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推进和谐文化建设问题,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秩序构建的任务。上述文化建设思想其本质在于,面对日益多元的文化环境和条件,如何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主体地位,我们党的认识逐渐系统和深入,而以社会主义和谐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夯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就成为“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政策层面明确提出和谐文化建设任务后,和谐文化研究迅速成为理论热点。对于和谐文化问题的思考和反思,直接来源于文化失序现象在现实文化领域的日渐凸显。回顾梳理国内学界关于和谐文化的研究,我们认为关于和谐文化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果,为进一步深化对和谐文化的研究开拓了领域、奠定了基础。但学术界对和谐文化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问题,如,关于和谐文化的总体性理论研究仍然有待明晰和深入,这包括和谐文化的定位、定性;和谐文化的本质、内涵、要素结构等一些根本性问题。即,有关和谐文化“是什么”这样关乎和谐文化研究前提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系统、实质性解决。其关键问题之一是关于和谐文化本身的反思和阐述还应拓展其理论高度、深度和明晰度。和谐文化从政策层面的提出,只有经过学理上的深入研究,对其有准确的定位、定性,明确其内涵和精神实质,解决和谐文化“是什么”的问题,和谐文化的建设才有依据和落点,和谐文化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引领、促进作用才有可能实现。本文是以关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若干基本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力图站位于文化自觉的高度,在科学认识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前提下,反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问题,以期在学界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实现学理上的“接着说”。全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章,全球化视域下的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问题。在全球化与中国社会转型的双重历史背景下,准确判断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所处的方位,深入研究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所蕴含的问题及重塑当代文化秩序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研究的前提性基础问题。在当今时代,和谐文化的历史方位即把和谐文化置于新中国历史发展的纵向时间坐标位置去思考和追问和谐文化“是什么”,认为和谐文化是包括作为文化核心部分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期发展的现代转型,是社会主义文化与时俱进发展的新型态。和谐文化的时代方位是把和谐文化置于当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横向空间坐标中去反思和明辨和谐文化问题,和谐文化应当植入科学的理性的文化元素,和谐文化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是崇尚积极自由的文化,现代形态是和谐文化的形态存在,社会主义是和谐文化的灵魂所系。和谐文化的价值定位强调的是和谐文化建设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优先性,并以文化方式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顶层设计”,以精神风向标为和谐社会发展提供思想路径。第二章,和谐文化的历史思想探源。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一个从愚昧蛮荒走向文明自由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中华传统文化抑或是西方文化都积淀了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但是,在存在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社会中,不可能存在真正的和谐文化,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和谐文化思想是与以往历史上存在的和谐思想根本不同的。该部分梳理了我们党提出和谐文化思想的萌芽、深化到明确提出的过程。并从思想史的高度,探究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思想与历史上的和谐思想源流的辩证关系,无疑为当下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第三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我们认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本质是指基于多元文明共在的文化背景下,以追求多元文化和谐和繁荣,构建良好文化秩序为宗旨,重和谐、求发展的一种新的文化意向和文化世界观。结合对和谐文化的定位和其本质理解,我们可以从三个基本层面阐述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首先,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核是和谐理念和和谐精神。其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一种现代文化形态。最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文化系统要素的结构优化和有序化。第四章,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条件和思想路径。在如何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问题上,我们认为,利益和谐、民主政治的发展和生态文化的传播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条件保障;协同行动下的集体共识构建、思想自我的生成、公共领域的精神型塑、人的精神家园的关切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形象的树立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思想路径。同时,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还要对顺势而为、主动选择、培育和谐价值观以及与和谐经济、和谐政治共韵同律等规律性进行深刻的把握,只有把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规律性,才能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一)问题提出的国内社会背景
  • (二)问题提出的世界历史背景
  • (三)问题提出的理论研究背景
  • 二、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的相关理论研究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理路与创新之处
  • (一)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二)本文的研究理路
  •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全球化视域下的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问题
  • 一、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所处的方位分析
  • (一)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
  • (二)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所处的时代方位
  • (三)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所处的价值方位
  • 二、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所蕴含的问题检视
  •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变化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新要求
  • (二)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凸显的文化多样的诉求
  • (三)当代文化的多样共存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提出的新挑战
  • 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理论自觉
  • (一)中国传统文化秩序观研究
  • (二)中国文化秩序的当代重塑
  • 第二章 和谐文化的历史思想探源
  • 一、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和谐思想和智慧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含义
  • (二)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的历史发展
  • (三)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的历史作用
  • 二、西方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资源
  • (一)自然和谐思想
  • (二)社会和谐思想
  • (三)空想社会主义的和谐制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和谐思想
  • 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和谐文化的探索
  •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思想初露端倪
  • (二)江泽民对社会主义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思想的深化和系统化
  • (三)胡锦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思想的提出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本质和基本内涵
  •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本质
  • (一)文化的多维释义
  • (二)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基本理解
  • (三)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在规定性
  •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一种和谐理念
  •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一种现代文化形态
  • (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文化系统内文化要素的结构优化和有序化
  • 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特征
  • (一)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内涵
  • (二)理性精神与人本精神的统一
  • (三)社会主义性质的本质规定
  • (四)现代性的重要表征
  • 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功能
  • (一)为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思想方法
  • (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
  • (三)为人的精神和谐提供思想观念
  • (四)为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提供智慧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条件和路径
  • 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条件保障
  • (一)利益和谐是文化和谐的经济基础
  • (二)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保证和谐文化实现的社会政治条件
  • (三)生态文化的传播是促进和谐文化建设的文化环境
  • 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思想路径
  • (一)协同行动下的集体共识建设
  • (二)“思想自我”的生成
  • (三)公共领域的精神型塑
  • (四)关切人类精神家园的回家之路
  • (五)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形象
  • 三、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规律性
  •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要顺势而为
  •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一种主动选择
  • (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重在培育和谐价值观
  • (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和谐经济、和谐政治的共韵同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