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模拟论文-郑天成,侯卫生,何思彤

多点模拟论文-郑天成,侯卫生,何思彤

导读:本文包含了多点模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点统计学,叁维地质结构,二维地质剖面,全局优化

多点模拟论文文献综述

郑天成,侯卫生,何思彤[1](2019)在《基于二维地质剖面的叁维地质结构多点统计学模拟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叁维地质模拟技术重构地质现象的叁维空间分布,是实现自然资源管理和风险评估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多点统计学方法通过探寻多点间的空间结构关系,结合随机模拟方法生成具有差异性的模拟结果,较好地再现了复杂的地质现象。然而,如何构建合适、有效的训练图像一直是基于多点统计学叁维地质模拟的核心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点统计学算法。本方法结合了序贯模拟和迭代的方法,将二维剖面扩展为叁维训练图像,再结合EM-Like算法,实现了叁维地质结构的优化模拟。建模实例结果表明,本方法能确保训练图像对内部模拟网格的约束,准确模拟研究区的地层层序,并很好地再现二维地质剖面所反映的地层结构关系。(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宋淳宸,苏延文,黄国庆,刘瑞莉,杨成[2](2019)在《基于多元EMD-AM/FM分解的多点非平稳雷暴风速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雷暴风对建筑物和输电线塔等结构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为了准确估算结构的动力响应,获得可靠的风速样本至关重要。该文结合多元经验模态分解(MEMD),调频函数/调幅函数(AM/FM)分解和本征正交分解(POD)建立了基于时频分析的非平稳多点风速的模拟方法。第一,采用MEMD分解多点风速,产生固有模态函数;第二,采用AM/FM分解计算各点的固有模态函数的瞬时频率和瞬时幅值;第叁,利用POD对瞬时频率解耦;第四,将瞬时幅值和解耦后的瞬时频率用于重构多点非平稳风速。实测多点雷暴风的模拟结果表明:MEMD-AM/FM分解-POD方法能满意地模拟多点非平稳雷暴风速。(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9年07期)

王春光,宋亚杰,朱然[3](2019)在《多点激光冲击强化对TC17钛合金表面残余应力和表面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一种改进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多点激光冲击强化对TC17钛合金表面残余应力和表面变形的影响。为了验证该模拟方法,将已有实验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布规律具有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了激光冲击次数和激光功率密度对表面残余应力和表面变形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冲击次数的增加,表面残余应力和表面变形增加,分布不均匀性也增加,3次激光冲击后,表面残余应力和表面变形趋于饱和状态;随着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加,表面残余应力和表面变形都增加。(本文来源于《应用激光》期刊2019年03期)

