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剪力论文-廖健,章红梅,陈杨

破坏剪力论文-廖健,章红梅,陈杨

导读:本文包含了破坏剪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字图像相关法,剪力墙,破坏过程,低周反复试验

破坏剪力论文文献综述

廖健,章红梅,陈杨[1](2019)在《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DIC)的剪力墙破坏过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使用的应变片、位移计测量方法存在布置复杂、只能记录特定测点数据且无法分析试件全场演变过程的劣势,研究设计了一个RC剪力墙的低周反复试验,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DIC)测试了剪力墙破坏全过程损伤发展、裂缝开展等行为,并利用DIC方法计算得到全场位移和应变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到了水平位移场及应变场、竖向位移场及应变场与最大主应变场在破坏过程中的演化规律。通过与人工记录的破坏过程、由传统位移计所得到的骨架曲线分别进行比对,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考虑到目前DIC方法主要用于近距离和二维尺度分析,提出了在远距离与叁维尺度上的试验方法研究、优化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2019年03期)

苏佶智,刘伯权,邢国华,宋猛,马煜东[2](2019)在《强震下框架-剪力墙结构损伤破坏量化指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能够全面评估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量化指标,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一拟建的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了大量的非线性动力时程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地震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角与滞回耗能的分布情况,从结构滞回耗能的角度揭示了破坏机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结构层间位移角最大的位置不一定是损伤破坏最严重或者薄弱的部位,以层间位移角作为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判别指标离散性较大,计算结果易受所选地震波的方法及数量影响;结构滞回耗能沿楼层的分布受地震波选取方法和数量的随机性影响较小,结构底层耗能对结构整体耗能贡献最大,约占结构总耗能的60%,其余各楼层滞回耗能约占结构总滞回耗能的1%~8%;梁和柱滞回耗能主要集中于结构底部1层,总的框架梁滞回耗能仅占结构总滞回耗能的18%~22%,绝大部分地震输入能由框架柱吸收,总的框架柱滞回耗能占结构总滞回耗能的80%左右,该计算结果与实际震害中结构主要形成"柱铰"破坏机制的现象较为一致。(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王斌,史庆轩,蔡文哲[3](2018)在《基于薄膜元理论的RC低矮剪力墙破坏机理与配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基于薄膜元理论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对RC低矮剪力墙的受力行为进行了全过程模拟分析,从应力应变层面阐述了此类构件的损伤演化过程和破坏机理,探讨了配筋率及配筋方式对其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剪跨比的减小,剪力墙微元体中剪应力与正应力之比增大,主应力角趋向于45°;随着横向配筋率的提高,弯曲作用明显增强,裂缝宽度和倾角相应减小,在截面尺寸较大时,易发生弯剪破坏,截面尺寸较小时,则往往发生由受拉裂缝引起的剪切滑移破坏。在RC低矮剪力墙设计和加固时,在同等配筋率下宜选择配置斜向支撑以提高墙体的承载力和延性,并改善其破坏形态。(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8年S2期)

沈小璞,张江山,雷庆关,高彬森[4](2018)在《迭合板式剪力墙考虑迭合面摩擦滑移的破坏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迭合板式剪力墙结构,考虑迭合板式剪力墙预制外墙板与夹心现浇混凝土迭合面之间摩擦滑移这一高度非线性分析过程的影响,利用试验测试数据和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设置了7组不同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模型,研究迭合板式剪力墙结构的破坏机理。比较在是否考虑摩擦滑移的情况下,迭合板式剪力墙结构的承载力、延性以及抗震能力的大小。通过分析与对比,在摩擦滑移的影响下,由于迭合面的存在,其内部夹心部分要先于外部预制部分破坏,呈现一定的分层破坏。研究结果表明,迭合板式剪力墙考虑摩擦滑移更加接近实际情况,且迭合板式剪力墙与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在抗震性能上区别相差不大,可等同于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8年22期)

