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心》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黑暗之心》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论文摘要

英国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黑暗之心》是英国二十世纪最富盛名的小说巨著之一。小说以其浓郁的现代主义特色、首创的叙述模式、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英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论文将《黑暗之心》置于后殖民主义理论框架内,围绕“东方主义”、“他者”身份、“属下”的“发声”以及“杂糅”和“模仿”这几个理论主题,对作品进行后殖民主义的多视角综合性的系统解读。论文包括七个部分,除导言和结论部分外共有五章。导言部分介绍康拉德及其代表作《黑暗之心》相关背景知识,描述了论文的框架结构和研究方法,指出论文的研究结果和研究意义。第一章是文献综述,该章介绍了国内外关于《黑暗之心》的研究。第二章介绍了后殖民主义批评的主要理论,特别是爱德华·W·赛义德、加里特里·C·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的理论观点。第三章结合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和“他者”理论,提炼出《黑暗之心》中的后殖民主义话语和“他者”形象,分析了西方文学叙事和殖民主义之间的关系。第四章通过“属下”和“发声”理论论述了该作品中黑人和妇女处于欧洲男性白人压迫之下,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发出自己的“声音”的生活状态,并将研究拓展至“种族属下”和“性别属下”的分析层面。第五章利用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结合对小说人物的心理分析,得出了运用“杂糅”与“模仿”作为反抗殖民的策略方式。结论部分指出作品直接或间接反映出的殖民者对他者“东方”的暴行、殖民地人民“属下”的生活处境和心理状态,借助霍米·巴巴的“杂糅”与“模仿”原理提出了殖民反抗的策略。论文丰富了《黑暗之心》的研究视角,揭露了殖民统治对当代后殖民现实产生的消极影响,提出了后殖民反抗策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解构西方强权,构建各种族和睦相处的国际社会给予了启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Table of Contents
  • Quotes
  • Chapter One Literature Review
  • 1.1 Foreign Research
  • 1.2 Domestic Research
  • Chapter Two Postcolonial Critical Theories
  • 2.1 Definition and Associations of Postcolonialism
  • 2.2 Underlying Theories of Postcolonialism
  • 2.3 Representative Theorists and Their Perspectives
  • Chapter Three"orientalism" and "the Other"——the Dark "Orient"
  • 3.1 Edward W.Said's Theories Regarding Postcolonialism
  • 3.2 Orientalism and "the Other" Reflected in Heart of Darkness
  • 3.2.1 The projected image of Africa as "the Other World"
  • 3.2.2 The depicted image of Africans as Beasts
  • 3.3 The Part Western Literature Narration Plays on Imperialism
  • Chapter Four"Subaltern" and "Voice"——the Silence of the "Orient" andWomen
  • 4.1 Gayatri Spivak's Theories Regarding Postcolonialism
  • 4.2 Ethic Suballern
  • 4.3 Gender Subaltern
  • Chapter Five"Psychological Analysis", "Hybridity" and "Mimicry" ——theRevolt Strategy
  • 5.1 Homi Bhabha's Theories Regarding Postcolonialism
  • 5.2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Heart of Darkness
  • 5.3 "Hybridity" and "Mimicry" as strategies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中文参考书目
  • 读硕期间学术成果
  • Acknowledgements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文明的消解——《黑暗之心》中七大死罪的在场与缺场[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6(07)
    • [2].藉中国古典美学试析《黑暗之心》中言、意、象的关系[J]. 外国语文 2009(02)
    • [3].“非我族类”禁锢下的“东方”危机——《黑暗之心》的后殖民主义解读[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6)
    • [4].现代主义视角下《黑暗的心》主题探析(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2011(10)
    • [5].人格素描与影子符号——《黑暗之心》与《蝇王》的人物塑造比较[J]. 名作欣赏 2009(30)
    • [6].解读《黑暗之心》中的女性形象[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5(08)
    • [7].康拉德《黑暗之心》近十年的研究述评[J]. 青年文学家 2013(26)
    • [8].黑暗之中的伦理道德之光——《黑暗之心》叙事层次的伦理学解读[J]. 江西社会科学 2016(04)
    • [9].文学与电影双重艺术符号中的“空心人”[J]. 电影文学 2009(23)
    • [10].可改编与不可重现及主题意蕴的保留——藉《黑暗之心》的改编试论小说艺术与电影艺术间的若干基本问题[J]. 中州学刊 2008(01)
    • [11].边缘人——论《黑暗之心》中主人公库尔茨的身份困境[J]. 神州 2011(30)
    • [12].论《黑暗之心》的框架叙事模式[J]. 世界文学评论 2009(02)
    • [13].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视野解读《黑暗之心》[J]. 作家 2011(08)
    • [14].以文为医:《黑暗之心》的疗伤叙事与康拉德的精神救赎[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15].从话语的人际意义解读《黑暗之心》的殖民主义意识[J]. 文教资料 2008(27)

    标签:;  ;  ;  ;  ;  

    《黑暗之心》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