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见光催化剂的合成和催化性能研究

新型可见光催化剂的合成和催化性能研究

论文摘要

在全球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人类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光催化技术作为绿色化学的一个分支,是近三十年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TiO2作为最有应用前景的光催化剂,以下二个问题限制了TiO2的向实用阶段的转化。一是TiO2量子产率低,最高只有10%,另外,它的带隙为3.2eV,意味着它只能被小于387nm波长的紫外光激发,而紫外光能量只占太阳光能量的5%左右。在目前研究中,大家都致力于以下三个途径的改进。一是提高它的光量子化产率,二是抑制它的光生空穴电子对的复合率,三是缩小它的带隙,使它对光的响应拓展到可见光区。除TiO2外,其它种类的光催化剂也被广泛的研究,如ZnO, WO3等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和其它一些杂多酸盐。针对目前光催化技术领域存在的这些问题,本论文从催化剂的制备和合成上入手,通过对改进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得到了一系列不同结构和形貌的光催化剂,通过各种现代表征手段探究晶相、物理化学性质及不同条件对活性影响的本质,为进一步发展实用性光催化技术积累经验,以期对今后的工业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S掺杂ZnO/TiO2可见光催化剂的研究以硫脲作为S源,醋酸锌作为Zn源,钛酸叫丁酯作为钛源,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S-ZnO/TiO2光催化剂。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通过可见光照射下降解染料罗丹明B (RhB)的效率来评价。通过改变ZnO/TiO2的摩尔比以及后处理过程中的烧结温度,考察条件改变对S-ZnO/TiO2光催化剂结构和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ZnO与TiO2的摩尔比为0.03和烧结温度为500℃时,S-ZnO/TiO2催化剂有最好的催化活性,与P25比较,前者的反应速率是后者的2.6倍。S-ZnO/TiO2可见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可归因于优化的Zn/Ti摩尔比下的光催化剂能形成合适的复合能带结构,能缩小TiO2的带隙,而使S-ZnO/TiO2的光响应范围拓展到可见光区,并且ZnO的加入能使TiO2表面产生更多的氧空位,在原导带结构下生成次能带级,提高光量子率。而制备中加入的S元素,则主要形成在催化剂表面存在的SO42-,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荷电状态,使得催化剂表面所有更多的酸性位,有利于反应底物的吸附而更有利于使光降解反应的进行。在不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影响的考察中,500℃焙烧温度下得到的S-ZnO/TiO2-500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最好。焙烧温度过低时,S-ZnO/TiO2的晶体结构不完整,光生量子产率较低。而烧结温度过高时,S-ZnO/TiO2晶粒长的过大,比表面积显著降低,S元素流失严重。2.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SPR)的Ag-AgCl/TiO2可见光催化剂的研究利用沉积-沉淀法和光还原方法合成了Ag-AgCl/TiO2可见光催化剂,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通过可见光照射下降解染料RhB和4-氯-苯酚(4-CP)的效率来评价。通过改变光还原时间,制备了从光还原时间5 min到30 min的一系列样品。样品Ag-AgCl/TiO2-20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在降解4-CP时,反应速率是P25 TiO2的8倍。催化剂体系中单质银与AgCl的比例是影响活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改变Ag-AgCl在TiO2上的负载量,得到一系列不同负载量的样品。证实Ag-AgCl是主要的活性组分,但理论负载量过大时,一方而Ag/Ag+1的比例降低,另一方而实际负载量趋于饱和,使其活性趋于稳定。3.可磁性分离的具有SPR效应的Ag-AgI/Fe3O4@SiO2可见光催化剂的研究先利用醇热法合成了Fe3O4微球,再用正硅酸乙酯(TEOS)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将SiO2包覆在Fe3O4微球上,然后利用沉积-沉淀法和光还原法合成了Ag-AgI/Fe;O4@SiO2可见光催化剂。通过改变光还原时间,合成了一系列的Ag-AgI/Fe3O4@SiO2可见光催化剂。90-Ag-AgI/Fe.,O4@SiO2在降解4-CP的反应中,反应速率是P25 TiO2催化剂的10倍。催化剂体系中单质银与AgCl的比例是影响活性的主要因素。初步提出了该催化剂体系的反应机理。促进活性增高的原因是AgI半导体可受可见光激发产生光生空穴电子对,具有一定氧化能力,还有单质Ag颗粒存在表面而引起的SPR效应的协助作用。4.具有SPR效应的Ag-AgCl/WO3可见光催化剂的研究利用醇热法合成了具有空心微球结构的PbWO4,再用离子交换法得到H2WO4,将H2WO4在不同温度下焙烧,得到WO3。利用沉积沉淀和光还原法得到Ag-AgCl/WO3可见光催化剂。30 Ag-AgCl/WO3-500在可见光照射下具有良好的降解4-CP的活性,其反应速率常数是N-TiO2的6.4倍