赵建波,王志浩,孙允达,黄超萍,肖林[5](2018)在《PBL剪力键混凝土榫在特定破坏模式下的应力状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实验建立3个PBL剪力键有限元模型,结合荷载—滑移曲线,对不同破坏模式下混凝土榫的应力状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剪切破坏下混凝土榫上半圆环处于主应力相差较小的叁向受压状态;压碎破坏下混凝土榫上半圆环处于主应力差值较大的叁向受压状态,前两者均仅在下半圆环有拉应力出现;割裂破坏下混凝土榫主应力相差较大、叁向受压区域相对较小、上半圆环与贯穿钢筋接触部分存在拉应力。可通过适当加大钢板厚度、内设横向钢筋、加强外包混凝土底座等措施使PBL剪力键发生剪切破坏,从而提高其承载力。(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盛超,朱浩,左工[6](2018)在《装配式剪力墙中间层边节点的破坏形态试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装配式钢骨混凝土具有承载力强、延性好等诸多优点,该种结构剪力墙在建筑行业应用范围较广,由于高层建筑中节点区域构造为关键部分。文中提出采用抗震实验,对装配式剪力墙中间层边节点破坏形态进行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先对混凝土的破坏规则、本构关系进行研究,再分析钢骨、钢筋弹塑性关系,根据上述力学分析设计装配式狗骨结构钢骨混凝土剪力墙。实验设计两个试件为普通剪力墙边节点试件JD-1和狗骨式剪力墙边节点试件JD-2,采用拟静力方法进行低周反复加载实验。通过两个试件对比实验结果表明,JD-1及JD-2试件破坏形态分为四个阶段,包括初裂阶段、屈服阶段、极限阶段及破坏阶段,根据破坏形态荷载滞回曲线分析可获知JD-2试件延性及耗能能力优势明显,抗震性能更加良好。(本文来源于《科技通报》期刊2018年07期)

甘金凤,陈晓磊,张彧博,傅剑平[7](2018)在《基于剪切破坏的剪力墙构件地震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特点是使结构抗震设计从宏观定性目标转化为具体量化指标的多重结构性能目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给出的是针对整体结构弹性及弹塑性变形的变形指标量,对构件没有量化的损伤指标,为此,进行了5片配置HRB600级钢筋T型截面剪力墙试件的低周反复加载抗震抗剪性能试验,研究配置高强钢筋与普通钢筋剪力墙之间的抗震性能差异;收集剪力墙抗剪试验数据对Park-Ang双参数地震损伤模型进行参数修正,得到适用于剪切破坏下剪力墙构件的损伤模型。利用修正的损伤模型来评估发生剪切破坏的剪力墙各个受力阶段的损伤程度,结合剪力墙的变形状态进行损伤评估,给出不同性能状态下与剪力墙构件位移角的量化关系限值。(本文来源于《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张玉敏,刘亚楼,葛楠[8](2018)在《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竖向拼缝阻尼器锚固承载力及破坏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钢筋混凝土中材料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建立了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竖向拼缝设置阻尼器在锚固区中发生破坏时锚固承载力的简化分析计算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中的求解功能得出了数值解。结果表明阻尼器锚固长度及混凝土强度等级是影响锚固承载力最显着的因素。当锚固长度由120 mm增加到170 mm时,锚固承载力增加近5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从C30增加到C55时,锚固承载力增加55%。预制剪力墙墙水平与竖向配筋率、钢筋强度等级、阻尼器锚固区宽度、剪跨等对锚固承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以上因素对阻尼器最小锚固长度的影响类似。当需要增加锚固承载力时,应优先考虑增加锚固长度或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期刊2018-06-20)

陈文明,李兴华,王振海[9](2018)在《PBL剪力连接件的破坏形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PBL剪力连接件的破坏机理,基于大量推出试验结果对PBL剪力连接件的所有破坏形态进行了总结分析。对大量推出试验结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将PBL剪力连接件的破坏形态分为四大类;基于每类破坏形态下的典型PBL剪力连接件试验情况,对每类破坏形态的承载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每类破坏形态的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为PBL剪力连接件的破坏机理分析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8年06期)

