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电还原论文-刘丹丹,邬冰,高颖

氧电还原论文-刘丹丹,邬冰,高颖

导读:本文包含了氧电还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氧还原,电催化,Pt,Ni

氧电还原论文文献综述

刘丹丹,邬冰,高颖[1](2010)在《碳载Pt-Ni催化剂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氧电还原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间歇式微波法制备了不同Pt、Ni原子比的碳载Pt-Ni催化剂。XRD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分散得比较好,具有较小的平均粒径,其中Pt-Ni/C(3∶1)催化剂的粒径最小。在旋转圆盘电极上进行氧的还原测试结果表明,当电解质溶液中没有甲醇和有甲醇存在时,Pt-Ni/C(3∶1)催化剂对氧的催化还原活性都很高,说明Pt-Ni/C(3∶1)催化剂对氧的催化还原受甲醇的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0年03期)

王东青,程变萍[2](2008)在《阴离子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氧电还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阴离子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AEM-DMFC)采用碱性体系,阴阳极反应环境优越,反应过电位较低,电渗析与甲醇渗透方向相反,甲醇进入阴极的速率较小,电池功率密度和发电效率明显高于质子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EM-DMFC)。碱性条件下,阴极氧还原电催化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多集中于Pt/C和Ag/C,因其活性和抗甲醇性不足,反应过电位较高,AEM-DMFC的优势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开发新型阴极电催化剂成为提高AEM-DMFC性能的关键问题。(本文来源于《山西化工》期刊2008年04期)

李嘉斌[3](2007)在《过渡金属大环配合物对氧电催化还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渡金属大环配合物如卟啉和酞菁配合物对分子氧的还原反应具有很高的电催化活性。本文主要应用循环伏安法和稳态极化曲线法研究了金属钴卟啉、铁卟啉和钴酞菁、铜酞菁的电化学行为,在以修饰电极和气体扩散电极为工作电极、铂电极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的叁电极体系中考察和比较了制备的各种修饰电极和气体扩散电极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性能。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5,10,15,20-四(5-氟基苯基)-21H-23H-卟啉铁(Ⅲ)配合物(TPPFeCl)在H_2SO_4溶液中对氧的电催化还原,讨论了Nafion膜修饰电极上TPPFeCl大环配合物与Nafion之间的静电作用对电极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将催化剂结合到Nafion膜中,从而使电极的稳定性提高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Nafion与TPPFeCl的结合能有效地提高电极的稳定性,并测定了TPPFeCl大环配合物在电极表面的异相电子转移反应速率常数为4.34×10~(-7)cm/s,扩散系数为4.43×10~(-6)cm~2/s。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染料直接耐晒翠蓝GL对氧还原的电催化性能,并对其催化反应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发现GL修饰电极对氧还原有一定的催化活性,但稳定性差。将GL分散在聚4-乙烯基吡啶(PVP)膜中制成PVP膜修饰电极后,催化活性及稳定性都明显增加,将GL分散在Nafion膜中制成Nafion膜修饰电极,其催化性能也明显改善。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叁种钴大环配合物(CoTMAP、CoTsPc和CoPc)Nafion膜修饰电极对氧还原反应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讨论了Nafion这种负电性聚合物与钴配合物之间静电作用对电极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证明,这种相互作用并不能提高修饰电极的催化活性,有时反而使催化活性降低,对修饰电极稳定性的影响则比较复杂。研究了同一类型电极的不同修饰方式以及溶液pH值对电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极在碱性介质中的催化活性要比在酸性介质中低,但稳定性好很多。制备了负载酞菁钴作为对氧还原电催化剂的气体扩散电极,用稳态极化曲线法比较探讨了压制压力、催化剂载量、PVP膜等因素对电极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择400kg/cm~2工作压力压制电极效果较好,催化层中CoPc的含量3%为适合量,添加PVP能增加电极的活性。在实验中使用混合溶剂制备了两组Nafion膜气体扩散电极(膜中分别分布有带正、负电荷的钴大环配离子),克服了过去只使用纯水作为溶剂难于使水溶性催化剂渗入Nafion膜中的问题。用稳态极化曲线比较了两种不同催化剂—四-叁甲基苯胺基卟啉钴(CoTMAP)和四磺基酞菁钴(CoTsPc)对氧还原的催化活性。探讨了配离子和Nafion膜之间的静电作用对电极催化性能的影响规律。(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07-04-01)

王明艳,许兴友,高健,贾能勤[4](2006)在《新型铜配合物修饰热解石墨电极上的氧电催化还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新型单核铜配合物高氯酸咪唑N-2-羟基乙基二乙烯叁胺合铜(Ⅱ)(Cu[L(ImH)](ClO4)2)修饰热解石墨(PG)电极表面制得了Cu[L(ImH)]/PG电极,并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位阶跃实验研究了该电极对氧的催化还原作用.结果表明,该电极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对氧气的催化还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还原峰电流随电位扫描速度的增大而增强,Ip~v1/2呈线性关系.根据电位阶跃实验的I~t-1/2曲线,计算出电极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约为4,推断氧气在该电极上的还原是经历了4电子过程还原为水,催化机理属于混合控制的ECE(E电极反应,C化学反应)过程.(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06年11期)