瞿二虎[4](2019)在《板材多点成形过程中的柔性防皱方法及其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数字化及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工业4.0、智能制造、云计算等先进制造理念纷纷在汽车、航空、航天、船舶及建筑等领域付诸于实践。人们对新研发产品的外观、舒适性、智能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助推了各行业产品研发及更新换代的速度。多点成形是一种先进的板材制造方法,其将柔性制造思想和计算机控制系统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具有柔性化、数字化、无模化等显着优点。经过叁十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多点成形方法已经在金属叁维曲面件成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多点成形时的柔性防皱工艺为基于柔性化思想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板材多点成形防皱方法。采用该防皱方法无需增大毛坯尺寸及工序数量即可抑制板材起皱,大幅度降低模具制造成本,并缩短生产周期。本文提出了在板材多点成形过程中使用离散钢垫、条形钢垫及复合弹性垫等抑制板材起皱的柔性防皱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叁种柔性防皱工艺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将叁种柔性防皱工艺分别应用到球面件及几种非球面双曲率成形件的多点成形过程中,通过数值模拟及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叁种柔性防皱方法对板材成形性的提升作用;此外,研究了柔性防皱工艺中关键工艺参数对板材成形结果的影响,以及在柔性防皱工艺中使用多层钢垫对板材成形结果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板材柔性防皱多点成形原理及特点分析基于板材柔性成形思想,提出了在板材多点成形过程中使用柔性防皱工艺抑制板材起皱的方法。详细介绍了离散钢垫、条形钢垫及复合弹性垫等柔性防皱工艺的成形原理及结构形式;基于防皱钢垫结构特征及工作原理,分析了各柔性钢垫抑制板材起皱的机理及成形时所具有的优点。分析结果如下:从钢垫整体柔性角度进行对比,离散钢垫的柔性最好,其“点状”的离散形式使钢垫在横向及纵向均具有较高的柔性。此外钢垫以镶嵌的形式与带孔聚氨酯板组合成形一体,其旋转时完全不受聚氨酯垫限制,具有较高的自由度;从提升模面质量的角度进行对比,条形钢形成的模面最好。其“线型”离散的方式,使钢垫整体既具有较高的连续性,又具有较高的刚度,大幅度提升了形成模面的质量;从适用性角度上对比,复合弹性垫最佳。复合弹性垫可适用于不同材质、不同料厚的板材多点成形。复合弹性垫中离散钢垫和聚氨酯弹性垫组成的叁明治结构,可使钢垫单元不与板材直接接触,使得钢垫整体既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刚性,又可避免钢垫单元在成形过程中刮伤板材;对叁种柔性钢垫的常用工艺结构形式进行了介绍,并对各工艺结构的适用状况及优缺点进行了探讨。2.柔性防皱多点成形有限元模型建立对有限元模拟的求解算法、基本板壳单元理论及材料弹塑性本构关系展开了探讨;研究了数值建模中的单元选择、材料模型选用、接触及摩擦处理、边界条件及网格类型设置等问题;对数值模拟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叙述了本文所采用的应对措施;建立了在多点成形过程中采用无垫、使用聚氨酯弹性垫、使用复合弹性垫、使用离散钢垫及使用条形钢垫的有限元数值模型。3.柔性防皱多点成形研究建立了柔性防皱方法的有限元模型。通过与无垫及使用聚氨酯弹性垫的多点成形方式对比,研究了不同柔性防皱工艺对板材成形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柔性防皱工艺可显着改善板材多点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分布状态,提升板材塑性变形程度,抑制起皱、压痕及直边缺陷的产生;综合对比了各柔性防皱工艺对板材起皱缺陷的抑制能力,以及对板材成形精度的提升作用。结果表明:条形钢垫抑制板材起皱的能力最强,但其在成形件横向及纵向成形质量存在差异。离散钢垫抑制板材起皱的能力一般,但其形成模面的精度最高,成形钢板类成形件时精度较高。复合弹性垫成形板厚较薄及材质较软的成形件时,可有效抑制板材起皱,并使成形件具有较高的精度;进行了各柔性防皱工艺的成形试验,并将成形件检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基本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及有效性。4.其它曲面件柔性防皱成形研究分析了瓜瓣形件、马鞍形件及椭球面件的几何结构特征,依次在叁种成形件的多点成形过程中使用复合弹性垫、离散钢垫及条形钢垫抑制板材起皱。根据成形件的结构尺寸,对应的设置了相应柔性钢垫的结构参数,并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根据成形件的特点合理选择柔性防皱工艺,可有效改善板材成形质量,抑制起皱缺陷,并最大限度的提升板材成形精度。5.柔性防皱工艺钢垫排列方式及工艺参数对板材成形结果的影响基于柔性钢垫的结构特点,研究了柔性防皱工艺中钢垫的排列方式对板材成形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钢垫排列方式,可显着改善板材表面应力应变分布状态,进一步提升板材成形质量及精度。相较于无垫成形方式,在多点成形过程中使用常规排列、交错排列及交互排列方式的离散钢垫,可将成形件平均误差分别降低70.19%、72.44%及74.70%。与常规排列方式相比,在板材多点成形过程中使用交错排列及交互排列的离散钢垫,可进一步将成形件平均误差降低7.86%及15.12%;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条形钢垫中聚氨酯板的厚度对板材成形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条形钢垫结构设计时,选择合适的聚氨酯垫厚度,能显着改善板材成形质量,并大幅度提升板材成形精度;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复合弹性垫中两层聚氨酯板的厚度对板材成形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垫单元上、下侧聚氨酯垫厚度选择不同数值会显着影响板材成形结果,靠近板材侧的聚氨酯垫厚度需较薄,通常设置为5 mm,而靠近冲头单元侧的聚氨酯垫厚度则需根据经验数据及数值模拟结果进行确定。6.多层钢垫对板材成形结果的影响研究了在柔性防皱工艺中使用多层钢垫对板材成形结果的影响。建立了具有多层钢垫的离散钢垫、条形钢垫及复合弹性垫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并对成形件的应变、回弹及成形精度等展开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单层钢垫的离散钢垫相比,使用具有双层钢垫的离散钢垫能进一步提升成形件表面应力应变分布的均匀性,增大板材塑性变形程度,提升成形精度;随着钢条层数的增加,条形钢垫整体刚度逐渐增强,可进一步增强条形钢垫抑制板材起皱的能力。