生活有了较为充足的了解,使得他们的创作敢于揭露社会现实,批判时政,接近下层民众,反映民生疾苦。诗歌内容充实,艺术多样,继承了现实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目前学术界关于“皮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皮日休和陆龟蒙身上,尤其是注重皮陆二人的唱和诗歌,很少将他们作为一个群体来予以审视和观照。现有的几部有关晚唐诗歌研究的专着,如余恕诚《唐诗风貌》、刘宁《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赵荣蔚《晚唐士风与诗风》等,虽然也把皮日休、陆龟蒙、罗隐、杜荀鹤、聂夷中等人作为一个诗人群,目之为寒士诗人群或者干谒诗人群,但都过于简略,而且研究的重心也不在此。本文即以皮陆诗人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他们的文学创作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以弥补这个空缺。事实上,皮陆诗人群体的创作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而且对宋诗体格的形成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皮陆诗人群体都属于庶族地主阶层,接受传统的儒家思想和教育,渴望通过科举考试以求能够建功立业,这就决定了他们的诗歌理论和创作不得不受到儒家诗教观的约束。而且,他们的诗歌主张基本上不脱离儒家诗教观,虽然也有些差异。他们继承中唐白居易等人倡导的新乐府运动的诗歌主张,大力写作乐府诗歌,用乐府诗歌干预社会,反映社会现实,使得乐府诗这种诗歌体裁在晚唐再次大放光彩。除了用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外,他们更多的创作内容就是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情事,田园风光、山水景物、隐逸情怀等内容大量地出现在他们的诗歌之中。亲情、友情、闲情逸致的诗篇明显的比以前的要多,在创作方式上出现了大量的组诗,而且还有大量的诗序,这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在风格上,他们主张多种艺术形式,尤其是提倡新变,主导风格呈现驰骛新奇和浅切通俗等多种风貌。他们的新奇和浅切虽然受到中唐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的影响,但又有变化,往往推陈出新,另辟新路,反映出他们对于诗歌创作的继承与开拓。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广泛运用的“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学问为诗”等等手法对宋初诗歌具有较大的影响,成为宋调的先导。皮日休、陆龟蒙在咸通年间创作了大量的唱和诗歌,对后世影响很大,本文专辟一章对《松陵集》以及他们的唱和诗歌进行了研究。除了诗歌创作外,皮陆诗人群体还创作了大量的小品文,这种讽刺小品文得到过鲁迅先生的大力称赞。皮陆诗人群体的小品文在思想内容上以揭露晚唐社会的各种时弊为主,对政局、世情、民风、个人修养等等丑恶的现象予以了尖锐的批判,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行创作,立论大胆新奇,笔锋犀利辛辣,痛快淋漓,可以启迪人心。他们的小品文创作和诗歌创作的宗旨一脉相承,而且在某些方面具有一致性。有些诗歌前面有长篇的序言,其实就是小品文,而有些小品文里面也有诗歌,做到诗文合一,两种艺术形式得到了有效的结合。皮陆诗人群体在生活经历上往往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科举考试和功名奔走,诗歌中多反映社会现实,诗风质朴自然。后期往往依附官僚,生活暂时安稳,闲情逸致的作品就多些,而且歌功颂德的应酬篇章多起来,诗歌的批判性、锋芒性就减弱。诗歌往往作为一种消遣的文字游戏,这种现象在古代相当普遍,只不过在皮陆诗人群体手中更为突出。皮陆诗人群体对后代诗歌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分专章对此进行了研究,尤其是他们的唱和诗歌,一直影响到清代。本论文第一次将皮陆诗人群体集中起来进行综合研究,指出这个诗人群体虽然在政治上不得志,然而在诗歌、散文创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体裁、题材等方面都有创获,在晚唐诗坛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绮艳靡丽诗风蔓延的晚唐诗坛,他们的这种创作更为难得,具有现实意义。总的来说,皮陆诗人群体整体的诗歌成就不算高,无法和前期的诗人相比,但他们能继承汉魏六朝以来的诗歌传统,用诗歌干预社会反映现实,创作了一大批揭露时弊反映民生的优秀诗篇,使诗歌的发展趋向没有偏离正统的端庄大道。