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形态理论论文-吕宁宁

媒介形态理论论文-吕宁宁

导读:本文包含了媒介形态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媒介形态,体育传媒,网络,盈利模式

媒介形态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吕宁宁[1](2018)在《体育传媒的盈利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专业化媒体的重要类型,体育传媒的每一次形态更迭,都会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其盈利模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从宏观上看,媒介技术的每一次突破性发展,都会带来媒介形态的变化,给信息传播的方式带来巨大变革。当前,互联网所发起的信息革命正向纵深发展,对以报纸、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生存造成巨大挑战。我们正站在互联网发展的“十字路口”,不得不扬弃传统媒体和互联媒体的发展模式,重新定位互联网媒体的商业逻辑。本文将以媒介形态理论为研究框架,采用个案研究和文献分析的方法,系统探讨以报刊和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体育传媒和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体育传媒的盈利模式。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章节:绪论和第一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首先定义了何为体育传媒,并且对体育传媒的传媒产业和体育产业的双重属性进行概括说明;其次,对媒介形态理论概念进行界定,对媒介形态理论的规定性特征进行概括,并对媒介形态理论的研究路径进行说明。第二章对以体育报纸、体育广播和体育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媒的媒介形态演变规律进行探究,并且对传统的平面体育媒体和广电体育媒体的盈利模式进行简单梳理。第叁章和第四章对互联网时代的体育传媒的媒介形态演变规律进行概括分析,这也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对体育资讯网站、体育视频网站、体育APP以及体育微信公众平台等不同媒介形态的体育传媒的盈利模式进行系统了研究。第五章是在上述几个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对体育媒介形态的发展规律和盈利模式的关系进行概括总结。在结语部分,笔者概括总结了体育传媒运营的一般规律,尝试对未来体育传媒的运营理念进行了展望,并对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1)

操海国[2](2017)在《媒介形态理论视角下微信场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型,人类步入移动传播时代。移动传播,其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由此,场景的意义凸显,成为继内容、渠道、社交之后媒介的另一个核心要素。同时,它给媒介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新的研究内容即媒介场景。因此本文,从“场景”的角度,以媒介形态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微信场景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逻辑思辨、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本文总体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对以“英尼斯、麦克卢汉、梅罗维茨、利文森”等作为媒介形态理论的典型代表的思想进行分析和归纳,并总结出媒介形态理论的研究范式框架,用以作为研究微信场景的理论依据和逻辑思路。第二个部分,即参照媒介形态理论的主要理论思想和研究的范式框架,对微信场景进行“动、静”结合的研究分析。其主要内容有叁部分:第一部分,从本体论的角度从“概念的由来、概念界定、特征、建构逻辑、建构要素”等方面对微信场景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对微信场景的升级、开拓规律进行总结;第叁部分,参照媒介形态理论关于“媒介对社会的影响”方面的观点从宏观的角度,去概括微信场景对人和对社会的影响。文末,笔者就对以微信场景代表的场景时代提出思考。本研究以媒介形态理论的研究方式为指导,沿用其对媒介进行“泛化”研究的手段,对媒介场景进行个例即“微信场景”的研究。第一,突破了传统的从“5W”的模式对媒介方面进行研究,算一次完整地运用了媒介形态理论的范式。第二,发现了研究媒介的一个全新视角——场景。此外,对微信场景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它和合理地利用它。(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辛楠[3](2014)在《“技术决定论”抑或“技术人文主义”?——波兹曼“媒介意识形态”理论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媒介环境学派以研究媒介、文化和社会的关系而闻名,但也饱受技术决定论的质疑。在"媒介意识形态"理论中,波兹曼厘清了媒介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既强调媒介技术在社会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深深表达了技术研究中所饱含的人文关怀。本文从媒介的偏向性、媒介的隐蔽性、作为整体生态环境的媒介以及对技术决定论误解的澄清中对该理论进行解读,以期更客观地认识媒介与技术对于当代文化的影响方式,并为我国媒介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新闻界》期刊2014年01期)

