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震与中国大陆强震及大陆各区地震活动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史翔宇[1](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地震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和损失。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开展了多方面的地震预测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地震预测模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急切需要。近年来,随着地震和地球物理观测手段的进步,地震观测数据在急剧增加,适用于大数据的机器学习方法在地震预测研究中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总结现有工作的基础上,以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为研究区域,以仪器记录地震目录为主要数据,开展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初步研究。本文首先对常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从中选择了广义线性模型(GLM)、基于CART决策树的随机森林模型(RF)和梯度提升机模型(GBM)以及深度神经网络模型(DNN)共4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地震预测模型;并采用Stacking集成学习算法对4种模型进行集成,采用交叉验证的方式构建次级线性学习器,对各单一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次级学习以提高预测效果。本文根据全国地震目录和川滇区域目录整理得到了实验场1970-2018年的地震目录,并基于川滇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分区对实验场进行了地震区(带)的划分。考虑到区域地震台网监测能力时空差异造成的不完备地震目录会对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的计算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效果,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现有方法基础上,采用了震级—序号法、最大曲率法和拟合度检测法的组合方法对实验场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间演化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得到实验场分区域、分时段的最小完整性震级,并在本研究中统一确定最小完整震级为2.5。之后对常用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选择了16个特征参数作为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入变量,包括震级—频度分布类参数、地震频度类参数、地震能量类参数和综合类参数。采用了不同的窗口长度滑动计算特征参数构建数据集,在这些数据集上进行了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构建数据集时采用的窗口长度对预测结果有较大影响,采用适应各地震区(带)地震活动性水平的可变窗口长度构建数据集,训练得到的各模型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固定窗口的模型。之后采用4种评价指标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包括绝对平均误差(MAE)、决定系数()、回归误差特征(REC)曲线及相应的曲线上面积(AOC)值和值评分。结果表明,RF模型在各模型中具有最好的预测效果;GBM模型效果较好,但次于RF模型;GLM模型和DNN模型效果较差;集成模型与RF模型较为接近,没有较大改善。各模型预测效果在4.0-6.9级地震震级之间效果较好,3.0-3.9级和7.0级以上次之,3.0级以下效果较差。各模型在各地震区(带)预测效果差异较大,其中松潘—龙门山带、龙陵区、澜沧—耿马区和思普区效果较好,阿坝区和理塘—木里区效果较差。各地震区(带)的各模型在各震级档的预测效果与实验场区域总体上的效果基本一致。RF模型和各集成模型的值评分相对较高,具有较好的预报效能,GBM模型和DNN模型次之,GLM模型较差。最后对所采用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在4种单一模型中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震级—频度分布类贡献度较大,地震能量类参数次之,综合类参数再次,地震频度类参数相对较低;并且不同模型在不同的地震区(带),各特征参数的贡献度具有较大的差异。
霍英豪[2](2021)在《基于分时段多源信息的地震影响场动态判定》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频发、受地震灾害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全球地理分布上来看,我国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且由于地理位置和板块运动的原因,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同时对我国产生挤压,因此在板块运动的交界处成为了地震活动频发的地带,也就是我国的几大地震带。破坏性的大地震经常发生在这些地区,发生地震的同时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统计,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最多,远超其它类型的自然灾害。地震发生后会给灾区带来极大的破坏,对灾区人民来说,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小地震给灾区造成的破坏,减小损失,地震应急救援部门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会展开相应的工作。但是由于地震波及到的范围之广、破坏程度之大远超想象,因此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对于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来说,最大的困难是不清楚震区的破坏情况和破坏程度,这种情况下,在展开工作时,不能有针对性的工作部署,如果能在震后快速的得到地震影响场的分布,那么将给我们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带来极大的指导,也可以为指挥部门提供做决策时的参考依据。地震烈度影响场就是指地震造成的影响,一般用地震烈度等震线来表示,呈椭圆形分布,从内到外烈度等级逐渐减小,中心位置为极震区。本研究旨在通过收集震后不同阶段的地震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在震后快速的得到地震烈度影响场的分布,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参考。其中,对于分阶段的地震数据,本文定义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定义为地震发生后的10-15分钟内,该阶段能收集到的地震数据为地震的基本参数,分别是震级的大小、震中位置坐标、震源的深度数据等等,该阶段通过选用合适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对地震基本参数进行计算,能够得到第一阶段的地震烈度分布;第二个阶段定义为震后的两小时,在震后的两小时内,收集这个阶段的余震目录,通过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余震目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地震烈度影响场的长轴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对第一阶段生成的地震影响场进行修正;第三个阶段则定义为震后的12小时内,在该阶段内,收集到的地震数据包括地震仪器烈度数据、调查烈度数据以及12小时内的余震目录,在该阶段,对收集到的烈度数据进行计算,并且再次利用12小时内的余震目录来确定地震影响场的长轴方向,然后利用计算的结果对第二阶段的结果进行综合的修正,得到第三阶段的地震烈度分布结果。在进行本研究时,首先通过大量地查阅相关文献,对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建立、发展以及适用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其次是对烈度修正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即如何利用烈度数据对地震烈度影响场进行修正,最后研究了余震分布对地震烈度分布的影响,对二者的联系做出说明,并给出了使用余震目录对地震烈度分布进行修正的方法。以芦山地震和长宁地震为实验震例,进行了基于本研究思路的实验,计算得到的不同阶段的芦山地震的地震烈度分布结果,将最后的计算结果与最终中国地震局发布的芦山地震烈度图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结果在高烈度地区与实际结果相符,较为一致,相信可以在震后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周健[3](2021)在《场地剪切波速模型建模及其在中国场地分类和场地VS30地图中的应用》文中认为场地土层对地震动的放大效应研究是地震工程学中一个重点的研究课题。土层的剪切波速是表征不同场地土层对地震动放大效应的最常用参数。国际上,常用土层近地表30m深度范围内的时间平均剪切波速作为描述土层性质的主要参数(VS30)。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尤其是地震区划、地震保险等大尺度的应用中,逐点测量场地土层的VS30是不现实的;在衰减关系拟合等应用中,很多地震台站也因种种原因缺失了台址的VS30数据。这时就需要应用模型拟合所需场点的VS30。有两类这样的模型:一类是利用场点原址的未能穿透30m深度的钻孔外推VS30值,称为VS30外推模型;另一类是利用该场点其他容易获得的参数如地形坡度、地质时代等估计场点的VS30值,称为VS30拟合模型。自2000年以来,多国学者均针对这两类模型的研发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产生了很多应用型的成果。但之前的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1)VS30外推模型只利用钻孔的波速剖面进行外推,没有利用钻孔的其他有用信息;2)绝大多数VS30拟合模型没有考虑样本的空间信息,得出的VS30地图在有钻孔的位置的估计值和实际测量值是不一致的;3)开发模型时没有考虑所采用的样本的有偏性和空间成簇性。本文汇编了中国大陆1万余个工程场地钻孔,形成了工程场地钻孔数据库。本研究建立了新的多参数的VS30外推模型。新模型利用了钻孔的地形坡度、地质时代和土类等信息,提高了VS30外推的精度。研究建立了新的基于地形坡度的VS30拟合模型,新模型以协同克里金法为理论基础,实现了在有样本点的位置模型估计结果和样本点一致。经过与其它基于地形坡度的VS30拟合模型的比对,新模型的性能优于原有模型。提出了一种数据变换方法,该方法可对样本数据相对于样本总体的有偏性进行度量;还提出了一种数据空间解簇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克里金方法的半变异函数拟合,对具有空间成簇性的样本进行空间解簇。此外,本研究还对地形坡度、地质时代和土类等3个参数对土层波速剖面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了规律性的认识;对已有的VS30外推模型的性能进行了比对和分析,得出了规律性的认识;对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场地分类的方案尤其是II类场地的分类方案在数据实证的基础上进行了评述;提出了当前常用的采用外部数据建立本地VS30拟合模型的方法是存在较大风险的看法;提出了一个新的钻孔数据库数据结构。在应用角度,本文应用上述理论方法,建立了中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场地类别的定量化转换关系,绘制了中国大陆地区场地VS30地图。
