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卫星平台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探测方法研究

基于卫星平台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探测方法研究

论文摘要

在全球变暖日趋严重的今天,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技术已被各国广泛关注。检测的方式主要有地基、空基和星载三种。现存的地面观测网络测量精度高,能提供有用的系统参数和传输模型,但地面站覆盖面小且缺乏南半球的测量数据,因此不能解释二氧化碳的源汇现象。利用飞机在平流层进行检测时,由于二氧化碳通量的剧烈变化一般发生在对流层,因此能获得高精度的探测结果,但覆盖范围相对全球来说,还显得十分有限。利用卫星平台的星载检测法能得到高精度、不受时空限制且具有全球覆盖范围的测量结果,并能和当地的地基测量和空基测量数据进行校准,其目标是检测世界各地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绘制全球二氧化碳源汇分布图。因此,本文就基于卫星平台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探测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研究进展,描述了利用地基、空基和卫星平台进行检测的三种方式,评价了星载探测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状况。分析了光谱检测和差分吸收技术,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被动探测和主动探测的基本思想,并将这两种思想组合,得出了复合探测的基本原理。构建了二氧化碳浓度的解算方法,并将其分为二氧化碳浓度的相对值解算法和相对探测解算法两种,前者阐述了相对值解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前向辐射传输模型,后者建立了相对探测法的理论模型。在校准方式上,提出了地面实验室和地面站双重校准的方法,并给出了校准表达式。由被动探测的基本原理,在考虑气体吸收光谱选择、卫星探测模式和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得出了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被动探测方法,并对其进行了优缺点分析。从差分吸收的原理出发,对主动探测差分吸收光源波长的选择和探测系统分别进行了选择和设计,给出了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主动探测方法,讨论了方法的优缺点。结合被动和主动两种探测方法,对卫星动力学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计算,给出了检测时应达到的精度要求并分析了误差的来源。最后提出了基于卫星平台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复合探测的方法,给出了相关参数的设计。本文的研究工作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检测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我国建立自己的星载探测系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地基、空基和星载探测技术简介
  • 1.3 卫星平台探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已有方案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探测原理与算法研究
  • 2.1 引言
  • 2.2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复合探测原理
  • 2.2.1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被动探测原理
  • 2.2.2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主动探测原理
  • 2.3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解算方法
  • 2.3.1 二氧化碳浓度相对值的反演分析
  • 2.3.2 二氧化碳浓度的相对探测解算方法
  • 2.3.3 地面实验室与地面站的二次校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被动探测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被动探测方法
  • 3.2.1 被动探测吸收光谱的选择
  • 3.2.2 卫星被动探测的模式设计
  • 3.2.3 被动探测系统的设计与系统参数的选择
  • 3.3 被动探测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主动探测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利用差分吸收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主动探测方法
  • 4.2.1 主动探测差分吸收系统光源波长的选择
  • 4.2.2 主动探测差分吸收系统的设计
  • 4.3 主动探测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复合探测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复合探测方法
  • 5.2.1 复合探测系统的设计
  • 5.2.2 卫星动力学环境影响分析
  • 5.2.3 复合探测的精度要求与误差来源分析
  • 5.3 复合探测总体方案概念性设计
  • 5.3.1 复合探测总体方案描述
  • 5.3.2 复合探测总体方案参数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精密二氧化碳浓度检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9(12)
    • [2].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飙升,人类面临严峻挑战[J]. 腐植酸 2020(03)
    • [3].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达历史顶点[J]. 生态经济 2019(07)
    • [4].谈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的影响[J]. 林业勘查设计 2016(02)
    • [5].对几个地理现象的解析[J]. 地理教育 2017(09)
    • [6].首颗中国碳卫星“碳”秘之旅:监测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变化[J]. 创新时代 2017(02)
    • [7].“碳”秘之旅:碳卫星与二氧化碳的较量[J]. 科学大众(中学生) 2017(03)
    • [8].芦荟是“空气监测器”[J]. 益寿宝典 2017(05)
    • [9].24亿年前的地球是一颗“雪球”[J]. 阅读 2017(38)
    • [10].森林里的秘密[J]. 青少年科技博览 2017(04)
    • [11].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将致上亿人营养不良[J]. 养生大世界 2017(09)
    • [12].全球二氧化碳浓度突破400ppm[J]. 科学世界 2015(07)
    • [13].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致农作物产量提高品质下降[J]. 科学世界 2008(08)
    • [14].二氧化碳的时空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分析[J]. 科学通报 2020(Z1)
    • [15].二氧化碳浓度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电子世界 2018(03)
    • [16].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强化植物光合作用[J]. 种业导刊 2016(02)
    • [17].屋里通风差,反应慢[J]. 医药与保健 2013(03)
    • [18].室内游乐场二氧化碳浓度的定量分析[J]. 现代企业 2013(01)
    • [19].谷蠹感染的小麦储存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研究[J]. 应用昆虫学报 2012(02)
    • [20].不同玉米象感染度的小麦储存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21].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二氧化碳浓度测试计[J]. 电子设计工程 2009(05)
    • [22].关注“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作物营养降低影响人类健康[J]. 腐植酸 2019(05)
    • [23].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一个有趣而且很直观的实验[J]. 新课程学习(中) 2013(05)
    • [24].线上新风“双十一”增长明显 大小风量两翼齐飞[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0(01)
    • [25].环球扫描[J]. 世界环境 2020(04)
    • [26].研究认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可致大米营养降低[J]. 食品工业 2018(07)
    • [27].Health[J]. 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 2016(Z1)
    • [28].基于三元回声状态网络的二氧化碳浓度预测[J]. 计算机仿真 2016(02)
    • [29].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植物修复土壤污染的影响[J]. 中国环保产业 2013(06)
    • [30].二氧化碳浓度创新高 地球到了千年最暖时[J]. 华东纸业 2013(04)

    标签:;  ;  ;  ;  

    基于卫星平台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探测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