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宾阳县中医医院广西530400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汤剂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抽签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中包含43例,选用常规治疗+甘露醇用药;观察组中包含43例,选用常规治疗+中药汤剂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前者占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前者具有优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消失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对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中药汤剂干预,能够保证肿胀快速消退,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药汤剂;骨折后肢体肿胀;效果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多数骨折患者在后期都会出现肢体肿胀的现象,如果不能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轻者可能会影响康复时间,重者可能会诱发感染、血栓及肢体坏死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于骨折后肢体肿胀的治疗较为重视。多数临床工作者认为,肢体肿胀的发生,是因为骨折端的血液循环存在障碍,因此必须要加快局部循环来消除肿胀,在治疗措施上,也以溶解血栓与促进血运为主。但是,在具体的运用中,效果并不理想。随着近几年中医学研究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提出,可以在骨折后肢体肿胀治疗中运用中药汤剂,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6例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抽签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
对照组——43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在19~72岁,平均年龄(43.21±4.21)岁,有22例胫腓骨骨折、15例股骨干骨折、6例其他骨折;
观察组——43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在18~70岁,平均年龄(43.02±4.26)岁,有21例胫腓骨骨折、18例股骨干骨折、4例其他骨折;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骨折的诊断标准,且经过MRI、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1];(2)具有骨折后肢体肿胀的现象;(3)患者无其他严重的器质性损伤;(4)患者精神状态正常,能够配合临床工作中的开展;(5)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给予常规的骨折治疗,其要注意卧床修养,适当的抬高患肢。如果患者疼痛状况较为严重,还需要使用止痛药物。对照组的患者,需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用甘露醇治疗,将浓度为20%的甘露醇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41228,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每次125mL,每日1次。连续用药7d。观察组患者则需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给予中药汤剂治疗。药方为:香附、泽泻、柴胡、路路通各12g、木香、乌药、陈皮、郁金、青皮各15g、泽兰10g。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进行辨证用药。如果为上肢肿胀,则可以加用羌活桂枝;如果为下肢肿胀,可以加用独活与川牛膝。在术后第1d进行用药,以水煎服,药汁取500g,分早晚服用。
1.3评价指标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层次。显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肢体功能基本恢复,且肿胀、疼痛等症状消失;有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肢体功能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同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与肢体肿胀消失时间进行统计。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且前者占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前者具有优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肢体肿胀消失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肢体肿胀消失时间
3讨论
多数患者在骨折后,都会存在外伤性炎症反应,进而出现病灶渗血与体液渗出的现象,再加上疼痛,很容易出现肌肉痉挛的现象。同时,在治疗后,必需要进行肢体的长时间固定,血液循环明显障碍,肌肉会有严重的萎缩现象,血管通透性加强,进而导致水肿[2]。肢体肿胀的存在会使得固定措施不当,骨折愈合速度延缓,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截肢。因此,必须要及时进行消肿。在以往,多采用甘露醇进行消肿。但是,在使用这类药物后,很容易出现渗透液压上升,影响了水电解质的平衡,在严重时,还会出现脱水的现象[3]。因此,这种治疗方式并不可取。在中医中认为,骨折肿胀多是因经脉损伤,气血瘀滞所致。再加上患肢固定,就会使得血液流动速度减缓,自然发生肿胀等可能性提升。因此,在用药上也以活血消肿为主。在本次的方剂中,木香与陈皮具有活气行血的效果;香附、柴胡、郁金以及青皮能够疏肝理气。诸药合用,能够有效地消肿止痛[4]。
综上所述,在临床工作中,对骨折后肢体肿胀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中药汤剂干预,能够快速地消退肿胀,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敦令.中药汤剂治疗肢体骨折肿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1):103-104.
[2]胡耀辉.中药汤剂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80例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06):59-60.
[3]徐剑峰.中药汤剂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45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3):68.
[4]郭志锋.中医治疗骨折导致肢体肿胀的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