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内胺化反应论文-张衡,牟学清,陈弓,何刚

分子内胺化反应论文-张衡,牟学清,陈弓,何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子内胺化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苯甲酰亚胺高烯丙酯,全氟碘代烷烃,胺化全氟烷基化反应,1,3-恶嗪

分子内胺化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张衡,牟学清,陈弓,何刚[1](2019)在《铜催化苯甲酰亚胺高烯丙酯的分子内胺化全氟烷基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铜催化苯甲酰亚胺高烯丙酯底物的分子内胺化全氟烷基化反应.该反应以全氟碘代烷为全氟烷基化试剂,醋酸铜为催化剂,邻菲啰啉为配体,在醋酸银存在下以中等的收率实现苯甲酰亚胺高烯丙酯底物末端双键的胺化全氟烷基化,最终生成1,3-恶嗪类分子.多种官能团取代的苯甲酰亚胺高烯丙酯和具有不同碳链长度的全氟碘代烷烃都能适用于该反应,为多氟烷基取代的1,3-恶嗪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简洁的方法.多氟烷基取代的1,3-恶嗪类化合物还可在温和条件下高效转化为γ氨基醇衍生物.初步的机理研究证明该反应经历了全氟烷基自由基对碳碳双键的亲电加成,之后苯甲酰亚胺基团作为分子内亲核性胺源经历分子内亲核取代途径生成1,3-恶嗪骨架.(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田宇[2](2019)在《自由基参与的分子内不对称碳氢键胺化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性含氮杂环是众多天然产物、药物以及生物活性分子结构的重要组成单元,因而发展高效的不对称催化方法来合成手性含氮杂环化合物受到了化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相较于传统的合成方法,近年来发展的不对称碳氢键胺化反应因其高反应效率和原子经济性成为了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成功发展的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键活化和金属氮宾插入碳氢键等策略往往需要使用钯、铱、铑等贵金属作为催化剂,反应的底物范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亟需发展其它高效的不对称碳氢键胺化反应克服现有合成方法的缺陷。刘心元教授课题组之前成功发展了金属铜/手性磷酸协同催化体系实现了自由基进攻烯烃引发的非活性烯烃不对称双官能团化反应。本文利用铜/手性磷酸协同催化体系实现了分子内的不对称碳氢键胺化反应来高效地构建手性含氮杂环化合物。使用偕二取代的脲类芳基化合物作为底物,通过系统的反应条件(铜盐、手性磷酸、氧化剂、NHPI衍生物、添加剂、溶剂等)筛选,成功地实现了自由基参与的分子内非活性碳氢键不对称胺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氧化剂,添加剂和经修饰后的手性磷酸对反应的效率和对映选择性的提高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反应的普适性考察中,发现苯环上可以很好的兼容吸电子和给电子基团,以及芳杂环和不饱和的烯烃、炔烃等取代基团,说明该反应具有较好的底物适用范围和官能团耐受性,可以用于合成含不同取代基和官能团的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手性四氢吡咯类化合物(产物对映体过量值可到达94%),并有望成为一个高效和可供选择的合成工具来合成手性含氮杂环化合物。在机理研究实验中,通过对副产物形成的分析,发现这些副产物的生成都由关键的活性苄基自由基中间体转化而来,证明了在反应过程中经历了分子间自由基攫氢的历程。本文的研究首次实现了经由自由基攫氢历程实现的不对称碳氢键胺化反应,拓展了铜/手性磷酸协同催化体系在自由基不对称化学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刘明珠[3](2019)在《Pd(Ⅱ)催化的分子内Cope型氢胺化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硝酮是一类高活性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杂环和天然产物的合成当中。同时也是生物系统中最合适的自旋捕获剂之一。其次,硝酮还可以应用到生物标记中,将两个立体电子对比的硝酮标记结合到细菌肽聚糖中并同时通过应变促进的炔-硝酮环加成(SPANC)检测,能够同时研究多于一种生物分子。截至目前,已经被报道的合成的方法有:胺氧化成硝酮、羟胺缩合、肟的烷基化、重排反应等。尽管已经有如此之多的合成方法,但这些方法仍然存在着瑕疵。例如反应所需温度高,而且底物的普适性也不是很好等。因此,开发一种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反应体系简单,操作容易,对水和空气不敏感的环状硝酮的合成方法,非常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在此,我们开发出了二价钯催化的分子内Cope-型氢胺化反应。