在艺术形式上他们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咏怀咏物咏史题材的大量出现,拓展了诗歌的内容,为宋诗高潮的到来作了准备,这些都是他们对诗歌史的贡献。这篇学位论文分为六章,对皮陆诗人群体的生平、文学思想、诗歌创作、散文创作、影响等等予以了专门研究,尤其重视他们的作品研究。文中所引用的诗歌,如《皮子文薮》、《甫里先生文集》、《甲乙集》、《唐风集》等,均是学界最新的校勘成果。《松陵集》则用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的《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至于其他的总集、别集、史料等材料,都用中华书局的本子,力争在文献引用上少出差错。引用的文字均标明书名、作者名、出版社、版次、卷数、册数、页码。文中凡引用别人的研究成果,均注明出处,做到文责自负。
郑晓霞[8](2005)在《唐代科举诗研究》文中认为科举诗的出现是唐代文学中的重要现象,它不仅数量巨大、作者众多,更以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唐代政治制度、文坛风貌、士人精神面貌以及社会习俗等诸多内容,这不仅为它在唐代诗歌的神圣殿堂中赢得了一席之地,也为我们研究唐代政治、历史、文化、乃至风俗习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但由于一直以来人们在观念上的偏差,认为科举诗是唐代诗歌中的“糟粕”,因而为大多数研究者所轻视,形成了唐诗研究领域里一个被忽视的角落。 然而,“古人日已远,青史字不泯”;“史阁行人在,诗家秀句传”,大量科举诗历经千载流传后世的事实时时呼唤着我们的重新认识与理解。本文就是对这一领域进行系统研究的一次尝试。 立足于对唐代科举诗进行独立研究的价值判断、研究现状,力图勾勒出唐代科举诗的真实面貌是本文的基本目标。基于这一目标,论文首先以《全唐诗》为蓝本,对科举诗作出了重新界定,并以此为基点,在审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考订、辨析,完成了《全唐诗科举诗索引》。 在上述基础上,论文上编在唐代科举制度以及诗歌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梳理出唐代科举诗发展的基本脉络,并分析、探讨了其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创作状况,展示了其作为唐诗重要类型的整体风貌。由于省试诗在创作上的特殊性以及研究现状,本编另立一章对前人关于省试诗讨论得失进行了回顾、分析,重新界定了省试诗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对省试诗的起源、出现的背景、及以诗取士与唐诗繁荣的关系等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重新讨论,由此勾勒出省试诗发展的简要历史。 作为唐诗中的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唐代科举诗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及艺术表现方式。中编在对科举诗现实功能的把握中分析了唐代科举诗在思想及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并对其美学成就作了进一步探讨。与其他类型的诗歌相比,科举诗的创作更强调“情志沟通”的功能,由此决定了其主题集中于举子的物质生存状态和精神生存状态,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强烈的读者意识以及独特的意象和体式语言。科举诗在思想和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不仅是它成为独立诗歌类型的决定性因素,而且在题材开拓、写志功能、表现手法、人际沟通四个方面对中国诗歌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杰出人物的出现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得以立足于人类文明长河的重要标志,同样,众多优秀诗人的不断创新、开拓及其优秀作品的大量涌现是唐代科举诗历史构建并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标志,论文下编以着名科举诗家为个案,对唐代科举诗的风貌及其思想艺术特性进行了深入体认。透过他们的创作个案,我们对科举诗的认识也由宽泛而深入、由理论探讨而进入情感体验层面了。