但同时发现,增加钢条层数并不能完全消除使用条形钢垫后成形效果具有方形性的缺陷。此外,使用钢条层数过多,会造成条形钢垫柔性下降,成形具有局部小特征成形件时会变得困难;与无垫成形相比,使用具有双层钢垫的复合弹性垫可大幅度提升成形件应力应变分布的均匀性,降低板材产生皱纹的趋势,提升成形精度,并减小回弹。与单层钢垫的复合弹性垫相比,在复合弹性垫中使用双层钢垫后,成形件回弹减小了35.11%,最大误差值降低了13.2%。(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崔名扬[5](2019)在《叁维曲面件分段多点成形及其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工业产品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单一、批量的产品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生产的要求。而多点成形作为板材柔性成形方法,具有可重构模具型面功能,可以实现产品的柔性化和个性化生产。与传统模具不同,多点模具可以实现一套模具成形多种工件,极大降低模具制造成本,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因此,对于多点成形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研究了叁维曲面件的分段多点成形,将分段方法和多点成形相结合,利用多点成形设备离散可变形的特点,在保证大型板材不分离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分区域成形,实现小设备对大型叁维曲面件的成形。本文对中厚板的固定冲头分段多点成形进行研究,对影响其成形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最终得到成形质量良好的成形件。另外,本文还研究了薄板的摆动冲头分段多点成形,指出摆动冲头的应用能够有效抑制薄板成形过程中出现的压痕、起皱、边缘效应等缺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分段多点成形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研究建立分段多点成形有限元模型,探讨材料参数、载荷与边界条件、接触和摩擦类型、单元类型以及网格划分的具体设置。研究了重迭区大小、冲压方向以及过渡区设计对成形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设置重迭区大小能够减轻分段交界处剧烈的塑性变形,减轻分段交界痕,有效提高板材分段成形效率;合理设置板材的冲压方向使前后两段成形在重迭区部位较好的吻合,使多点成形压力机的行程最小,有助于成形受力状态良好,板材变形均匀,减轻过渡区的不均匀变形,提高成形件的成形质量;过渡区设计(重迭区对应多点模具型面的优化设计)使有效成形区和刚性区之间缓冲连接,减轻分段成形过渡区的剧烈塑性变形,减轻或消除成形过程中的压痕、起皱、分段交界痕等缺陷。2.分段多点成形工艺实验研究构思了叁维曲面件分段多点成形工艺实验方案,通过球形件及鞍形件的分段多点成形实验来验证重迭区大小、冲压方向和过渡区设计对分段多点成形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重迭区大小、冲压方向和过渡区设计能够提高板材分段成形效率,减小压机行程,减轻过渡区剧烈的塑性变形,抑制压痕、起皱、分段交界痕等成形缺陷,得到成形质量良好的成形件。3.多点模具冲头的球头半径对于板材成形质量影响的研究分析多点模具冲头的球头半径大小对于板材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增大基本体(又叫冲头)的球头半径可以增大成形曲面和多点模具的接触面积,使得基本体和成形曲面间的应力应变得到分散,接触位置的局部剧烈变形减弱,成形件的质量有所改善。为了避免球头半径过大造成多点模具和板料的干涉问题,提出了使用摆动冲头多点成形装置。4.摆动冲头分段多点成形的数值模拟研究与固定冲头多点模具的冲头不同,摆动冲头多点模具的冲头可以自由摆动,通过摆动冲头跟随板材变形而摆动形成包络面取代传统模具的模具型面进行板材成形。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摆动冲头分段多点成形的成形质量进行模拟分析,并与固定冲头分段多点成形的成形质量对比,结果表明:利用摆动冲头进行薄板的分段多点成形可以有效的抑制压痕、起皱和分段交界痕等成形缺陷,加工出成形质量良好的实验件。5.摆动冲头分段多点成形工艺实验研究基于对摆动冲头分段多点成形的成形特点、成形原理及成形过程进行分析,分别在摆动冲头和固定冲头多点模具的条件下对板材进行分段成形实验。通过实验验证摆动冲头多点模具在分段多点成形工艺中的可行性及通用性,结果表明:摆动冲头多点模具的冲头可以随板材变形而摆动,增加了多点模具与板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和多点模具对板材的法向约束,有效的减轻或消除板材固定冲头多点成形过程中的压痕、起皱和分段交界痕等缺陷,得到成形质量良好的成形件。(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许连超[6](2019)在《多点旋压曲面件成形工艺及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对板形件产品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复杂曲面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传统冲压等成形工艺在曲面件生产上适用于量产化产品的制造,对于小批量、灵活度高的叁维复杂曲面件成形而言并不适合。考虑生产成本及工艺的繁琐程度等因素,目前尽量采用柔性成形技术加工叁维曲面件,如多点模具成形、渐进成形或旋压成形技术等,但依然存在着不小的难度。为了更好的满足生产自动化与产品个性化的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多点旋压的成形方法,并对该技术的成形设备及成形工艺进行研究。多点旋压成形工艺是结合多点模具成形、渐进成形和滚珠旋压成形等工艺特点,而设计出的一种低成本、高精度的新型曲面件加工方法。其成形原理是利用集群钢珠组成的多点模具与控制成形件形状的底模对板料形成对压模式,并驱动钢珠作无序旋转运动使板料逐渐与底模表面贴合,最终成形出叁维曲面件。可更换不同型面的底模来成形出回转体曲面件或非回转体的复杂曲面件,因此多点旋压工艺在小批量、高精度的曲面件制造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与研究价值。此论文具体研究内容与结论:1.首先介绍了多点旋压工艺的成形原理,并对多点旋压成形时板材所受的应力,应变和减薄率进行了探究。分析了咬入角、钢珠尺寸等工艺参数对成形的影响。也对多点旋压模型中钢珠的轨迹及受力情况进行了理论计算,为模拟与实验提供了理论依据。2.首先对压旋同步式与异步式多点旋压模型进行叁维建模,然后分别研究了两种工艺在成形过程中应力与应变的分布和变化规律,最后对两种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得出压旋同步式的应力、应变较大且变化更均匀,而压旋异步式在钢珠旋转过程中由于成形件的残余应力得到充分释放,回弹量小,成形质量高。3.