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养草鱼池塘三种混养模式对鱼类生长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主养草鱼池塘三种混养模式对鱼类生长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论文摘要

本论文基于鱼类生理生态学的理念,研究了三种混养模式对养殖鱼类的生长、组织RNA/DNA比率、血清激素水平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旨在探讨养殖鱼类在不同混养模式中的生长调节机制,结果如下:1.混养模式对草鱼(GC)的生长有显著影响,草鱼的生长参数依次为GC-Ⅱ> GC-Ⅲ> GC-Ⅰ,且特定生长率(SGR)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极显著相关(P<0.01)。GC-Ⅲ的脏体比(VSI)、白肌RNA/DNA最高。混养模式对草鱼血清生长激素(GH)和大多数血清生化指标无明显的影响。GC-Ⅰ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显著低于GC-Ⅱ和GC-Ⅲ(P<0.05), GC-Ⅲ的血清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显著高于GC-Ⅰ和GC-Ⅱ(P<0.05)。GC-Ⅲ的胆固醇(CHO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GC-Ⅰ(P<0.05), GC-Ⅰ的血糖(GLU)显著低于GC-Ⅱ(P<0.05), GC-Ⅲ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和乳酸脱氢酶(LDH)等血清酶类活性显著高于GC-Ⅰ(P<0.05)。2.混养模式对鲢(SC)的生长有显著影响,鲢的生长参数依次为SC-Ⅰ> SC-Ⅲ> SC-Ⅱ, SGR与白肌RNA/DNA呈极显著相关(P<0.01)。混养模式对鲢的VSI、血清T4水平影响不显著。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混养模式对鲢血清GH、IGF-I和T3水平有显著的影响,SC-Ⅰ的血清GH水平显著低于SC-Ⅱ(P<0.05),SC-Ⅰ的血清IGF-Ⅰ水平显著低于SC-Ⅲ(P<0.05), SC-Ⅰ的血清T3、白肌RNA/DNA水平显著高于SC-Ⅱ和SC-Ⅲ(P<0.05)。混养模式对鲢的大多数血清生化指标无明显的影响。SC-Ⅰ的总蛋白(TP)、甘油三酯(TRIG)、肌酐(CREA)显著高于SC-Ⅱ和SC-Ⅲ(P<0.05), SC-Ⅲ的GLU显著高于SC-Ⅰ和SC-Ⅱ(P<0.05)。3.混养模式对鳙(BH)的生长有显著影响,BH-Ⅱ鳙的生长参数显著高于BH-Ⅰ。混养模式对VSI、RNA/DNA、血清GH和T4无显著影响;BH-Ⅱ的血清IGF-Ⅰ和T3水平显著高于BH-Ⅰ(P<0.05)。混养模式对鳙的血清生化指标有明显的影响,整体来说,BH-Ⅱ高于BH-Ⅰ。4.试验期间匙吻鲟的特定生长率没有明显变化。根据匙吻鲟的体重与体长相关式,使用上颌边缘至尾鳍基部的直线长度作为体长更具有可靠性。与其它的硬骨鱼类相比,匙吻鲟的血清生化指标处于较低水平。匙吻鲟血清中白蛋白(ALB)和CHOL与SGR呈极显著相关(P<0.01);TP、球蛋白(GLB)和CHOL与增重率(WG)相关性极显著(P<0.01)5.从各混养模式中滤食性鱼类的整体生长情况来看,模式Ⅱ的单位面积日增重最大,在此模式中具有更快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效率,具有更高的生态效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我国池塘养殖的发展概况
  • 1.1.1 我国池塘养殖的发展历程
  • 1.1.2 我国主要的池塘养殖品种及生态功能
  • 1.1.3 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
  • 1.1.4 我国池塘养殖的现状与发展的方向
  • 1.2 鱼类的生长
  • 1.2.1 鱼类生长的一般测定方法
  • 1.2.2 体长、体重关系和生长率
  • 1.3 鱼类血液学指标的研究进展
  • 1.3.1 鱼类血液主要组成成分
  • 1.3.2 内源因素对鱼类血液指标的影响
  • 1.3.3 环境因子对鱼类血液指标的影响
  • 1.4 鱼类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甲状腺激素的研究现状
  • 1.4.1 生长激素
  • 1.4.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4.3 甲状腺激素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设施
  • 2.1.1 试验对象
  • 2.1.2 试验场地与基本条件
  • 2.2 试验研究内容及设计思路
  • 2.2.1 研究内容
  • 2.2.2 设计思路
  • 2.3 试验方法与仪器
  • 2.3.1 身体形态的测量
  • 2.3.2 血液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 2.3.3 组织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2.3.4 样品的解冻
  • 2.3.5 血清常规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 2.3.6 血清激素含量水平的测定
  • 2.3.7 白肌和肝脏中RNA-DNA比率的测定
  • 2.3.8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三种混养模式对草鱼生长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1 草鱼的生长
  • 3.2 血清激素水平
  • 3.3 白肌和肝脏中的RNA-DNA比值
  • 3.4 血清常规生理生化指标
  • 3.5 讨论
  • 3.5.1 混养模式对草鱼生长轴的影响
  • 3.5.2 混养模式对草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三种混养模式对鲢生长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4.1 鲢的生长
  • 4.2 血清激素水平
  • 4.3 白肌和肝脏中的RNA-DNA比值
  • 4.4 血清常规生理生化指标
  • 4.5 讨论
  • 4.5.1 组织核酸含量与生长之间的关系
  • 4.5.2 混养模式对肝脏功能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混养模式对鳙生长和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5.1 鳙的生长
  • 5.2 血清激素水平
  • 5.3 白肌和肝脏中的RNA-DNA比值
  • 5.4 血清常规生理生化指标
  • 5.5 讨论
  • 3、T4水平'>5.5.1 T3、T4水平
  • 5.6 小结
  • 第六章 匙吻鲟血液生化指标及其与生长性能相关性的研究
  • 6.1 试验期间匙吻鲟生长性能的变化
  • 6.2 匙吻鲟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
  • 6.3 匙吻鲟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
  • 6.4 匙吻鲟血液指标与生长性能的相关性
  • 6.5 讨论
  • 6.5.1 匙吻鲟血液生化指标特点
  • 6.5.2 血液指标与生长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 6.5.3 鲢、鳙和匙吻鲟生长和放养效益的比较
  • 6.6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鱼虾混养模式及饲养管理策略[J]. 养殖与饲料 2011(09)
    • [2].基于生态位和水质因子的草鱼两种混养模式的比较[J]. 生态学杂志 2010(11)
    • [3].虾鳖混养模式的水质特征及对虾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4)
    • [4].浙江沿海三疣梭子蟹的养殖模式[J]. 现代渔业信息 2011(03)
    • [5].两种混养模式海水池塘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粒径特征[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6(06)
    • [6].重盐碱地池塘南美白对虾和草鱼种混养模式[J]. 河北渔业 2011(04)

    标签:;  ;  ;  ;  ;  ;  

    主养草鱼池塘三种混养模式对鱼类生长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