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评价甘肃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效果,找出可能的影响因素,为继续培训推广适宜技术选择恰当有效的培训方式及提高培训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培训方式:集中培训24项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外派培训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现场培训宫颈癌快速筛查技术。(2)培训效果调查:①集中培训方式效果调查:运用《培训效果调查表》调查学员对各项技术培训内容和过程的主观评价;比较各项技术于培训前、课堂讲授后、互动强化后平均成绩的变化,客观评价培训的近期学习效果;通过《适宜技术应用登记表》获得各项技术培训后应用情况、治疗效果等,评价培训的远期应用效果。②外派培训方式效果调查:调查两示范县县医院培训前后颅内血肿病案,通过比较培训前后微创清除术的使用率和有效率、不同方法的使用构成比,培训后不同方法的效果等,评价培训效果。③现场培训方式效果调查:于培训前后对宫颈癌快速筛查技术的学员进行认知测试,并在培训后进行技能考核评分。(3)培训效果影响因素调查:①近期效果的影响因素调查:以学员的职称、学历、单位级别、专业、被培训适宜技术的类型等为分层因素,探究与培训内容、过程、学习效果相关的影响因素。②培训远期效果的影响因素调查:终末调查时,对省、县、乡项目管理者及随机抽取的部分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适宜技术应用影响因素。结果(1)培训效果:①集中培训方式效果:对集中培训中22项技术进行了培训效果评价。1)培训内容:集中培训的各项适宜技术需求率均较高。学员反映少数技术较难:心电图新概念(很难73.91%)、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治疗(很难55.07%);腱鞘松解刀治疗屈指腱狭窄性腱鞘炎(容易仅5.77%);B超查环技术(很难31.11%)。2)培训过程:学员对互动强化授课形式及专家讲授的满意度分别为92.48%、80.39%;学员中83.76%选择技术持有单位专家授课指导。3)学习效果:由培训前到课堂讲授后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P<0.05);由课堂讲授后到互动强化后成绩上升缓慢(部分P<0.05)。西医适宜技术在培训三阶段的平均成绩依次为31.32、68.06、72.13;其中慢性心力衰竭规范化治疗在不同阶段均低于60分;心电图新概念提高幅度(57.08)最大。中医适宜技术课堂讲授后、互动强化后平均成绩分别比培训前(17.33)提高48.09、50.77分;培训后腱鞘松解刀治疗屈指腱狭窄性腱鞘炎成绩(31.39)最低。计生技术在培训前、后平均成绩分别为25.24、54.66;除皮下埋植避孕技术和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期妊娠技术外,其他技术培训后成绩仍低于60分;B超查环技术成绩提高幅度(41.16)最大。4)培训后应用情况:分别有13.69%、26.19%、100.00%的学员使用了西医、中医、计生技术;高渗氯化钠治疗失血性休克技术没有被使用。15项集中培训的治疗性适宜技术的有效率在87.64%~98.97%之间。②外派培训方式效果:培训后两示范县掌握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医务人员由18.18%提高到50.00%;该技术的使用率培训后(49.68%)比培训前(39.52%)提高10.16%(x~2=5.20,P<0.05),且呈逐年上升趋势(γ_s=0.14,P<0.01);培训前治疗颅内血肿以内科方法(50.48%)为主,培训后以微创清除术(49.68%)为主;培训后微创清除术、传统手术和内科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4.42%、72.00%和63.36%(x~2=16.62,P<0.01),病死率分别为7.14%、20.00%和10.69%(P>0.05)。③现场培训方式效果:宫颈癌快速筛查技术培训前、后认知成绩分别为66.67、100.00分;培训后技能考核平均成绩为90.83分。(2)培训效果影响因素:①近期效果的影响因素:1)学员素质:学员职称越高,对适宜技术的需求越大(τ=0.06,P<0.05);西医适宜技术课堂讲授后平均成绩本科及以上者最高(F=0.02,P<0.05),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前成绩本科及以上者最高(Hc=12.18,P<0.05)。2)学员专业:在西医适宜技术的培训中,西医专业学员互动强化后成绩最高(F=3.18,P<0.05)。3)学员所在单位级别:县级学员对适宜技术的需求高于乡级(τ=0.10,P<0.01);对技术持有单位专家授课的满意度县级高于乡级(x~2=10.11,P<0.01),对本地专家授课使用技术持有单位规范教材的满意度乡级高于县级(x~2=4.24,P<0.05)。4)适宜技术类型:学员对西医适宜技术的需求最高(Hc=52.68,P<0.01),但西医适宜技术难度比中医、计生技术高(Hc=75.10,P<0.01);5)授课专家职称:授课专家职称越高,学员对授课的满意度越高(τ=0.12,P<0.01)。②影响培训远期效果的因素:分别有91.11%、82.22%的项目管理者认为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管理者积极应用适宜技术。项目管理者认为疾病的患、发病情况(57.78%)、技术的难易程度(57.78%)、推广费用(55.56%)是影响适宜技术应用的最重要因素;推广经费不足(71.11%),软硬件条件不配套(44.44%),农民对适宜技术不接受(35.56%)是适宜技术应用遇阻的主要原因。学员未使用适宜技术的最主要原因是没有配套的设备、器械(30.95%),没有配套药品(26.19%)。结论(1)甘肃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医务人员掌握了针对当地常见病、多发病的简单、易行、经济、有效、适用的技术,其知识水平、业务素质明显提高;培训的部分技术已在提高当地医疗水平,改善农民健康状况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今后适宜技术培训过程中,应根据技术特点、设备要求、培训组织单位能力、师资条件、学员素质及数量,因地制宜地选择恰当的培训方式。(2)本次研究显示,学员的职称、学历、专业、所在单位级别,授课专家的背景,适宜技术本身的特性、推广经费和医疗机构软硬件条件、医疗机构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态度等不同程度地影响适宜技术培训的近远期效果。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在今后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培训推广过程中,应制定严格的培训制度,并细化培训应用策略,以同时提高培训近、远期效果,使有限的培训资源产出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