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贯彻实施浙江省体育、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浙江省体育局、教育厅自2008年开始通过建立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简称“阳光基地”)的机制,加快新时期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并促进学校体育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和提升学校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阳光基地”课余训练是浙江省选拔、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担负着最基层的训练工作,它是宝塔的底部。怎样使“阳光基地”健康有序地培养出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前后衔接训练网体系,实现浙江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现有各种关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文献资料的梳理,发现对初级训练层次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深度不够,而关于浙江省体育后备人才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则更少。鉴于浙江省“阳光基地”对于培养体育后备力量的基础性、地位和该方面研究的欠缺,调查“阳光基地”的整体运行效果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会对未来浙江省的竞技体育和阳光体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此,本研究对“阳光基地”现状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充分了解其“体教结合”的方式及成效,试图为“阳光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阳光基地”的40位教练员和368名运动员以及30位分管领导进行现状调查,分析“阳光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阳光基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建立基地的指导思想需进一步强化,引导运动员接受全面发展的教育;(2)地域布局和项目布局需进一步合理,体育后备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上还有待于提高;(3)体育经费保障投入力度需加大,筹资渠道需要拓宽;(4)激励机制需进一步完善,以充分发挥教练员积极性,课余训练科学化程度不高,需进一步提高教练员指导水平;(5)运动员参训年限普遍较短,参加高水平比赛次数较少,高水平运动员输送率不高;(6)运动员的发展空间较小,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保障政策,以进一步贯彻落实;(7)“体教结合”的管理体系需加强完善,运动员克服懒散、刻苦学习态度还不够,文化学习管理还要进一步加强关怀与细化等。针对“阳光基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对策:(1)明确建立基地的指导思想,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观:(2)加强项目布局管理,建立基地训练网的衔接体系;(3)健全和完善经费保障制度,积极改善训练条件;(4)建立教练员激励机制,完善培训体系,促进指导水平;(5)完善竞赛制度,适当增加比赛次数,扩大校际和省级交流;(6)利用“体教结合”优势,拓宽体育后备人才的发展空间。(7)完善管理体制,科学统筹,体现“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