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乐亭凹陷中生界油气成藏特征研究

渤海湾盆地乐亭凹陷中生界油气成藏特征研究

论文摘要

乐亭凹陷位于黄骅坳陷东北部,是受北西西向滦河断裂控制的中新生代改造型箕状断陷盆地,其经历的构造活动强烈,导致油气成藏过程极为复杂。因此,论文在进行构造沉积演化史分析基础上,重点开展油气成藏条件分析,探讨油气成藏过程,寻找油气聚集规律,对实现乐亭凹陷勘探前期评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乐亭凹陷中新生界为北断南超的伸展断陷盆地,主要发育北西向、北东向与近东西向断裂体系,其主要经历了中生代伸展断陷、古近系伸展裂陷以及新近系伸展坳陷3个成盆期,主要发育中生界扇三角洲沉积以及新生界河湖相沉积。研究区发育上白垩统和古近系两套烃源岩,其中上白垩统干酪根类型以Ⅱ2型为主,为低成熟—成熟烃源岩;古近系干酪根类型为Ⅲ型,为未成熟-低成熟烃源岩。上白垩统是该区有效烃源岩。中生界碎屑岩储集空间以溶蚀孔、溶蚀缝、裂缝为主,原生孔隙不发育,为中孔-低渗储层;中生界上覆古近系湖相泥岩分布广,厚度大,具有较好的油气封盖能力。中生界主要发育下生上储它盖型、自生自储自盖型以及断层型3套生储盖组合;油气成藏期为东营期末,此时圈闭已经形成,同时滦河断裂及其分支主干断裂与骨架砂体、不整合面良好配置,油气成藏条件较好。综合分析和类比邻区油气成藏特征基础上,评价出中央低隆起,东次凹东部以及东次凹斜坡区3个有利区块,并部署了3口预探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 1.2.2 工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认识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工区位置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3 构造沉积演化
  • 3.1 构造层划分
  • 3.1.1 基底构造层
  • 3.1.2 盖层构造层
  • 3.2 构造格架
  • 3.2.1 平面结构特征
  • 3.2.2 剖面结构特征
  • 3.2.3 断裂特征
  • 3.3 构造沉积演化史
  • 3.3.1 中生代伸展断陷盆地期
  • 3.3.2 古近纪伸展裂陷阶段
  • 3.3.3 新近纪坳陷形成阶段
  • 3.4 沉积特征
  • 3.4.1 沉积相模式建立
  • 3.4.2 砂岩百分含量
  • 3.4.3 沉积相平面特征
  • 4 烃源岩特征
  • 4.1 烃源岩类型与分布
  • 4.2 烃源岩对比
  • 4.3 有机质丰度
  • 4.3.1 古近系有机质丰度
  • 4.3.2 中生界有机质丰度
  • 4.4 干酪根类型
  • 4.4.1 古近系干酪根类型
  • 4.4.2 中生界干酪根类型
  • 4.5 有机质热演化程度
  • 4.6 有效烃源岩分布
  • 4.6.1 中生界
  • 4.6.2 古近系
  • 4.7 烃源岩生烃评价
  • 4.7.1 残余有机碳法
  • 4.7.2 氯仿沥青“A”法
  • 4.7.3 主要参数选择及生烃量计算
  • 5 储集层特征
  • 5.1 储集层类型与分布
  • 5.2 岩石学特征
  • 5.3 孔隙结构特征
  • 5.3.1 储集空间类型
  • 5.3.2 孔喉结构特征
  • 5.4 储集性能
  • 5.5 成岩作用与成岩阶段划分
  • 5.5.1 成岩作用
  • 5.5.2 成岩阶段划分
  • 5.6 储层综合评价
  • 6 油气成藏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 6.1 生储盖组合
  • 6.1.1 下生上储它盖型组合
  • 6.1.2 自生自储自盖型组合
  • 6.1.3 断层型组合
  • 6.2 输导体系
  • 6.2.1 断裂输导体系
  • 6.2.2 骨架砂体输导体系
  • 6.2.3 不整合面输导体系
  • 6.3 成藏期次
  • 6.4 主控因素
  • 6.4.1 乐亭凹陷周边已发现油藏类型
  • 6.4.2 乐亭凹陷油藏控制因素
  • 6.5 成藏模式
  • 6.5.1 区带成藏组合
  • 6.5.2 纵向成藏组合
  • 6.6 有利区预测
  • 6.6.1 区带评价
  • 6.6.2 目标优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东海陆架盆地中生界识别及其分布特征[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6(06)
    • [2].东海陆架盆地中生界油气调查进展与面临的挑战[J]. 海洋地质前沿 2017(04)
    • [3].南海东南部中生界识别及其构造属性[J]. 中国地质 2020(05)
    • [4].埕岛地区中生界储层储集控制因素研究[J]. 内江科技 2015(03)
    • [5].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界分布特征与油气勘探前景[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3(01)
    • [6].南海及邻区中生界——新的油气勘探领域[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1(02)
    • [7].折射方法在南沙礼乐盆地西南海域中生界研究中的应用[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6(02)
    • [8].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油气成藏富集成因分析[J]. 石化技术 2019(05)
    • [9].渤海湾盆地埕岛地区中生界潜山储层控制因素特征[J]. 内江科技 2015(03)
    • [10].镇泾地区中生界长8地层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2(06)
    • [11].沧东地区中生界砂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J]. 地质学刊 2018(02)
    • [12].济阳坳陷中生界储层研究方法及成藏认识[J]. 内江科技 2013(03)
    • [13].随钻测井技术计算有效孔隙度方法研究与应用——以埕海油田中生界储层为例[J]. 复杂油气藏 2020(03)
    • [14].古太平洋板块中生代俯冲活动与南海中生界[J]. 海洋地质前沿 2018(07)
    • [15].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镇泾地区中生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03)
    • [16].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中生界油气二次运移动力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01)
    • [17].青城凸起中生界勘探潜力分析[J]. 化工管理 2015(11)
    • [18].辽河坳陷兴隆台潜山中生界地质新认识与油气新发现[J]. 中国石油勘探 2019(04)
    • [19].渤海湾盆地埕岛地区中生界潜山油气成藏控制因素分析[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5(05)
    • [20].渤海中部中生界火山岩储层研究及靶区预测[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 [21].歧口17-9构造中生界碎屑岩优质储层特征及形成条件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5(04)
    • [22].绥滨坳陷中生界层序地层特征及油气勘探远景[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01)
    • [23].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中生界构造古地理分析[J]. 高校地质学报 2016(04)
    • [24].桩西潜山中生界砂岩地层测井资料综合评价研究[J]. 石化技术 2016(09)
    • [25].东海陆架盆地中生界“弱低频”反射的二维地震调查技术[J]. 海洋地质前沿 2020(04)
    • [26].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界油气勘探潜力分析[J]. 海洋石油 2017(03)
    • [27].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中生界储层类型及成因[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6(05)
    • [28].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J]. 高校地质学报 2014(02)
    • [29].富县地区中生界浅层气主要成藏地质因素研究[J]. 辽宁化工 2010(01)
    • [30].基于曲线重构的测井约束反演在中生界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3(02)

    标签:;  ;  ;  ;  

    渤海湾盆地乐亭凹陷中生界油气成藏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