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裁判思维模式研究

刑事裁判思维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

刑事裁判是一个法律问题,而裁判过程是一种心理过程,所以刑事裁判的运行涉及心理学与法学两个领域,是法律心理学研究的合适议题。本文正是以法学与心理学的双重视角来探讨这一问题。在心理学的视野中,刑事裁判思维仅仅是法官处理刑事案件的一个心理加工通道而已,案件事实与法律从入口处进去,经过思维通道的加工,最后输出裁决。所以,研究刑事裁判的关键就是要研究“加工通道”,并考察“事实”与“规范”在加工通道中是否能够保持原貌。 从法律的视野看,法官裁判的任务就是作出裁决,并且保证裁决具有正当性与可预期(客观)性。作出裁决的过程在心理学家看来就是法官“发现”一个案件答案的过程,发现答案的过程如同科学研究中提出假设的过程,在科学研究中要想让假设成立必须经过验证,同理,要想保证案件的“答案”最佳必须经过检测。依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检测进程就能指引法官尝试性地搜索法律结论,法官正是通过这一回馈性的检测来确定最佳的答案,并使这一答案具有客观性。一般认为,裁判的正当性需要经过专门的法律论证才能得以完成,所以,此处的检测不同于法律论证。因此,实际的刑事裁判过程是先有“发现”,再对发现进行“检测”,最后对检测的结果进行“证成”。也就是说,法官的裁决、裁决的客观性与裁决的正当性存在三个相应的心理机制:发现、检测与证成。弗兰克等现实主义法学家将发现与检测视为问题解决的两个元素,本文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也将发现与检测组合在一起称为问题解决。 如果承认思维加工通道主要存在三种心理机制:发现、检测与证成,那么发现与检测相对于证成而言显然具有基础性意义,或者说问题解决相对于法律论证而言具有基础性意义。依据Lonegan的问题解决理论,人类在问题解决中所进行的心理运作远比论证来得复杂,而且重构论证步骤大多需要从问题解决的历程中进行复现,在一定程度上关于问题解决的历程将直接制约着论证步骤的理性重构,所以Lonegan也认为问题解决是基础。在法律意义上也是这样,因为“问题解决”是为案件提供答案的,法律论证则是在问题解决的基础上所进行正当化的阐述,没有答案即没有证成的对象。因此,刑事裁判思维的基础应当是问题解决。

