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合作社比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减贫效应,多维贫困
合作社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申云,李庆海,杨晶[1](2019)在《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不同主体领办合作社的实证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供应链金融对于积极助推金融扶贫,联结小农户与大市场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农民合作社的视角,以A-F双界线分析法构建农户多维贫困综合指数,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比较评估了不同主体领办型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信贷对农户多维贫困状况的影响。研究表明:(1)农户获得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信贷的概率每提高1%,农户多维贫困综合指数和多维贫困阶数下降的概率分别提高8%和10%,减贫效应显着。(2)种养大户、企业和村干部领办型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信贷对纯农型贫困农户均具有显着的减贫效应。(3)农户非农收入占比越高,种养大户和村干部领办型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信贷的减贫效应越低,而企业领办型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信贷的减贫效应越高。因此,因地制宜的创新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信贷产品和模式,加强农民合作社供应链金融信贷中的精准施策,对于提升金融精准扶贫成效尤为关键。(本文来源于《经济评论》期刊2019年04期)
许黎莉,陈东平[2](2019)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内信用合作激励机制研究——基于联合利润增加值的案例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采用案例比较分析法,剖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激励机制。研究发现:专业合作社内开展信用合作的关键在于信用合作产生的联合利润增加值是否满足了直接利益相关者的激励约束。相对于没有利润共享机制的专业合作社,有利润共享机制的专业合作社的联合利润增加值更容易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激励约束。针对政府推动开展信用合作的专业合作社,需要修正"不承诺固定收益"条款,以激励资金供给者社员参与信用合作。另外,高机会成本的专业合作社内信用合作易造成信用合作风险,对此应加强制度建设,防控信用合作风险。上述发现为专业合作社内开展信用合作的动因及激励来源提供了科学解释,为专业合作社内信用合作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落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证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期刊2019年04期)
穆娜娜,钟真,孔祥智[3](2019)在《交易成本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的选择——基于两家合作社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黑龙江省克山县的仁发合作社和河南省荥阳市的新田地合作社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探索交易成本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交易成本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的选择产生一定影响。农业社会化服务供需双方通过垂直一体化协作所降低的市场交易成本与其可能增加的内部交易成本之差越大,即一体化的净收益越大,服务供需双方选择垂直一体化协作模式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服务供需双方则选择契约协作或现货市场交易模式的可能性更大。基于此,提出要通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民组织化等措施来降低服务外包的市场交易成本和服务供需双方一体化的内部交易成本。(本文来源于《农林经济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晓青,杨靖,多英学[4](2018)在《国外农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比较及经验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合作社是我国确保新型农业现代化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之后,乡村地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试点改革已成为广大乡村地区土地产权体制创新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各地相关创新举措里面,土地股份合作社特别受到关注,并提高为国家实施的有效机制。很明显,股份合作社在其他国家的第一产业中很常见,但是土地股份合作机制却是中国群众的一大创举,也是全球合作社制度融合中国(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22期)
易棉阳[5](2018)在《社区型股份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农村涌现了社区型股份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两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社区型股份合作社因满足农民对社区集体资产收益的索取而产生,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实现农民经营收益最大化而出现。两种合作社解决的是不同的农村问题;两种合作社都实行股份合作的产权形式,但两者的产权形成基础完全不同;两种合作社都按照叁权制衡原则设计治理结构,但两者的治理模式都存在被扭曲的现象;两种合作社的初次分配都很重视公共积累的提取,但在二次分配上,社区型股份合作社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盈余,农民专业合作社则根据按人分配和按股分配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收益分配。(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刘晓红,陈钰伟,廖秋莲,湛镇丞[6](2018)在《广东省农机合作社运营模式比较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大力培育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单位,支持农业服务业;同年10月,习近平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广东省历来走在国家方针政策前列,近年来,农机合作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受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南方农机合作社的运营模式与北方的大型农场不尽相同。一部分合作社以农业企业立足,依靠雄厚的基础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一部分合作社运用"合作社+农产品品牌"从农机服务延伸至农产品全产业链。多种复合型运营模式使得广东省的农机合作社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8年30期)