汪源[4](2021)在《融合现地报警与异地预警的潜在破坏区估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预警技术旨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目标区之前提供预警信息,从而为地震应急措施抢得时间以达到减灾效益,而在发震初期即对地震后续可能造成破坏的区域范围(潜在破坏区)进行快速预测,一直是地震预警系统精确发布有效警报的前提和难点。对于潜在破坏区的预测,一部分研究是基于预测的简化断层模型,依据地震动衰减规律完成对震中及周边区域地震动强度的预测,然而受到大震低估和确定模型耗时长等问题影响;另一部分是围绕台站处P波预警参数和后续地震动峰值的相关性建立现地地震动预测模型,直接通过预测台站及台站周边破坏情况的分布估计潜在破坏区范围,但现地地震动预测模型判别准确率仍有待提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我国2007~2017年强震数据,从全P波时窗参数特征、震源理论、多参数决策组合等角度出发优化地震震级估计,应用机器学习方法优化现地地震动预测模型,发展新型网格插值方法实时生成预测PGV分布图,依据大震及中小震破裂特征估测潜在破坏区,最终建立一套异地预警和现地报警方式结合、多环节优化、多方法融合的适应于我国的地震潜在破坏区实时估计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全P波段实时震级估计方法,展示该方法具有发震初期震级估计所需时间更短、结果稳定以及有效改善大震低估等优点。从与震级估算参数密切相关的P波时间窗长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全P波段时窗长下Pd、Pv、IV2、τc和τpmax五种参数与震级的统计关系,并基于五种参数震级统计关系的特点,挑选全P波段下幅值参数Pd、Pv构建全P波段实时震级估计方法。通过离线模拟该方法并与固定3s时窗Pd震级估计结果进行比较,对方法的优点及适用性进行了验证。2)基于P波位移峰值时程曲线,提出了根据震级大小选取适宜震源模型的震源参数估计方法,并探索了该方法的实时应用。基于生成的P波位移峰值时程曲线,通过模型拟合提取曲线与震源时间函数对应的特征,提出分段选取衰减关系用于基于曲线平台段高度的震级估计,提出了通过理论震源模型生成震源时间函数方法来探寻模型参数与到达平台段时间的关系,提出了根据震级大小分点源模型和Haskell矩形模型并依据预测的到达平台段时间对断层长度、应力降进行估计,通过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比较,验证了方法在震源参数估算的准确性。最后探索了方法在地震预警中的实时应用。3)通过预先判断来抉择多预警参数的组合方案,提出了基于阈值的震级连续估计方法。考虑震级实时估计的时效性,构建川滇地区震中距60km内的近场数据集,建立τc和Pd在延长时窗下的震级统计关系,基于τc和Pd在不同震级段、不同时窗长下估算震级的特征,提出建立阈值判断是否引入τc参数进行震级估算,进一步利用时窗长度加权平均来优化多台触发下最终震级估计,最后通过震例验证方法的准确性与时效性。4)训练并优化多参数支持向量机震级和PGV预测模型,以模型预测的震级和PGV重新构建现地地震动阈值预测模型。借助机器学习在震级和PGV预测方面优于传统单参数预测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挑选最佳特征参数,训练生成支持向量机震级预测模型和多时窗下的支持向量机PGV预测模型,将模型预测出的震级和PGV值分别替换现有地震动阈值预测模型中τc值和Pd值。通过实例模拟展示,与机器学习结合后的现地地震动阈值预测模型在台站潜在破坏判别准确率及潜在破坏区估计方面大大提高。5)提出将地震动衰减规律与台站校正结合的实时生成PGV分布图的预测方法。将多方法融合的震级实时估算结果代入地面运动预测方程,以构建的支持向量机PGV预测模型预测台站处PGV,通过定义与距离对应的权重,将网格点与台站距离的影响、台站对于网格点的校正、震源衰减到网格点处的预测值三者进行融合,实时生成光滑且准确的预测PGV分布图。6)基于实时得到的预测PGV分布图,提出适宜于大震与中小震各自破裂特征的潜在破坏区快速预测方法。基于中小震的点源破裂特征,直接依据PGV与仪器烈度对应关系得到潜在破坏区范围;考虑到大震线性破裂特征且确定断层耗时长,提出依据估测震级确定破裂长度,依据震中附近区域的预测PGV分布实时确定断层相关参数与潜在破坏区。离线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得到的潜在破坏区与实际调查烈度圈基本吻合。
亓凤娇[5](2021)在《分震级的区域地震灾害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地震活动频繁、震源浅、强度大、分布广,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后,短时间内无法获取灾区受灾情况,确定人员伤亡数目对地震灾害等级划分和地震灾害响应级别划分、以及救援物资和救援力量拨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1966-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地震数据,归纳地震灾害特征、地震人员死亡规律以及次生地质灾害特点。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地震灾害分布差异比较大,每年约有一半的地震造成灾害,地震灾害数量相对稳定,随着震级的增大,地震造成灾害事件的概率成倍数增长。(2)地震人员死亡具有明显区域差异性,约每30年到达一次死亡峰值,7.0级以上的强震对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起主导作用。(3)次生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中西部,造成死亡的次生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地形复杂的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四省,云南、四川存在多例完全由次生地质灾害致死的小地震。在对地震人员死亡影响因素分类、计算影响因素与地震死亡的相关性的基础上,按照建模参数(影响因素)不同的原则,选取典型的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当地震小于5.5级时,不同模型的评估值与地震死亡人数十分相近,可以用于地震后快速盲评估;当地震处于5.5-6.5级时,各模型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死亡处于同一数量级;当地震大于6.5级时,各模型的评估结果与实际死亡人数差别比较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2)目前的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在地形条件较差且建筑物抗震性能较低的区域或者次生地质灾害易发区域时,评估结果与实际死亡数目存在较大误差,需要结合灾区环境、经济、人口分布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的实用性,综合考虑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的评估特点和地震后短时间内缺乏灾区面积数据的问题,尝试将基于烈度衰减公式计算的影响场面积用于地震人员伤亡评估。在西北、西南、东部地区触发模拟地震,利用烈度衰减公式计算模拟地震的影响场面积,带入李雯模型计算死亡人数,分震级讨论影响场面积修正参数的取值范围,建立不同震级的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除此之外,基于次生地质灾害致死信息,建立次生地质灾害致死人数与地震死亡人数的线性关系,修正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的评估结果,并用次生地质灾害致死的地震进行验证。
于天洋[6](2021)在《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区域广、地震强度大,发震频率高,大地震对包括城市供水系统在内的各类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将造成严重影响,急需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抵御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但是,目前缺乏有效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来识别风险程度并控制风险。所以,研究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为我国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编制提供技术支撑的重要性和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的迫切性日益凸显。为了解决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中的难点和瓶颈问题,本文以我国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基础数据和震害资料为基础,将研究对象分为具有宏观数据的区域供水系统和具有精细化数据的城市供水系统,按不确定性和确定性建模思路,围绕供水系统抗震能力评估模型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我国720个城市的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多源化基础资料数据库和震害资料数据库,分析了BP神经网络场地分类方法确定场地类别的可行性,利用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计算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概率密度函数和地震烈度发生概率,绘制了每个城市的地震危险性曲线。(2)针对区域供水管网管材的占比差异性,分析了管网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基于管网、设防烈度、场地类别、人口、GDP等多源化的宏观数据,提出并建立了区域供水管网抗震能力模型和评估体系。基于突变级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别计算了我国720个城市的供水管网基础抗震能力因子、自身抗震能力因子和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建立了区域综合抗震能力模型和指数等级划分标准,利用ArcGIS计算并绘制了中国大陆供水管网基础抗震能力和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分类图。