论文目录

  •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催化技术研究进展
  • 1.1.1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进展
  • 1.1.2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的制备方法
  • 1.1.3 提高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的途径
  • 1.2 非钛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2.1 氧化物半导体
  • 1.2.2 多金属氧酸盐(POM)
  • 1.2.3 金属氮氧化物
  • 1.2.4 硫化物
  • 1.2.5 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的可见光催化剂
  • 1.3 光催化的机理和反应动力学
  • 1.4 影响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
  • 1.4.1 催化剂本身的影响
  • 1.4.2 反应液的pH值的影响
  • 1.4.3 电解质的影响
  • 1.4.4 光照强度和反应底物浓度的影响
  • 1.5 光催化材料在环境保护领域中的应用
  • 1.5.1 污水处理
  • 1.5.2 空气净化
  • 1.5.3 抗菌除臭
  • 1.5.4 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
  • 1.6 本论文选题意义的和研究内容
  • 1.6.1 选题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试剂与仪器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3 催化剂表征方法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3.2 物理吸附仪
  • 2.3.3 扫描电镜(SEM)
  • 2.3.4 透射电镜(TEM)
  • 2.3.5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um,UV-VisDRS)
  •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7 热重-差热分析(TG-DTA)
  • 2.4 光催化活性测试
  • 参考文献
  • 2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和光催化性能'>第三章 S-ZnO/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和光催化性能
  • 3.1 引言
  • 3.2 S掺杂的ZnO/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
  • 2催化剂的表征和活性考察'>3.3 S-ZnO/TiO2催化剂的表征和活性考察
  • 2的物理化学性质'>3.3.1 不同Zn/Ti摩尔比的S-ZnO/TiO2的物理化学性质
  • 2的影响'>3.3.2 不同焙烧温度对S-3.0ZnO/TiO2的影响
  • 2活性的影响'>3.3.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S-3.0ZnO/TiO2活性的影响
  • 3.4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2和Ag-AgI/Fe3O4@SiO2光催化剂的合成和催化性能研究'>第四章 Ag-AgCl/TiO2和Ag-AgI/Fe3O4@SiO2光催化剂的合成和催化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2催化剂的制备'>4.2 Ag-AgCl/TiO2催化剂的制备
  • 2催化剂的影响'>4.3 光还原时间对Ag-AgCl/TiO2催化剂的影响
  • 4.3.1 催化剂表征
  • 2催化剂活性考察'>4.3.2 Ag-AgCl/TiO2催化剂活性考察
  • 2-20催化剂活性的影响'>4.3.3 不同自由基捕捉剂对Ag-AgCl/TiO2-20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2-20催化剂稳定性的考察'>4.3.4 Ag-AgCl/TiO2-20催化剂稳定性的考察
  • 2催化剂的影响'>4.4 负载量对Ag-AgCl/TiO2催化剂的影响
  • 4.4.1 催化剂表征
  • 2-20的活性评价'>4.4.2 不同负载量的Ag-AgCl/TiO2-20的活性评价
  • 2催化剂上的光催化机理探讨'>4.4.3 Ag-AgCl/TiO2催化剂上的光催化机理探讨
  • 3O4@SiO2可见光催化剂'>4.5 Ag-AgI/Fe3O4@SiO2可见光催化剂
  • 4.5.1 催化剂的制备
  • 4.5.2 催化剂的表征
  • 3O4@SiO2催化剂活性的考察'>4.5.3 Ag-AgI/Fe3O4@SiO2催化剂活性的考察
  • 3O4@SiO2催化剂降解反应中活性自由基的研究'>4.5.4 Ag-AgI/Fe3O4@SiO2催化剂降解反应中活性自由基的研究
  • 3O4@SiO2催化剂在外磁场作用下的分离效果评价'>4.5.6 Ag-AgI/Fe3O4@SiO2催化剂在外磁场作用下的分离效果评价
  • 4.6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3光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和催化性能研究'>第五章 Ag-AgCl/WO3光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和催化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催化剂的制备
  • 5.3 催化剂的表征
