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祎瑞魏文雯
(新津县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430)
【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的效果。方法:72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统计分析常规组(n=36例,行常规化护理)与研究组(n=36例,行疼痛护理方案)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疼痛护理方案,能够进一步减轻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荐。
【关键词】疼痛护理方案;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效果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2-0074-01
骨质疏松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外因性,另一类为原发性,临床中比较多见原发性,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骨组织纤维结构退化、骨密度减小,加重骨质脆化,并增大骨折风险[1]。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是因为绝经后,腺功能作用慢慢减弱所致,基于此,使得雌性激素水平越来越低,进而使得骨质吸收、骨质形成,这样一来,骨质疏松发生几率就会更大[2]。故而本文以72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为观察对象,特此对疼痛护理方案的实施进行了探讨。现做如下报道: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电脑随机法,将本院于2017年06月--2018年06月接收的72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72例进行分组对照,主要包括常规组、研究组两组,各36例。研究组年龄61-78岁,平均(69.5±2.3)岁;常规组年龄62-79岁,平均(69.9±2.5)岁。两组资料客观对比,P值>0.05,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可分组研究。均在知情下接受护理,且签署同意书;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年龄60岁以上;X线观察到骨密度减少、骨吸收;均有腰背痛症状。排除新鲜椎体骨折等腰背部器质性疾病、精神异常或认知障碍患者、入院前4周曾接受过镇痛药物治疗。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开展疼痛护理方案,即(1)护患交流。护理人员与患者主动交流,旨在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了解疼痛曲线的绘制,并为患者讲解如何缓解疼痛。入院后7d,护患交谈至少5次,20min/次,第一次交谈时,掌握患者具体病情,指导患者正确认识疼痛曲线并学会绘制。评估患者视力、体质量、日常运动、绝经时间,了解患者既往用药治疗史以及钙元素摄入情况。第二次交谈时,为患者普及疾病知识,让患者注意预防跌倒。第三次交谈时,为患者普及疾病治疗措施,围绕患者具体情况,指导患者正确锻炼。第四次交谈时,疏导患者负面心理。第五次交谈时,与患者探讨护理问题,以确定是否要进一步交流。(2)识别疼痛曲线。旨在让患者准确表达疼痛感,记录患者疼痛变化,有目的的让患者参与到临床治疗过程中,促使其积极配合。识别疼痛曲线的内容主要有:指导患者表达疼痛范围、位置;指导患者正确应用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并记录疼痛分值,以此来绘制疼痛曲线。(3)功能锻炼。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安排专业康复理疗师协助患者功能锻炼,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交流,贯彻落实功能锻炼。急性疼痛时祝福患者卧床静养;疼痛感有所减轻后,鼓励患者康复运动,比如慢走、活动四肢等,2次/d,30min/次。每日锻炼腰背肌,俯卧时,直腿抬高、抗阻力运动、主动直颈运动,1次/d,30min/次。
1.3观察指标
用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疼痛感,分值0-10分,分值越高越疼痛;用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
1.4护理效果评定
护理效果包括无效、有效、显效之分,即护理后,患者腰背部无疼痛,视为显效;护理后,患者腰背部疼痛感显著减轻,略微疼痛,为有效;护理后,患者腰背部疼痛无变化,为无效。总体疗效=(总例数-无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2.0软件统计分析本文研究中获得的数据,[n(%)]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组间护理效果;()为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VAS评分、ADL评分。最后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效果对比见表1
3.讨论
绝经期妇女最容易发生骨质疏松,以骶尾部疼痛、腰背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疼痛感表现为肌肉酸痛,充分休息一段时间后,可自行缓解,但若是在外力或者是外伤作用下,就会加重患者痛感,表现为老年性驼背,腰背部畸形,背部两侧肌肉压痛感比较明显,直腿抬高时,腰部就会引起明显的疼痛感[3]。疼痛护理方案的应用,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充分体现了护理方案的人性化,首先让患者准确表达,描述自己的疼痛感受,进而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并对骨质疏松病症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促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各项治疗与护理,最后通过运动锻炼,帮助患者缓解痛感[4]。本文结果发现,研究组护理效果高于常规组,VAS以及ADL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提示疼痛护理方案的应用,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具有确切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马芳远,高青房,朱秀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药物治疗新进展[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3,11(1):48-49.
[2]马亚会.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917-917.
[3]孟婧,安明,冯晶晶,etal.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70-71.
[4]余晶,白洁,张紫鑫.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实施疼痛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3):4747-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