周俊[10](2018)在《基于CA法的轻钢龙骨复合剪力墙结构地震破坏模式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轻钢龙骨复合剪力墙结构具有轻质高强、环保节能、施工快捷等特点,在欧美、澳洲和日本等地区广泛应用于低层住宅。鉴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将传统的轻钢龙骨复合剪力墙结构从低层发展到多层更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同时也是加快我国住宅产业化和预制装配化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国内进一步推广应用时,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及破坏模式研究是一个关键问题。细胞自动机方法(CA法)作为新的研究方法已被用于网壳破坏模式的研究,能较好预测出地震作用下的网壳破坏模式。本文将细胞自动机方法引入规则多层轻钢龙骨复合剪力墙结构的破坏模式预测,为轻钢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研究提供新的分析思路。首先,针对本课题组提出的轻钢龙骨复合剪力墙简化模型存在的卸载刚度吻合不理想问题,根据往复荷载作用下墙体荷载-位移曲线特点,利用OpenSEES材料属性模块进行二次开发,提出了修正的材料本构模型。采用修正的材料本构模型定义墙体等效支撑简化模型的斜向支撑,模拟结果表明:墙体简化分析模型的非线性特性以及强度退化、刚度退化、捏拢等特点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其次,建立多层轻钢龙骨复合剪力墙结构的整体简化分析模型,并提出适用于轻钢结构破坏模式预测的一维单向细胞自动机模型。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各楼层的层间剪力,将标准化后的楼层层间剪力值定义为楼层细胞的细胞状态值。在此基础上,考虑细胞自动机模型中相邻细胞状态值对中心细胞状态值的影响,采用曼哈顿距离计算细胞状态相似系数,并选取细胞状态相似系数最小值的细胞为相似匹配细胞,建立了细胞状态相似匹配准则。根据细胞状态相似匹配结果,将已知结构的破坏模式赋予被预测结构,从而得到被预测结构的破坏模式。最后,采用细胞自动机方法对叁种类型的规则轻钢龙骨复合剪力墙结构在不同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模式进行预测,并与时程分析结果进行对比:(1)对于采用一种类型墙体的竖向规则结构,从已知结构库中选取基本自振周期和结构侧向刚度相似的结构用于破坏模式预测。分别利用叁种类型墙体的已知结构库对被预测结构进行破坏模式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采用与被预测结构墙体构造相同的已知结构库,所得预测结果误差最小,被预测结构顶层位移最大预测误差为5.43%;(2)对于采用两种类型墙体的规则结构,先根据不同的墙体组合方式构建已知结构库,并从已知结构库中筛选出与被预测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相近的结构,再根据楼层中两类墙体的组合方式,筛选出与被预测结构楼层的侧向刚度退化规律相似的已知结构楼层用于细胞状态值的相似匹配,依据相似匹配结果对被预测结构破坏模式进行预测,预测得到的结构顶层位移最大误差为2.31%,预测效果很好;(3)对于采用一种类型墙体的竖向不规则结构,首先依据基本自振周期对已知结构进行初步筛选,再从筛选出的已知结构中选取与被预测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竖向分布规律相近的楼层进行细胞状态的相似匹配,最后根据相似匹配结果对被预测结构的破坏模式进行预测。预测得到的最大层间位移楼层与时程分析结果一致,被预测结构顶层位移的最大预测误差为14.67%。叁种类型的轻钢结构破坏模式预测结果表明了细胞自动机方法用于规则的多层轻钢龙骨复合剪力墙结构破坏模式预测的正确性与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6-06)

破坏剪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究能够全面评估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量化指标,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一拟建的1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了大量的非线性动力时程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不同地震作用下最大层间位移角与滞回耗能的分布情况,从结构滞回耗能的角度揭示了破坏机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结构层间位移角最大的位置不一定是损伤破坏最严重或者薄弱的部位,以层间位移角作为整体结构抗震性能的判别指标离散性较大,计算结果易受所选地震波的方法及数量影响;结构滞回耗能沿楼层的分布受地震波选取方法和数量的随机性影响较小,结构底层耗能对结构整体耗能贡献最大,约占结构总耗能的60%,其余各楼层滞回耗能约占结构总滞回耗能的1%~8%;梁和柱滞回耗能主要集中于结构底部1层,总的框架梁滞回耗能仅占结构总滞回耗能的18%~22%,绝大部分地震输入能由框架柱吸收,总的框架柱滞回耗能占结构总滞回耗能的80%左右,该计算结果与实际震害中结构主要形成"柱铰"破坏机制的现象较为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破坏剪力论文参考文献

[1].廖健,章红梅,陈杨.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DIC)的剪力墙破坏过程分析[J].结构工程师.2019

[2].苏佶智,刘伯权,邢国华,宋猛,马煜东.强震下框架-剪力墙结构损伤破坏量化指标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9

[3].王斌,史庆轩,蔡文哲.基于薄膜元理论的RC低矮剪力墙破坏机理与配筋研究[J].建筑结构.2018

[4].沈小璞,张江山,雷庆关,高彬森.迭合板式剪力墙考虑迭合面摩擦滑移的破坏机理研究[J].建筑结构.2018

[5].赵建波,王志浩,孙允达,黄超萍,肖林.PBL剪力键混凝土榫在特定破坏模式下的应力状态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

[6].盛超,朱浩,左工.装配式剪力墙中间层边节点的破坏形态试验分析[J].科技通报.2018

[7].甘金凤,陈晓磊,张彧博,傅剑平.基于剪切破坏的剪力墙构件地震损伤[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8

[8].张玉敏,刘亚楼,葛楠.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竖向拼缝阻尼器锚固承载力及破坏特性研究[C].《工业建筑》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2018

[9].陈文明,李兴华,王振海.PBL剪力连接件的破坏形态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

[10].周俊.基于CA法的轻钢龙骨复合剪力墙结构地震破坏模式预测[D].东南大学.2018

标签:;  ;  ;  ;  

破坏剪力论文-廖健,章红梅,陈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