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背景下协商民主稳定功能研究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分析

中国社会背景下协商民主稳定功能研究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分析

论文摘要

民主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0世纪后期,由于代议制民主制度内在缺陷和全球化的现实,自由民主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协商民主作为一种全新的民主理论范式,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受到国内外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当代西方政治思想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协商民主价值和功能是协商民主理论的核心,进行协商民主功能研究,既能挖掘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的深度,又可以拓展民主理论研究的广度。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政治基本稳定、社会矛盾突出的现代化关键时期,基于我国社会稳定存在的弊端和现实的迫切需要,对协商民主稳定功能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遗憾的是,国内专门关于协商民主与社会稳定问题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能结合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深入剖析的更是屈指可数。本文依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实证调查等研究方法,在对国内外协商民主理论进行完整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协商民主理论的内涵、价值和功能,挖掘协商民主的稳定功能;通过对协商民主在中国现有资源的分析,揭示出协商民主社会稳定功能的空间;最后,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探讨实现协商民主稳定功能的制约因素,构建中国社会背景下的“有限+渐进式协商民主制度”。本文希望通过深入思考协商民主稳定功能,为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维护政治社会稳定提供新的思考路径。本文认为协商民主维稳的方法,作为一项无须政党竞争的民主协商模式具有广泛的吸引力。通过协商民主实现政治社会稳定,无疑具有光明的前景,然而在中国社会,要完全严格按照社会科学方法推广协商民主又是非常困难的。要充分发挥协商民主稳定功能,就必须对制度作出相应的限定和调适,可以考虑先行建立“有限+渐进式的协商民主”制度。结合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具体国情,笔者提出以下制度构想:一、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精英的支持,通过寻找协商民主的动力机制,实现协商民主维稳机制长期、可持续发展。二、坚持协商民主理论核心价值,选择若干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进行建设,推进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三、充分利用现有的政治社会制度,实现协商民主与现有制度的完美衔接,有序推进协商民主制度的建设。在大力推进政治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协商民主迎来了无限的机遇和空间,随着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推广,协商民主的前景必将更加美好。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基本现状
  • (三)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四) 研究难点和可能创新点
  • 二、协商民主的内涵与功能
  • (一) 民主理论的发展和协商民主的起源
  • (二) 协商民主理论的内涵和特征
  • (三) 协商民主的价值和功能
  • 三、协商民主稳定功能的表现
  • (一) 协商民主能有效减少参与危机,维护政治社会稳定
  • (二) 协商民主能缓解乡村社区内部紧张关系,保持社会稳定
  • (三) 协商民主有利于良好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实现社会和谐
  • (四) 协商民主有利于及时纠正偏差,合理应对群体性事件
  • 四、协商民主稳定功能在中国的空间和资源
  • (一) 当前中国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求
  • 1. 当前中国社会稳定现状和特点
  • 2. 中国维稳的困境与出路
  •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协商思想
  • 1. "和"的思想
  • 2. "公"的观念
  • (三) 中国古代政制中的协商要素
  • (四) 中国现代政制中的协商要素
  • 1. 群众路线
  • 2. 政治协商制度
  • (五) 当代中国民主协商的最新实践
  • 1. 协商民主恳谈
  • 2. 村民议事会
  • (六) 协商民主维稳空间的案例分析
  • 1. 北京酒仙桥票决拆迁的案例回顾
  • 2. 北京酒仙桥票决拆迁案例的深度分析
  • 五、协商民主稳定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和制度构建
  • (一) 协商民主稳定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 1. 协商民主理论本身可能存在维稳的负功能,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 2. 协商民主方法和程序上的不足,可能导致协商民主运作异化
  • 3. 当前中国国家权威结构的现状,决定了协商民主制度的受限空间
  • 4. 某些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排斥协商民主,不利于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
  • (二) 协商民主稳定功能的制度构建
  • 1.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探索协商民主稳定功能的长效动力机制
  • 2. 坚持协商民主理论核心价值,有选择地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 3. 实现协商民主与现有制度的完美衔接,有序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
  • (三) 协商民主维稳功能的前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特色”研究——比较的视角[J]. 社会主义研究 2019(06)
    • [2].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多维自由”及其局限[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3].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现实困境与中国化超越路径[J]. 理论月刊 2020(04)
    • [4].习近平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显著特征和时代价值[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0(02)
    • [5].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的借鉴[J].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3)
    • [6].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下的征收拆迁协商[J]. 行政管理改革 2020(10)
    • [7].新时代协商民主理论中的国际视野[J].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3)
    • [8].纷争中的“西方协商民主理论”辨析[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06)
    • [9].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对传统协商思想的继承、内化和超越[J]. 管子学刊 2016(04)
    • [10].协商民主理论视角下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J]. 学理论 2017(04)
    • [11].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思潮的批判性分析[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7(03)
    • [12].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初探[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04)
    • [13].参政党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评《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研究》[J].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5(05)
    • [14].协商民主理论发展的新趋势[J]. 科学社会主义 2015(06)
    • [15].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理论与话语建构的学理分析[J]. 探索 2015(06)
    • [16].关于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现状述评——从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角度[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05)
    • [17].浅析十八大报告中的协商民主理论[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 [18].中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比较研究[J]. 团结 2014(05)
    • [19].中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源起之异探析[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06)
    • [20].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的新进展[J]. 浙江社会科学 2015(10)
    • [21].对协商民主理论在中国运行的思考[J]. 网友世界 2014(02)
    • [22].中国发展协商民主的可行性探析[J]. 党政干部论坛 2014(06)
    • [23].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理论之发展历程[J].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04)
    • [24].建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协商民主理论及时代意义[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3(05)
    • [25].习近平协商民主理论的逻辑探析[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0(09)
    • [26].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历史逻辑探究[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2)
    • [27].中西方协商民主制度比较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19(02)
    • [28].协商民主理论视野下的弱势群体话语权保障[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6(06)
    • [29].协商民主理论的两个哲学因素[J]. 团结 2015(05)
    • [30].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是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J].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01)

    标签:;  ;  ;  ;  

    中国社会背景下协商民主稳定功能研究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