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引书研究 ——经、子、集三部

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引书研究 ——经、子、集三部

论文摘要

一、刘《注》的价值前人多有论述。如宋高似孙言:“梁刘孝标注此书,引援详确,有不言之妙……实为注书之法。”(《纬略》)明胡应麟云:“裴世期之注《三国志》,刘孝标之注《世说》,傍引博据,宏洽淹通,而考究精严,辨驳明审,信两君之深于史学也。迄今三国六代小说逸事,往往覆赖二注以存。而二书无注。亦大有茫然不可读者。故余谓著书诚难,而注书尤难,能注若二君可也。”(《少室山房集·读三国志裴注》)《四库全书总目》云:“其纠正义庆之纰缪,尤为精核。所引诸书,今已佚其十之九,唯赖是注以传。故与裴松之《三国志》注、郦道元《水经注》、李善《文选》注,同为考证家所引据焉。”鲁迅言:“孝标作注,又征引浩博。或驳或申,映带本文,增其隽永,所用书四百余种,今又多不存,故世人尤珍重之。”(《中国小说史略》)张舜徽言:“昔人恒取与裴松之《三国志注》、郦道元《水经注》并论。蓋三书同为佚籍渊薮,为考史者所重,至于义例之缜密,考订之精审,则二注虑犹不逮是书远甚。”(《世说新语注释例》)所以,刘《注》研究的学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二、基于刘《注》而进行的研究,成果众多,涉及史学、文献学、文学、语言学等多个方面。但在刘《注》的引书研究上仍存在诸多不足:(一)未明确指出刘《注》引书研究实际上包含引书书目研究和引文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二)未明确提出引书的概念和列引书书名的原则或标准。(三)诸家所列刘《注》引书书目互相之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诸家所列刘《注》引书总数存在差异,也体现在诸家所列刘《注》引书中的一些书名存在差异。引书总数有差异是由于诸家对何谓“引书”存在着不同的判断,书名有异是由于诸家对列引书书名未有统一的原则或标准。(四)对刘《注》中的今存引文,研究者未全面地指出其出处,并且未全面把其与今本文献进行具体的文献比勘。偶有比勘,但常忽视刘《注》的版本和今本文献的版本所产生的异同。(五)对刘《注》中的亡佚引文,研究者未系统总结这些引文的辑佚情况三、刘《注》的引书研究,实际上包含着两部分内容:一是刘《注》引书书目的确定,二是具体引文的考察,本文的写作就是以这两部分内容为基础而搭建起来的。基于研究者在刘《注》引书研究上存在的不足,本文着重做了下面的工作:(一)实际调查了刘《注》引书,得刘《注》经部引书39种,史部引书305种,子部引书42种,集部引书47种,释家类引书10种,不可考者10种,凡引书453种。(二)评述了诸家引书书目。本文首先考察了各家的刘《注》引书书目研究,发现各家的引书书目均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问题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各家未明确提出引书的概念以及对确定引书书名的原则和标准交待不详细、或者干脆没有交待。(三)提出了引书概念和确定刘《注》引书书名的标准或原则。本文在自己的调查和分析各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刘《注》引书的概念,明确了确定刘《注》引书书名的标准和原则。(四)列出了刘《注》引书书目。在确定刘《注》引书书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刘《注》对引书作者的处理坚持的是区别性原则,而这个区别性原则又是在整体观的指导下进行的,刘《注》的操作就是在整体观的指导性进行的。关于刘《注》的作《注》体例方面的探讨似乎已经不容置喙,但整体观的发现,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刘《注》中的一些问题,如刘《注》中存在着一些文献问题,学者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总是要寻求外证,其实很多问题在刘《注》内部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说明和解决,而这恰恰被研究者所忽视了。(五)本文对所列引书中的经部、子部、集部等三部引书的引文进行了考察。刘《注》中的引文可分为存、佚两类。