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针对5’-磷酸二酯酶水解酵母RNA制备5’-核苷酸工艺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开展了对酶制剂制备技术及RNA酶解工艺的改进研究。改进了酶活性的测定方法,研究了从麦芽根中浸取和提纯5’-磷酸二酯酶的技术以及RNA酶解反应动力学,探索了麦芽根5’-磷酸二酯酶的固定化方法,进一步研究了该固定化酶在膜反应器中水解酵母RNA的工艺,并设计了一种新的连续错流萃取色谱分离系统,用于复杂酶解产物的分离。研究工作和主要结果如下:改进了传统的测定5’-磷酸二酯酶酶活的UV-RNA法,提出了HPLC-RNA酶活测定法。该方法的特点是:1)能测定混合酶中5’-磷酸二酯酶的酶活;2)精密度高,性线范围大。当麦芽根的蛋白质浓度在0.02~1.20 mg/mL范围内时,蛋白质浓度与5’-核苷酸产量的线性相关系数R=0.999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7%。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从麦芽根中提取5’-磷酸二酯酶的操作条件。最佳条件为:麦芽根粒径120目,浸取液pH=7,浸取温度10℃,麦芽根:水=1:16(质量比),浸取时间5 h。在该条件下,每克麦芽根提取的总酶活为4470 U,5’-磷酸二酯酶的单位酶活为280 U/mL。采用硫酸铵沉淀、超滤浓缩、透析膜脱盐,以及Sephadex G-25、Sephadex G-75凝胶层析提纯,获得了比酶活为0.02137 mmol/ (mgxmin)的5’-磷酸二酯酶制剂,比未经硫酸铵沉淀的粗酶液的比酶活提高了6倍。探讨了5’-磷酸二酯酶催化水解RNA的反应机理,研究了酶的主要酶学特征值。实验测得米氏常数Km=8.73 mg/mL(底物为RNA),最大反应速度Vmax=14.27×10-3 mg/(mL·min),酶的最适pH值为5.0,最适温度为70℃。考察了酶的稳定性,发现5’-磷酸二酯酶在pH值为5-7的范围内比较稳定,短时间置于较高的温度(50-70℃)下,能保持较高的酶活。在酶液中加入金属离子一股都会导致酶活下降,但镁离子有促进酶活的效应,体现了与桔青霉5’-磷酸二酯酶不同的特性。5’-核苷酸是麦芽根5’-磷酸二酯酶的抑制剂,不断移除RNA酶解反应产物中的5’-核苷酸,有利于酶解反应的进行。采用戊二醛活化的壳聚糖为载体,固定了麦芽根5’-磷酸二酯酶。试验结果表明,当酶固定化温度为30℃、固定化酶pH值为5.0、固定化时间为6h的最适条件下,最高的酶活回收率可达53.6%。所制得的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为75℃,最适pH值为5.5。研究表明,固定化酶比游离酶更纯,酶的固定化过程也起到了提纯酶的作用。研究了固定化5’-磷酸二酯酶的酶学性质,测得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Km为15.38 mg/mL(底物为RNA)设计装配了一种管式固定床反应器(CPFR)与中空纤维超滤膜相耦合的反应-分离装置。考察了反应温度、pH值、底物浓度等因素对反应进程的影响。酶解反应的最适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为75℃,pH值为5.5,RNA浓度控制在3%以内。在反应-分离耦合装置上进行了较长时间连续酶解RNA的操作,核苷酸的总收率达到了88.3%。反应结束后,固定化5’-磷酸二酯酶能保持原酶74.6%的活性,表明固定化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发明了一种连续错流萃取色谱分离系统,推导出了该系统重相出口和轻相出口中的流出色谱图的数学表达式(流出曲线),从理论上证明该系统能够连续、大处理量、高选择性地分离多组分复杂混合物。采用6×6的错流萃取色谱分离系统分离了5’-AMP和苯甲酸的混合物,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相当吻合,证明该系统能实现混合物的高分辨分离。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固定化酶:从策略到材料设计[J]. 生物加工过程 2020(01)
- [2].吸附-纤维素覆膜联合固定化酶[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9(09)
- [3].共固定化酶的制备及其在奶香基料制备中的应用[J]. 食品工业 2018(05)
- [4].吸附-交联固定化酶的制备及表征[J]. 现代化工 2016(12)
- [5].尺寸均一温敏固定化酶的制备及其在蛋白质酶解中的应用[J]. 过程工程学报 2016(06)
- [6].碳纳米管固定化酶[J]. 化学进展 2015(09)
- [7].固定化酶技术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新进展[J]. 药物生物技术 2013(06)
- [8].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发展[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14)
- [9].N-乙酰神经氨酸醛缩酶的固定化及固定化酶性质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06)
- [10].以凹土颗粒稳定的乳液为模板制备复合微球固定化酶[J]. 硅酸盐通报 2017(07)
- [11].环境保护中固定化酶技术应用研究[J]. 广东化工 2015(11)
- [12].共固定化酶催化栀子苷水解制备栀子蓝色素[J]. 食品科技 2013(02)
- [13].吸附法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J]. 化学工程 2012(04)
- [14].固定化酶制备及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1(01)
- [15].固定化酶法制备葡萄糖酸钙的研究[J]. 食品与药品 2011(09)
- [16].共固定化酶提取花生多糖工艺优化[J]. 食品科学 2010(18)
- [17].提高固定化酶活力方法的研究进展[J]. 酿酒 2008(02)
- [18].复合膜固定化酶提高米糠稳定性[J]. 食品科学 2020(06)
- [19].金属有机框架固定化酶及其在环境中的应用[J]. 化工进展 2019(06)
- [20].固定化酶法测定微量组分[J]. 分析科学学报 2015(02)
- [21].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研究[J]. 考试周刊 2011(41)
- [22].橡胶籽β-葡萄糖苷酶固定化酶学性质的研究[J]. 食品科技 2014(02)
- [23].复合诱变选育高产脂肪酶黑曲霉菌株及其固定化酶性质[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0(02)
- [24].固定化酶法制备大豆低聚糖及酶学性质的研究[J]. 食品科技 2010(06)
- [25].固定化酶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酿造 2009(08)
- [26].生物传感分析仪在共固定化酶中的应用研究[J]. 山东科学 2015(01)
- [27].介孔材料固定化酶[J]. 化学进展 2010(08)
- [28].微波/超声波及固定化酶技术在食品蛋白质高效水解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9(06)
- [29].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固定化酶片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8(06)
- [30].共固定化酶制备奶香基料的研究[J]. 中国乳品工业 2018(05)
标签:磷酸二酯酶论文; 核苷酸论文; 麦芽根论文; 酶膜反应器论文; 连续错流萃取色谱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