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预脱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钾长石,预脱硅液,合成,硅灰石
预脱硅论文文献综述
张登高,蒋训雄,范艳青,汪胜东,冯林永[1](2018)在《钾长石预脱硅浸出液合成硅灰石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热合成法从钾长石预脱硅液中制备硅灰石产品,在合成温度180℃、合成时间10 h、n(CaO)/n(SiO_2)=0.7条件下进行固液分离,产品洗涤至pH=7左右,干燥后在900℃焙烧2 h,可得到符合行业标准一级品要求的硅灰石产品。脱硅后液经调整可返回预脱硅工序,实现预脱硅段残余碱的循环利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8年09期)
连选,彭志宏,齐天贵,周秋生,刘桂华[2](2018)在《粉煤灰组成结构及其对碱溶预脱硅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仪等现代检测技术,研究3种不同类型高铝粉煤灰的组成结构及其对碱溶预脱硅过程中溶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中的硅主要以Q~2(架状硅酸盐)和Q~4(链状硅酸盐)的形式存在,铝主要形成四配位的[AlO_4]四面体和六配位的[AlO_6]八面体。低温形成的粉煤灰中硅和铝主要以非晶态玻璃体形式存在,对碱溶预脱硅过程不利,预脱硅率低;经高温热处理活化后,非晶态玻璃体转化为稳定的γ-Al_2O_3、β-石英、Al-Si尖晶石和莫来石相,可以明显改善粉煤灰预脱硅性能。钙对碱溶预脱硅过程不利,粉煤灰中的钙易与溶出的硅和铝发生反应形成大量的钙硅渣,导致预脱硅率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7期)
姚聪,方莉,郭彦霞,柳丹丹,程芳琴[3](2018)在《粉煤灰提铝渣对预脱硅液模数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粉煤灰预脱硅-碳酸钠活化-盐酸酸浸"工艺产生的粉煤灰提铝废渣为硅源,提高预脱硅过程产生的硅酸钠溶液的模数,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手段对比研究了石英砂、市售超细二氧化硅以及粉煤灰提铝渣等不同硅源对硅酸钠溶液模数提高的影响,探讨了粉煤灰提铝渣作为硅源用于硅酸钠溶液提模的机理及杂质的影响,并将提模后的硅酸钠溶液用于制备高值化二氧化硅产品.结果表明,提铝渣因含有非晶态二氧化硅可用于低模数硅酸钠溶液提高模数的硅源,提铝渣与脱硅液在100℃下反应30min可得到模数大于3的硅酸钠溶液,用此硅酸钠溶液生产的高附加值二氧化硅产品能够达到HG/T 3061-2009标准.(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胡朋朋[4](2018)在《高铝粉煤灰中锂的赋存状态及预脱硅过程浸出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山西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当地特色高铝煤炭经煤电转化后产生大量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率低,生态环境危害巨大。高铝粉煤灰中富含伴生金属锂,可作为锂资源的重要来源。目前高铝粉煤灰中锂的赋存状态、迁移规律等基础问题尚不明晰,难以有效支撑后续技术研发。本论文以4个电厂产生的高铝粉煤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锂在高铝粉煤灰不同矿相中的含量分布。进一步采用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研究了锂在高铝粉煤灰及其矿相中的面分布。结合29Si固体核磁和分子模拟手段分析了锂在高铝粉煤灰玻璃相中的赋存状态。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开展了预脱硅过程锂的浸出规律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针对高铝粉煤灰矿相组成复杂、难以分离的特点,采用磁选和酸碱联合浸出法分离了高铝粉煤灰中的铁质微珠相、莫来石-刚玉-石英相和玻璃相,并对高铝粉煤灰及分离的矿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磁选和酸碱联合法分别有效分离了高铝粉煤灰中的铁质微珠、玻璃相和莫来石-刚玉-石英相。基于矿相定量分析和元素组成,明确粉煤灰中79-94%的锂分布在玻璃相中,5-16%的锂分布在莫来石-刚玉-石英相中,<5%的锂分布在铁质微珠中。(2)锂原子质量小、含量低,常规的分析方法难以直接分析高铝粉煤灰中锂的赋存状态。采用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分析了锂在高铝粉煤灰及其矿相中的面分布。结果表明锂在高铝粉煤灰颗粒中相对均匀分布,锂与铝、硅的面分布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锂在莫来石-刚玉-石英相中含量很低,在玻璃相中显着富集。