张子清[9](2005)在《罗隐咏史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罗隐是唐末五代之交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留存至今的有501首,其中的80余首咏史诗,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此外,罗隐的咏史诗远绍杜甫,近承李商隐、杜牧等诗人的创作经验,并深远地影响了宋人诗风的审美取向,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因此注重罗隐咏史诗的专门研究,不但有利于我们把握罗诗的精华部分,而且有利于更好地考察宋代诗风的渊源关系。遗憾的是,由于受晚唐诗坛整体衰落局面的影响,后来学者对罗诗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他的咏史诗。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随着晚唐文学研究的日渐升温,罗诗逐渐为后人看重。其中对罗隐的咏史诗尽管有所涉及,但还是较为零散,不成体系,有待深入。因此,本人拟针对罗隐的咏史诗作一番力所能及的专门研究。本文一、二章分别从主题取向、艺术特色两方面对罗隐咏史诗作了文本上的研究,以探求其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质上的与众不同;第三章则从唐末社会状况、当时的诗风趣尚等外在因素和诗人思想性格这一内在因素,对形成罗隐独特的咏史风貌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所有这些,为的是能对罗隐咏史诗有一个更为全面、深入而又系统的把握。
吴器[10](2005)在《罗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罗隐是唐末着名作家,一生坎坷。二十七岁至五十五岁期间,科考求仕,由于性格狂放,诗文锋芒毕露得罪了不少权贵;再加上相貌丑陋,因而屡战屡败,仕进机会一次次与之擦肩而过。五十五岁东归钱镠,命运才有所改观,但人格渐渐走上卑微。罗隐交游十分广泛,其交游的人物主要包括三类:文人、达官贵人、佛徒道士。他们对其诗文创作、思想都有较大的影响。罗隐着作颇丰,但散佚很多。现存作品以今人雍文华的《罗隐集》搜罗最全。其散文,特别是《谗书》、《两同书》最能体现他的思想。《谗书》是一部匡政济世、发愤抒情之作。罗隐以儒家思想为内核,写《谗书》的目的是为了自荐,而非自谗。他洞悉时事,认为只要君明臣贤,身处乱世,位居下位的士人保持操守,挽救时局还是大有希望的。《谗书》的发愤抒情往往掩盖了作者匡政济世的目的,作品中如此浓烈的情感是由若干因素凝聚而成。《两同书》是罗隐治世思想的标示,作者援道入儒,以儒家思想为本,试图为大唐国君开出一副“修身”、“治世”的良方。国君“修身”是“治世”的前提,“治世”是“修身”的目的,从这个层面上看,儒家和道家是对立统一的,都是“人君南面之术”,因而作者谓之“两同”。罗隐存诗四百八十多首,基本上是近体,古诗只有十首左右。其诗题材内容广泛,大致可分为五类:下第诗、干谒诗、咏史诗、咏物诗、杂类诗等。它们大多直接或间接(主要是间接)地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不同程度地折射出下层文人的生存状态,尽管诗里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罗隐的诗无论是近体,还是古体,总体上都表现出了一种酣快峭直的风格。罗隐是晚唐一位不容忽视的作家,其诗文明显地带有由唐入宋的过渡痕迹。
二、罗隐诗的哲理化倾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罗隐诗的哲理化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1)罗隐七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罗隐诗歌的研究现状 |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罗隐的七绝创作概况 |
第一节 唐末七绝创作状况 |
一、唐末七绝创作概况及唐末前七绝发展脉络 |
二、唐末七绝创作繁荣的原因探析 |
第二节 罗隐七绝创作概况 |
一、罗隐及唐末名家的诗体分类情况 |
二、罗隐七绝创作显示出的诗坛风尚 |
第二章 罗隐七绝的题材 |
第一节 咏史诗 |
一、借古人之酒杯浇心中之块垒 |
二、纵论历史得失,探究兴衰规律 |
第二节 咏物诗 |
一、抨击黑暗社会,讽刺百官群丑,关注生民疾苦 |
二、喟叹困窘处境,表明高洁操守 |
三、突破事物固有的歌咏主题 |
第三节 其他题材 |
一、即事咏怀诗 |
二、题赠酬答诗 |
三、忧国忧民诗 |
四、羁旅行役诗等 |
第三章 罗隐七绝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用笔大胆,手法丰富 |
一、笔锋犀利、直刺现实的讽刺艺术 |
二、新警深刻的议论表达 |
三、语意双关、反说其话的修辞手法 |
第二节 俗而有味的语言 |
一、通俗明快、风趣幽默的阅读感受 |
二、具有历史穿透力的理性韵味 |
第三节 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
一、从常见事物中选取典型题材 |
二、对诗句加工提炼、夸张变形,发人深省 |
第四章 罗隐七绝的独特个性 |
