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也随之不断变革。目前,中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从社会学的角度,社会保障制度对城乡贫困、收入分配差距、市场竞争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具有“安全网”和“减震器”的作用;而从经济学的角度,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使用和投资运营的整个过程,涉及到经济运行的各个层面,对企业、居民和政府等不同的经济行为主体均产生一定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政府对社会的安全保障网,它的具体制度的自动生成更对经济生活有重大的影响,它在履行它的基本功能的同时,更会起到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从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学研究角度出发,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理论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指导下,分析了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对不同的经济主体影响,并从我国现状出发,考察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存在的问题,以期得到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对经济的影响的内在规律,从经济角度提出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对策,更好的发挥它的经济功能。本文首先从社会保障的一般理论出发,介绍了马克思、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论述,在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对不同经济主体的影响,依托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从企业社会保险缴费、居民储蓄和消费现状、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等相关角度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效率的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1.2 研究意义1.3 文献综述1.3.1 国外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研究现状1.3.2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研究状况1.3.3 本文的研究范畴1.4 研究方法1.5 研究内容1.6 创新点1.6.1 研究角度和分析方法上的创新1.6.2 提出了研究分析的新逻辑思路第2章 社会保障的一般理论概述2.1 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2.1.1 马克思关于社会保障的一般论述2.1.2 福利经济学关于社会保障的论述2.1.3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国家干预理论"2.1.4 简评2.2 社会保障基金的概述2.2.1 社会保障基金的内涵2.2.2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的过程2.2.3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的模式第3章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对经济行为主体的影响3.1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对企业的影响3.1.1 社会保障扣除影响新增价值的分解3.1.2 社会保障扣除比例的不同影响企业的生产和投资3.1.3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对企业资本积累的影响3.2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对居民储蓄-消费的影响3.2.1 现收现付制基金运行模式对储蓄-消费的影响3.2.2 完全积累制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模式对居民储蓄-消费的影响3.2.3 部分积累制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模式对居民储蓄-消费的影响3.3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对政府的影响3.3.1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对国家预算的影响3.3.2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对政府投资的影响3.4 本章小结第4章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4.1 我国企业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4.1.1 我国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现状4.1.2 企业缴费为主的社会保险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4.2 我国居民储蓄-消费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4.2.1 我国居民储蓄的现状4.2.2 我国居民消费的现状4.2.3 我国居民储蓄-消费现状面临的问题4.3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现状和问题分析4.3.1 投资渠道狭窄,投资结构不合理4.3.2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主体与投资主体权责不清4.3.3 行政管理体制的分散化削弱了社保基金的统一管理第5章 优化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的政策建议5.1 发挥社会保障基金运行调节经济运行的宏观作用5.2 合理安排我国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的政策建议5.2.1 调整社会保障筹资渠道比例,扩大社会保险费基5.2.2 增加政府转移支付5.3 改善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行对居民影响的政策建议5.3.1 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替代率5.3.2 修改养老金计算原则5.3.3 实行养老金价格指数化管理5.4 优化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政策建议5.4.1 拓宽投资渠道,优化投资结构5.4.2 明确投资主体,提高投资效益5.4.3 加强制度设计,提高统筹层次,降低运行成本5.4.4 强化对社保基金投资的监管第6章 结论参考文献致谢作者简介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社会保障基金运行论文; 企业论文; 居民论文; 政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