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和目的: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临床上对于乳腺癌的治疗仍是以传统的手术切除为主要手段,术后的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只为其辅助手段,虽然此种治疗策略使患者的生存率得以显著改善,但患者远期的生活质量却很受影响。因此,发现一种早期的分子标记物,并配以适当合理的治疗方法,将乳腺癌的危害性降到最低,则显得尤为迫切。本研究拟对乳腺癌及癌前病变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CpG岛超甲基化情况及其与B-RAF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它们与乳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2005年2007年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的术后冻存标本,其中良性增生标本20例(单纯性增生组织4例,纤维腺瘤组织16例),不典型增生组织10例,原位癌组织10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组织标本60例及相应癌旁组织20例,均经常规HE染色确定诊断;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上述组织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超甲基化状态;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RASSF1A和B-RAF蛋白表达情况。并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 RASSF1A基因在良性乳腺增生组织与癌旁对照组织中甲基化频率为0;不典型增生组织甲基化频率为20.0%,随着异常增生程度的加剧,呈现逐步加强趋势,但轻、中、重度间变化趋势不明显(P>0.05);乳腺原位癌组织甲基化频率为为40.0%,与不典型增生组织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2.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频率61.7%,较癌旁组织、良性增生组织及不典型增生组织明显升高(P<0.05)。随着乳腺癌恶性程度的升高,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随之加强,Ⅲ级与Ⅰ级+Ⅱ级乳腺癌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3.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水平与乳腺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相关(P<0.05),而与肿瘤组织的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0.05)。4. RASSF1A蛋白表达在癌旁组织、良性乳腺增生组织、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组织中表达率为100%、100%、80.0%、80.0%;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缺失率为36.7%,在肿瘤分级及临床分期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5.乳腺癌组织中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缺失,两者间具有相关性( P<0.01)。6. B-RAF蛋白仅在乳腺癌Ⅱ级、Ⅲ级组织中有所表达,阳性率为18.3%,肿瘤分级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RAF蛋白与RASSF1A基因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1.MSP实验结果显示,抑癌基因RASSF1A在乳腺癌前病变到浸润性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水平呈进行性上调,提示RASSF1A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可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监测乳腺组织病理变化的有效分子标记物。2. 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抑癌基因RASSF1A在乳腺癌前病变到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蛋白表达水平呈进行性下调,说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RASSF1A基因的表达沉默可能有关。3. RASSF1A基因超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相关,提示超甲基化参与了乳腺癌的进展,可能是导致RASSF1A基因表达下调的机制之一。4. B-RAF蛋白在分化较低的乳腺癌组织(Ⅱ级、Ⅲ级)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其表达与乳腺癌分级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级别的升高B-RAF的表达量呈升高趋势,有助于乳腺肿瘤的临床病理诊断。5. RASSF1A基因超甲基化及其蛋白表达与B-RAF蛋白表达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肿瘤形成的过程中两基因可能独立的发挥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研究及B-raf基因检测意义[J]. 实用癌症杂志 2019(05)
- [2].B-Raf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31)
- [3].B-Raf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医学综述 2013(08)
- [4].新型B-Raf激酶抑制剂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 2011(06)
- [5].内蒙古包头地区大肠癌患者K-ras和B-raf基因突变[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15)
- [6].BRAF V600E基因突变及B-raf蛋白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临床研究 2019(11)
- [7].新型环丙烷类B-Raf激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17(03)
- [8].伊马替尼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C-kit及B-raf基因突变患者的效果研究[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07)
- [9].细针穿刺细胞学B-raf基因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意义[J]. 现代实用医学 2017(12)
- [10].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基因突变及cyclinD1、p16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意义[J].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02)
- [11].燃煤型氟中毒大鼠学习能力及脑组织B-raf活化的变化[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04)
- [12].B-Raf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4(01)
- [13].细针穿刺细胞学B-raf基因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J]. 智慧健康 2018(19)
- [14].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基因V600E突变的检测方法对比分析[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7(07)
- [15].基于分子对接和QSAR方法预测B-Raf Ⅱ型抑制剂活性[J]. 物理化学学报 2015(11)
- [16].黑色素瘤中癌基因B-Raf~(V600E)对B-Raf/ERK/Mps1负反馈抵抗作用的机制[J]. 肿瘤防治研究 2015(09)
- [17].B-Raf激酶抑制剂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 药学进展 2014(01)
- [18].K-Ras与B-Raf在前列腺癌组织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10)
- [19].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基因突变及Caveolin-1和COX-2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07)
- [20].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基因突变的临床病理因素研究[J].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5(03)
- [21].中国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B-RAF基因(V600E)突变的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12)
- [22].幽门螺杆菌CagA通过B-Raf和JNK2调节原癌蛋白CIP2A表达及其细胞生物学作用研究[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