第一节 罗隐七绝与刘禹锡、李商隐七绝的比较 |
一、罗隐与刘禹锡七绝的比较 |
二、罗隐与李商隐七绝的比较 |
第二节 罗隐七绝与皮陆、韦庄七绝的比较 |
一、罗隐与皮陆七绝的比较 |
二、罗隐与韦庄七绝的比较 |
第五章 罗隐七绝的地位和影响 |
第一节 罗隐七绝的地位 |
一、罗隐七绝在其诗歌创作中的地位 |
二、罗隐七绝在唐末诗坛的地位 |
三、罗隐七绝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
第二节 罗隐七绝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罗隐咏史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咏史诗的含义界定及其晚唐前发展脉络 |
第一节 咏史诗的含义界定 |
第二节 晚唐咏史诗繁荣的基础 |
第二章 罗隐咏史诗创作概貌 |
第一节 罗隐咏史诗的创作背景 |
第二节 罗隐咏史诗的量化分析 |
第三章 罗隐的漂泊生涯与咏史诗创作 |
第一节 勤学敏思奠定咏史诗创作基础 |
第二节 屡试不第激发咏史诗创作动力 |
第三节 归越赋闲难抑咏史诗创作热情 |
第四章 罗隐咏史诗的题材特色 |
第一节 君主题材彰显强烈的反判精神 |
第二节 文士题材昭示卓越的时运见解 |
第三节 女性题材体现理性的反思态度 |
第四节 览古题材蕴含深沉的忧患意识 |
第五章 罗隐咏史诗的艺术成就 |
第一节 高超的技巧——精谨通俗立意妙 |
第二节 鲜明的个性——讽喻刺世见识高 |
第三节 多样的风格——沉郁自然妙语多 |
结语:罗隐咏史诗的诗史意义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罗隐及其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方法及范围 |
2 饱经沧桑的心历路程 |
2.1 时代背景 |
2.2 艰难的科举之路 |
3 诗歌的内容 |
3.1 咏史怀古 |
3.2 观照民生 |
3.3 咏物抒怀 |
4 诗歌的艺术特色 |
4.1 观物取象,诗酒一体 |
4.2 时令要素,多彩画面 |
4.3 用语浅近,哲理深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两同书》儒道融合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罗隐研究现状 |
(二)《两同书》的写作 |
一、修身——安身立命之本 |
(一)奢俭之间,损益之本 |
(二)利器至重,人心难知 |
二、治世——天下太平之方 |
(一)国家理乱,文武之道 |
(二)修齐治平的主张 |
三、儒道合一——君主之道 |
(一)中晚唐时期“儒道合一”的探索 |
(二)《两同书》儒道合一 |
(三)贵德崇俭、修道笃德、以仁守位 |
四、罗隐《两同书》的历史价值 |
(一)儒道思想的融合 |
(二)修身济世的归宿 |
(三)治国安邦的政治理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罗隐落第后诗歌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罗隐生平论略 |
第一节 罗隐生活的时代背景 |
(一) 社会背景 |
(二) 文坛概况 |
(三) 科举背景 |
第二节 罗隐人生阶段的分期 |
第二章 罗隐前期落第后诗歌思想研究 |
第一节 批判科举弊端以及人才不得重用的现实 |
第二节 困居长安屡试不第后的失意羞愧之情 |
第三章 罗隐后期落第后诗歌思想研究 |
第一节 投献无门的苦闷 |
第二节 漂泊失意之感和羁旅之愁 |
第三节 达观的态度 |
第四章 罗隐落第后诗歌思想的多样性 |
第一节 对国家、民生的关注 |
(一) 对最高统治者的批判 |
(二) 抨击跋扈的权臣和藩镇将领 |
(三) 关心时局和民生疾苦 |
第二节 肯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罗隐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罗隐生平经历 |
1.1 科举求名时期 |
1.2 江湖求生时期 |
1.3 吴越入仕时期 |
第2章 罗隐诗歌思想内容 |
2.1 科举诗 |
2.2 咏史诗 |
2.3 咏物诗 |
2.4 送别和酬赠诗 |
2.5 登临和咏怀诗 |
第3章 罗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历史地位 |
3.1 强烈的讽刺色彩 |
3.2 浅显通俗的语言 |
3.3 议论哲理化的表达方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晚唐皮陆诗人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皮陆诗人群体与晚唐诗坛 |
第一节:唐前诗人群体发展概略 |
第二节:诗人群体与唐诗史进程 |
第三节:皮陆诗人群体的形成与界定 |
第四节:晚唐诗歌格局中的皮陆诗人群体 |
第二章:皮陆诗人群体的诗歌创作 |
第一节:皮陆诗人群体的诗歌理论 |