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与四川典型城市的实际地震震害进行对比,验证了综合抗震能力评估模型的合理性,突破了区域供水管网抗震能力差异难以评估的技术瓶颈。(3)分析了基于熵值法进行区域供水管网风险评估的可行性,指出了原有风险熵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建立了区域供水管网风险熵评估模型和综合风险熵指数等级划分标准,计算了我国720个城市供水管网的风险熵指数,利用ArcGIS绘制了中国大陆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熵指数分类图。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与四川和陕西典型城市的实际地震震害进行对比,验证了风险熵评估模型的合理性。解决了区域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问题,为地震灾害风险图编制提供了技术支撑。(4)研究了各类供水系统设施的地震易损性,基于震害资料给出了不同供水系统设施的地震易损性曲线,提出了基于损失率期望指数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计算了我国720个城市供水管网的地震损失率期望指数,建立了分级评估标准,并与风险熵指数和评估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供水管网地震损失率期望和地震灾害风险熵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评估单元的风险级别基本一致,利用ArcGIS分别计算并绘制了中国大陆供水系统和供水管网不同时间尺度地震损失率期望指数分类图。根据地震危险性曲线,提出了不同时间尺度的地震损失超越概率模型,以德阳市为例计算了汶川地震时地震灾害损失,通过与实际地震损失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5)针对供水管网精细化数据和水力分析需要,提出了改进的全局收敛算法对供水管网进行低压水力模拟,解决了牛顿迭代在管网渗漏分析中收敛性差的问题,使管网节点水压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可靠。提出了基于水力分析的城市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及评估分级标准,以意大利Apulian供水管网为例,编制Monte Carlo流分析程序,对给定不同烈度的供水管网进行仿真模拟,给出了城市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并通过供水管网用户节点可靠度分析验证了评估模型和分级标准的合理性。(6)针对城市供水系统精细化数据和各子系统组成特点,进行了供水系统风险传播路径分析,提出了供水系统风险传播模型,以克拉玛依市供水系统为例,对该市供水系统进行总体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并将本文提出的各种风险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风险熵模型、损失率期望模型、损失超越概率模型适合区域和城市风险评估,精细化的城市管网数据支持水力分析模型、风险传播模型和经济损失预测模型,适合城市风险评估,且评估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满足政府部门对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的多元化需求。
朱成林[7](2020)在《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全球大陆地震最频繁、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2008年汶川MS8.0、2010年玉树MS7.1、2013年芦山MS7.0、2017年九寨沟MS7.0等地震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国民经济损失,地震危险性分析成为政府和社会必须面对的科学问题。通常而言,浅源地震是地壳岩石介质在缓慢区域构造运动持续加载下,应变能不断积累并达到极限状态时,发生突然断裂/错动释放出巨大能量的结果,活动断裂带是最易产生应变积累和破裂发震的具体场所。作为中国东部地区规模最大的活动断裂带,郯庐断裂带亦是华北地区的主要地震构造带,在其北段,曾发生1969年渤海MS7.4和1975年海城MS7.3等一系列强震;在其中南段,曾发生公元前70年安丘MS7和1668年郯城MS8?等强震。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又称为沂沭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出露最好、规模最大、新构造活动最强烈的段落,历史上曾发生过25次MS≥5地震。由于地处我国东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区域人口稠密,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具有强烈的社会需求。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日本2011年3月11日发生了MW9.0巨震(本文简称为“日本3.11地震”),该地震后,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显着增强。由于郯庐断裂带与日本海沟同属一个地质构造系统,均受到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该地震无疑对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动力环境和地震潜势产生直接影响,使其地震危险性分析的需求更加紧迫。孕育地震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壳差异运动产生的应变能累积,提取地壳形变动态定量信息对地震危险性分析十分必要。基于GPS大地测量技术的高精度、大尺度地壳形变信息在区域构造背景和孕震环境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广泛应用于地震危险性分析。前人已通过华北地区GPS资料对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壳形变特征开展了诸多研究,但仍然存在以下科学问题有待解决:1)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北美板块的交汇区域,地壳动力环境复杂。太平洋板块俯冲产生的日本3.11地震无疑对该地区的动力环境产生直接影响。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区分属华北平原地块和鲁东-黄海地块,引起日本3.11地震的板块间相互作用必定会在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有所体现,并构成影响该地区地震活动的动力环境。因此,日本3.11地震前后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间的相对运动如何演化及其对区域地震活动有何影响等问题值得深入探讨。2)日本3.11地震对我国华北地区造成了显着的同震形变,直接影响了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的地壳形变状态。日本3.11地震以后,该地区地震活动显着增强,发生了莱州ML5.0地震及序列、乳山震群、长岛震群等显着地震事件。因此,日本3.11地震对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的同震影响及其对区域构造应力、地震活动、地震潜势的影响有待深入分析。3)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受太平洋板块俯冲的直接影响,需要关注日本3.11地震后最新的构造活动特征及其反映的地球动力学过程,定量分析该地区最新的地壳形变特征及其对地震潜势的影响。围绕着上述科学问题,本文以沂沭断裂带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区,基于该区域高密度、高精度GPS观测并结合跨断层水准、定点地球物理观测和区域地质构造、地震活动资料,开展了以下工作并取得了相关认识:1)基于高密度GPS观测构建了研究区高时-空分辨率地壳形变场。研究分析了区域地壳形变状态在日本3.11地震前、同震及震后不同时段的变化。通过窗口滑动的形式给出形变场的演化过程,提高其时间分辨率,据此获得了研究区高时-空分辨率的地壳形变状态。2)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地壳动力环境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我们基于滑动块体模型,研究了日本3.11地震前后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与地震活动参数演化过程之间的时间相关性,并通过建立块体相对运动与地震能量释放的回归关系来描述地震应变能累积-释放过程,从时间上印证了活动地块间相对运动对区域地震活动的控制作用,为区域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了依据。3)基于112个连续GPS观测站获取了日本3.11地震对研究区造成的高空间分辨率同震形变场,结合定点地球物理观测及地震b值反映的应力/应变特征并基于地震矩张量叠加分析讨论了日本3.11地震对研究区构造应力、地震活动和地震潜势的影响。结果表明:同震形变场对断裂带产生了南段拉张、北段挤压的不同同震作用,在鲁东隆起和鲁西断块产生了显着的剪应变,改变了这些区域的应力特征并积累了地震矩,上述区域在日本3.11地震以后的地震活动增强可能与此相关。4)研究分析了日本3.11地震以来研究区的地壳形变特征、沂沭断裂带的活动特征及其地震危险性。日本3.11地震以来胶东半岛隆起区和鲁西断块隆起区具有较高的地震矩累积率,与此相应,上述区域同期具有明显的地震矩释放。沂沭断裂带现今构造活动较弱,处于低滑动速率状态。日本3.11地震的同震滑动调节对沂沭断裂带走滑方向应变能具有释放作用,震后倾滑拉张对倾滑方向应变能具有释放作用,均有利于延缓沂沭断裂带的地震潜势。但是由于日本3.11地震对北段的同震挤压有利于其闭锁,对应变能释放作用较小,闭锁程度仍然较高,加上该段上次强震离逝时间较长,地震危险性相对较高。
朱成林,甘卫军,贾媛,殷海涛,肖根如,李杰,梁诗明,张海平[8](2020)在《2011年日本MW9.0地震对沂沭断裂带及其两侧地区地壳运动的同震影响研究》文中提出2011年日本MW9.0地震(简称日本地震)后沂沭断裂带及其两侧地区地震活动显着增强,研究日本地震对该地区地壳运动及地震潜势的影响十分必要.为此,本文通过112个连续GPS观测站获取了研究区高空间分辨率的日本地震同震形变场并得到如下认识:(1)8个定点地球物理观测的同震响应验证了本文同震形变场的可靠性;日本地震的东向拉张使研究区整体上处于张性同震应变状态,但存在局部挤压区域,其中莱州湾至海州湾的挤压条带穿过沂沭断裂带并对断裂带南北两段产生了不同的同震作用,对南段具有拉张作用,对北段产生挤压作用;(2)同震形变场在鲁东隆起和鲁西断块产生了显着的剪应变,地震b值显示上述区域的构造应力在日本地震后增强,因此同震形变场可能改变了这些区域的应力特征;(3)地震矩张量叠加分析显示,同震形变场短期内对鲁西断块、鲁东隆起区和沂沭断裂带南段累积了地震矩,可能有助于上述区域在日本地震以后的地震活动增强;日本地震对沂沭断裂带北段的地震矩具有释放作用,或许是该区域地震活动减弱的原因.