初步探索到了Pd(Ⅱ)催化的Cope-型氢胺化反应形成环状硝酮范围和局限性。在几种类型的肟类化合物中,包括碳和氮链接的烯基肟类化合物,都可以有效地环化形成5元和6元的环状硝酮化合物,产率中等至良好。通过对这些不同类型底物的比较研究,可以得出一种反应趋势,即Lewis碱基越少,配位的肟基越容易环化。本反应原料合成简单,以二价钯作为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和,操作容易,对水和空气不敏感,底物的适用范围广,为分子内Cope-型氢胺化反应提供了新的合成方法。(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周莉[4](2019)在《炔烃参与的分子内去芳构化及磺酰化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讨论了利用亚磺酸钠盐作为磺酰基自由基源与联芳基炔酮发生磺酰化/去芳构化反应构建螺环[5.5]叁烯酮的研究工作。论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章内容:1.炔烃参与的分子内去芳构化合成螺环己二烯酮结构及亚磺酸钠盐参与的磺酰化反应的研究本章主要从两个部分进行介绍。在第一部分中介绍的是炔烃参与分子内去芳构化合成含有螺环己二烯酮结构分子的反应。我们根据反应进行的方式不同,分别从叁个方面介绍了近几年来有关去芳构化反应的发展历程。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对有关亚磺酸钠盐参与的直接构建C-SO_2键的磺酰化反应进行了研究,从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并分别介绍了相应的发展历程。2.联芳基炔酮的磺酰化/去芳构化反应的研究第二章中我们主要介绍了使用联芳基炔酮作为底物与亚磺酸钠盐发生磺酰基自由基诱导的分子内去芳构化反应的研究。该反应的优点是:(1)在温和的条件下能以较高的收率得到各种取代的螺环[5.5]叁烯酮化合物;(2)反应时间短且实验的操作简单;(3)在实验过程中用到的二水醋酸锰是一种市售且便宜的氧化剂。(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赵晓鹏[5](2019)在《铁催化迭氮化物分子内C-H胺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探讨了铁催化迭氮化物的分子内C?H胺化反应。论文内容分为以下叁个章节。第一章为文献综述,主要总结了铁催化条件下有机迭氮化合物的C-H胺化反应研究在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根据迭氮化合物的类型,分别介绍了烷基迭氮化物、烯基/芳基迭氮化物以及酰基迭氮化物等叁类迭氮化物在铁催化下的C-H胺化反应。第二、叁章为硕士期间所做的工作,概括总结如下:1.利用FeCl_2和β-二酮亚胺配体组成的简单催化体系,实现了α-迭氮基酰胺的分子内C(sp~3)-H胺化反应,从而高效的合成了一系列多取代的咪唑啉酮化合物。该方法条件简单,操作简便,底物适用范围广,为咪唑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原子经济性高的新途径。2.初步探讨了铁催化下烷基迭氮发生分子内对芳基C(sp~2)-H键插入反应的可行性。以?-迭氮基苯丙酸酯为底物,考察了不同的铁催化体系的催化效果,发现预期的C(Ar)-H胺化反应没有发生,得到脱氮气和氢迁移后得到?-胺基-β-苯基丙烯酸酯异构化产物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张惠敏[6](2019)在《NHC催化分子内S_N2'反应和Pd催化邻碳硼烷B(4,5)-H芳基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理论与计算化学的快速发展,运用量子化学方法探究有机反应和催化反应的机理细节和选择性产生的根源已经成为人们了解反应本质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论文选取了几个有关氮杂环卡宾(NHC)催化反应和B-H键活化功能化的反应,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其机理和/或选择性产生的根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成果可以帮助人们从分子层面理解相关反应的反应本质,对设计新的催化剂或新的类似反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论文的第一章内容简要介绍了NHC催化有机反应的相关研究背景和碳硼烷B-H键活化功能化的研究进展;第二章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方法和部分表征方法;第叁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介绍了对叁个不同反应的机理和选择性的DFT研究,第六章是全文总结。以下是关于这叁个研究对象反应的简单介绍。