第二节:诗歌创作的主题取向 |
第三节: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 |
第三章:皮陆诗人群体的散文创作 |
第一节:皮陆诗人群体散文创作的主旨 |
第二节:皮陆诗人群体散文创作的特色 |
第四章:皮陆诗人群体创作异同论 |
第一节:皮陆诗人群体与中晚唐其他诗群的异同 |
第二节:皮陆诗人群体成员之间的创作异同 |
第三节:皮陆诗人群体个人分期创作的异同 |
第五章:《松陵集》与皮陆唱和研究 |
第一节:苏州文会与《松陵集》的编撰 |
第二节:隐逸情趣精神面貌的真实展现 |
第三节:《松陵集》的创作特征 |
第六章:皮陆诗人群体的影响及其余波 |
第一节:皮陆诗人群体在唐五代的影响 |
第二节:皮陆诗人群体在宋代的影响 |
第三节:皮陆诗人群体在明代的影响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后记 |
(8)唐代科举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一 唐代科举诗之界定 |
二 对唐代科举诗进行独立研究的价值判断 |
三 唐代科举诗研究的现状和任务 |
四 论文基本内容 |
上编 源流篇 |
第一章 唐代科举诗的流变 |
第一节 初盛唐时期即高祖武德四年(621)——玄宗天宝十五载(756)的科举诗 |
第二节 中唐时期即肃宗至德二载(757)——武宗会昌六年(846)的科举诗 |
第三节 晚唐时期即大中元年(847)至天佑四年(907)的科举诗 |
第二章 关于省试诗 |
第一节 前人关于省试诗讨论的得失 |
第二节 关于省试诗的再讨论 |
中编 本体篇 |
第一章 唐代科举诗的主题——唐代举子的生存状态 |
第一节 唐代举子的物质生存状态 |
第二节 唐代举子的精神生存状态 |
第二章 唐代科举诗的艺术表现 |
第一节 强烈的读者意识 |
第二节 意象使用 |
第三节 体式和语言 |
第三章 唐代科举诗的美学成就 |
第一节 唐代科举诗的独特风貌 |
第二节 唐代科举诗在诗歌传统中的示范意义 |
下编 人物篇 |
第一章 盛唐时期重要科举诗家举隅 |
第二章 中唐时期重要科举诗家举隅 |
第三章 晚唐时期重要科举诗家举隅 |
附录 |
一 《全唐诗》科举诗索引 |
二 参考文献 |
(9)罗隐咏史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罗隐诗歌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罗隐咏史诗的主题取向 |
第一节 “只闻斥逐张公子,不觉悲同楚大夫”——洒感伤同情泪、抒忧愤失意情 |
第二节 “诗胆大于天”——批判讽刺矛头直指最高封建统治者 |
第三节 “见地之卓,迥非他人所及”——洞察历史变迁、抒发真知灼见 |
第二章 罗隐咏史诗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几达化境的讽刺艺术 |
第二节 明显的议论化和哲理化倾向 |
第三节 独特的语言风格 |
第三章 罗隐咏史诗风形成的原因探讨 |
第一节 由“一塌糊涂”的黑暗现实所构成的创作背景 |
第二节 在唐末特定诗风的沐浴滋养下而绽放的咏史奇葩 |
第三节 主体个性化的产物 |
结语 |
注释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罗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罗隐其人 |
第一节 罗隐的生平经历 |
第二节 罗隐交游述略 |
一、文人 |
二、权贵 |
三、佛道徒 |
第二章 罗隐作品综述 |
第一节 罗隐作品书目着录情况 |
第二节 罗隐作品分期 |
第三节 罗隐散文评述 |
一、《两同书》--罗隐治世思想的标示 |
二、《谗书》--匡政济世、发愤抒情之作 |
第四节 罗隐诗歌评述 |
第三章 结语:罗隐的历史评价 |
附:罗隐现代研究着作、论文简表 |
参考文献 |
四、罗隐诗的哲理化倾向(论文参考文献)
- [1]罗隐七绝研究[D]. 龙慧文.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2]罗隐咏史诗研究[D]. 张骏如.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1)
- [3]罗隐及其诗歌研究[D]. 罗俊卓. 四川师范大学, 2014(02)
- [4]《两同书》儒道融合思想研究[D]. 王海鹏. 河南大学, 2012(10)
- [5]罗隐落第后诗歌思想研究[D]. 李泠波. 内蒙古大学, 2009(04)
- [6]罗隐诗歌研究[D]. 高宏涛. 河北大学, 2007(S1)
- [7]晚唐皮陆诗人群体研究[D]. 王永波. 四川大学, 2006(05)
- [8]唐代科举诗研究[D]. 郑晓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9]罗隐咏史诗研究[D]. 张子清. 湘潭大学, 2005(04)
- [10]罗隐研究[D]. 吴器.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