何宇飞[9](2020)在《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文中认为地震电离层现象是地震孕育过程中所发生的复杂物理或化学过程在电离层中的响应。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被不断地报道,引起越来越多关注,被认为是用于监测地震活动的比较有前景且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已经发射了专用于地震监测的卫星,实现了在卫星高度上的电离层原位测量,开展了大量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地震的复杂特性,电离层的高动态变化,观测数据的多源性,分析方法的差异,至今关于地震电离层耦合机制尚未得到统一的认识,将地震电离层现象应用于地震预报预测中依然是个很大的难题。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开展,去发现具有明显的短临特性,探索地震孕育与电离层变化之间的内在规律。法国于2004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专门服务于地震和火山监测的DEMETER卫星,获得了大量的观测资料,开创了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的新局面。欧洲航天局于2013年又成功发射了由三颗卫星组成SWARM卫星星座,开启了空间立体式同步观测,大大的提高了观测效率和观测数据的空间分辨,也为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本论文基于两种不同轨道运行方式的DEMETER单颗卫星和SWARM星座三颗卫星观测数据,分别利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开展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探索不同轨道运行方式下卫星电离层观测资料的背景信息,尝试针对单颗卫星和星座多颗卫星的电离层观测数据异常信息的提取方法,并基于不同的扰动参数,开展震例和统计研究,取得了如下新的认识和结论:(1)对以往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中的震例研究和统计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获得了关于地震电离层现象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即地震电离层异常出现在震前的时间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长,电离层异常现象出现的震中距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大,地震电离层异常主要分布在地震震中南北两侧。(2)基于DEMETER卫星和SWARM星座观测数据,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两个方面进行观测数据背景分析,得到观测数据空间分布随月份、季节及年度的变化,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存在的多种周期成分,并随着纬度的变化起主导的周期有所差异。在地磁纬度位于-10°~10°的范围内,卫星高度的电离层中也发现了F2层中存在的“年度异常”、“半年度异常”、“春秋分不对称异常”等现象。同纬度不同经度研究区域的时序曲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夜间的时序曲线相关更好。不同轨道高度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数值差异较大。相邻轨道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但在正午时段磁赤道两侧,两星观测数据存在显着差别。(3)基于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对其运行期间全球7级以上和我国大陆6级以上的地震开展震例研究,发现有70%以上的地震能观测到震前异常变化,有增强的异常,有减弱的异常,并以增强异常为主。对多地震事件综合分析的结果显示,在震中区域存在着增强的异常变化,并且该异常变化主要集中出现在震前0~25天。依据地震参数分类的统计得到异常随震级增大其幅度增强,随震源深度增加异常减弱,并且南北半球的异常位置也有所不同。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尝试对异常进行定量的评估,异常具有大于3σ的显着特性,并利用随机事件的分析结果,对综合分析和统计分析的结果进行检验,验证了异常与地震事件的相关性。(4)基于SWARM星座观测数据,提取了轨道观测中的快速扰动变化,对典型的震例进行震例分析,并探寻该类型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利用SWARM三颗卫星轨道的差异,对扰动在空间存在的范围及其可能的空间传播特征进行分析和计算,辨别其是否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电离层扰动现象。为进一步证实该类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对地震区和非震区、地震前和地震后的该类扰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震区与非震区扰动的差别不显着,震前扰动相对于震后扰动在次数上具有优势,而相近数量的随机事件分析结果,震前震后扰动次数相近,说明与地震的震前活动有一定的关联。(5)对比单颗卫星和星座观测的结果,对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提出更有助于认识电离层背景变化特征,有利于识别地震电离层现象的星座轨道设计方案,为我国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及其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李海君[10](2020)在《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文中指出平原区地表大规模形变,可引发区域性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影响建(构)筑物以及生命线系统工程安全稳定运营。以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及形变监测历史悠久的华北平原为研究区域,针对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演化的主控因素识别与成因机理分析问题,依托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专项《大华北地区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项目,基于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关系、构造-渗流多场流固耦合以与灾害风险评价等基本理论,采用多源背景场信息结构化存储、地统计分析、多场耦合数值模拟与综合评价、多目标优化等研究方法,开展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研究成果、方法可为区域形变灾害风险识别与减缓防控提供借鉴,同时对区域性工程设施选址、防灾规划编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主控因素识别与影响分析主线,通过多源形变背景场信息结构化数据存储设计与实现,构建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结合非参数秩相关、改进主成分法定量刻画了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时空演化特征与各因素影响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型进行了多元耦合影响作用下区域及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的演化过程,明确各因素对地表形变形成过程的影响以认知形变过程机理;综合形变影响因素与作用过程研究,构建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将TOPSIS理论与多目标优化模型分别引入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以及形变监测网络站点优化研究,获取相对安全风险评价与防控区划结果及针对性监测、管控措施。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概述如下:(1)综述了地表形变监测、演化过程与成因机理分析及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等领域研究现状,讨论并提出环境岩土工程领域存在问题与关键研究方向。主要梳理地表形变监测手段与华北平原形变监测技术发展历程与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地表形变演化与成因分析方面理论、方法研究现状,探讨形变主控因素识别研究的数据支撑有效性为地表形变指标框架梳理归纳做铺垫;结合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与方法评述,讨论指标赋权主观性等问题。(2)综合形变、构造、地层与人类活动等多源背景场构建区域性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应用地统计分析完成形变演化特征与主控因素识别。明晰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影响背景场现状,明确地表形变影响框架筛选原则、流程,设计与实现了构造运动、地质与水文地质、人类活动、形变监测等地表形结构化数据存储,整合40个指标共计113.8万条记录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分三阶段完成形变演化特征、地下水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宏观响应研究,辅以典型形变区PS-In SAR反演结果进行成因初判。(3)梳理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理论,构建区域与典型形变区构造-渗流多场耦合地表形变数值模型,结合4类30种模拟情景,分析多元因素耦合作用形变影响,并完成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与影响作用差异性评价。基于COMSOL构建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模型,针对构造形式与状态、地层分层与岩性、地下水开采以及综合因素耦合作用设定模拟方案,完成区域与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表形变量受构造幅度、岩土水位埋深、地下水开采影响显着,另随构造深度、作用角度变小,压缩层比例与土层厚度增大而呈微量增大;耦合作用下位移场形态受地下水开采与断裂构造发育控制,且综合影响略低于各因素形变量总和。