一:NHC催化分子内S_N2'亲核取代反应的机理和立体选择性的理论研究关于最近报道的具有立体选择性的叁取代烯丙基溴化物的醛类化合物的分子内S_N2'亲核取代反应,我们推测了它可能的反应机理,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DFT研究。计算结果显示,整个催化反应过程包括四个阶段:NHC对反应底物发生亲核进攻、“Breslow”稳定中间体的生成、S_N2'亲核取代以及最后NHC催化剂的再生并伴随产物的脱除。作为可能发生的副反应,NHC和反应物中烯烃碳之间的反应也用DFT方法进行了计算,并且根据计算结果我们排除了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S_N2'亲核取代这一步被确定为既是反应的决速步又是立体选择性产生的决定步,并且产生R构型产物的过渡态的能垒要比产生S构型产物的过渡态的能垒要低,这一计算结果也和实验上的结果相吻合。进一步的分析表明,NHC是促使整个反应发生的催化剂,并且实验中加入的碱类添加物DBU在催化剂NHC的再生和“Breslow”稳定中间体的生成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关键驻点的分子表面静电势(MEPs)图的分析,首次从分子层面解释了DBU在协助质子转移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对相关原子的亲电和亲核Parr函数(P_k~+和P_k~-)的计算和相关分子的前线分子轨道(FMO)的分析,从根本上了解释NHC促进反应的发生的原因。这些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今后探究NHC催化分子内S_N2'亲核取代反应的反应机理提供更深刻的见解,同时也为人们了解NHC和DBU是如何协同合作促进这类反应发生的提供了探索思路。二:无碱无催化剂条件下合成功能化的二氢苯并恶唑的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最近,Biju课题组在研究NHC催化环化反应时,发现一种在无碱和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一系列功能化的二氢苯并恶唑的方法(Org.Lett.2017,19,5597),这为人们合成二氢苯并恶唑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兼容性好的途径,标志着该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用DFT方法详细研究了这个反应的反应机理。计算结果表明,整个反应机理包括叁个过程:反应物中的氮中心对碳碳双键实现亲核进攻,亚胺上亲电性相对较高碳原子的构象异构,最后分子内的环化生成产物苯并恶唑。第一步的亲核进攻是整个反应的决速步骤。除此之外,我们还研究了不同反应物混合在一起时的反应机理。计算结果显示,所计算的两种反应物在发生分子内反应时的能垒是相同的而分子间交叉反应的能垒是非常高的。这些计算结果和实验现象完全吻合,即在两种反应底物混合时,分子内的反应由于能垒相似而所得产物的产率相同,而分子间交叉反应由于反应能垒很高因此不可能发生。我们对交叉反应进行了扭曲/相互作用能(DIE)和非共价相互作用能(NCI)分析,以此来说明导致交叉反应能垒高的主要原因。通过研究取代基效应,我们发现了产物的产率和决速步能垒之间的相关性。取代基效应证明,反应物亚胺上连的取代基供电子效应越强越有利于反应的发生,反之则不利于反应的发生。叁:Pd选择性催化邻碳硼烷B(4,5)-H芳基化的理论研究碳硼烷是含有硼和碳原子的一类团簇分子,特殊的笼型结构使其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和芳香性,常被认为是苯分子的叁维类似物。最近,Yan课题组报道了利用瞬态导向法选择性催化邻碳硼烷B(4,5)-H键活化芳基化的实验研究,但是机理尚不明确。本课题运用DFT方法对该反应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子水平的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整个反应过程包括对B(4)位和B(5)位依次活化芳基化的两个相似过程,每个过程分别包含五个步骤:第一步,配体交换,邻碳硼烷和甘氨酸(glycine)作用生成具有羧基导向基的反应物,这是一个自发的过程。第二步,B-H键通过协同的金属化/去质子化(CMD)机理活化,催化剂中的Pd原子进攻碳硼烷上的硼原子,形成Pd-B键,同时脱除一分子羧酸。第叁步,氧化加成,ArI加成到金属中心Pd上,将其由Ⅱ价氧化成IV价。第四步,还原消除,在这步中实现了对碳硼烷B(4)和B(5)位的芳基化且Pd由IV价还原为Ⅱ价。第五步,产物的生成和催化剂PdX_2(X=AcO~-或者TFA~-)的再生。在活化B(4)-H键的第二步过程中,AcOH中的两个氧原子(O3和O7)协助参与的质子转移的路径是最佳反应路径,能垒是9.3 kcal/mol,在活化B(4)-H键的第四步过程中,一分子六氟异丙醇(HFIP)和一分子AcOH协助的氢转移路径是最佳反应路径,能垒是3.1 kcal/mol。并且,活化B(4)-H键的能垒是9.3 kcal/mol,活化B(5)-H键的能垒是6.5 kcal/mol,在实验条件下可以顺利进行。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和相关几何结构的变化证明了机理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3-01)

