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家庭在承担一定社会职能的同时,也需要借助一定的伦理和道德来维系、协调家庭成员间的各种关系。然而,传统家庭伦理正在失去或已经失去其旧有的规范功能,加之现代家庭伦理评价标准日趋多元化,传统与现代观念进行着激烈的冲撞,不断影响着当今家庭的稳定性。由于受到学科界限的制约,长期以来空间视角研究一直局限在城市科学、地理科学和城市规划等学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界率先出现了社会学研究的空间转向,使空间社会学随即成为社会学研究的焦点。然而,空间社会学的研究在我国相对贫乏,从空间或居住空间的维度探讨家庭伦理的相关研究就显得更为稀少。本研究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鲁西南韩姓家庭作为个案,综合运用文献法、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以居住空间的变化为切入点,从四合院、独家小院和公寓式楼房三种居住形式的空间安排和特点等方面描述,并穿插发生在该家庭的相关事件,考察家庭私人空间、公共空间的变迁,从而引出在夫妻伦理、代际伦理、邻里伦理等乡村家庭伦理的变化,最终提出建设新型乡村家庭伦理的建议。本研究的结论如下:结论一,居住空间。早期大家族四合院的公共开放性逐步为如今公寓式楼房的私密性所代替。现代化的居住空间更重视私密性,增加了个人隐私的保护,而传统居住空间所具有的公共交流性却不断降低。结论二,夫妻伦理。丈夫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逐渐下降,不再是家庭的唯一核心人物,相比较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所上升,并逐渐成为重大家庭事件和决策的参与者和决策者;中国的传统婚姻是重礼轻情,当今婚配双方在自身婚姻的选择上具有了极大的自主权,长辈的意见仍然重要却不再具有唯一性。结论三,代际伦理。老人不再是家庭生活的中心象征,在空间使用上也不再享有特权,家庭的关注重心由年长者逐步转移到年轻人或者儿童身上;女儿渐渐承担起对赡养父母的重任,与儿子承担着相同的责任。老人尽量减少儿女负担,坚持独居,这又很好的保护了自身生活的私密性。代际间的情感交流较以往大为减少。结论四,邻里伦理。邻里关系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地位下降,邻里互动减少势必造成邻里关系淡漠;情感需求的满足产生困难,导致社会互动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