左康华[4](2012)在《媒介形态理论是“技术决定论”吗?——对媒介技术本质的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媒介的定位分歧,是媒介形态理论区别于主流传播理论的根源。媒介形态理论学者将媒介本身定位为比传播内容更重要的、影响着社会或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被诸多学者评价为"技术决定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将媒介定位为"传播载体"的主流传播学虽发掘了众多的假设与模式,却在应对宏观社会问题上捉襟见肘。媒介形态理论逐渐显示出其研究的合理性。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媒介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时,媒介形态理论将媒介与内容切割,甚至是将媒介与传播切割的绝对立场开始呈现为一种理论缺陷。媒介究竟是可控的工具,还是不可控的主体?在人类社会越来越由媒介及其相关实践支撑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分析、审视以往学术界对媒介形态理论的批评,而且需要分析、审视媒介形态理论本身,客观评价媒介。(本文来源于《东南传播》期刊2012年08期)

王慜[5](2011)在《媒介形态理论视角下的新媒介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技术的更新,各种新媒介相继出现,这些新的传播媒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体验。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新媒介时代,话语、事件成碎片化发生、传播、消散,转瞬即成历史,因此我们必须及时审视自己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媒介形态中,探索这种媒介形态的演变过程,才能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媒介的运用方式和发展趋势。梅罗维茨在他的一篇文章中用"medium theory"来命名自己与英尼斯、麦克卢汉、莱文森等人对媒介的理论研究,他明确提出:之所以用单数"medium theory"来描述这个研究传统,是为了与一般的‘'media theory"区别。medium theory着重研究每一个或者某一类媒介形态的特性和功能,从宏观的角度考察媒介形态的演变历史,研究不同媒介形态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本文由微博的产生提出问题:微博这种新媒介形态的优势在于哪些方面?从这个问题出发,对微博进行媒介形态分析即分析微博的技术特点、功能与特性;根据微博的功能特性,追溯微博与手机短信、IM、博客、SNS网站这些相关媒介形态的演变历史,分析异同,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以考察新媒介时代下新旧媒介形态的演变趋势;顺沿媒介形态变化的历史,分析了新媒介的产生及变化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的一些影响。本文的研究思路遵循了麦克卢汉的“后视镜”理论,即“通过联系过去来看待现在、分析过去与现在来预测未来”。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以及历史的观察法。(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1-05-01)

王丹[6](2009)在《意识形态理论与大众媒介批判》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西方众多的大众媒介批判理论中,意识形态媒介批判理论以意识形态为理论基点,从宏观的社会存在角度出发,对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而为媒介批判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具体说来,本文是以“人物”为线索,叁个人物的理论分别独立构成了文章的叁个章节,分别为: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与大众媒介批判、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与大众媒介批判以及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与大众媒介批判。本文打破了学派间的界限,通过对葛兰西、阿尔都塞以及霍尔叁人的意识形态媒介批判理论的梳理和分析,展示出了意识形态媒介批判理论逐步趋于完整化和成熟化的过程和脉络。也正是在整个过程中,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一种,通过构建意识形态的方式来“定义”整个世界,从而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主导地位的功能也逐渐的突出化和鲜明化。可以说,意识形态媒介批判理论以自己独有的视角与研究方法为媒介批判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4-01)

彭文祥[7](2005)在《意识形态理论与媒介传播的“真实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真实性”是媒介传播中的重要范畴,也是当前学界和业界许多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该文从意识形态的视角,结合媒介传播的特性,从叁个方面对媒介传播的“真实性”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第一,“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台(报)”;第二,“诗人的尖塔高出党派的阁楼”;第叁,媒介功能——中国特色的媒介传播的真实。(本文来源于《嘉兴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彭文祥[8](2005)在《媒介传播的“真实性”与意识形态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真实性”是媒介传播中的重要范畴,也是当前学界和业界许多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从意识形态的视角,结合媒介传播的特性,从叁个方面对媒介传播的“真实性”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3期)

