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建立起来的,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集中资金。随着经济的发展,存款准备金作为调节货币供给量的手段,成为了央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我们知道,西方许多的国家虽然有存款准备金制度,但是都没有将其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主要的手段,甚至于英国等以通货膨胀为目标的国家,基本上已没有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而在我国,因为利率的非市场化,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给量。一方面,为了影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进而调节货币供给量,准备金政策因其能通过货币乘数成倍的扩大或收缩货币,间接地影响货币供给的数量,成为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长期的贸易顺差,使得外汇占款的数量高居不下,为了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央行不得不向市场投放大量的基础货币,而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政策在对冲市场的流动性方面没有太大的主动性,存款准备金政策因其法律强制性,能影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却又不震动市场和金融机构,在我国的货币政策中长期处于主要的地位。从我国开始使用存款准备金政策至今,共计调节准备金率达42次,而频繁调动法定准备金率是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当时针对物价上涨、信贷扩张、流动性过剩,2006年到2008年共计22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上调之前的7.5%提高到了上调之后的17.5%。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和国内灾害的影响,为稳定经济,国家投放了大量的货币,同时下调准备金率。直到2010年,房价、物价上涨,新一轮的流动性过剩袭来,央行又开始了上调准备金率的步伐。2010年年底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年初的15.5%上调到了18.5%。2011年上半年更是每月一调,截止2011年6月20日,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创历史新高。而从2010年上调准备金率开始,截至2011年5月末,比上年末分别下降4.6个和8.5个百分点,6月份,货币供应量增速有所反弹,Mz和M1同比增长率分别比上月回升0.8%、0.4%,货币总量调控仍存压力。央行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货币乘数,进而调控货币供给量、银行信贷,最后作用于实体经济部门,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如此频繁的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是否有效,能否收缩市场的流动性,其效果又如何。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发展情况,然后对我国的准备金制度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接着,分析了我国准备金政策的实施情况和频繁调动准备金的原因。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对货币供给量影响的作用机制出发,考察了准备金率的调整对我国货币供给量的实际效果。本文采用的是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利用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量的关系,研究了2010年至2011年6月间频繁调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给量的实际效应,最后得出的结果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鉴于这个结果,本文进一步从法定准备金的作用机制、基础货币、准备金制度、利率、汇率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准备金政策效果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准备金政策效果的几点建议和策略。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论文; 货币供给量论文; 政策效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