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通感认知研究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通感认知研究

论文摘要

通感是感觉的混合,是同时发生的让人感觉到的多种感觉,是人在受到一种刺激时产生的多种感觉上的反映。通感是原先修辞学界常用的术语,以往的研究侧重于把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来进行研究。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的问世,为人们研究其它修辞现象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有不少学者从认知的角度对通感作过一些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然而这些研究都还存在不够系统和深入的问题。本文主要从认知的角度对英汉语中的通感现象进行了研究。从不同于传统的修辞学的角度,尝试借助于概念隐喻理论对于隐喻的研究方法,从认知的角度对通感进行研究。本文认为,通感和隐喻一样,不仅是一个语言问题,也是一个思维问题。因此,人们对通感的理解也遵循人类的一般认知规律。通感的应用和理解与人类文化有密切联系,并且在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对于通感的认知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概述了对强通感与弱通感(即通感隐喻)的多学科研究,讨论了强弱两种通感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以下结论:通感隐喻(弱通感)具有一定的神经和心理基础。第二章介绍了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该理论提出隐喻不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且还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它为通感现象的认知研究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第三章从认知的角度对通感进行研究,这是本文的重点所在。证明了通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现象,也是一种特殊的隐喻。论证的角度有通感的本质、功能、认知基础、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最后一章结合实例,从认知的角度介绍和分析了通感在英汉语中的应用,主要阐述了通感在广告、文学和教学等方面的应用特点。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通感现象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之中,我们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着通感。本文通过对通感的认知研究,揭示了通感的本质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是一种特殊的隐喻,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和形成概念的工具。通感的形成具有自己客观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通感在英汉语中的使用大同小异,这是由通感的认知规律所决定的,它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作用。通感的研究不应仅局限于语言系统的语义特征,我们还应从概念系统去研究通感。对通感的认知研究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新的认知和语言观的正确性,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0.1 Purpose of the Study
  • 0.2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1 Overview of Study on Synaesthesia
  • 1.1 Multidisciplinary Study of Synaesthesia
  • 1.2 Strong Synaesthesia in Science
  • 1.2.1 Phenomenology of Synaesthesia
  • 1.2.2 Synaesthesia in Neurology
  • 1.2.3 Synaesthesia in Neurobiology
  • 1.2.4 Synaesthesia in Psychology
  • 1.3 Weak Synaesthesia in Linguistics
  • 1.3.1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weak synaesthesia
  • 1.3.2 Rhetorical Perspective
  • 1.3.3 Cognitive Linguistic Perspective
  • 1.4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ong Synaesthesia and Weak Synaesthesia
  • Chapter 2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 2.1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 2.2 A Metaphor-oriented Approach to Synaesthesia
  • Chapter 3 A Cognitive Account of Synaesthesia
  • 3.1 A Kind of Cognitive Phenomenon in Essence
  • 3.1.1 Not Just as a kind of Language Phenomenon
  • 3.1.2 A Result and Tool of Human Cognitive Activities
  • 3.2 The Cognitive Basis—Bodily Experience
  • 3.2.1 Physical Experience
  • 3.2.2 Neural Experience
  • 3.2.3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 3.3 Its Own Special Cognitive Structure
  • 3.4 Cognitive View of the Function of Synaesthesia
  • 3.4.1 Acting as a Tool to Organize Human Experiences
  • 3.4.2 Providing People with a New Perspective
  • 3.5 Conceptual Structure of Synaesthesia Restricted by Cognitive Rules
  • Chapter 4 Application of Synaesthesia
  • 4.1 In Advertising
  • 4.1.1 Mixture of Vision and Hearing and the Activation of Aesthetic Feelings
  • 4.1.2 Mixture of All Sense Organs and the Aesthetic Conception of Advertisements
  • 4.1.3 Special Requirements for Commodity Package by Synaesthesia of Colors
  • 4.2 In Literature
  • 4.3 In Teaching
  • 4.3.1 In the Teaching of language
  • 4.3.2 In the Teaching of Fine Arts
  • 4.3.3 In the Teaching of Music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 相关论文文献

    • [1].比喻与通感辨析[J]. 教育革新 2010(11)
    • [2].唐诗中通感的运用与英译[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 [3].历史通感教学刍议[J]. 历史教学问题 2016(06)
    • [4].通感隐喻的认知理据及其主要类型[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5].“患”有通感症的我[J]. 作文大王(中高年级) 2020(Z1)
    • [6].小学高年段通感教学探微[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0(02)
    • [7].从网络流行语“我酸了”看通感修辞格[J]. 牡丹 2020(08)
    • [8].通感、联想和想象在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探究[J]. 成才之路 2017(01)
    • [9].别样的比喻——通感美学追踪[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7(03)
    • [10].感官交融 深层领悟[J]. 教书育人 2016(34)
    • [11].谈歌唱教学中的通感体验[J]. 江苏教育 2017(17)
    • [12].通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运用[J]. 江苏教育 2017(17)
    • [13].以“融通”的桥梁 “贯通”音乐学习——苏少版四下《花之圆舞曲》的通感教学设计与实施[J]. 江苏教育 2017(17)
    • [14].浸润心灵须行“乐” 通感体验唤潜能——音乐教学中通感的内涵、作用及运用要点[J]. 江苏教育 2017(17)
    • [15].给学生一支思维的拐杖[J]. 内蒙古教育 2017(02)
    • [16].通感体验,让音乐在学生心中回响[J]. 教书育人 2017(13)
    • [17].声音[J]. 江苏教育 2017(25)
    • [18].构筑音乐通感体验的实践与感悟[J]. 江苏教育 2017(33)
    • [19].“通感体验”在音乐审美教学中的运用[J]. 名师在线 2017(09)
    • [20].基于通感理论的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活动策略研究[J]. 基础教育论坛 2017(18)
    • [21].英汉通感隐喻对比浅析[J]. 文教资料 2016(27)
    • [22].中低年级音乐课堂的通感体验实践探索[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8(03)
    • [23].通感效果,妙不可言(外二则)[J]. 中华诗词 2016(07)
    • [24].新媒体发展下的互动媒介初探[J]. 明日风尚 2016(23)
    • [25].从感受、通感到回味:视觉乐感的生发路径[J]. 艺术品鉴 2017(02)
    • [26].“通感体验”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7(02)
    • [27].浅谈大班情景绘画中通感联想的运用[J]. 好家长 2017(15)
    • [28].浅析通感隐喻在汉语颜色词构成中的作用[J]. 校园英语 2017(12)
    • [29].通感视角下“酸爽”一词的解读[J]. 课外语文 2017(03)
    • [30].通感的泛时性特征——以汉英俄对比为例[J]. 北方文学 2017(06)

    标签:;  ;  ;  ;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通感认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