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主体,是社会成员的基准性身份和角色,是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关系的承载者。公民的素质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民主制度能否延续和发展,也决定着该社会的现实和未来能否繁荣和昌盛。健康全面的公民意识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公民意识是伴随着“公民”概念的出现而产生和形成的一种现代意识,是在现代法治下形成的民众意识,是社会成员对自己基本社会身份的自觉认同,是以一定价值观为指导对其同国家、社会、他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和态度,主要是对社会权利和社会义务的自觉认识。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自觉的权利义务意识、独立的主体意识、积极的法治意识、合理合法的民主平等意识以及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的公德意识。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进步状态的综合标志,作为社会文明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本身也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系统,就其基本构成而言,包括政治制度文明、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实现政治制度的革新和完善、政治行为的理性和有序,以及政治意识的提高和进步,而这种政治意识的提高与进步则主要在于树立和培养现代公民意识,这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我国当前发展的迫切需要。当代学者李慎之先生于1997年11月2日在《改革》杂志的座谈会上说:“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可见,研究公民意识的涵义价值,分析现阶段公民意识的现状成因,探析公民意识的培养对策,对于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导论第一章 公民意识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一、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二、公民意识的基本内容(一) “公民”的概念(二) 公民意识的涵义(三) 公民意识的基本内容1. 自觉的权利义务意识2. 独立的主体意识3. 积极的法治意识4.合理合法的民主平等意识5. 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的公德意识三、公民意识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第二章 我国公民意识缺乏的表现一、权利义务意识较弱二、缺乏独立的主体意识三、缺乏遵纪守法意识、法律观念淡漠四、民主平等意识淡薄五、公德意识缺失第三章 我国公民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一、社会现实因素分析(一) 政治因素分析(二) 经济因素分析(三) 传统文化因素分析(四) 现代教育因素分析二、公民本身的素质分析(一) 公民个人的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二) 公民个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自我认知水平的影响(三) 公民个人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第四章 培养公民意识,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公民意识培养的保障机制(一) 大力推进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增强政治民主化(二)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夯筑公民意识培育的坚实基础(三) 加强文化建设,为公民意识的培养提供智力支持(四)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二、公民意识培养的教育策略(一) 教育目标及实施的改革策略(二) 终身教育策略(三) 生活教育策略三、培养公民意识,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 培养公民权利义务意识1. 公民权利意识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2. 公民权利意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3. 公民责任意识有助于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并使之有序化进行(二) 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1. 公民主体意识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观念力量和重要思想保证2. 公民主体意识有助于激发人们政治参与的热情和创造性(三) 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培养公民的法治意识1. 法治意识是法治社会的文化根基2. 法治意识是防止和遏制腐败的思想武器(四) 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培养公民的民主平等意识1. 公民民主平等意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2. 公民民主平等意识有助于形成新型的政治文化,从而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土壤(五) 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培养公民的公德意识1. 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有利于政治文明不断发展2.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培养公民公德意识提供了土壤和有力保障结束语参考文献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公民论文; 公民意识论文; 培养论文; 政治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