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ZrC粉末的制备研究

纳米ZrC粉末的制备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ZrO2、炭黑、Mg为原料,首先对球磨-反应烧结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分别研究了球磨及烧结过程中的球磨时间、球料比、烧结温度、烧结时间等因素对生成物的影响,其次对比研究直接烧结法与球磨-反应烧结法制备ZrC粉末。最后对球磨-反应烧结法制备的ZrC粉末进一球磨细化,初步研究了细小的粉体在继续球磨过程中的变化。利用XRD、SEM等检测手段,对实验过程中的粉末成分和形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球料比为40:1,球磨时间为72h时,球磨效率高。行星式球磨过程中,主要为粉末的细化及粉末间的相互扩散,反应活性的提高,没有新相生成,ZrC是在烧结过程中生成的。球磨后的粉末在1373K烧结保温4h所得产物是较纯的ZrC粉末。原料粉末压条后在1373K直接烧结,即使保温时间较长也很难得到较纯的ZrC粉末。对利用球磨-反应烧结法制备的未酸洗产物进一步球磨细化,发现球磨初期ZrC的峰强减弱趋势较大,球磨48h后ZrC的峰强基本不变,此时,ZrC(111)的晶粒尺寸为13.3nm,半峰高宽增加约50%,球磨过程中粉末的颗粒粒度没有明显变化。球磨过程中粉末发生反复的变形,冷焊和破碎,内部形成了高密度的缺陷,粉末的细化产生了大量的纳米晶界,这些因素使系统的自由能提高,使C存在于这些位置,可形成过饱和的ZrO2的固溶体,使扩散距离大大缩短,为扩散提供了动力。以ZrO2为锆源在烧结过程中可生成MgO和ZrC两相,MgO作为一种硬质相,能够有效的抑制ZrC粉末的晶粒生长,并且可以有效的阻止ZrC的团聚,生成物经过酸洗可以除去MgO、未反应的Mg及其他杂质,可得到纯度较高的ZrC粉末。置换反应过程中,形成了高活性的Zr元素。同时置换反应本身也可以释放一定的热量,因而在较低的温度下即可生成ZrC。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ZrC的基本结构及特性
  • 1.1.1 ZrC的基本结构
  • 1.1.2 ZrC的基本特性
  • 1.2 ZrC的应用
  • 1.2.1 ZrC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1.2.2 ZrC在涂层材料中的应用
  • 1.2.3 ZrC在纺织工业的应用
  • 1.3 ZrC的制备方法
  • 1.3.1 碳热还原法
  • 1.3.2 直接碳化法
  • 1.3.3 化学气相沉积法
  • 1.3.4 自蔓延燃烧合成法
  • 1.3.5 液相先驱体转化法
  • 1.3.6 机械合金化法
  • 1.3.7 工业制备ZrC的方法
  • 1.3.8 其它方法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设备、原理和分析技术
  • 2.1 所用实验设备
  • 2.1.1 行星式球磨机
  • 2.1.2 行星式球磨原理
  • 2.1.3 行星式球磨机最佳参数的理论基础
  • 2.1.4 机械力作用及其特征
  • 2.1.5 管式炉
  • 2.2 实验分析技术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
  • 2.2.2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 2.2.3 微粒尺寸分析
  • 第三章 球磨及烧结过程中工艺参数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球磨参数
  • 3.2.1 装球量与球料比
  • 3.2.2 球磨时间
  • 3.2.3 过程控制剂
  • 3.2.4 球磨气氛
  • 3.2.5 球磨介质和磨球直径
  • 3.3 烧结反应参数
  • 3.3.1 热力学分析
  • 3.3.2 烧结温度
  • 3.3.3 烧结时间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ZrC粉末的制备及细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
  • 4.3 直接烧结
  • 4.3.1 实验过程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机械球磨-反应烧结
  • 4.4.1 球磨过程
  • 4.4.2 球磨结果与分析
  • 4.4.3 球磨后烧结结果
  • 4.5 对球磨-烧结反应产物进一步球磨细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ZrC/奥氏体相界面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的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材料 2009(12)
    • [2].等离子体喷涂ZrC涂层耐磨性能研究[J]. 热喷涂技术 2015(02)
    • [3].氩弧熔敷原位合成ZrC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组织及耐磨性能[J]. 中国表面工程 2009(03)
    • [4].ZrC粒子对低碳微合金钢的强化作用[J]. 钢铁 2010(12)
    • [5].液相先驱体制备ZrC粉末研究[J]. 材料导报 2009(S1)
    • [6].液相先驱体法制备纳米ZrC陶瓷粉体[J]. 中国陶瓷 2013(05)
    • [7].化学气相沉积包覆燃料颗粒ZrC涂层的模拟计算[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1(11)
    • [8].原位制备ZrC改性碳/碳复合材料及抗烧蚀性能研究[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9(02)
    • [9].ZrC的电子结构与热力学性质[J].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2(07)
    • [10].添加微米级ZrC颗粒的低碳微合金钢强韧性研究[J]. 钢铁研究 2009(04)
    • [11].化学气相沉积ZrC涂层的缺陷形成机制及控制[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3(06)
    • [12].常压化学气相沉积ZrC涂层动力学与组织结构[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7)
    • [13].ZrC/奥氏体相界面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超细化机理[J]. 材料工程 2010(05)
    • [14].外加微米ZrC颗粒对低碳微合金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0(05)
    • [15].添加微米级ZrC颗粒的低碳微合金钢力学性能研究[J]. 钢铁钒钛 2009(03)
    • [16].冷喷涂制备ZrC改性NiAl粘结层的高温氧化行为[J]. 材料导报 2016(12)
    • [17].ZrC改性C/C-SiC复合材料的烧蚀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4(11)
    • [18].ZrC--SiC复合陶瓷扩散焊接头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J]. 硅酸盐学报 2014(03)
    • [19].纳米ZrC粉末的制备研究[J]. 材料导报 2009(S1)
    • [20].包埋-化学气相沉积两步法制备ZrC涂层的结构与抗烧蚀性能[J].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3(06)
    • [21].Fabrication and microstructure of ZrB_2–ZrC–SiC coatings on C/C composites by reactive melt infiltration using ZrSi_2 alloy[J].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2018(01)
    • [22].模拟PEMFC环境下纳米晶ZrC涂层钛合金双极板的性能研究[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7(04)
    • [23].ZrC–SiC复相陶瓷先驱体的制备与性能[J]. 硅酸盐学报 2015(09)
    • [24].固态输送ZrCl_4低压化学气相沉积制备ZrC涂层的特征[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12(01)
    • [25].化学气相沉积ZrC陶瓷涂层的微观结构和抗烧蚀性能[J]. 中国材料进展 2011(11)
    • [26].ZrC粒子对低碳钢形变诱导相变热力学条件的影响[J]. 中国机械工程 2010(11)
    • [27].ZrCl_4蒸汽沉积法制备高温气冷堆包覆燃料颗粒ZrC涂层[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9(11)
    • [28].ZrC的相变以及热力学和弹性性质(英文)[J].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8(12)
    • [29].ZrC_(1-x)N_x固溶体的价电子结构与性能[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8(06)
    • [30].液相先驱体转化法制备ZrC粉末及合成机理[J]. 固体火箭技术 2008(03)

    标签:;  ;  ;  

    纳米ZrC粉末的制备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