对刘《注》中的今存引文,论文考察了它们的出处,并把其与今本文献进行了具体的文献比勘,同时也考察了其他古籍所引或所载的相同内容。对刘《注》中的亡佚文献,尽可能考察了它们的辑佚情况,同时考察了这些文献在其他古籍中的引用情况,并进行了一定的比较。刘《注》引文大多存在着改动,这是刘《注》研究者的共识。但本文经过考察发现如下几个问题:1.通常认为,刘《注》与今本文献的差异当是刘《注》的改动造成的。但一个事实是:刘《注》的某些引文可能保存了今本文献的一些本来面貌,其中的一些引文可以为某些今本文献的校正提供支持。这一点从未被学界所强调,这不能不让我们感到遗憾。2.刘《注》引文存在改动是事实,当然具体的改动是何人所为,现在已无法弄清。因此本文暂且抛开了改动到底是何人所为的问题,而只考察了改动本身。经过考察,本文发现:刘《注》的改动常常是有据可循、有理可依的,而并非是随意的。其改动或者可以在刘《注》之前的文献中找到依据,或者可以在语言学上找到理由。3.调查发现,刘《注》的有些改动是由于刘《注》本身的版本和今存文献的版本产生的,考察刘《注》中的引用文献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而这一点也被研究者所忽视,这是很不应该的。4.通过考察刘《注》的引文,本文发现:刘《注》可以为学界一些至今尚存在争议的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或者提供新的认识,刘《注》某些内容可以为研究者的某个立论提供依据。5.刘《注》所引的今天已经亡佚的文献,大多数已经被研究者注意到或者被辑佚,但有的亦被研究者遗漏了。刘《注》在辑佚学上仍能发挥其价值。刘《注》引书凡453种,其中最多的就是史部引书,由于学位论文的容量以及答辩时间的原因,此次没有作为学位论文内容打印出来,收入本文的只是刘《注》引书中的经、子、集三部引书,总计128种。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前人的刘《注》引书书目研究
  • 第一节 清人叶德辉的刘《注》引书书目研究
  • 一、叶氏所列刘《注》引书书目批评
  • 二、小结
  • 第二节 清人沈家本的刘《注》引书书目研究
  • 一、沈氏所列刘《注》引书书目批评
  • 二、小结
  • 第三节 马念祖的刘《注》引书书目研究
  • 一、马氏所列刘《注》引书书目批评
  • 二、小结
  • 第四节 高似孙的刘《注》引书书目研究
  • 一、高氏刘《注》引书书目管窥
  • 二、小结
  • 第五节 张忱石的刘《注》引书索引研究
  • 一、张忱石刘《注》引书索引批评
  • 二、小结
  • 第六节 赵建成的刘《注》引书书目研究
  • 一、赵建成的刘《注》引书书目批评
  • 二、小结
  • 第二章 引书的概念、书名和分类
  • 第一节 引书的概念、确定引书书名的原则和引书分类
  • 一、引书的概念
  • 二、确定引书书名的原则
  • 三、刘《注》引书的分类
  • 第二节 刘《注》某些引书书名分析及引书作者问题
  • 一、各家所列刘《注》引书书名存在差异者及可能不当者之分析
  • 二、一些刘《注》未明确交待书名的引文的考察
  • 三、刘孝标对引书作者的处理
  • 第三章 刘《注》经部引书考
  • 第一节 经部易类引书考
  • 一、《周易》
  • 二、王弼《周易注》
  • 三、郑玄《周易注》
  • 四、王廙《周易注》
  • 五、孙盛《易象妙于见形论》
  • 第二节 经部书类引书考
  • 六、《尚书》
  • 七、孔安国《尚书注》
  • 八、《尚书大传》
  • 第三节 经部诗类引书考
  • 九、《诗经》
  • 十、《诗毛苌注》
  • 十一、郑玄《诗经注》
  • 十二、《韩诗外传》
  • 第四节 经部礼类引书考
  • 十三、《周礼》
  • 十四、郑玄《周礼注》
  • 十五、《礼记》
  • 十六、郑玄《礼记注》
  • 十七、《大戴礼记》
  • 十八、《谥法》
  • 十九、《夏小正》
  • 第五节 经部乐类引书考
  • 二十、《琴操》
  • 第六节 经部春秋类引书考
  • 二十一、《春秋左氏传》
  • 二十二、杜预《春秋左氏传注》
  • 二十三、《春秋公羊传》
  • 二十四、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
  • 第七节 经部孝经类引书考
  • 二十五、《孝经》
  • 第八节 经部论语类引书考
  • 二十六、《论语》
  • 二十七、包氏《论语》
  • 二十八、马融《论语注》
  • 二十九、孔安国《论语注》
  • 三十、郑玄《论语注》
  • 三十一、《孔子家语》
  • 第九节 经部群经总议类引书考
  • 三十二、《五经通议》
  • 三十三、《五经要义》
