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为深入探讨淡水贝类多糖的药用价值,对中国圆田螺多糖(polysaccharide of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PCC)进行提取分离和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活性研究。方法中国圆田螺,当地采集,鉴定。采用水提法,以多糖含量为指标,利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过程中的醇沉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比及浸提时间4个因素进行优选研究,根据优选工艺水提中国圆田螺多糖备用。以HBV—DNA克隆转染人肝癌细胞(HepG2)的2.2.15细胞系为体外实验模型,经MTT试验检测药物对IqepG 2.2.15细胞的毒性,计算TC50和TC0,确定药物安全浓度。将不同安全浓度的PCC及阳性对照药物3TC(1mg/ml,1×10-1mg/ml,1×10-2mg/ml,1×10-3mg/ml,1×10-4mg/ml)作用于此细胞系,每72小时更换相应浓度的新鲜含药培养基,第9天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20℃保存待测。实验同时设不加药物的细胞对照。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HBeAg水平,荧光探针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以此综合评价中国圆田螺多糖体外抗HBV的活性作用。结果优化的水提工艺最佳提取条件为:加无水乙醇至醇沉浓度为75%,浸提温度60℃,浸提比1:2,浸提时间6h;按此工艺提取中国圆田螺多糖1.82g。中国圆田螺多糖在HepG 2.2.15细胞培养中的TC0为1mg/ml,TC50>10 mg/ml,对细胞毒性较小。中国圆田螺多糖对HepG 2.2.15细胞HBsAg、HBeAg分泌的IC50分别为0.501mg/ml和0.401mg/ml,SI分别为>19.96和>24.94;3TC对HBsAg、HBeAg的IC50分别为0.062mg/ml和0.238mg/ml,SI分别为>161.29和>42.02。可见,PCC可以有效抑制HBsAg、HBeAg的分泌,且PCC对HBeAg的抑制效果优于HBsAg,效果略差于阳性对照药3TC。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上清中HBV-DNA的结果提示:PCC在0.1mg/ml及1mg/ml(P<0.05)对HepG 2.2.15细胞中的HBV-DNA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抑制效果不及3TC。结论优化的水提醇沉工艺简便,合理,可行。中国圆田螺多糖可以抑制HepG2.2.15细胞培养中HBsAg、HBeAg的分泌和HBV-DNA的复制,具有一定的体外抗HBV活性。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贝类多糖的生物学活性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亦为高效低毒的抗HBV药物筛选、临床应用提供了—个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