周健,易清风,刘小平,章晶晶,黄武[5](2006)在《氧电还原现场产生的H_2O_2环氧化环己烯的研究——环己烯存在下氧还原过程的循环伏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以硫酸钠为支持电解质以及甲醇作为共溶剂的条件下,研究了环己烯在以硫酸钠为支持电解质以及甲醇作为共溶剂的条件下,研究了环己烯存在下氧气在玻碳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探讨了甲醇和环已烯等物质对氧电还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醇的存在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氧的电还原过程,而环已烯对氧电还原并没有产生明显影响,说明用氧气电还原过程所产生的过氧化氢可以现场环氧化环已烯,环己烯电化学环氧化合成环氧环己烷是一个间接电合成反应。(本文来源于《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1期)

张云河,李新海,许明飞,吴显明,邓凌峰[6](2004)在《功能化Pt-GC电极上氧电催化还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化学修饰技术,在电极上引入C襒O、C—N等功能团对玻璃碳(GC)电极进行了功能化,研究了功能团对电极上Pt晶粒度的影响,对Pt晶粒度与功能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用旋转圆盘电极RDE(Rotating disk electrode)技术对氧在功能化电极上的电催化还原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C襒O功能化GC电极对氧还原的电催化作用优于未功能化GC电极,而C—N功能化的GC电极不如未功能化电极。在Pt-GC电极上,C—N功能化电极对氧的电催化还原性能高于未功能化的Pt-GC电极,C襒O功能化电极则低于未功能化电极。(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2004年04期)

肖晓银[7](1995)在《八羧基酞菁钴(Ⅱ)低聚物修饰电极上氧电还原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八羧基酞菁钴(Ⅱ)低聚物修饰电极(CoOCPc/GCE);循环伏安(CV)图表明它对氧的电还原有明显的催化活性,与未修饰的玻碳电极(GCE)相比,在NaHCO3溶液中O2在CoOCPc/GCE上的还原峰电位正移240mV,且出现第二步还原特征,用旋转园环盘电极(RRDE)技术初步讨论了氧的电还原过程.(本文来源于《湘潭师范学院学报》期刊1995年06期)

李晶,张柏林,汪尔康[8](1994)在《钴卟啉修饰电极对分子氧电催化还原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了高定向热解石墨(HOPG)和玻璃碳电极(GC)表面的性质,并对修饰钻卟啉后的表面形貌变化进行了探讨.结合修饰钴卟啉前后的循环伏安结果和STM形貌图,讨论了电极表面的结构对分子氧的电催化还原反应的影响.从微观角度阐述了GC电极对氧的电催化还原活性明显高于HOPG电极的内在因素,为修饰电极的表面性能研究提供了经验.(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1994年07期)

郭福春,黄楚宝,孙延,曹锡章[9](1993)在《非质子介质中氧电还原的研究 Ⅳ金属卟啉电催化氧还原产生超氧离子与2.4—二硝基氯苯亲核取代反应的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本文研究了金属卟啉锰(Ⅳ),铁(Ⅲ)和钴(Ⅲ)配合物电催化氧产生超氧离子与2.4—二硝基氯苯进行亲核取代反应的动力学,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对它的认识。实验方法试剂和仪器:金属卟啉按文献合成,经进一步过柱提纯、紫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结果均(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1993年03期)

郭福春,黄楚宝,王清民,曹锡章[10](1993)在《非质子介质中氧电还原的研究 Ⅲ·金属卟啉电催化氧还原及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卟啉化合物在生物领域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尤其是其催化作用以及电子转移方面已有很多报道.在催化方面大多数是利用氧化剂把中心离子氧化成高价态,而利用卟啉低价态进行催化方面的研究报道还很少。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工作,氧电还原产生的超氧离子[O_2~÷]虽能参与许多有机反应,如亲核取代,环氧化,氧(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1993年02期)

氧电还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阴离子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AEM-DMFC)采用碱性体系,阴阳极反应环境优越,反应过电位较低,电渗析与甲醇渗透方向相反,甲醇进入阴极的速率较小,电池功率密度和发电效率明显高于质子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EM-DMFC)。碱性条件下,阴极氧还原电催化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多集中于Pt/C和Ag/C,因其活性和抗甲醇性不足,反应过电位较高,AEM-DMFC的优势并未得到充分体现,因此开发新型阴极电催化剂成为提高AEM-DMFC性能的关键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氧电还原论文参考文献

[1].刘丹丹,邬冰,高颖.碳载Pt-Ni催化剂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氧电还原性能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10

[2].王东青,程变萍.阴离子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氧电还原研究[J].山西化工.2008

[3].李嘉斌.过渡金属大环配合物对氧电催化还原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

[4].王明艳,许兴友,高健,贾能勤.新型铜配合物修饰热解石墨电极上的氧电催化还原[J].催化学报.2006

[5].周健,易清风,刘小平,章晶晶,黄武.氧电还原现场产生的H_2O_2环氧化环己烯的研究——环己烯存在下氧还原过程的循环伏安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6].张云河,李新海,许明飞,吴显明,邓凌峰.功能化Pt-GC电极上氧电催化还原的研究[J].电源技术.2004

[7].肖晓银.八羧基酞菁钴(Ⅱ)低聚物修饰电极上氧电还原反应的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5

[8].李晶,张柏林,汪尔康.钴卟啉修饰电极对分子氧电催化还原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J].化学学报.1994

[9].郭福春,黄楚宝,孙延,曹锡章.非质子介质中氧电还原的研究Ⅳ金属卟啉电催化氧还原产生超氧离子与2.4—二硝基氯苯亲核取代反应的动力学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3

[10].郭福春,黄楚宝,王清民,曹锡章.非质子介质中氧电还原的研究Ⅲ·金属卟啉电催化氧还原及反应的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3

标签:;  ;  ;  ;  

氧电还原论文-刘丹丹,邬冰,高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