在同步式多点旋压模型中对不同钢珠尺寸和给进比进行成形模拟,并对模拟结果的应力、应变及厚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钢珠作用下应力、应变与厚度分布更均匀,成形质量最好。随着加载时钢珠给进比增加,起皱现象加重,成形质量降低。4.对异步式多点旋压中不同钢珠尺寸与加载圈数进行成形模拟与对模拟结果的应力应变及厚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mm钢珠的成形效果最佳,且随着加载圈数增加,应力值逐渐降低,同时应力与应变分布的均匀性增加,成形质量明显提高。5.对多点旋压成形设备进行介绍,并对不同工艺参数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实验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得出成形件的减薄率与合模精度与模拟结果相符,且成形质量非常高,从而为叁维曲面件的成形提供了一种新型、有效的成形方法。(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林坚磊[7](2019)在《板材柔性压边多点成形工艺及其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板材冲压成形是现代工业生产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尺寸精度高、生产周期短、加工效率高、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优点。对于具有复杂形状或变形量较大的零件冲压成形,由于板材各部分的流动量不同,易产生起皱、拉裂等缺陷,通常采用压边装置限制板材流动来抑制起皱、拉裂等缺陷。传统的压边方法,不符合板材自身所受应力的需要,金属流动往往受到限制,容易造成金属堆积或者减少,产生起皱或者拉裂等缺陷。柔性压边多点成形技术是多点成形与柔性压边工艺相结合的一种板材成形方法。多点成形可以快速成形叁维复杂曲面件,能够降低模具生产成本,缩短工件生产周期,可实现板材快速、柔性成形。柔性压边装置由压边条(或压边圈)和离散压边块(或液压缸)组成。在压边成形过程中,可根据成形件形状,合理布置压边块位置,适当改变压边力的大小,使成形件的应力应变及厚度分布更加均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柔性压边多点成形原理及拉深成形力学分析以盒形件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柔性压边多点成形工艺的设计思想和技术特点,进行了拉深成形理论分析;根据盒形件成形特点和冲压成形过程中的受力不均匀特征;对其进行几何形状分区并受力分析,分析研究各个区域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状态。(2)柔性压边多点成形工艺实验探讨了柔性压边多点成形工艺的设计思想和成形原理,对成形工艺进行实验研究,证实这种成形方法的可行性及成形优势。实验过程中,采用柔性压边装置和多点模冲压成形,对比分析成形实验件。结果表明:成形相同深度盒形件时,在适当压边力组合、压边条厚度越大以及压边条分层越多组合方式下,可以获得最优成形件。(3)柔性压边多点成形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基于板材塑性成形理论,探讨了板材变形时的屈服准则和塑性流动准则;根据薄板大挠度塑性变形,研究了动力有限元分析基本方程和虚功原理。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柔性压边多点成形有限元模型,介绍了有限元模型建立过程,包括定义几何模型中的接触条件、摩擦类型、载荷大小及边界约束条件以及各部件网格划分;为板材柔性压边多点成形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奠定基础。(4)压边条参数对柔性压边多点成形的影响建立不同参数压边条有限元模型,系统研究了压边条不同的分层方式、厚度以及材质对成形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压边条比不使用压边条获得的成形件质量好;相同厚度压边条,被分层数越多,应力应变及厚度分布越均匀,板材流动越合理;采用不同材质压边条压边成形时,弹性模量较大的65Mn弹簧钢比2024-O获得的成形件应力应变分布均匀,控制起皱现象明显,成形深度也更大。(5)压边力参数对柔性压边多点成形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压边载荷和摩擦系数对柔性压边多点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压边载荷在0.1-3MPa区间范围内,随着压边力的增大,成形件应力应变以及板材厚度分布趋于均匀,成形件质量变好;摩擦系数在0.05-0.5区间范围内,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成形件应力分布区间减小,厚度分布更为均匀,且当摩擦系数为0.5时,出现了拉裂现象。因此,选用合理的压边载荷和摩擦系数,才能获得应力应变分布均匀,减薄率较小的成形件。(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郝永梅,覃妮,邢志祥,岳云飞,严欣明[8](2019)在《基于记忆模拟退火与粒子群的多点小孔泄漏信号盲分离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减少环境噪声及其多点泄漏信号的相互影响,提高管道泄漏定位精度,提出一种盲源分离算法,即基于记忆模拟退火与粒子群(Memory Simulated Annealing an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MSAPSO)的盲源分离算法。将嵌入记忆器的模拟退火算法与粒子群算法引入盲源分离算法中,结合概率突跳性在解空间中随机寻找极大似然目标函数,通过循环迭代得出全局最优,改善迂回搜索方式,提高收敛速度与分离精度。并将MSAPSO盲源分离算法应用于城市压力管道多点小孔泄漏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MSAPSO盲源分离算法,将管道多点泄漏定位平均误差从7.7%降到3.3%。(本文来源于《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何颖,于琴,刘中宪[9](2019)在《考虑散射效应沉积河谷空间相关多点地震动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考虑地震波散射效应的沉积河谷空间相关多点地震动模拟方法。基于弹性波传播理论,采用合理功率谱、相干函数和传递函数模型,借助原型谱表示法得到沉积河谷空间相关多点地震动,并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其中,传递函数应用动力边界元法计算,可在很宽的频带内精细模拟沉积河谷中波型转换及聚焦效应。针对常见V型河谷开展了计算模拟,结果表明,河谷地形及松软沉积层对地震波传播具有显着影响,河谷地表地震动空间差异性十分显着,一维模型难以考虑地震波的散射及聚焦效应,从而会明显低估沉积内部部分区域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沉积河谷中大跨结构抗震设计宜采用考虑地震波散射效应的空间相关多点地震动输入。(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9年07期)