杨文铖,亓晓旭,陈品红,刘国生[7](2019)在《钯催化烯烃的分子内氟芳基化反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了一种钯催化的烯烃分子内氟芳基化反应,以Ar IF_2作为氟源和亲电试剂来活化烯烃,实现了4-芳基-1-丁烯的氟化关环反应,以中等到良好的收率得到氟芳基化产物.这类反应为从烯基芳烃出发合成氟代四氢萘和氟代色满提供了高效方法.(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9年01期)

王玉秀[8](2018)在《铜催化的分子内Cope型氢胺化反应合成芳香并环的六元环状硝酮》一文中研究指出硝酮已经有近百年的发展史,它不仅广泛应用于构建各种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和天然产物,而且也作为自由基捕获剂和治疗药剂,广泛应用于自由基化学和生物医药领域。环状硝酮常常作为合成生物碱及天然生物活性分子的中间体,在合成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近几年来,硝酮的合成方法层出不穷,但绝大部分都是依赖于传统的非催化合成,尤其是手性硝酮的催化合成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合成的硝酮化合物以醛式为主,酮硝酮的合成还存在很大的挑战性,而且,很多适合醛硝酮的缩合反应都不适用于酮硝酮。因此寻找一种绿色、高效、催化合成手性环状硝酮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Cope型氢胺化反应是Cope消除反应的逆过程,分子内Cope型氢胺化反应合成硝酮的方法屈指可数,且进展极为缓慢,近叁十年来,只报道了无机碱促进的特定底物的分子内的反应和我们课题组的铜催化的分子间的Cope型氢胺化反应。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硝酮化合物和Cope型氢胺化反应;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受本课题组之前报道的使用环丙烯为底物的分子间Cope-型氢胺化反应的启发,我们实现了铜催化的肟的分子内Cope型氢胺化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成功合成了苯、吲哚、吡咯并六元环硝酮化合物,并对苯并体系的不对称催化过程进行了尝试。(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赵朋远[9](2018)在《TiCl_4-手性磷酰胺催化非活化烯烃分子内不对称氢烷氧基化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有手性中心的四氢呋喃环结构广泛存在于众多药物和天然产物之中,是多种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组成片段。非活化烯烃分子内不对称氢烷氧基化反应以其便捷、高效、100%原子利用率成为构建手性四氢呋喃结构的一种重要方法。虽然当前在该反应不对称催化领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反应活性、对映选择性及底物适用范围等方面仍然有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如何更有效地实现非活化烯烃分子内不对称氢烷氧基化反应仍是有机合成中的一个难题和挑战。受到Lewis酸促进手性Br?nsted酸催化策略的启发,我们通过建立四氯化钛-手性磷酰胺催化体系,成功实现了非活化烯烃分子内不对称氢烷氧基化反应且具有较好的收率和ee值。本文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合成一系列以Binol为骨架的手性磷酰胺配体并成功地将其应用于非活化烯烃分子内不对称氢烷氧基化反应。同时,通过对其骨架修饰基团的考察,筛选出催化反应的最优配体。(2)对非活化烯烃分子内不对称氢烷氧基化反应的条件经行了系统的考察和优化,其中包括对反应溶剂,反应添加物,配位金属离子以及钛源等条件的筛选。(3)在此基础上,对非活化分子内烯醇底物进行拓展,获得一系列含有手性中心的四氢呋喃结构化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其中反应产率最高99%,反应ee值最高71%。