张国鹏,王玉斌[7](2018)在《中国农民合作社内部交易价格机制的比较分析——基于盈余分配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国农民合作社内部普遍出现了与法律规定、传统原则不一致的盈余分配方式,其中"市场价格+附加价格"这一机制较多被学者提及,但评价不一。当现实中合作社盈余分配方式偏离惠顾返还模式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时,如何构建合理、公平、高效的盈余分配机制以促进合作社的健康、持续发展值得深入研究。通过对合作社与社员间"市场价格+附加价格"机制的形成原理、附加价格的大小、是否具有盈余分配功能、是否按交易量(额)分配盈余、是否比其他内部交易价格机制更能体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契约稳定"的合作精神的探讨,阐述了"市场价格+附加价格"机制现实存在的逻辑合理性,阐明了其在上述方面的优势,并指出其不仅是可以达成的一种纳什均衡,而且是整体福利最大的一种均衡,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还是一种帕累托改进,这也为外部引导留出了空间,以供政策制定参考。(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顾雪微,朱美玲[8](2018)在《基于技术扩散视角的农民节水灌溉合作社的创建模式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节水灌溉合作社是农业专业化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农民节水灌溉合作社是高效节水技术与农户之间的一个桥梁,由于农民节水灌溉合作社叁种创建模式(村集体主导模式、企业领办模式和农户自主选择模式)在发起目的、创建者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致使在运行效果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将影响到农民节水灌溉合作社在支持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扩散的适用性。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运用Logit多元离散模型方法,从技术扩散的视角使用"运行成本""节约水资源量""农户规模"等指标开展实证研究,分析了叁种创建模式在支持高效节水技术扩散方面的差异和适用性特点。(本文来源于《节水灌溉》期刊2018年10期)
毛敏,李启洋,冯春[9](2018)在《成员异质性视角下合作社农户收益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供应链视角出发,比较分析了禀赋异质农户在合作社和传统分销渠道下的收益。结果表明:农户入社后收益都有增长,但禀赋差异性使生产更高效的"大农"获得的收益提升幅度和成本节约程度均比"小农"更高;合作社应给予"小农"的惠顾返还可能被占据控制地位的"大农"截留。这两方面的不平等导致合作社内部出现"大农吃小农"的现象,加剧了成员间的分化。(本文来源于《系统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刘志华[10](2018)在《中外比较视域下埃及农业合作社的百年嬗变(1910—2011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历史分析法研究发现,在七月革命前,埃及农业合作社由村民自发成立,仅发放短期信贷,不受政府操纵,对农业领域影响甚微。纳赛尔在土改中建立合作社,通过派驻官员来操纵合作社事务;合作社具有强制设立、职能广泛和政府主导的特点,成为农业生产的核心。萨达特和穆巴拉克对合作社的控制松弛,合作社职能收缩,农业生产趋向自由化。总之,七月革命前后埃及合作社的土地制度与主要职能,与同期中国的初级社和高级社,以及叙利亚、伊拉克和伊朗的合作社,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本文来源于《世界农业》期刊2018年06期)
合作社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采用案例比较分析法,剖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激励机制。研究发现:专业合作社内开展信用合作的关键在于信用合作产生的联合利润增加值是否满足了直接利益相关者的激励约束。相对于没有利润共享机制的专业合作社,有利润共享机制的专业合作社的联合利润增加值更容易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激励约束。针对政府推动开展信用合作的专业合作社,需要修正"不承诺固定收益"条款,以激励资金供给者社员参与信用合作。另外,高机会成本的专业合作社内信用合作易造成信用合作风险,对此应加强制度建设,防控信用合作风险。上述发现为专业合作社内开展信用合作的动因及激励来源提供了科学解释,为专业合作社内信用合作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政策落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证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合作社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1].申云,李庆海,杨晶.农业供应链金融信贷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不同主体领办合作社的实证比较[J].经济评论.2019
[2].许黎莉,陈东平.农民专业合作社内信用合作激励机制研究——基于联合利润增加值的案例比较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
[3].穆娜娜,钟真,孔祥智.交易成本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的选择——基于两家合作社的比较研究[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9
[4].张晓青,杨靖,多英学.国外农业合作社发展模式比较及经验启示[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
[5].易棉阳.社区型股份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比较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6].刘晓红,陈钰伟,廖秋莲,湛镇丞.广东省农机合作社运营模式比较探究[J].南方农业.2018
[7].张国鹏,王玉斌.中国农民合作社内部交易价格机制的比较分析——基于盈余分配的视角[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8].顾雪微,朱美玲.基于技术扩散视角的农民节水灌溉合作社的创建模式比较研究[J].节水灌溉.2018
[9].毛敏,李启洋,冯春.成员异质性视角下合作社农户收益比较分析[J].系统科学学报.2018
[10].刘志华.中外比较视域下埃及农业合作社的百年嬗变(1910—2011年)[J].世界农业.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