李明伟[9](2005)在《媒介形态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播学并非只有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本文认为,英尼斯、麦克卢汉、梅罗维茨、利文森等人的研究构成了一个比较规范的研究范式。我称之为媒介形态理论。 从力所能及的文献检索来看,既有的关于这一研究传统的论述多是针对他们单个人的传播思想;有些虽然把他们放在一起阐述,但也不是把他们看作一个相对严格的研究范式,从整体上加以考察。鉴于此,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逻辑思辨等研究方法,通过解读这几个代表人物的传播思想,及其社会历史背景和个人背景,相对全面、深入地呈现了媒介形态理论的整体情况,并做出了自己的评价。论文还运用他们的理论,对社会化的历史变化做了一番分析。论文的主要内容:论文首先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定义媒介形态理论,并从对这个研究传统的不同命名这一细微之处着手,进一步明确媒介形态理论的内涵。接着,注重从他们的身世和个人素养,以及各自所处时代的大环境,来解读四位代表人物的思想特色和学术贡献,一并展示媒介形态理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成就。然后,简明扼要地分析他们的主要研究内容,提出的重要理论命题和研究结论,从中梳理媒介形态理论的思想逻辑和理论框架。 其次,根据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范式”概念,从本体论——研究什么,认识论——如何研究,和目的论——为什么这样研究叁个方面,考察他们的价值立场、研究取向和研究方法,以检验媒介形态理论作为一个研究范式的合法性。在以上讨论的基础上,论文试图对媒介形态理论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文章从清理既有的批评入手,重点围绕有关“技术决定论”的指责,就技术的性质及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总结媒介形态理论的主要缺陷和贡献。论文最后一章运用媒介形态理论,结合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在社会化方面的研究成果,试图从社会主导媒介的变化这个角度,考察社会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以期有助于我们认识当前中国的社会化问题。本研究突破了以往见树不见林的局限,相对完整、深入地呈现了媒介形态理论这一研究范式的整体情况,对于我们全面了解这一研究传统的思想观点、研究思路、前后发展脉络,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对于我们认识目前的媒介变革及其社会历史影响,也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期刊2005-05-01)

媒介形态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转型,人类步入移动传播时代。移动传播,其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由此,场景的意义凸显,成为继内容、渠道、社交之后媒介的另一个核心要素。同时,它给媒介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新的研究内容即媒介场景。因此本文,从“场景”的角度,以媒介形态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微信场景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逻辑思辨、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本文总体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对以“英尼斯、麦克卢汉、梅罗维茨、利文森”等作为媒介形态理论的典型代表的思想进行分析和归纳,并总结出媒介形态理论的研究范式框架,用以作为研究微信场景的理论依据和逻辑思路。第二个部分,即参照媒介形态理论的主要理论思想和研究的范式框架,对微信场景进行“动、静”结合的研究分析。其主要内容有叁部分:第一部分,从本体论的角度从“概念的由来、概念界定、特征、建构逻辑、建构要素”等方面对微信场景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对微信场景的升级、开拓规律进行总结;第叁部分,参照媒介形态理论关于“媒介对社会的影响”方面的观点从宏观的角度,去概括微信场景对人和对社会的影响。文末,笔者就对以微信场景代表的场景时代提出思考。本研究以媒介形态理论的研究方式为指导,沿用其对媒介进行“泛化”研究的手段,对媒介场景进行个例即“微信场景”的研究。第一,突破了传统的从“5W”的模式对媒介方面进行研究,算一次完整地运用了媒介形态理论的范式。第二,发现了研究媒介的一个全新视角——场景。此外,对微信场景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它和合理地利用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媒介形态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吕宁宁.体育传媒的盈利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2].操海国.媒介形态理论视角下微信场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辛楠.“技术决定论”抑或“技术人文主义”?——波兹曼“媒介意识形态”理论探析[J].新闻界.2014

[4].左康华.媒介形态理论是“技术决定论”吗?——对媒介技术本质的再思考[J].东南传播.2012

[5].王慜.媒介形态理论视角下的新媒介演变研究[D].郑州大学.2011

[6].王丹.意识形态理论与大众媒介批判[D].吉林大学.2009

[7].彭文祥.意识形态理论与媒介传播的“真实性”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05

[8].彭文祥.媒介传播的“真实性”与意识形态理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9].李明伟.媒介形态理论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

标签:;  ;  ;  ;  

媒介形态理论论文-吕宁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