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合金/钢双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组织、性能研究

硬质合金/钢双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组织、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在以往钢/铁基双金属复合材料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两种新的工艺方法制备了硬质合金增强钢基耐磨材料。方法一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特点,对钢材进行型内加热,使其熔渗到铸型底部布置的硬质合金棒间隙中,获得硬质合金与钢的冶金复合(暂称这种工艺为感应熔渗工艺),并通过调整硬质合金棒间距对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进行探讨。方法二利用堆焊技术的特点,将均匀排列、适当间距的硬质合金棒层层堆焊到低碳钢中,获得硬质合金与钢的冶金复合。应用光学显微镜、SEM、FE-SEM、EDX、XRD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界面结构、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界面结合机理进行了探讨;对不同方法及具体工艺下制备的各复合材料进行了硬度测试分析;最后,在常温三体磨料磨损实验机中,对选取的一组复合材料试样进行磨损实验,并与正火45钢作对比,磨损后,对各试样的磨损形貌及磨损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两种制备工艺均能成功制备出硬质合金/钢双金属复合材料,获得硬质合金与钢基体间的冶金结合。感应熔渗工艺中,随着硬质合金棒间距的减小,熔渗时间需要延长,并且所得复合材料中硬质合金棒表层热影响区将增大。堆焊复合工艺中,所得复合材料的硬质合金与钢基体间存在一个明显的熔焊层。XRD测试表明,两种工艺方法制得的复合材料中,均有新相Co3W3C形成。硬度测试表明,各复合试样中,硬质合金与钢基体间存在硬度过渡区;硬质合金棒面上未受热影响的区域仍保留原始硬度。石英砂磨料磨损工况下,在载荷3.65kg时,感应熔渗工艺制得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最大为45钢的3.33倍(堆焊复合材料为2.7倍),随着载荷的加大,复合材料相对耐磨性能提高,在载荷5.25kg时,相对耐磨性最大达到45钢的4.88倍(堆焊复合材料为3.7倍)。磨损形貌分析表明,复合材料钢基体区的磨损机理以显微切削和微观犁沟为主,而硬质合金区磨损机理以疲劳磨损为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文献综述
  • 1.2.1 硬质合金概述
  • 1.2.2 国内外双金属复合铸造工艺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1.2.3 双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机理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电磁感应熔渗法制备硬质合金/钢双金属复合材料
  • 2.1 电磁感应加热的原理及特点
  • 2.1.1 电磁感应加热基本原理
  • 2.1.2 电磁感应加热的趋肤效应和电流透入深度
  • 2.1.3 电磁感应加热的主要优点
  • 2.2 电磁感应熔渗工艺的提出
  • 2.3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2.3.1 试验材料
  • 2.3.2 主要设备及仪器
  • 2.3.3 试验方法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1 试验结果
  • 2.4.2 复合材料组织、形貌分析
  • 2.4.3 XRD测试分析
  • 2.4.4 硬质合金/钢界面结合机理
  • 2.4.5 复合材料的硬度测试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堆焊法制备硬质合金/钢双金属复合材料初探
  • 3.1 堆焊技术
  • 3.1.1 堆焊技术的发展及特点
  • 3.1.2 堆焊技术的应用
  • 3.1.3 堆焊法制备硬质合金/钢复合材料的提出
  • 3.2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主要试验设备及仪器
  • 3.2.3 试验方法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试验结果
  • 3.3.2 复合材料组织及形貌分析
  • 3.3.3 XRD测试分析
  • 3.3.4 堆焊复合材料界面结合机理
  • 3.3.5 复合材料的硬度测试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硬质合金/钢双金属复合材料的三体磨料磨损特性
  • 4.1 磨料磨损试样制备、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
  • 4.1.1 试样的制备
  • 4.1.2 实验装置
  • 4.1.3 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方法
  • 4.2 磨损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1 感应熔渗硬质合金/钢复合材料实验结果
  • 4.2.2 堆焊复合试样实验结果
  • 4.3 磨损形貌及磨损机理分析
  • 4.4 复合材料磨损模型的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固液双金属复合铸造工艺及机理研究进展[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20(09)
    • [2].高腐蚀油气输送用镍基双金属复合三通内高压成型关键技术研究[J]. 中国化工装备 2020(05)
    • [3].铸造在层状双金属复合材料中的应用[J]. 热加工工艺 2020(19)
    • [4].ANSYS在双金属复合铸造中的运用[J]. 铸造技术 2008(08)
    • [5].固液双金属复合铸造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4(01)
    • [6].双金属复合锤头的铸造工艺[J]. 热加工工艺 2008(01)
    • [7].电渣熔铸双金属复合锤头的研制[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08(12)
    • [8].液-固双金属复合铸造结合界面温度场的模拟[J]. 铸造设备研究 2008(02)
    • [9].双金属复合钢管的生产工艺及工业应用[J].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17(01)
    • [10].铜/钢双金属复合制备工艺技术研究现状[J]. 材料导报 2015(15)
    • [11].离心铸造双金属复合辊的制备及应用[J]. 钢管 2014(01)
    • [12].双金属复合弯管的消失模铸造[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2013(11)
    • [13].高铬铸铁-碳钢双金属复合铸造界面形貌和性能[J]. 铸造 2012(08)
    • [14].层状双金属复合材料激光穿透焊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与展望[J]. 电焊机 2020(09)
    • [15].双金属复合锤头铸造工艺性能研究[J]. 煤炭技术 2016(06)
    • [16].双金属复合衬板在原料磨上的应用[J]. 轻金属 2013(03)
    • [17].双金属复合轧制咬入过程力学分析[J]. 一重技术 2011(01)
    • [18].铜铅/钢双金属复合材料组织和粘结强度分析[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10(05)
    • [19].双金属复合管件浇铸缺陷控制研究[J]. 铸造技术 2014(01)
    • [20].油气输送用双金属复合钢管的选择研究[J]. 山东化工 2015(18)
    • [21].双金属复合方形棒辊式矫直截面状态分析[J]. 塑性工程学报 2020(10)
    • [22].铜铝双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3(19)
    • [23].双金属复合铸造技术国内专利技术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27)
    • [24].钢/铁双金属复合锤头的界面组织及性能研究[J]. 铸造技术 2019(07)
    • [25].U型双金属复合翅片换热管振动模态分析[J]. 机械强度 2017(04)
    • [26].双金属复合弹性体摩擦副接触性能[J].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 [27].双金属复合锤头的消失模铸造工艺[J].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2(04)
    • [28].铜/铝双金属复合材料研究新进展[J]. 材料导报 2020(07)
    • [29].Y型三辊热轧双金属复合无缝钢管的数值模拟[J]. 重型机械 2016(04)
    • [30].双金属复合喷涂技术在高腐蚀气井中的应用[J]. 天然气与石油 2011(05)

    标签:;  ;  ;  ;  ;  

    硬质合金/钢双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组织、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