论文目录

  • 引言
  • 一、问题的框定:裁判思维是什么--打不开的暗箱?
  • (一) 法律思维概述
  • (二) 裁判思维是什么
  • 二、本研究试图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刑事裁判思维的任务与功能
  • 第一节 刑事裁判思维的任务
  • 一、为案件提供答案
  • 二、为案件提供正当的答案
  • 三、客观地为案件提供正当答案
  • 第二节 刑事裁判思维的功能
  • 一、法律推理与裁判结论的正当化
  • 二、裁判思维与裁判结论的客观性
  • 三、刑事裁判思维的问题解决功能
  • 第二章 以问题解决为基础的裁判思维
  • 第一节 法律问题解决的认识论基础
  • 第二节 法律问题解决的心理学机制
  • 一、问题的类别与问题解决的阶段
  • 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心理运作
  • 第三节 问题解决过程的说明与结论的正当化
  • 第四节 问题解决与裁判的客观性
  • 一、问题解决者与裁判客观性
  • 二、问题解决过程与裁判客观性
  • 第五节 刑事裁判中问题解决的内容
  • 第三章 确定犯罪人的思维模式
  • 第一节 期望效用模型在确定犯罪人中的应用
  • 一、刑事裁判期望效用模型的建构
  • 二、期望效用模型在刑事裁判中的应用
  • 三、可能的解决方案与困惑
  • 第二节 信号检测理论在确定犯罪人中的应用
  • 一、信号检测矩阵与刑事裁判模式
  • 二、惩罚犯罪与保障无辜的关系分析
  • 三、惩罚犯罪与保障无辜双重效益的提高
  • 四、对罪犯与无辜判断的标准及其辨别力指标
  • 五、影响裁判者内心标准的因素
  • 第三节 决策分析模型揭示的有益结论
  • 第四章 定罪的思维模式
  • 第一节 以解释为基础的司法决策模型
  • 一、以解释为基础的决策模型的引入
  • 二、以解释为基础的决策模型在定罪中的运用
  • 第二节 案件叙事建构与法律事实形成
  • 一、对几种事实的梳理与界分
  • 二、感知证据事实(受程序制约)
  • 三、案件叙事建构
  • 四、裁判事实的认定
  • 五、形成法律事实
  • 第三节 规范发现与定罪判断
  • 一、规范发现:图式指示
  • 二、定罪判断:过程匹配
  • 第五章 量刑的思维模式
  • 第一节 法官如何发现量刑“答案”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法官发现“答案”的思路分析
  • 三、法官量刑的思维模式建构
  • 第二节 量刑基准的实证分析
  • 一、量刑基准的界定
  • 二、量刑基准的确定
  • 第三节 量刑思维的理性建构
  • 一、影响因素的选取
  • 二、因素影响力的确定
  • 第六章 裁判结论的证成与裁判思维模式的整合
  • 第一节 证成思维的内容
  • 一、裁判事实的证成
  • 二、定罪的证成
  • 三、量刑结论的证成
  • 第二节 刑事裁判思维模式的整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刑事裁判涉财产执行监督情况调查与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20(28)
    • [2].刑事裁判可接受性探析:法官之如何思考[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3].《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J]. 人民司法 2015(01)
    • [4].旨在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刑事裁判公开研究[J]. 法律方法 2016(02)
    • [5].刑事裁判模式的反思与重构——以定罪为中心的研究[J]. 刑事法评论 2013(01)
    • [6].法院内部控制刑事裁判权的方法与反思[J]. 北方法学 2013(03)
    • [7].刑事裁判共识引论[J]. 现代法学 2011(01)
    • [8].论海峡两岸间刑事裁判的承认——基于被判刑人个人权益的考量[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0(11)
    • [9].论我国协商型刑事裁判模式的构建[J].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
    • [10].论刑事裁判情法冲突的司法衡量——以于欢案为切入点[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4)
    • [11].以刑制罪:一种逆向刑事裁判路径——兼论刑事法官的裁判思维[J]. 法治社会 2016(02)
    • [12].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检察监督机制探索[J]. 人民检察 2016(07)
    • [13].法官对刑事裁判活动的影响[J]. 东方企业文化 2014(02)
    • [14].法院内部控制刑事裁判权的方法与反思[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02)
    • [15].刑事裁判权内部监督机制研究[J]. 净月学刊 2018(03)
    • [16].清代刑事裁判中的“从重”[J]. 法律史评论 2018(00)
    • [17].德国刑事裁判书简析[J]. 刑事法判解 2014(02)
    • [18].对法院生效刑事裁判法律监督的几点思考[J].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9(03)
    • [19].浅析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的执行困境及化解[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4)
    • [20].我国刑事裁判标准统一问题实证研究——以3917例故意杀人罪裁判文书为例分析[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7(05)
    • [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刑事裁判文书的适用研究——基于2014-2019年刑事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J]. 法律适用 2020(16)
    • [22].情理、卡迪司法与实质出罪——刑事裁判与情理间的疏离与缝补[J]. 法理——法哲学、法学方法论与人工智能 2019(02)
    • [23].提升刑事涉财产部分的执行质效[J]. 清风 2019(10)
    • [24].主流价值观融入刑事裁判思维的路径——以情理型疑难刑事案件为研究对象[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19(05)
    • [25].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的执行顺序[J]. 人民司法(应用) 2016(16)
    • [26].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上海刑事裁判——以杀人案件为中心[J]. 法律史译评 2017(01)
    • [27].刑事判决的威信[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4(07)
    • [28].刑事裁判思维中的犯罪构成论——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思考[J]. 东方法学 2014(06)
    • [29].刑事裁判申诉复查程序运行情况评估报告——以C市人民检察院某分院为样本[J]. 东南法学 2017(02)
    • [30].法官裁判思维对刑事裁判可接受性的影响与重塑——以“掏鸟窝”案为视角[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19(04)

    标签:;  ;  ;  ;  ;  

    刑事裁判思维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