贾少敏,王子琦,赵雷,马海涛[10](2018)在《多点激励下隔震桥梁非线性随机振动的时域显式迭代模拟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地震动的随机性与空间变异性、隔震支座的非线性特征及其安装数目少的特点,隔震桥梁地震响应分析是一典型的多输入局部非线性随机振动问题。采用Bouc-Wen模型描述隔震支座的非线性恢复力,建立多点地震激励下隔震桥梁结构的运动方程,并将得到的非线性运动方程改写为关于状态变量的拟线性方程,基于精细时程积分法和龙格-库塔法构造拟线性方程及隔震支座滞回位移方程的时域显式降维迭代求解格式。再以此高效算法为基础,应用随机模拟法计算多点激励下隔震桥梁随机地震响应的统计量。数值算例表明,所建立的方法计算速度快、精度高,可用于实际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验算。(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8年12期)

多点模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雷暴风对建筑物和输电线塔等结构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为了准确估算结构的动力响应,获得可靠的风速样本至关重要。该文结合多元经验模态分解(MEMD),调频函数/调幅函数(AM/FM)分解和本征正交分解(POD)建立了基于时频分析的非平稳多点风速的模拟方法。第一,采用MEMD分解多点风速,产生固有模态函数;第二,采用AM/FM分解计算各点的固有模态函数的瞬时频率和瞬时幅值;第叁,利用POD对瞬时频率解耦;第四,将瞬时幅值和解耦后的瞬时频率用于重构多点非平稳风速。实测多点雷暴风的模拟结果表明:MEMD-AM/FM分解-POD方法能满意地模拟多点非平稳雷暴风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点模拟论文参考文献