经非参数相关与改进主成分方法进行各阶段多元因素敏感程度差异性与影响作用分析,可知,区内形变早期多因继承性构造运动所致,而后期深部地下水开采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与深层水位变差及水位响应程度分别达-0.6661与-0.8321。(4)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TOPSIS理论改进AHP方法进行危险性、易损性各维度指标合成进行风险区划,并结合区域线状工程设施、重点城市规划等条件完成风险管控区划研究。据灾害风险要素构成,应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中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暴露程度以及防灾减灾等各构成要素共计19个指标数据与AHP权数组合,基于本文构建的TOPSIS权重优化模型完成偏安全的风险评价,并验证了计算结果与优化目标的一致性;在风险评价结果基础上,结合区内区域性线状工程展布与不同级别城市区划以及区域性调水工程影响确定风险管控区划以针对制定风险管控措施。(5)结合形变对研究区内监测网络站点建设、运行稳定性与监测质量影响,针对性进行选址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确定了形变监测站点优化模型与方法。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合成地表形变敏感程度差异性评价结果量化形变易发性,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技术规范》(GB_T28588-2012)等规范考虑地形、水体、植被、交通等要素进行选址、监测指标进行稳定性评价;据此综合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结果、已有站点有效利用以及重点工程运营服务效果定义适宜性并据此构建监测站点优化模型。经监测站点优化,最大插值误差减少约43.4%,其中新增站点稳定性、适宜性均值分别为0.6938与0.5379,且分布可较好兼顾高需求区形变监测需求。考虑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区域性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分析复杂性,依托多源信息耦合数据库量化形变影响因素演化特征与影响作用方式,并借助多元因素耦合作用数值模拟进行形变演化机理分析被正式为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可进一步为特定尺度下地表形变时空演化主控因素差异分析及区域性线状工程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控措施研究具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对形变监测网络质量评价与优化分析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二、深震与中国大陆强震及大陆各区地震活动的相关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震与中国大陆强震及大陆各区地震活动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学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前兆分析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机器学习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总体思路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机器学习回归算法 |
2.1 引言 |
2.1.1 机器学习概述 |
2.1.2 本文选用的模型 |
2.2 广义线性模型 |
2.2.1 经典线性模型及参数估计 |
2.2.2 指数族分布 |
2.2.3 广义线性模型定义 |
2.2.4 广义线性模型的参数估计 |
2.3 基于决策树的模型 |
2.3.1 CART回归树 |
2.3.2 随机森林 |
2.3.3 梯度提升机 |
2.4 深度神经网络 |
2.4.1 M-P神经元模型 |
2.4.2 激活函数 |
2.4.3 深度神经网络 |
2.4.4 误差反向传播算法 |
2.5 Stacking集成学习 |
2.5.1 Stacking算法 |
2.5.2 交叉验证 |
2.6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 |
3.1 引言 |
3.1.1 最小完整性震级概述 |
3.1.2 实验场分析思路 |
3.2 最小完整性震级分析方法 |
3.2.1 震级—序号法 |
3.2.2 最大曲率法 |
3.2.3 拟合度检测法 |
3.3 实验场概况及地震目录 |
3.3.1 地质构造背景 |
3.3.2 地震活动特征 |
3.3.3 地震目录 |
3.3.4 地震区(带)划分 |
3.4 实验场分析结果 |
3.4.1 时间演化特征 |
3.4.2 空间分布特征 |
3.4.3 汇总分析结果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 |
4.1 引言 |
4.1.1 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概述 |
4.1.2 本文所选特征参数 |
4.2 特征参数定义 |
4.2.1 震级—频度分布类参数 |
4.2.2 地震频度类参数 |
4.2.3 地震能量类参数 |
4.2.4 综合类参数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地震预测研究 |
5.1 实验场研究方案 |
5.2 实验场震级预测研究结果 |
5.2.1 窗口事件数固定为50 的预测结果 |
5.2.2 窗口事件数固定为不同值的预测结果对比 |
5.2.3 窗口事件数可变的预测结果 |
5.3 模型预测效能评价 |
5.3.1 平均绝对误差 |
5.3.2 决定系数 |
5.3.3 回归误差特征曲线 |
5.3.4 R值评分 |
5.4 特征参数对预测结果的贡献度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分时段多源信息的地震影响场动态判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地震烈度表研究现状 |
1.2.3 地震烈度影响场判定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地震烈度影响场 |
2.1 地震烈度 |
2.1.1 烈度与烈度表 |
2.1.2 烈度的影响因素 |
2.1.3 地震仪器烈度 |
2.2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
2.2.1 地震烈度衰减模型 |
2.2.2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建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震烈度影响场判定方法 |
3.1 基于衰减关系判定地震烈度影响场 |
3.2 基于余震目录修正地震烈度影响场 |
3.3 综合烈度和余震目录修正地震烈度影响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震烈度影响场判定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芦山地震背景及数据 |
4.1.2 长宁地震背景及数据 |
4.2 震例计算 |
4.2.1 四川芦山7.0 级地震 |
4.2.2 四川长宁6.0 级地震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文研究成果总结 |
5.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附录1 历史地震资料 |
附录2 四川芦山7.0级地震调查烈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场地剪切波速模型建模及其在中国场地分类和场地VS30地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基础 |
1.1 概述 |
1.2 土层V_(S30)拟合模型 |
1.2.1 Wills等人的基于地质时代的V_(S30)模型(WEA2000模型,WC06模型,WEA15,模型) |
1.2.2 Wald&Allen的基于地形坡度的V_(S30)模型(WA07模型) |
1.2.3 Yong的基于综合地形的V_(S30)模型(YEA12模型) |
1.2.4 Thompson的基于克里金方法的V_(S30)模型(TEA14模型) |
1.2.5 其他模型 |
1.3 土层V_(S30)外推模型 |
1.3.1 Boore于2004年发表的模型(B04) |
1.3.2 Boore等人于2011年发表的模型(BEA11) |
1.3.3 Midorikawa和Nogi于2015年发表的模型(MN15) |
1.3.4 戴志军等人于2013年发表的模型(DEA13) |
1.3.5 王海云和王苏阳于2015年发表的模型(WW15) |
1.4 钻孔剪切波速的不确定性问题 |
1.4.1 波速量测不确定性 |
1.4.2 钻孔位置的空间不确定性 |
1.5 国内土层剪切波速模型相关的研究进展 |
1.5.1 V_(S30)拟合模型的建模领域 |
1.5.2 V_(S30)外推模型的建模领域 |
1.5.3 场地钻孔波速剖面性质的研究 |
1.5.4 工程场地依据剪切波速的分类方法及其与国外抗震规范的比对 |
1.5.5 已有V_(S30)拟合模型在中国的应用 |
第二章 钻孔数据和数据处理 |
2.1 概述 |
2.2 数据预处理 |
2.2.1 钻孔的坐标精定位 |
2.2.2 钻孔的剖面准确性核查 |
2.2.3 钻孔数字化的准确性核查 |
2.3 钻孔数据库的数据特点 |
2.3.1 钻孔数量大 |
2.3.2 钻孔分布质量高 |
2.3.3 钻孔位置精度高 |
2.3.4 钻孔的剖面信息量大 |
2.3.5 多类附加参数保证了对钻孔信息的完整描述 |
2.3.5.1 记录了钻孔的量测方式 |
2.3.5.2 记录了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和报告完成单位的多种信息 |
2.4 钻孔数据和其数据结构 |
2.4.1 目前国内其他钻孔数据库的数据结构 |
2.4.2 某商用巨灾模型数据库的数据结构模式 |
2.4.3 本数据库的数据结构 |
2.4.3.1 钻孔数据库的数据结构设计原则 |
2.4.3.2 钻孔数据库的数据结构概述 |
2.5 空间数据 |
2.5.1 钻孔数据中的空间数据 |
2.5.1.1 BHINFO表 |
2.5.1.2 GEOCODE表 |
2.5.2 空间地图 |
2.5.2.1 30弧秒精度的全球DEM地图 |
2.5.2.2 1:150万全国地质图 |
2.5.2.4 行政区划地图 |
2.5.2.5 全球水系地图 |
2.5.3 二级空间地图 |
2.6 钻孔数据库给后续研究带来的便利 |
2.6.1 数据详尽程度的优势 |
2.6.2 数据空间分布上的优势 |
2.6.3 统一的数据格式的优势 |
第三章 一种新的多参数V_(S30)外推模型 |
3.1 概述 |
