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群体研究方法,探索高血压患者的行为模式及其与证型之间的关系,为从中医心理学角度认识高血压这一心身疾病提供临床资料。方法:1、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者分为三组,A组:A型(A-型行为模式视为A型);B组:B型(B-型行为模式视为B型);C组:M型(中间型)。2、对三组患者按标准进行中医证候分型。3、分析各组中医证候分型的行为模式分布情况,并探讨其规律。4、采用SPSS12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120例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的分布依次为:肝火亢盛型(56例,占46.67%)>痰湿壅盛型(36例,占30.00%)>阴虚阳亢型(17例,占14.16%)>阴阳两虚型(11例,占9.17%)。2、高血压患者多见于45~74岁年龄段,不同年龄段的中医证型的分布则不同,肝火亢盛型和痰湿壅盛型均多见于45~54岁这个年龄段;阴虚阳亢型多见于55~64岁年龄段;阴阳两虚型则多见于75~84歲这个年龄段。各证型的多发年龄段与其它各年龄段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均<0.01)。高血压中医证型在性别上分布无明显的差异(P>0.05)。3、肝火亢盛证和阴阳两虚证两型多见于血压水平分级2级、3级的患者;阴虚阳亢证多见于血压水平1级患者;痰湿壅盛证则多见于第1、2级血压水平患者。4、在120例高血压病患者中,3组行为模式的分布依次为A型行为模式>M型行为模式>B型行为模式;3组行为模式在性别上分布无明显的差异(P均>0.05);而不同的年龄段3组行为模式的分布有明显区别,A型主要分布在45~54岁这个年龄段;B型主要分布在55~64岁年龄段;M型则主要分布在45~54岁和55~64岁这两个年龄段。经秩和检验,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行为模式与性别无相关性,但与年龄有相关性。5、行为模式A型多见于高血压2级、3级;B型多见于1级;M型可见于1级、2级患者。6、行为模式A型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依次为:肝火亢盛型(30.00%)>痰湿壅盛型(13.33%)>阴虚阳亢型(6.67%)>阴阳两虚型(1.67%);B型依次为:肝火亢盛型(6.67%)>痰湿壅盛型(5.83%)>阴阳两虚型(5.00%)>阴虚阳亢型(2.50%);M型依次为:痰湿壅盛型(10.83%)>肝火亢盛型(10.00%)>阴虚阳亢型(5.00%)>阴阳两虚型(2.50%)。结论:1、中老年人是高血压的易患人群,应作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2、行为模式与性别无相关性,但与年龄有相关性;肝火亢盛型和A型行为模式均多见于45~54岁,其次为55~64岁的患者;痰湿壅盛型和M型行为模式均多见于45~54岁的患者。3、将肝火亢盛型和痰湿壅盛型作为高血压的主要证型,A型行为模式与肝火亢盛型相关,M型行为模式与痰湿壅盛型相关,而B型行为模式则各证型均可见。A型行为模式在高血压病中起重要作用,对病程和预后也有影响。4、精神心理因素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因素之一,明显的负性心理情绪表现特征可以加重和扩展前者的各种躯体症状和表现,也可影响着其中医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