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 ——以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为例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 ——以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为例

论文摘要

本文研究了在中国特殊国情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文章围绕如下关键点进行了探讨: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对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而言,生产性服务业究竟在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在不同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所起的作用是否有差别;在生产性服务业内部,不同生产性服务子行业发挥的功能是否一样;反过来,制造业的发展壮大又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何影响,作用是大是小,是促进还是抑制;二者的互动关系是平等关系,抑或存在主次之分等问题。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路线等,其中文献综述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及分类做了概括,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关系的研究现状,并做了客观评价。第二章为理论基础。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全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首先根据统计数据对我国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进行了细致多角度的刻画,在理论基础上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进行了初步分析;第四章则站在更深一层的角度对二者互动进行挖掘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研究主要通过两个模型进行,一是研究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作用,二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反馈机制,主要体现在提升制造业效率之上。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第五章提出了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良性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文章通过理论分析和以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为例进行的实证分析,检验了当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强弱的实际状况。通过基于制造业DEA效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协整关系模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通过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的反馈作用。我们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整模型分析显示,二者确实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但是短期内并不显著;面板数据分析得出的证据表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只在东部沿海地区显著,而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则享受不到制造业发展带来的好处。两个模型结果充分说明了在我国经济转型期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并非非常明显,互动强度并非全国范围都显著,二者相互作用的机制并不顺畅。笔者认为我国政府还需很多工作去做才能使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达到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的状态,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见解和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及分类
  • 1.2.2 国外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
  • 1.2.3 国内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理论基础
  • 2.1 分工理论基础
  • 2.1.1 亚当斯密分工理论
  • 2.1.2 马克思分工理论
  • 2.1.3 马歇尔分工理论
  • 2.1.4 杨格分工理论
  • 2.1.5 杨小凯分工理论
  • 2.2 产业集聚理论基础
  • 2.2.1 马歇尔产业集聚理论
  • 2.2.2 韦伯产业集聚理论
  • 2.2.3 新经济地理学关于产业集聚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现状分析
  • 3.1 我国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
  • 3.1.1 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
  • 3.1.2 我国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发展现状
  • 3.1.3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 3.2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现状
  • 3.2.1 集聚度衡量方法
  • 3.2.2 我国各省直辖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情况
  • 3.3 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现状
  • 3.3.1 DEA 模型构造
  • 3.3.2 输入输出变量的选取
  • 3.3.3 效率分析结果
  • 4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分析
  • 4.1 制造业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分析
  • 4.1.1 模型设定及检验
  • 4.1.2 指标选取及变量说明
  • 4.1.3 面板模型回归结果
  • 4.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效率提升作用分析
  • 4.2.1 单位根过程及检验
  • 4.2.2 协整过程
  • 4.2.3 协整检验结果
  • 5 我国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5.1 促进产业互动宏观政策建议
  • 5.2 促进产业互动微观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表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汽车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 商业故事 2017(11)
    • [2].装备制造业精益生产技术研究[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32)
    • [3].读《欧洲工业的未来——欧洲制造业2030》看中国制造业[J]. 中国机械工程 2019(24)
    • [4].潍柴动力发展制造业大数据的做法、成效与启示[J]. 区域治理 2019(31)
    • [5].江苏对外直接投资与制造业转型升级[J]. 经济论坛 2019(11)
    • [6].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 时代经贸 2019(34)
    • [7].财务分析在制造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应用研究[J]. 商讯 2019(35)
    • [8].内蒙古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北方经济 2019(11)
    • [9].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探索[J]. 粘接 2019(12)
    • [10].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现状、问题与对策[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1].浅谈借鉴“工业4.0”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24)
    • [12].湖南加快先进制造业路径[J]. 营销界 2019(47)
    • [13].江苏外商直接投资与制造业转型升级[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9(06)
    • [14].大数据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04)
    • [15].李晓华: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历程与宝贵经验[J]. 山东经济战略研究 2019(11)
    • [16].山西装备制造业整体系统构建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20(01)
    • [17].数字经济时代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J]. 产业创新研究 2019(12)
    • [18].智能化质量管理在机械制造业的应用[J]. 科技风 2020(03)
    • [19].制造业服务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 创新科技 2019(10)
    • [20].推进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J]. 智慧中国 2020(01)
    • [21].聚焦制造业[J]. 通用机械 2020(Z1)
    • [22].我国确定四大举措促进制造业稳增长[J]. 自动化与仪表 2020(01)
    • [23].四大举措聚焦制造业稳增长[J].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2020(Z1)
    • [24].Y市Z银行改进传统产业融资服务研究——以制造业为例[J]. 中国商论 2020(03)
    • [25].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路径分析——基于国际贸易的视角[J]. 中国经贸导刊(中) 2020(02)
    • [26].金融支持制造业步伐[J]. 产城 2020(01)
    • [27].中国需要建立专门的制造业金融体系(一)[J]. 经济 2020(01)
    • [28].中美贸易关系新形势下中国先进制造业升级路径研究[J]. 价格月刊 2020(02)
    • [29].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路径与动力机制[J]. 产业经济评论 2020(01)
    • [30].基于大数据的我国零售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实证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 2020(03)

    标签:;  ;  ;  ;  ;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 ——以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