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刺五加黄芪凝胶的制备工艺及其对弱精症患者精子运动参数的影响。方法:用水煎醇沉的方法从生药材刺五加和黄芪中提取其主要成分,以卡波姆940为基质,制备成刺五加黄芪凝胶,对制备工艺进行初步质量控制。将50例弱精子症患者经手淫或体外排精获得的精子,与刺五加黄芪凝胶共同孵育15、30和60min后,应用计算机辅助的精子分析系统(CASA)观察对弱精子症患者精子各运动参数的作用。结果:刺五加黄芪凝胶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可行,凝胶pH值6.5~7.5,稳定性好,无皮肤刺激性。该凝胶体外作用于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能明显提高弱精子症患者精子的运动能力,精子活率(Mot)、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曲线运动速度(VCL)、直线运动速度(VSL)和平均路径速度(VAP)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刺五加黄芪凝胶制备方法简便易行,适合医院生产和临床使用,是一种治疗弱精症患者夫妇不孕的有效药物。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腺苷酸激酶家族在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特征[J].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9(12)
- [2].弱精子症患者精子差异表达蛋白质串联质谱标签技术筛查与生物信息学分析[J].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20(05)
- [3].还少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 2019(23)
- [4].硫氧还蛋白-3基因及蛋白在弱精子症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5(18)
- [5].左卡尼汀联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助孕技术在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辅助生殖中的应用[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02)
- [6].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并弱精子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 2017(03)
- [7].溶质载体家族22成员14和精子相关抗原6在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J].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7(08)
- [8].针挑平补平泻对少弱精子症患者生殖激素的调节影响[J]. 针灸临床杂志 2015(12)
- [9].重度特发性弱精子症患者精子鞭毛超微结构的研究(附22例报告)[J].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4(02)
- [10].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治疗后活力改善A>25%妻子怀孕1例[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2008(22)
- [11].生殖道感染对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浆生化指标与精液参数的影响[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7(12)
- [12].生精胶囊并耳穴贴压法治疗弱精子症患者57例临床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15)
- [13].四子种王胶囊对弱精子症患者精子超微结构影响观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02)
- [14].生精胶囊治疗少弱精子症患者的临床研究[J].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17(02)
- [15].弱精子症患者与正常生育者精浆差异蛋白的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19)
- [16].温肾丸对少弱精子症患者生精功能影响的研究[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3(06)
- [17].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生殖激素分析[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02)
- [18].体外精浆置换对弱精子症患者精子运动能力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10(06)
- [19].精加力复合肉碱治疗严重弱精子症患者成功妊娠1例的报告[J]. 当代医学 2019(03)
- [20].阳虚精亏证弱精子症患者性激素水平研究[J]. 中医学报 2013(05)
- [21].橘核丸对少弱精子症患者睾丸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 新中医 2011(03)
- [22].少和/或弱精子症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测定及意义[J].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08(12)
- [23].慢性前列腺炎伴少弱精子症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J]. 吉林医学 2011(26)
- [24].益精丸对弱精子症患者精液质量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 医药导报 2013(06)
- [25].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微量精子冻融后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妊娠结局分析[J]. 生殖医学杂志 2018(06)
- [26].橘核丸加减治疗弱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观察[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03)
- [27].弱精子症患者精子外周致密纤维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J].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7(11)
- [28].虫草补肾胶囊与左卡尼汀治疗少弱精子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J].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6(S2)
- [29].云南大理白族和汉族弱精子症患者精子mtDNA 4977 bp缺失相关性研究[J].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 [30].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质量指标及辅助生殖妊娠结局相关性研究[J].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