3.1.1 建立一个新的V_(S30)外推模型的意义 |
3.1.2 本章的论述结构 |
3.2 不同坡度、地质时代和土类的钻孔的波速剖面特征 |
3.2.1 不同坡度钻孔的波速剖面特征 |
3.2.2 不同地质时代钻孔的波速剖面特征 |
3.2.3 不同土类钻孔的波速剖面特征 |
3.3 基础模型的选择 |
3.3.1 已有模型的适用性和优劣性的定性分析 |
3.3.2模型的定量比较方法 |
3.3.3 已有的5个模型的定量比较结果 |
3.3.3.1 比较结果 |
3.3.3.2 比较结果的分析 |
3.3.4 基础模型的选择 |
3.4 多参数V_(S30)外推模型构建 |
3.4.1 建模流程和模型的命名规则 |
3.4.2 模型的评估方法 |
3.4.3 单坡度值模型 |
3.4.4 单地质时代值模型 |
3.4.5 单土类值模型 |
3.4.6 单坡度值-单地质时代值模型和单坡度值-单土类值模型 |
3.5 模型的选择流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协同克里金算法和地形坡度的V_(S30)拟合模型 |
4.1 概述 |
4.2 本章中应用的数据 |
4.3 基于协同克里金法的SCK模型 |
4.3.1 克里金法 |
4.3.2 SCK模型 |
4.3.3 SCK模型的优势 |
4.4 数据变换方法 |
4.5 数据的空间解簇方法 |
4.6 模型的性能比较 |
4.6.1 本研究SCK模型的性能 |
4.6.2 WA07模型的性能 |
4.6.3 WA07-CN模型的性能 |
4.6.4 YEA12模型的性能 |
4.6.5 YEA12-CN模型的性能 |
4.6.6 TEA14S-CN模型的性能 |
4.6.7 模型间的加权性能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_(S30)外推模型的应用——中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工程场地类别的对比分析和换算关系研究 |
5.1 概述 |
5.2 中美建抗规的场地类别划分标准说明 |
5.3 中国建抗规中覆盖层厚度D和等效剪切波速V_(se)对场地分类的影响 |
5.4 中国建抗规与美国建抗规场地类别的转换关系 |
5.4.1 中国场地类别各子类与美国场地类别的关系 |
5.4.2 中国场地类别换算美国场地类别 |
5.4.3 美国场地类别换算中国场地类别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V_(S30)拟合模型的应用——中国大陆场地V_(S30)地图 |
6.1 半变异函数拟合 |
6.1.1 模型半变异函数形式 |
6.1.2 V_(S30)的半变异函数 |
6.1.3 地形坡度的半变异函数 |
6.1.4 V_(S30)和地形坡度的交叉半变异函数 |
6.2 SCK模型计算 |
6.3 中国大陆场地V_(S30)地图 |
6.4 海南场地V_(S30)地图的比较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创新点 |
7.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2.1 V_(S30)拟合模型建模部分 |
7.2.2 V_(S30)外推模型建模部分 |
7.2.3 中美建抗规场地类别换算关系部分 |
7.2.4 中国大陆场地V_(S30)地图部分 |
7.2.5 钻孔数据库建库部分 |
7.3 本研究成果的价值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 |
(4)融合现地报警与异地预警的潜在破坏区估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3 地震潜在破坏区估计方法研究现状 |
1.3.1 基于震源参数衰减的潜在破坏区估计 |
1.3.2 基于地震波传播建模的潜在破坏区估计 |
1.3.3 基于现地阈值模型的潜在破坏区估计 |
1.4 本文研究拟主要解决的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全P波段震级估计方法 |
2.1 引言 |
2.2 数据及处理 |
2.3 全P波段震级统计关系 |
2.3.1 全P波时窗确定与参数计算 |
2.3.2 震级统计关系建立与比较 |
2.4 基于全P波段的震级实时估计 |
2.4.1 特点分析与参数选择 |
2.4.2 全P波段实时震级估计结果及其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P波位移峰值演化时程曲线的震源参数估计方法 |
3.1 引言 |
3.2 P波幅值参数演化时程曲线 |
3.2.1 数据集与统计关系建立 |
3.2.2 曲线生成及特征 |
3.2.3 模型拟合 |
3.3 分段震级估计 |
3.4 基于模型的破裂长度与应力降估计 |
3.5 LPDT方法实时应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阈值的震级连续估计方法 |
4.1 引言 |
4.2 数据集构建 |
4.3 震级统计关系 |
4.4 参数特点分析 |
4.5 实时震级估计方法 |
4.5.1 阈值与权重确定 |
4.5.2 单台震级实时连续测算 |
4.5.3 多台震级实时连续测算 |
4.6 震例验证 |
4.6.1 川滇地区2016-2017 震例 |
4.6.2 汶川地震实时估计震例 |
4.7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联合机器学习的现地阈值模型潜在破坏区估计 |
5.1 引言 |
5.2 目标参数阈值确定 |
5.3 周期参数与震级相关性分析 |
5.3.1 多周期参数与震级关系 |
5.3.2 周期参数离散性分析 |
5.4 支持向量机震级预测模型 |
5.4.1 特征参数与模型构建 |
5.4.2 预测结果评价 |
5.5 支持向量机PGV预测模型 |
5.5.1 特征参数 |
5.5.2 模型训练与优化 |
5.5.3 实时预测评价 |
5.6 现地阈值模型潜在破坏区估计及评价 |
5.6.1 现地阈值模型及评价指标构建 |
5.6.2 实时潜在破坏区估计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方法融合的潜在破坏区估计 |
6.1 引言 |
6.2 多方法融合实时震级估计 |
6.2.1 多方法实时平均 |
6.2.2 方法实时应用 |
6.3 新型实时PGV预测分布图 |
6.3.1 方法概述 |
6.3.2 震源衰减网格点PGV预测 |
6.3.3 台站校正网格点PGV预测 |
6.3.4 实时预测PGV分布图生成 |
6.4 中小震潜在破坏区域估计 |
6.5 大震潜在破坏区估计 |
6.5.1 大震破裂长度估计 |
6.5.2 大震断层破裂区实时确定 |
6.5.3 震例实时应用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5)分震级的区域地震灾害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数据与特征分析 |
2.1 数据来源 |
2.1.1 历史地震数据 |
2.1.2 人口数据 |
2.1.3 其他数据 |
2.2 地震频次特征分析 |
2.2.1 地震与成灾事件的区域特征 |
2.2.2 地震与成灾事件的时间特征 |
2.2.3 地震与成灾事件的震级特征 |
2.3 地震人员死亡特征分析 |
2.3.1 地震人员死亡的时间特征 |
2.3.2 地震死亡人员的震级特征 |
2.3.3 地震人员死亡的区域特征 |
2.3.4 次生地质灾害与死亡人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震人员死亡影响因素 |
3.1 地震人员死亡影响因素概述 |
3.1.1 地震因素 |
3.1.2 承灾体 |
3.1.3 环境 |
3.2 地震人员死亡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的对比 |
4.1 模型选取 |
4.2 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对比——以甘肃省中强震为例 |
4.2.1 基本情况 |
4.2.2 结果分析 |
4.3 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对比(全国) |
4.3.1 不同震级分析 |
4.3.2 不同地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震级的区域地震灾害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研究 |
5.1 分区分震级地震人员死亡评估模型 |
5.1.1 震级分档 |
5.1.2 统计分析 |
5.1.3 分震级的模型修正 |
5.2 次生地质灾害修正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灾害系统 |
1.3 灾害风险评估相关概念 |
1.3.1 风险与灾害风险 |
1.3.2 灾害风险评估 |
1.4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分类与研究进展 |
1.4.1 评估模型分类 |
1.4.2 评估模型研究进展 |
1.5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亟待解决的问题 |
1.6 本文技术思路和研究内容 |
1.6.1 技术思路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础数据和地震危险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基础数据 |
2.2.1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基础数据库 |
2.2.2 供水系统震害资料数据库 |
2.2.3 有关时间和空间尺度的说明 |
2.3 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确定场地类别的可行性分析 |
2.4 地震危险性分析 |
2.4.1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概率密度函数 |
2.4.2 地震烈度发生概率 |
2.4.3 数据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供水管网抗震能力评估方法 |
3.1 引言 |
3.2 突变级数法应用于区域供水管网抗震能力评估的可行性 |
3.3 供水管网脆弱性分析 |
3.3.1 脆弱性及影响因素 |
3.3.2 管道材质区域差异性 |
3.4 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
3.4.1 供水管网自身抗震能力评价因子 |
3.4.2 城市基础抗震能力评价因子 |
3.4.3 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指数 |
3.4.4 评估指标体系 |
3.5 突变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3.5.1 突变理论 |
3.5.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3.6 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模型 |
3.7 抗震能力分级分类标准 |
3.7.1 基础抗震能力分级标准 |
3.7.2 综合抗震能力分类等级标准 |
