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县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及防治措施体系研究

密云县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及防治措施体系研究

论文摘要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因其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潜在危害巨大,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是山区防灾减灾研究的热点问题。密云县局部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泥石流频发,灾害严重。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防治泥石流灾害,对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护首都水源地及生态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密云县特殊丘陵地形及突发性地质灾害之一的泥石流灾害,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密云县泥石流研究成果,选取典型泥石流沟道,调查泥石流发生类型、形成条件、治理状况、危害方式和人类活动等情况。深入分析密云县泥石流灾害发生发展特性,研究得出泥石流分布规律、活动特征及发展趋势。根据前人有关研究成果和密云县泥石流沟道调查结果,针对密云县实际情况,选取流体性质和危害程度进行泥石流沟道类型划分,以期正确揭示研究区泥石流分布特征与规律,为该区不同类型泥石流灾害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基于系统理论的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泥石流危险度的相关指标进行定量化研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调整评价指标分级标准并重新分配指标权重,建立了密云县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当地泥石流沟道进行危险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密云县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是实用的和有效的,进一步工作应放在评价方法的可靠性研究上,从而为使用者提供更为准确的评价结果。根据泥石流的发生条件、基本性质、活动规律、发展趋势、危害程度以及相应的地质、地形条件,参考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结果,按照客观需要和可能,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对流域或区域进行统一的规划防治,提出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相结合的防治措施体系。针对研究区不同类型的泥石流沟道,分别制定了防治对策。选取密云县冯家峪镇西白莲峪,对泥石流防治方案进行了探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泥石流分类研究
  • 1.2.3 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研究
  • 1.2.3 泥石流防治研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土壤植被
  • 2.1.4 水文气候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经济发展水平
  • 2.2.2 人口和劳动力
  • 2.2.3 交通
  • 2.2.4 城镇建设
  • 2.3 泥石流灾害概况
  • 2.3.1 近代泥石流活动
  • 2.3.2 现代泥石流活动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现场调研
  • 3.2.2 泥石流分类
  • 3.2.3 泥石流危险度评价
  • 3.2.4 泥石流防治措施体系
  • 3.3 技术路线
  • 4 泥石流发生发展特性
  • 4.1 泥石流形成条件
  • 4.1.1 自然条件
  • 4.1.2 社会经济条件
  • 4.2 泥石流分布规律
  • 4.2.1 泥石流在镇(乡)级行政区的分布
  • 4.2.2 泥石流时间分布
  • 4.2.3 泥石流空间分布
  • 4.3 泥石流活动特征
  • 4.3.1 区域性暴发频率高
  • 4.3.2 单沟暴发频率低
  • 4.3.3 群发性显著
  • 4.3.4 活动过程短
  • 4.3.5 直接危害水源地
  • 4.4 泥石流发展趋势
  • 4.4.1 形成泥石流的基本因素长期存在
  • 4.4.2 促进和激发泥石流的自然因素依然存在
  • 4.4.3 泥石流防治意识逐渐提高
  • 5 泥石流分类
  • 5.1 分类原则
  • 5.2 分类指标
  • 5.2.1 按流体性质分类
  • 5.2.2 按危害程度分类
  • 5.3 综合分类及命名
  • 6 泥石流危险度评价
  • 6.1 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
  • 6.1.1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6.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6.2 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 6.2.1 评价模型建立
  • 6.2.2 评价模型应用
  • 7 泥石流防治措施体系
  • 7.1 防治原则
  • 7.2 泥石流防治措施
  • 7.2.1 生物措施
  • 7.2.2 工程措施
  • 7.2.3 管理措施
  • 7.2.4 防治措施总体布局
  • 7.3 不同类型泥石流防治
  • 7.3.1 不同流体性质泥石流防治
  • 7.3.2 不同危害程度泥石流防治
  • 7.4 泥石流防治实例
  • 7.4.1 流域概况
  • 7.4.2 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
  • 7.4.3 泥石流防治方案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副导师简介
  • 成果清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信息熵在震后深溪沟流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7(02)
    • [2].泥石流危险度的模糊物元评价方法[J]. 东北水利水电 2015(12)
    • [3].突变级数法在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应用[J]. 低温建筑技术 2016(08)
    • [4].基于熵值法的兴盛永前梁泥石流危险度评价[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4(12)
    • [5].基于独立信息数据波动赋权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J]. 岩土力学 2013(02)
    • [6].基于改进型拉开档次法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实例[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06)
    • [7].基于熵值-理想点法的泥石流危险度研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S1)
    • [8].沟谷泥石流危险度计算公式的由来及其应用实例[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0(03)
    • [9].基于证据权法的泥石流危险度区划[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0(06)
    • [10].泥石流危险度野外快速评价方法探讨[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9(01)
    • [11].泥石流危险度的改进集对分析模型[J]. 自然灾害学报 2009(06)
    • [12].神经网络方法评价泥石流危险度[J].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8(01)
    • [13].层次分析法在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J]. 水土保持通报 2008(05)
    • [14].基于模糊可拓分析法在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6(10)
    • [15].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J]. 灾害学 2014(01)
    • [16].熵值—可拓理论在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J]. 山西建筑 2014(25)
    • [17].基于可拓学理论对泥石流危险度的评价[J]. 中国公路 2012(S1)
    • [18].泥石流点密度和面密度对区域泥石流危险度的影响——对比研究[J]. 自然灾害学报 2011(02)
    • [19].基于投影寻踪与可拓学方法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0(02)
    • [20].翻身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及防治研究[J]. 金属矿山 2010(08)
    • [21].河南省泥石流危险度分区[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2(03)
    • [22].泥石流危险度测试模型与多传感器监测系统[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1(11)
    • [23].成昆铁路赤普沟泥石流危险度数值评价系统[J]. 路基工程 2010(01)
    • [24].5·12地震后灾区泥石流危险度增加系数评价[J]. 水土保持通报 2010(05)
    • [25].区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影响因子识别[J]. 水土保持通报 2009(01)
    • [26].基于层次—主成分分析法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5(07)
    • [27].模糊综合评价在泥石流危险度评价中的应用[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18)
    • [28].基于突变模型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S1)
    • [29].中国单沟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模型比较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4)
    • [30].冲门口泥石流危险度评价[J]. 泥沙研究 2017(02)

    标签:;  ;  ;  ;  ;  

    密云县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及防治措施体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