  • 第十节 经部孟子类引书考
  • 三十四、《孟子》
  • 第十一节 经部尔雅类引书考
  • 三十五、《尔雅》
  • 第十二节 经部小学类引书考
  • 三十六、《说文解字》
  • 三十七、卫恒《四体书势》
  • 第十三节 经部谶纬类引书考
  • 三十八、《易乾凿度》
  • 三十九、《春秋考异邮》
  • 第四章 刘《注》子部引书考
  • 第一节 子部儒家类引书考
  • 一、《孔丛子》
  • 二、贾谊《新书》
  • 三、《说苑》
  • 四、扬雄《法言》
  • 五、李轨《法言注》
  • 六、《牟子理惑论》
  • 七、《典论》
  • 八、谯周《法训》
  • 九、李秉《家诫》
  • 第二节 子部道家类引书考
  • 十、《老子》
  • 十一、王弼《老子注》
  • 十二、《列子》
  • 十三、《庄子》
  • 十四、郭象《庄子注》
  • 十五、司马彪《庄子注》
  • 十六、向子期、郭子玄《逍遥义》
  • 第三节 子部名家类引书考
  • 十七、姚信《士纬》
  • 第四节 子部墨家类引书考
  • 十八、《墨子》
  • 第五节 子部杂家类引书考
  • 十九、《吕氏春秋》
  • 二十、《淮南子》
  • 二十一、许慎《淮南子注》
  • 二十二、《论衡》
  • 二十三、《风俗通义》
  • 二十四、蒋济《万机论》
  • 二十五、《傅子》
  • 二十六、《博物志》
  • 二十七、《广志》
  • 二十八、蔡邕《独断》
  • 第六节 子部农家类引书考
  • 二十九、《神农书》
  • 第七节 子部小说家类引书考
  • 三十、裴启《语林》
  • 三十一、《郭子》
  • 第八节 子部兵家类引书考
  • 三十二、《孙子兵法》
  • 三十三、范汪《棋品》
  • 第九节 子部天文类引书考
  • 三十四、《周髀算经》
  • 第十节 子部五行家类引书考
  • 三十五、《青鸟(乌)子相冢书》
  • 三十六、《相书》
  • 三十七、《伯乐相马经》
  • 三十八、《宁戚相牛经》
  • 三十九、《相牛经》
  • 四十、《相牛经注》
  • 第十一节 子部医家类引书考
  • 四十一、《本草》
  • 四十二、秦承祖《寒食散论》
  • 第五章 刘《注》集部引书考
  • 第一节 集部楚辞类引书考
  • 一、《楚辞》
  • 第二节 集部别集类引书考
  • 二、《孙楚集》
  • 三、《张敏集》
  • 四、《庾亮集》
  • 五、《王脩集》
  • 六、《孙绰集》
  • 七、《桓温集》
  • 八、《伏滔集》
  • 九、《习凿齿集》
  • 十、《袁宏集》
  • 十一、《桓玄集》
  • 十二、《嵇康集》
  • 十三、《夏侯湛集》
  • 十四、《刘瑾集》
  • 十五、《蔡洪集》
  • 十六、孙统《高柔集叙》
  • 十七、孙统《虞存诔叙》
  • 十八、《潘岳集》
  • 十九、《西京赋》
  • 二十、左思《蜀都赋》
  • 二十一、左思《魏都赋》
  • 二十二、左思《招隐诗》
  • 二十三、傅咸《羽扇赋序》
  • 二十四、傅玄《弹棋赋叙》
  • 二十五、石崇《金谷诗叙》
  • 二十六、石崇《王明君词序》
  • 二十七、王珣《法师墓下诗序》
  • 二十八、王珣《游严陵濑诗叙》
  • 二十九、谢歆《金昌亭诗叙》
  • 三十、魏武《遗令》
  • 三十一、王羲之《临河叙》
  • 三十二、《马融自叙》
  • 三十三、葛洪《富民塘颂》
  • 三十四、欧阳坚石《言尽意论》
  • 三十五、谢鲲《元化论序》
  • 三十六、王隐《论扬雄太玄经》
  • 三十七、王隐《孙盛不与故君相闻议》
  • 三十八、张野《远法师铭》
  • 三十九、《刘镇南铭》
  • 四十、阮籍《劝进文》
  • 四十一、顾恺之《画赞》
  • 四十二、《晋博士张亮议》
  • 四十三、《支道林集》
  • 四十四、康法畅《人物论》
  • 四十五、刘寔《论王肃》
  • 第三节 集部总集类引书考
  • 四十六、《妇人集》
  • 四十七、《山涛启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世说新语》刘孝标注与辞书编纂[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9(08)
    • [2].《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所引释氏文献考辨七则[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1(04)