[1].郑天成,侯卫生,何思彤.基于二维地质剖面的叁维地质结构多点统计学模拟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9

[2].宋淳宸,苏延文,黄国庆,刘瑞莉,杨成.基于多元EMD-AM/FM分解的多点非平稳雷暴风速模拟[J].工程力学.2019

[3].王春光,宋亚杰,朱然.多点激光冲击强化对TC17钛合金表面残余应力和表面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J].应用激光.2019

[4].瞿二虎.板材多点成形过程中的柔性防皱方法及其数值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9

[5].崔名扬.叁维曲面件分段多点成形及其数值模拟[D].吉林大学.2019

[6].许连超.多点旋压曲面件成形工艺及数值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9

[7].林坚磊.板材柔性压边多点成形工艺及其数值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9

[8].郝永梅,覃妮,邢志祥,岳云飞,严欣明.基于记忆模拟退火与粒子群的多点小孔泄漏信号盲分离方法[J].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何颖,于琴,刘中宪.考虑散射效应沉积河谷空间相关多点地震动模拟[J].岩土力学.2019

[10].贾少敏,王子琦,赵雷,马海涛.多点激励下隔震桥梁非线性随机振动的时域显式迭代模拟法[J].工程力学.2018

标签:;  ;  ;  ;  

多点模拟论文-郑天成,侯卫生,何思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