3.8 模型验证和区域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 |
3.8.1 模型验证 |
3.8.2 区域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熵值法的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4.1 引言 |
4.2 熵值法应用于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可行性 |
4.3 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熵评估模型 |
4.3.1 熵的基本理论模型 |
4.3.2 地震灾害风险熵评估模型 |
4.3.3 供水管网严重性程度指标 |
4.3.4 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熵的特性 |
4.3.5 与原有供水管网风险熵模型的比较 |
4.3.6 区域供水管网风险熵计算步骤 |
4.4 地震灾害风险指数等级分类标准 |
4.5 模型验证和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
4.5.1 模型验证 |
4.5.2 区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损失率期望的区域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5.1 引言 |
5.2 基于损失率期望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
5.2.1 地震灾害损失(率)期望评估模型 |
5.2.2 地震灾害损失超越概率模型 |
5.3 基于损失率期望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分级标准 |
5.4 供水设施地震易损性分析 |
5.4.1 供水系统设施和地震易损性分类 |
5.4.2 震害矩阵模拟 |
5.4.3 地震易损性函数模型 |
5.5 供水系统暴露性分析 |
5.5.1 供水系统设施固定资产构成 |
5.5.2 区域供水系统设施固定资产分布 |
5.6 地震灾害风险的时空区段特征分析 |
5.7 算例 |
5.7.1 供水系统地震损失率期望指数风险分布 |
5.7.2 地震损失(率)期望和风险熵比较分析 |
5.7.3 供水系统地震损失预测和超越概率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水力分析城市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
6.1 引言 |
6.2 水力分析参数用于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可行性 |
6.3 供水管网震后水力分析 |
6.3.1 管线震害率模型的选取 |
6.3.2 管道漏点形式与漏点确定 |
6.3.3 供水管网震后水力分析 |
6.3.4 震后水力分析模拟算法 |
6.3.5 改进的震后水力分析模拟算法 |
6.4 基于供水管网水力分析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
6.4.1 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指标 |
6.4.2 震后用户节点可靠度分析 |
6.4.3 供水管网地震暴露性分析 |
6.4.4 供水管网地震致灾因子和脆弱性分析 |
6.4.5 震后供水管网评估等级标准 |
6.5 算例 |
6.5.1 震后管网供水率风险评估分析结果 |
6.5.2 震后用户节点可靠度分析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考虑风险传播的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及实例研究 |
7.1 引言 |
7.2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传播 |
7.2.1 供水系统组成分析 |
7.2.2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传播路径 |
7.2.3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传播基本模式和数学模型 |
7.3 供水子系统抗震能力评估指标 |
7.4 基于震害率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模型 |
7.5 实例研究 |
7.5.1 克拉玛依市供水系统概况 |
7.5.2 各子系统脆弱性评估结果 |
7.5.3 各子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结果 |
7.5.4 供水管网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结果 |
7.5.5 基于震害率和易损性地震损失评估模型比较 |
7.5.6 供水系统地震损失(率)超越概率评估结果 |
7.5.7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总体风险评估 |
7.6 各种风险评估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7.6.1 区域风险评估 |
7.6.2 城市风险评估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郯庐断裂带沂沭段研究现状 |
1.1.1 郯庐断裂带概况 |
1.1.2 沂沭断裂带研究现状 |
1.2 基于地壳形变的地震危险性研究现状 |
1.2.1 GPS地壳形变的应用现状 |
1.2.2 沂沭断裂带相关区域地壳形变研究现状 |
1.2.3 沂沭断裂带形变特征研究现状 |
1.3 日本3.11地震对沂沭断裂带相关区域影响研究现状 |
1.4 存在的科学问题及本文主要工作 |
1.4.1 存在的科学问题 |
1.4.2 本文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4.3 论文技术路线 |
1.4.4 论文框架 |
第2章 区域构造分布及地震活动特征 |
2.1 区域主要活动构造带 |
2.1.1 沂沭断裂带 |
2.1.2 其它主要断裂带 |
2.2 区域构造单元 |
2.2.1 构造单元划分 |
2.2.2 主要构造单元 |
2.3 区域地震活动特征 |
2.3.1 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特征 |
2.3.2 研究区地震活动特征 |
第3章 区域地壳形变观测与数据处理 |
3.1 GPS观测及数据处理策略 |
3.1.1 GPS观测概况 |
3.1.2 GPS数据处理策略 |
3.1.3 GPS非构造因素剔除策略 |
3.2 跨断层水准观测及数据分析 |
3.2.1 跨断层水准观测概况 |
3.2.2 跨断层水准垂直形变资料处理 |
第4章 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差异运动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 |
4.1 活动地块划分与块体模型 |
4.1.1 活动地块假说概述 |
4.1.2 华北地区活动地块划分 |
4.1.3 块体模型及其误差估计 |
4.2 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的时序过程 |
4.3 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与区域地震活动的相关性 |
4.4 讨论:沂沭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运动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
4.4.1 块体相对运动对区域地震活动的可能影响 |
4.4.2 区域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分析 |
4.4.3 区域地震能量释放与块体相对运动的关系 |
第5章 日本3.11地震对研究区地壳形变和地震危险性的影响 |
5.1 华北地区地壳形变特征 |
5.1.1 华北地区的同震形变特征 |
5.1.2 华北地区地震以来的应变特征 |
5.1.3 燕渤断裂带两侧地块相对位移时序分析 |
5.1.4 环渤海区域应变时序分析 |
5.2 研究区同震形变特征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
5.2.1 地震之前及同震形变场 |
5.2.2 定点应变和水位观测反映的区域同震应变 |
5.2.3 地震b值变化反映的应力状态 |
5.2.4 震前和同震地震矩累积状态及其叠加分析 |
5.3 日本3.11地震以来研究区地壳形变及其对地震活动的影响 |
5.3.1 基于GPS的区域水平形变特征 |
5.3.2 基于GPS的区域垂直形变特征 |
5.3.3 地震以来的区域地震矩累积状态 |
5.3.4 区域地震矩累积状态演化过程 |
5.4 沂沭断裂带运动特征及其地震危险性分析 |
5.4.1 基于GPS的沂沭断裂带水平形变特征 |
5.4.2 基于跨断层水准的沂沭断裂带垂直形变特征 |
5.4.3 沂沭断裂带地震危险性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8)2011年日本MW9.0地震对沂沭断裂带及其两侧地区地壳运动的同震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
2 GPS数据及其处理方法 |
3 日本地震前及同震形变场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定点地球物理观测同震响应反映的应变状态 |
4.2 地震b值变化反映的应力状态 |
4.3 日本地震前和同震地震矩累积状态及其叠加分析 |
5 结论 |
(9)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现状 |
1.2.1 同震电离层扰动 |
1.2.2 震前电离层扰动 |
1.2.2.1 震例研究 |
1.2.2.2 统计研究 |
1.2.2.3 耦合机制的研究 |
1.3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总结 |
1.3.1 主要研究参量总结 |
1.3.2 电离层异常特征总结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概述 |
2.1 地震活动概述 |
2.1.1 地震成因及震级 |
2.1.2 地震过程及前兆现象 |
2.1.3 地震孕育区 |
2.2 电离层概述 |
2.2.1 电离层 |
2.2.2 电离层活动特征 |
2.3 电离层对地震的响应 |
2.3.1 地震电离层现象对震级敏感性 |
2.3.2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
2.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多样性和瞬时性 |
2.3.4 地震电离层现象在电离层各分层中的响应特征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DEMETER卫星数据的分析 |
3.1 DEMETER卫星及数据 |
3.1.1 DEMETER卫星简介 |
3.1.2 DEMETER卫星数据 |