  • 2WO4结构的影响'>5.3.1 水热时间对H2WO4结构的影响
  • 3催化剂的影响'>5.3.2 焙烧温度对WO3催化剂的影响
  • 3的影响'>5.3.3 光还原时间对Ag-AgCl/WO3的影响
  • 3-500催化剂的活性评价'>5.4 Ag-AgCl/WO3-500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3-500催化剂的稳定性评价'>5.5 Ag-AgCl/WO3-500催化剂的稳定性评价
  • 5.6 本章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总结
  • 展望
  • 附录
  • 图表目录
  • 表格目录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投稿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离子掺杂型TiO_2光催化剂研究进展[J]. 化工管理 2020(03)
    • [2].氯氧化铋光催化剂的国内专利技术演进分析[J]. 云南化工 2020(02)
    • [3].降解VOCs的有机-无机光催化剂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 2020(01)
    • [4].魅力光催化剂[J]. 物理化学学报 2020(03)
    • [5].苯甲醇选择性氧化铋系光催化剂研究进展[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6].以边缘功能化的氮化碳纳米片为非金属光催化剂实现高效饮用水获得[J]. 科学新闻 2020(02)
    • [7].多孔泡沫石基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陶瓷学报 2020(03)
    • [8].双钙钛矿光催化剂材料研究进展[J].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2020(04)
    • [9].卤氧化铋光催化剂改性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 装备环境工程 2020(08)
    • [10].基于磁性TiO_2光催化剂降解有机物的研究进展[J].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11].光催化剂[J]. 北方建筑 2017(06)
    • [12].二氧化钛基Z型光催化剂综述(英文)[J]. 催化学报 2017(12)
    • [13].可见光催化剂Ag/Ag_2O制备及其对染料脱色降解[J]. 化学教育 2016(22)
    • [14].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基光催化剂研究进展[J]. 化学通报 2017(03)
    • [15].氯氧化铋光催化剂的修饰及光催化性能[J].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2017(01)
    • [16].铜基光催化剂在废水光催化降解的应用进展[J]. 山东化工 2017(14)
    • [17].铋系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J]. 山东化工 2017(14)
    • [18].TiO_2光催化剂磁性掺杂与改性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7(09)
    • [19].部分金属硫化物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7(08)
    • [20].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剂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7(10)
    • [21].铋系光催化剂去除环境污染物[J]. 化学进展 2017(09)
    • [22].TiO_2光催化剂表面改性研究进展[J]. 应用化工 2015(02)
    • [23].光催化剂杀菌处理的研究新进展和发展机遇[J]. 广东化工 2015(15)
    • [24].ZnIn_2S_4/g-C_3N_4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可见光降解甲硝唑的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25].伊利石/纳米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降解染料综合实验设计[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0(05)
    • [26].红磷单质光催化剂在能源转化和环境净化领域的研究进展[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20(06)
    • [27].Bi_2O_3/Bi_2WO_6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20(10)
    • [28].Z型光催化剂Sb_2WO_6/g-C_3N_4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01)
    • [29].铋系光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J]. 化工时刊 2019(03)
    • [30].光催化剂AgBr/Ag_2MoO_4@AgVO_3的结构表征及其抗菌防污性能[J]. 装备环境工程 2019(05)

    标签:;  ;  ;  ;  ;  ;  ;  ;  ;  

    新型可见光催化剂的合成和催化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