为了进一步明晰锂在高铝粉煤灰玻璃相中的赋存状态,本研究结合了 29Si固体核磁和分子模拟手段,分析了氧化锂与玻璃相中硅的配位结构的反应能力,发现高铝粉煤灰玻璃相中存在Q4(3A1)、Q4(2A1)、Q4(1A1)、Q4(0A1)共4种化学配位结构,氧化锂更易与Q4(0A1)和Q4(1A1)反应,锂更多地存在于玻璃相中的Q3(0Al)和 Q3(1Al)结构中。(3)基于锂在高铝粉煤灰玻璃相中的赋存特点,研究了预脱硅过程锂的浸出规律。考察了预脱硅条件对锂浸出率的影响,在较优的预脱硅条件下锂的浸出率可超过80%。高铝粉煤灰预脱硅过程锂的浸出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预脱硅过程锂的浸出受固体产物内层扩散控制,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3.31 kJ/mol,碱浓度反应级数为1.55。循环脱硅5次后脱硅液中锂的浓度逐渐接近240 mg/L。(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期刊2018-06-01)
邓祥意,冯雅丽,李浩然,杜竹玮,康金星[5](2018)在《低品位软锰矿碱浸预脱硅-流化焙烧制备锰酸钠(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低浓度碱浸对低品位软锰矿进行预脱硅处理,考察NaOH浓度、液固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及搅拌速率对硅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碱浸过程动力学。结果表明:在NaOH起始浓度为20%、液固比为4:1、浸出温度为180°C、浸出时间为4h、搅拌速率为300r/min的条件下,硅浸出率达到91.2%。缩核模型表明,碱浸过程受化学表面反应控制,其表观反应活化能为53.31kJ/mol。通过正交试验对脱硅渣流化焙烧制备锰酸钠的条件进行优化,在硅浸出率为91.2%、NaOH/MnO_2质量比为3:1、焙烧温度为500°C、焙烧时间为4h的条件下,锰酸钠的转化率为89.7%,且锰酸钠转化率随硅浸出率的升高而增加。(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8年05期)
任振[6](2017)在《焙烧预脱硅与脱硫的简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分析了矿石通过焙烧的方法脱除杂质硅与硫,探讨高硫矿在脱硅的过程同时脱除硫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7年24期)
洪景南,孙俊民,胡剑,公彦兵,李运改[7](2018)在《氢氧化钠循环母液杂质对高铝粉煤灰预脱硅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铝粉煤灰为原料进行预脱硅,在预脱硅过程中控制氢氧化钠循环母液中碳碱浓度和氧化铝浓度,研究两种杂质成分对预脱硅过程液相成分、液相黏度和脱硅粉煤灰铝硅比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母液中碳碱浓度的提升,液相中的氧化硅含量稍有下降,脱硅灰的铝硅比呈小幅下降趋势,循环母液中的碳碱浓度的提升会增大液相的黏度,对过滤过程不利,应将碳碱浓度控制在10g/L以下。循环母液中的氧化铝会与脱硅液中的氧化硅反应生成羟基方钠石等沸石类前驱体,从而降低脱硅液中的氧化硅浓度和脱硅灰的铝硅比,增加脱硅灰中化合碱含量,生产中循环母液中氧化铝浓度不应超过3g/L。(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8年03期)
刘喜军[8](2017)在《低品位铝土矿悬浮态焙烧碱浸预脱硅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焙烧脱硅,将铝土矿中高岭石经焙烧热分解形成无定形氧化硅和松散铝硅尖晶石,再通过碱浸脱硅,能有效提高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型低品位铝土矿的铝硅比(A/S)。本文以河南某地的铝土矿样品为研究对象,在完成矿物分析和热力学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悬浮态焙烧快速反应器对其展开悬浮态焙烧试验,对焙烧矿进行了矿物相分析和碱浸脱硅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极差(交互)分析和方差分析对焙烧矿碱浸脱硅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试验条件下焙烧矿的最佳浸出条件;通过动力学研究,获得了悬浮态焙烧矿的碱浸脱硅动力学方程参数,同时确定碱浸温度与脱硅率之间的关系。试验研究的结果如下:悬浮态焙烧试验结果表明:悬浮态快速焙烧对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型低品位铝土矿中的二氧化硅的活化作用显着,同时也提高了氧化铝的活性,结合碱浸脱硅效果,分析确定出焙烧温度为1030±5℃,铝土矿样品经此条件焙烧,其中的高岭石转变为无定形二氧化硅和松散型的铝硅尖晶石,这两种物质中的二氧化硅在碱液中更易于浸出。悬浮态焙烧矿碱浸脱硅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极差(交互)分析以及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碱浸条件对焙烧矿脱硅效果影响的主要因素有碱浸温度、碱浸浓度和液固比,此外碱浸时间和搅拌速度对脱硅率、氧化铝损失率以及A/S的提高也有一定影响,而碱浸条件之间交互效应不明显。