3.2 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的背景特征 |
3.2.1 空间分布背景的构建方法及特征分析 |
3.2.2 固定区域的观测数据时间序列构建方法及其变化特征 |
3.2.2.1 时间序列构建方法 |
3.2.2.2 数据随纬度的变化特征 |
3.2.2.3 数据随经度的变化特征 |
3.2.4 结论与讨论 |
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震例研究 |
3.3.1 空间分布分析方法 |
3.3.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3.3.3 典型震例分析与总结 |
3.4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统计研究与验证 |
3.4.1 基于多地震事件分类的分析 |
3.4.1.1 异常的空间分布分析 |
3.4.1.2 异常的时间序列分析 |
3.4.2 基于随机事件的验证 |
3.4.3 基于多地震事件的定量评估 |
3.4.3.1 异常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 |
3.4.3.2 异常时间序列的统计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基于SWARM星座数据的分析 |
4.1 SWARM星座及数据 |
4.1.1 SWARM星座简介 |
4.1.2 SWARM星座数据 |
4.1.3 SWARM星座卫星轨道的差异 |
4.2 SWARM星座观测数据的背景分析 |
4.2.1 固定研究区域观测数据的时序分析 |
4.2.2 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3 基于三颗卫星轨道差异的特征分析 |
4.2.4 结论与讨论 |
4.3 地震电离层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及震例研究 |
4.3.1 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 |
4.3.2 震前的快速扰动现象 |
4.4 快速扰动现象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
4.4.1 快速扰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2 太阳和地磁活动的影响 |
4.4.3 有震区与无震区的对比分析 |
4.4.4 地震前与地震后的对比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耦合机制 |
5.1 常见的耦合机制模型 |
5.1.1 重力波模型 |
5.1.2 电动力学模型 |
5.1.3 电磁辐射模型 |
5.1.4 化学模型 |
5.2 地震电离层耦合途径 |
5.2.1 重力波途径 |
5.2.2 电动力学途径 |
5.3 基于耦合机制对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
5.3.1 对DEMTER卫星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
5.3.2 对SWARM星座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果总结 |
6.2 DEMETER和 SWARM的研究对比 |
6.3 创新点 |
6.4 展望 |
6.4.1 星座观测设想 |
6.4.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发表文章 |
(10)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 |
1.2.1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 |
1.2.2 地表形变成因机理 |
1.3 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
1.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
1.5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质构造条件 |
2.2.1 地层条件 |
2.2.2 区域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
2.2.3 深部地质构造 |
2.2.4 构造单元划分与活动断裂 |
2.3 新构造运动特征 |
2.3.1 区域新构造活动特征 |
2.3.2 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
2.3.3 现今地震活动性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2.4.1 地下水系统划分 |
2.4.2 水文地质特征 |
2.5 地表形变场特征 |
2.5.1 地壳运动形变 |
2.5.2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表形变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源信息数据库的形变演化特征分析 |
3.1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体系 |
3.1.1 指标体系筛选与框架 |
3.1.2 地表形变评价指标筛选 |
3.2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的量化 |
3.2.1 构造本底条件 |
3.2.2 岩土地质条件 |
3.2.3 人类主要活动 |
3.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数据库的建立 |
3.3.1 数据库的内容 |
3.3.2 数据库的形式 |
3.4 华北平原区地表形变场时空演化 |
3.4.1 背景构造形变演化 |
3.4.2 近期地表形变场演化特征 |
3.4.3 基于PS-In SAR的典型区形变反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数值模拟 |
4.1 地表形变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4.1.1 构造-渗流耦合理论基础 |
4.1.2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与模拟情景 |
4.2 小区域、单断裂区域数值模拟与影响因素 |
4.2.1 地表形变演化过程数值模拟 |
4.2.2 不同构造运动类型与状态对形变差异影响 |
4.2.3 地下水开采条件对地表形变差异影响 |
4.2.4 综合作用对地表形变的影响 |
4.3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拟演化分析 |
4.3.1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型 |
4.3.2 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差异分析与应用 |
5.1 地表形变指标响应敏感程度分析 |
5.1.1 敏感程度评价方法 |
5.1.2 地表形变对影响指标响应程度分析 |
5.2 多元因素影响作用综合评价 |
5.2.1 评价方法概述 |
5.2.2 影响地表形变的主要作用 |
5.2.3 地表形变差异性分布特征评价 |
5.3 基于影响作用评价结果的监测站点稳定性分析 |
5.3.1 地表形变对监测站点影响概述 |
5.3.2 地表形变监测站点稳定性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
6.1 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 |
6.1.1 灾害风险理论 |
6.1.2 研究方法 |
6.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风险评价 |
6.2.1 地表形变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6.2.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危险性评价 |
6.2.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易损性评价 |
6.2.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性评价与应用 |
6.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的风险管控措施 |
6.3.1 区域形变监测站点网络优化 |
6.3.2 区域形变灾害风险防控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深震与中国大陆强震及大陆各区地震活动的相关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机器学习回归算法的地震预测研究及其在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应用[D]. 史翔宇.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2]基于分时段多源信息的地震影响场动态判定[D]. 霍英豪.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1(01)
- [3]场地剪切波速模型建模及其在中国场地分类和场地VS30地图中的应用[D]. 周健.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1
- [4]融合现地报警与异地预警的潜在破坏区估计方法研究[D]. 汪源.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
- [5]分震级的区域地震灾害人员死亡评估模型研究[D]. 亓凤娇.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21(08)
- [6]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 于天洋.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
- [7]郯庐断裂带沂沭段及周边地区地壳形变特征和地震危险性分析[D]. 朱成林.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20(03)
- [8]2011年日本MW9.0地震对沂沭断裂带及其两侧地区地壳运动的同震影响研究[J]. 朱成林,甘卫军,贾媛,殷海涛,肖根如,李杰,梁诗明,张海平. 地球物理学报, 2020(10)
- [9]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D]. 何宇飞.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10]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 李海君.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