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提高本国的产业竞争力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规模迅速扩大,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的竞争愈加激烈,外资进入国内实施并购的步伐明显加快;同时我国企业借助走出去战略也开始了境外的并购活动。我国产业竞争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并具有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我国整体产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企业通过实施跨国并购提升了产业竞争力的内部、外部条件仍然十分欠缺。因此,研究跨国并购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跨国并购是经济发展的潮流,它对东道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试图研究跨国并购的相关理论和策略以及与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形成的相关性。本文的总体思路是先建立跨国并购与产业竞争力相关性的研究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从不同的角度研究跨国并购对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及后果。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从理论和现实上阐述了并购的相关理论和我国市场上并购的现状,理论部分包括了并购的涵义来源和动机等内容,现状部分分别对外资企业对我国企业的并购和我国企业对海外企业的并购做了一个整体上的介绍。第三章主要阐述了竞争力的涵义,同时构建竞争力评价体系和分析框架;第四章和第五章根据波特关于产业竞争力研究的“钻石模型”,分别从生产要素、需求因素、支持和相关产业以及企业组织、战略和市场结构等四个方面来考察跨国并购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想结合的分析方法,对跨国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需求条件及支持和相关产业进行模型回归分析;对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状态的分析进行了案例的分析。本文认为,外资企业对我国企业的并购活动对于提升我国的产业竞争力有较大的作用,但这种作用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被并购企业自身的条件和整体经济环境的条件;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并购主体、选择对象和并购方式上还不够成熟,因此海外并购目前未能给我国企业带来较好的发展机会,但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