    • [3].《世说新语》宋刻本对唐抄卷刘孝标注文删改现象论略——兼论“减注”的文体意义[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4].以史证小说的尝试——论《世说新语》刘孝标注[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 [5].论《世说新语》中的阮籍[J]. 中原文化研究 2013(01)
    • [6].《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中的阮籍史料摭评[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 [7].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引书的时代特色研究[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Z1)
    • [8].绍兴刻本篡改刘孝标《世说新语注》考——以唐写本《世说新书》残卷为中心[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08)
    • [9].《世说新语》敬胤注与刘孝标注关系探析[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9(04)
    • [10].论刘孝标《世说新语》注的整体观[J]. 兰州学刊 2008(11)
    • [11].从训诂学与校勘学角度考察刘孝标《世说新语注》中“自注”的注释功能[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04)
    • [12].《世说新语注》成书时间新考[J]. 古代文明 2014(01)
    • [13].《世说新语》刘孝标注词语价值略论[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09)
    • [14].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之文献价值研究[J]. 剑南文学(下半月) 2015(06)
    • [15].从《世说新语》到刘注《世说新语》——虚实相间的六朝史学书写[J]. 史林 2017(02)
    • [16].裴注与《世说新语》及刘注之关系[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 [17].论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引文改动的理据[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 [18].刘孝标著述考[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 [19].《世说》刘《注》引书取舍例析[J]. 社会科学战线 2012(10)
    • [20].学兼南北的刘孝标[J]. 潍坊学院学报 2009(03)
    • [21].《世说新语》中女性扮演的家庭角色探析[J]. 临沂大学学报 2017(05)
    • [22].裴松之《三国志》注与刘孝标《世说新语》注的比较研究[J]. 鸡西大学学报 2012(04)
    • [23].异同与得失:《世说》与刘孝标《世说注》新论[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 [24].浅析唐前隐逸文学中的麋鹿形象[J]. 新西部 2019(36)
    • [25].兰亭之会的人数之谜[J]. 读书 2020(02)
    • [26].《世说新语》刘孝标注中的成语和典故[J]. 文学教育(上) 2009(10)
    • [27].平齐民的文学与文化成就[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 [28].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征引僧人别传述微——兼论僧人别传在中世僧传文献中的学术地位[J]. 现代传记研究 2018(02)
    • [29].《世说》刘注引《韩诗外传》考[J]. 兰州学刊 2010(08)
    • [30].浅谈《世说新语》中的阮籍形象[J]. 文学教育(上) 2016(09)

    标签:;  ;  ;  

    刘孝标《世说新语注》引书研究 ——经、子、集三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