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穴丛刺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早期神经损伤及脑水肿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头穴丛刺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早期神经损伤及脑水肿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脑水肿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常见的基本病理学变化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并发症。因此探讨脑水肿发生及发展的机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多年的研究,针刺的脑保护作用已被逐渐认识和接受,但不同针法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目的:观察头穴丛刺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及继发脑水肿的影响和变化规律,探讨头穴丛刺法治疗缺血性脑水肿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头穴丛刺组。各组随机分成6h、1d、2d、3d、5d五个时间点,对大鼠进行实验观察:(1)观察各组实验大鼠在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2)HE染色和电镜观察脑组织形态改变以及突触数目和结构的变化;(3)测定损伤侧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并观察头穴丛刺法治疗对它们的影响;(4)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MMP-9和AQP4蛋白表达变化及头穴丛刺法治疗对它们的影响。结果:(1)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形态、突触数目、脑组织水含量和EB含量、MMP-9和AQP4蛋白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2)头穴丛刺组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3)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头穴丛刺组神经细胞肿胀和间质水肿减轻,神经元数量增多,新生毛细血管增多;电镜观察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头穴丛刺组神经元胞体内可见丰富的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和其它细胞器,且结构完整,突触数目增加,膜活性区明显增多,突触小泡增加。(4)脑水含量和EB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头穴丛刺组损伤侧脑组织水含量和EB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头穴丛刺组损伤侧脑组织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AQP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1)头穴丛刺法能够明显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神经功能,从神经行为学角度揭示头穴丛刺法的脑保护作用。(2)头穴丛刺法能够促进缺血区及半暗带损伤神经元的修复、胶质细胞和毛细血管的增生,改善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从病理形态学角度揭示头穴丛刺法的神经可塑性。(3)头穴丛刺法能够增加缺血区及半暗带的突触数目,加强突触的传递功能。(4)头穴丛刺法能够降低缺血侧脑组织EB和水含量,减少MMP-9的表达,调节AQP4的表达,减轻由于再灌注损伤导致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强,从而减轻脑水肿。(5)头穴丛刺法通过减轻脑水肿,在脑缺血再灌注早期起到挽救和保护受损神经元,改善神经功能的治疗作用。

论文目录

  •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现代医学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认识
  • 1.1 再灌注和再灌注损伤
  • 1.2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的机制
  • 1.3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继发脑水肿的可能机制
  • 2 祖国医学对脑缺血的认识
  • 2.1 中风病名的演变
  • 2.2 中风的病因病机
  • 2.3 中风的针灸治疗记载
  • 3 针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 3.1 改善脑血流
  • 3.2 调节电生理活动
  • 3.3 清除自由基
  • 3.4 降低中枢系统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
  • 3.5 维持细胞内外离子稳态
  • 3.6 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 3.7 调节缺血区脑组织的能量代谢
  • 3.8 抑制缺血区神经细胞凋亡
  • 4 头穴针刺治疗中风的研究概述
  • 4.1 头穴针刺理论的源流
  • 4.2 头针疗法治疗中风临床研究进展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头穴丛刺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行为学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实验二:头穴丛刺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实验三:头穴丛刺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水肿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讨论
  • 1 实验性MCA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
  • 1.1 动物模型的选择
  • 1.2 实验动物的选择
  • 1.3 模型制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2 针刺方案的选择
  • 2.1 头穴丛刺法概述
  • 2.2 头穴丛刺法的理论基础与机理探讨
  • 2.3 刺激量的选择
  • 3 头穴丛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的影响
  • 4 头穴丛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4.1 光镜下组织形态的改变
  • 4.2 电镜下超微结构的变化
  • 4.3 梗死区及半暗带突触数目及结构的变化
  • 5 头穴丛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BB通透性及继发脑水肿的影响
  • 5.1 头穴丛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损伤侧脑组织EB含量的影响
  • 5.2 头穴丛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损伤侧脑组织水含量的影响
  • 5.3 头穴丛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损伤侧脑组织MMP-9含量的影响
  • 4含量的影响'>5.4 头穴丛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损伤侧脑组织AQP4含量的影响
  • 6 问题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头穴丛刺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早期神经损伤及脑水肿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