考虑过高的液固比会导致生产过程中母液循环量过大,同时结合正交试验极差(正交)和方差分析结果,试验条件下的最佳碱浸条件为A4B1C4D1(T=100℃,t=30min,c=125g/l,l/s=4ml/g)。碱浸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悬浮态焙烧矿碱浸过程由固膜扩散控制,其动力学方程为:t=k_(nks)[1-2η/3-(1-η)~(2/3)],其活化能为19.86kJ/mol;在碱浸浓度为150g/l、液固比为4、搅拌速度为200r/min和浸出温度为95℃的条件下,碱浸温度与脱硅率之间基本满足关系式:y=u(x)=-121.22+3.10×T-0.012×T~2。(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王小璞[9](2016)在《KR工序铁水预脱硅工业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莱钢炼钢厂利用KR脱硫设备进行了铁水预脱硅工业试验,试验确定铁水目标[Si]为0.25%~0.35%。采用新型脱硅剂,脱硅氧效率达70%以上,脱除0.1%[Si]脱硅剂消耗量为9.85 kg/t。影响KR脱硅效率的主要是脱硅渣碱度、铁水温度和加料速度。分析认为,合适的脱硅渣碱度为0.5~0.8,脱硅起始铁水温度为<1 350℃,脱硅剂加料速度为3.5~4.5 kg/s。(本文来源于《山东冶金》期刊2016年03期)
祁光霞,梁振凯,雷雪飞,孙应龙,徐辉[10](2016)在《预脱硅-Na_2CO_3焙烧-酸浸工艺提取粉煤灰中的氧化铝》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预脱硅-Na_2CO_3焙烧-酸浸"工艺实现从粉煤灰中高效回收氧化铝。按照1:2固液质量体积比(m/V)添加150 g×L~(-1)的NaOH溶液于130℃预脱硅1 h,粉煤灰脱硅效率可达30.0%。脱硅粉煤灰按照1:0.7的Na_2CO_3与SiO_2质量比与Na_2CO_3混合并于900℃焙烧2 h,焙烧熟料再经水洗和4 mol×L~(-1) H_2SO_4浸出1 h,Al的浸提效率可达93.1%,尾渣量仅为初始粉煤灰的20.4%。通过XRD谱图体现的粉煤灰矿相变化揭示了Al的可能浸提机理。相较于工业上应用的石灰石烧结和碱石灰烧结,以及在研究发展中的方法如加压酸浸法,该工艺焙烧温度低、尾渣量少、设备腐蚀小,因而具备实际工程化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高校化学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预脱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仪等现代检测技术,研究3种不同类型高铝粉煤灰的组成结构及其对碱溶预脱硅过程中溶出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中的硅主要以Q~2(架状硅酸盐)和Q~4(链状硅酸盐)的形式存在,铝主要形成四配位的[AlO_4]四面体和六配位的[AlO_6]八面体。低温形成的粉煤灰中硅和铝主要以非晶态玻璃体形式存在,对碱溶预脱硅过程不利,预脱硅率低;经高温热处理活化后,非晶态玻璃体转化为稳定的γ-Al_2O_3、β-石英、Al-Si尖晶石和莫来石相,可以明显改善粉煤灰预脱硅性能。钙对碱溶预脱硅过程不利,粉煤灰中的钙易与溶出的硅和铝发生反应形成大量的钙硅渣,导致预脱硅率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预脱硅论文参考文献
[1].张登高,蒋训雄,范艳青,汪胜东,冯林永.钾长石预脱硅浸出液合成硅灰石的试验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
[2].连选,彭志宏,齐天贵,周秋生,刘桂华.粉煤灰组成结构及其对碱溶预脱硅性能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姚聪,方莉,郭彦霞,柳丹丹,程芳琴.粉煤灰提铝渣对预脱硅液模数的调控[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胡朋朋.高铝粉煤灰中锂的赋存状态及预脱硅过程浸出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8
[5].邓祥意,冯雅丽,李浩然,杜竹玮,康金星.低品位软锰矿碱浸预脱硅-流化焙烧制备锰酸钠(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8
[6].任振.焙烧预脱硅与脱硫的简单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7
[7].洪景南,孙俊民,胡剑,公彦兵,李运改.氢氧化钠循环母液杂质对高铝粉煤灰预脱硅过程的影响[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8
[8].刘喜军.低品位铝土矿悬浮态焙烧碱浸预脱硅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9].王小璞.KR工序铁水预脱硅工业试验研究[J].山东冶金.2016
[10].祁光霞,梁振凯,雷雪飞,孙应龙,徐辉.预脱硅-Na_2CO_3焙烧-酸浸工艺提取粉煤灰中的氧化铝[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