(4)对四氯化钛-手性磷酰胺催化的非活化烯烃分子内不对称氢烷氧基化反应提出了叁种可能满足的反应机理:手性Br?nsted酸活化羟基机理;手性Br?nsted酸活化双键机理;钛催化机理。(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孟冬梅[10](2018)在《基于铜催化的C(sp~3)-H键分子内胺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饱和含氮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药物活性分子及光学材料中。而这些分子通常表现出很高的生物活性和光学特征。其中,吡咯烷是一种独特的结构单元,是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的常见骨架,用于合成抗肿瘤药物及降血糖药物,在临床医学中有诸多药用价值。因此发展高效的合成方法用于构建这种独特的结构单元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传统的构建氮杂环化合物的的方法是亲核取代、Buchwald-Hartwig偶联和Ullmann偶联反应、亚胺的烷基化及还原胺化等,这类方法在合成化学中有广泛应用,但需要预先官能团化底物,步骤冗长、繁琐,周期长,限制了底物适用范围。碳氢键是常见的惰性化学键,广泛存在于有机化合物中,发展更加高效的碳氢键活化构筑碳氮键的反应方法,在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碳氢键直接转化可避免预官能团化的繁琐合成步骤,是一类简捷、高效的化学转化方法。其中,最具挑战的是饱和烷烃的C(sp~3)-H键的直接官能团化。由于其高的键解离能、弱的配位作用以及多样性,使得C(sp~3)-H键的选择性官能团化变得非常有挑战,也成为了有机化学家追求的目标。惰性C(sp~3)-H键的直接官能团化反应方法,由于原子经济型和步骤经济性的特点,成为有机合成方法学研究中的前沿热点。这种反应方法能够把简单廉价的初始原料转化为高价值的产物。通过自由基策略的过渡金属催化的C(sp~3)-H键的直接官能团化反应,可以有效避免底物预先官能团化,同时简化原料、缩短反应流程,成功实现分子内远程C(sp~3)-H键直接胺化,给传统有机化学合成提供一种新思路。我们发展了一种过渡金属铜催化的饱和烷烃的远程C(sp~3)-H键胺化反应方法,能够高效合成吡咯烷衍生物。以磺酰胺类化合物为起始原料,碘化亚铜CuI或叁氟甲磺酸铜Cu(OTf)2为催化剂,叁氟醋酸碘苯PhI(OTFA)2为氧化剂,在没有其他配体和添加剂辅助下,成功实现了分子内的远程C(sp~3)-H键的直接胺化。我们发展的这种反应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反应效率高。此反应底物适用性广泛,能够在一级、二级、叁级C(sp~3)-H键底物中很好的应用,并说明了 C-H键反应活性顺序为叁级>二级>一级。该反应具有很好的实用性,直链的氨基酸酯底物可以通过该方法一步合成非天然脯氨酸衍生物,在天然产物和药物合成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首先综述了惰性C(sp~3)-H键胺化的叁种常见反应策略,比较了不同反应策略的优缺点,从而发现,使用自由基策略的过渡金属铜催化δ-C(sp~3)-H键胺化反应有环境污染小、副产物少、收率高等优点。其次,我们选择磺酰胺化合物为起始原料,通过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如氧化剂,催化剂、溶剂等进行筛选,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之后利用最佳条件考察了该方法的普适性,以较高的收率合成出一系列带有不同取代基的吡咯烷衍生物。尤其是对一些线性磺酰胺底物非常有利,普通胺类底物在该体系中也有很好的收率,这在以往的自由基策略HLF反应中是一个很大的创新点,扩大了底物适用范围。同时,我们合成出两种双环吡咯烷衍生物,在复杂天然产物的应用中有很大潜力。最后,通过做分子内竞争实验和自由基捕获实验验证了自由基存在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反应的可能机理。(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分子内胺化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手性含氮杂环是众多天然产物、药物以及生物活性分子结构的重要组成单元,因而发展高效的不对称催化方法来合成手性含氮杂环化合物受到了化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相较于传统的合成方法,近年来发展的不对称碳氢键胺化反应因其高反应效率和原子经济性成为了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成功发展的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键活化和金属氮宾插入碳氢键等策略往往需要使用钯、铱、铑等贵金属作为催化剂,反应的底物范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亟需发展其它高效的不对称碳氢键胺化反应克服现有合成方法的缺陷。刘心元教授课题组之前成功发展了金属铜/手性磷酸协同催化体系实现了自由基进攻烯烃引发的非活性烯烃不对称双官能团化反应。本文利用铜/手性磷酸协同催化体系实现了分子内的不对称碳氢键胺化反应来高效地构建手性含氮杂环化合物。使用偕二取代的脲类芳基化合物作为底物,通过系统的反应条件(铜盐、手性磷酸、氧化剂、NHPI衍生物、添加剂、溶剂等)筛选,成功地实现了自由基参与的分子内非活性碳氢键不对称胺化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氧化剂,添加剂和经修饰后的手性磷酸对反应的效率和对映选择性的提高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反应的普适性考察中,发现苯环上可以很好的兼容吸电子和给电子基团,以及芳杂环和不饱和的烯烃、炔烃等取代基团,说明该反应具有较好的底物适用范围和官能团耐受性,可以用于合成含不同取代基和官能团的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手性四氢吡咯类化合物(产物对映体过量值可到达94%),并有望成为一个高效和可供选择的合成工具来合成手性含氮杂环化合物。在机理研究实验中,通过对副产物形成的分析,发现这些副产物的生成都由关键的活性苄基自由基中间体转化而来,证明了在反应过程中经历了分子间自由基攫氢的历程。本文的研究首次实现了经由自由基攫氢历程实现的不对称碳氢键胺化反应,拓展了铜/手性磷酸协同催化体系在自由基不对称化学中的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子内胺化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张衡,牟学清,陈弓,何刚.铜催化苯甲酰亚胺高烯丙酯的分子内胺化全氟烷基化反应[J].化学学报.2019

[2].田宇.自由基参与的分子内不对称碳氢键胺化反应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3].刘明珠.Pd(Ⅱ)催化的分子内Cope型氢胺化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9

[4].周莉.炔烃参与的分子内去芳构化及磺酰化反应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9

[5].赵晓鹏.铁催化迭氮化物分子内C-H胺化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9

[6].张惠敏.NHC催化分子内S_N2'反应和Pd催化邻碳硼烷B(4,5)-H芳基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郑州大学.2019

[7].杨文铖,亓晓旭,陈品红,刘国生.钯催化烯烃的分子内氟芳基化反应(英文)[J].有机化学.2019

[8].王玉秀.铜催化的分子内Cope型氢胺化反应合成芳香并环的六元环状硝酮[D].东北师范大学.2018

[9].赵朋远.TiCl_4-手性磷酰胺催化非活化烯烃分子内不对称氢烷氧基化反应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10].孟冬梅.基于铜催化的C(sp~3)-H键分子内胺化反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

标签:;  ;  ;  ;  ;  

分子内胺化反应论文-张衡,牟学清,陈弓,何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